享受五欲的居士能證幾果?

時間 2021-05-31 15:43:56

1樓:

世尊說: 「比丘們,從前,有乙隻鷹鳥從上空飛撲下來捉著乙隻鵪鶉。鵪鶉被鷹鳥捉著,內心很憂愁,它感嘆:

'我離開了自己的地方來活動,到了別處範圍來活動,現在變成這般不幸,變成這般倒楣!如果我今天在自己的地方來活動,在親族的範圍來活動,鷹鳥跟我搏鬥肯定是不會變成這個樣子的。'

「 『鵪鶉,什麼是你活動的地方,什麼是你親族的範圍呢?』

「 『那些田土石塊的地方。』

「比丘們,鷹鳥仗著自己的氣力,對自己的氣力有信心,放了鵪鶉。對它說: 『鵪鶉,你走吧,回去你的地方,你不會逃得脫的。』

「鷹鳥仗著自己的氣力,對自己的氣力有信心,振起雙翼,向鵪鶉飛撲過去。當鵪鶉知道鷹鳥逼近時,便立即躲在石塊中,鷹鳥則撞上石塊碎胸而死。

「比丘們,鵪鶉離開了自己的地方來活動,到了別處範圍來活動,便被鷹鳥捉著。

比丘們,因此,你們不要離開自己的地方來活動,不要到別處範圍來活動。離開自己的地方來活動,到別處範圍來活動,將會受魔羅操縱,受魔羅控制。

「比丘們,什麼是離開自己的地方?什麼是別處範圍呢?這就是五欲了

「什麼是五欲呢?眼識別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

耳識別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

鼻識別香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

舌識別味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

身識別觸時所生起的悅樂 、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比丘們,這就是五欲了。

「比丘們,你們要在自己的地方來活動,要在親族的範圍來活動。在自己的地方來活動,在親族的範圍來活動,便不會受魔羅操縱,不會受魔羅控制。

比丘們,什麼是自己的地方?什麼是親族的範圍呢?這就是四念處了。

2樓:華藏淨流

居士可以證初果,佛在世很多居士都證法眼淨。居士者居財之士,居塵之士。享世榮不能薄婬怒痴所以不能證二果,如果可以薄婬怒痴也可以證二果,但挺少挺少的,二果是最高境界。

不能離欲所以不能得三果。證初果時會成就四不壞信,對佛法僧戒的不壞信不會墮三惡道,還需往來人天受生死七次,之後決定成就阿羅漢果位。佛在世時有佛力加持,佛滅度後享五欲居士想要證果已經很難了。

南無阿彌陀佛!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3樓:洪權

不是幾果的問題,而是初果都沒人做到。

現在的社會,已經沒有四果成就了,何談幾果?

連怎麼做到都沒人知道。更不用說,初果,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能一步步做到就開始身心轉變,習氣脫落。

習氣脫落,才有接近初果的可能。

初果,是斷我見,戒禁取見。不是講道理的。是做到。

4樓:德遵普賢

生死這個事最大,幫助眾生要回歸自性,那才能出離輪迴,回歸自性就是用上自性,那才叫回歸,就是受持佛經,那你沒有那個緣出家,你在家,你不在寺院,智慧型覺悟教育學院,學校裡面,沒有穿上這法師,這出家人的衣服,所以叫白衣,佛在經中確實說過這樣的話,什麼話呢,末法時期,白衣說法,現在是末法時期,末法時期,白衣說法,正法像法時期呢,白衣說法很少很少,有的說那和現在數量去比呢,不比現在少,那不比現在少,你怎麼說很少呢,因為那個時候出家人講經說法,那數量比在家的白衣要多得多,幾乎每個寺院都講經說法,所以說那時候寺院是堅固的,道風堅固啊。

那現在呢,你去看看,有一百座一千座,上萬座寺院,哪個寺院無論你修學什麼法門,哪個宗派,都有自己那個宗派依據的佛經,哪個是真正依據佛經,天天講經說法,使那一方的眾生都能聽經明理,都能受持大乘佛經,都去護持,都去弘揚,都修到真實功德,太少太少太少了,所以就突顯出來了,在家居士有的在家用功,佛經他明白了一些,他懂得了一點,他把佛經裡面佛講的,真實殊勝義理為大家說出來,這就是突顯出來了,末法時期,白衣說法,這就是末法時期,可是有些人呢,他自己分別執著,四相具足,他自己加上了一句,那一句話就三個字不多,可是害人不淺,佛經裡面沒有這種話,哪種話,末法時期,白衣說法,佛經裡面有,可是他加上後面三個字,不如法,末法時期白衣說法,不如法,所以他經常說白衣說法不如法,白衣就是居士,如果你去問問他,維摩詰居士是不是白衣,居士就是白衣,他也是白衣,維摩詰居士,講經說法不講經說法,你敢說維摩詰居士不如法,你敢說嗎,你說不過去吧,他是古佛再來,是啊,他是古佛再來,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不見得都是示現出家相。

德遵普賢:末法時期白衣說法

5樓:重劍無鋒

享受五欲的居士不僅可以證初果、還可以證二果。非但其一,乃至五百皆如此說。

婆蹉白佛。置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梵行者。頗有優婆塞受五欲。而於此法.律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眾多優婆塞居家妻子。香華嚴飾。畜養奴婢。

於此法.律斷三結。貪.恚.痴薄。得斯陀含。一往一來。究竟苦邊。婆蹉白佛。復置優婆塞。

頗有一優婆夷受習五欲。於此法.律得度

狐疑不。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

乃有眾多優婆夷在於居家。畜養男女。服

習五欲。華香嚴飾。於此法.律三結盡。得須

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

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婆蹉白佛言。瞿曇。

若沙門瞿曇成等正覺。——阿含經

為什麼佛陀自己放棄五欲生活,佛經中卻有大量保佑他人實現五欲的內容?

阿斯塔 人與人的根器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適合淺顯的,有的人適合高深的,有的人需要慢慢引導,由淺入深,你跟他或她說些高深的,他或她不願意聽,先說些對方愛聽的,最後慢慢深入。而有的人,智慧型太利,一聞法就證果。因材施教罷了。 二月風 南無阿彌陀佛!佛菩薩度眾生,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眾生之心由於累劫外馳...

居士受五戒後,其破戒的可能性有多大?

洪權 居士受戒,百分百會破。因為,現在的居士,是沒有靜坐的。沒有身心入靜的。那麼,你能守護其心不亂?根本從科學原理上做不到。實際上就是做不到。攝心為戒。戒是要一點唸動都要立刻拉回的。因此,現在的居士五戒已經失去了真正作用。變成了校規一樣的,有名無實。 逆時針相遇 五戒如果犯了,優婆塞戒就更犯了!由於...

若遠離酒色,怎麼能享受生活的樂趣?

逍遙道人 你似乎忘了,你童年時,大腦是不知道酒色的。你是怎麼開心的活下來的。成年後,那些快樂無聊到底是什麼給你的?你仔細想想,是不是你的大腦。今天你大腦裡冒出個念頭想喝酒,然後你喝了,大腦就爽了不會繼續起這個念頭了。那麼你在哪呢?這整個過程怎麼沒有你的參與?你在哪? 張茜 這是兩件事嗎?說說酒,前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