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主觀唯心主義的「存在即被感知」?

時間 2021-05-31 03:50:27

1樓:Fur Deutschland

「存在即被感知」,典出貝克萊。

考慮到翻譯和原語境的影響,以及前幾十年馬列毛哲一家獨大的話語霸權,我們可以稍不要侷限於目前的翻譯成果。

在《人類知識原理》的「第一部」(緒論之後)的第二小節末尾,貝克萊說:「因為乙個觀念的存在,正在於其被感知。」第三小節最後一句話也可以看到貝克萊說:

「所謂它們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等。

可見嚴格說來,貝克萊並無說過「存在就是被感知」,而是用被感知來確定存在,被感知者是存在者的乙個真子集。否則按照高中政治老師的話語,認為貝克萊是只藏頭鴕鳥,「我看不見就等於不存在」,這豈不是把貝克萊這樣一位哲學家貶得連凡人的智商都不如?學過命題邏輯也知道,「被感知的(A)都是(→)存在的(B)」和「存在的(B)都是(→)被感知的(A)」(且A不等於B)不能同時為真,而許多人的理解恰恰是用後者(斷章取義譯文)替代前者(原文意思),所以這句話的真理性恰恰和大多數人所批諷的物件相反。

正如復旦張汝倫的修正,貝克萊只是強調經驗的重要性,未經驗的事物可能存在但不能確定存在。

你沒見到遠處的獅子,怎麼敢確定這裡有只獅子?有人說,你沒經驗到,但是獅子存在。是的,對你來說,獅子是不能確信的,但對於說話者來說,獅子也必是主觀經驗到的。

哪怕說話者說「我是聽說的」,那只能說明他沒有證明存在的科學性,那麼必須通過資訊流至少到找乙個從經驗世界發現獅子的人。

所以這樣也突出了一些問題,世界訴諸主觀經驗感受,客觀性問題解釋欠缺力度(只是說「共同經驗」,但是個體經驗總是不同的)。走向極端就導致了休謨的懷疑論,認為按照這樣的理解,如何確立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學知識。此外,純粹的經驗論是拒斥邏輯推理的,只講求直觀。

經驗論要到康德的手中,才和唯理論調和。在康德三大批判的第一批判(《純粹理性批判》)中,經驗與客觀世界的張力在「先驗」中解決,知識成為先天綜合判斷,獲得普遍必然性,感性直觀與知性範疇通過「時間、空間」相連線,人從「感覺」到「統覺」的步步上公升賦予了認知的能動性。如此等等,不做展開。

這本書就是考察「人能認識什麼?」、「知識如何可能?」的。

到更後期,比如到了馬克思階段,馬哲把康德先驗的成分劃為「唯心」的遺毒,徹底否認「兩個世界」,認為「實踐活動」可以直接打通「本體」與「實存」的界限,合二為一。由此破除了形上學的根基。這也是一次飛躍。

然而,相比同為現代哲學時代先驅的尼采等人,馬克思更像是把這些哲學觀點用於支撐政治學、經濟學、革命實踐活動,對幾個關鍵問題進行了斷言(一定程度上是剔除或省略了幾個前輩的唯心和形而上成分,引入了一些唯物主義前輩和科學新發現的理論代之);而尼采等人則是專注於完善對前乙個時代問題的回答,建立一種偏個體化的哲學體系,是主體主義最輝煌時代的開篇者。

2樓:somekule

如果乙個物質,它無法被發現和感知,那它是否存在?

這種無法被發現和感知,不是指氮氣氫氣那種看不見摸不著,而是壓根無法被想象。

舉個例子,人類是三維生物,有一天,我突然進化成了四維生物。我的世界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於是我走過來跟你說,你的眼前有東西,有乙個四維的物質,你會相信嗎,你不會,因為你感知不到。所以,我的世界有這種物質,你的世界沒有。

那這兩種世界有對錯之分和真實虛假之分嗎?也沒有,只是不同的感知罷了,我能感知到四維事物,所以我的世界有,你感知不到,所以你的世界無。

存在即被感知,主觀唯心主義。

3樓:Johny Sinn

你說的應該跟感知論是有很大關係吧!!

感知論可以作為唯物主義很好的補充。

按照感知論的思考方式去理解,那些暫時無法被我們感知的東西,也算是存在的,那些永遠無法被我們感知的東西,是不存在的。

如果一樣東西永遠無法被感知,

那麼對於我們來說,這東西是沒有意義的。

4樓:aluea

瀉藥我覺得這反而應該是乙個唯物主義的命題。

如果大家有時間撿屎的話,就會知道時間光錐這個概念。

時間光錐以外什麼也沒有。

比如,非常遠的地方有一顆恆星,它的光芒,粒子流,引力波等等永遠都到不了你身邊,而且你也無法通過側面推斷出其存在。那麼它存不存在又有什麼區別呢。

5樓:天雪地靈

物質是不是客觀存在,這個問題,如果想真正的搞明白,我可以給你和大家指出乙個方法,雖然不知道這是不是唯一的方法,但是我敢肯定,比研究貝克萊的哲學更容易弄懂。那就是去研究佛學,佛法完全可以運用邏輯(因明)論證物質存在的虛妄,而且論證嚴密,而不是用哲學家那種刻意的先驗的,或者猜想的方式去證明。

就是不知道到底哲學愛好者們對佛教是一種什麼態度。我敢說,認真研究佛學,許多哲學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6樓:董越

困惑的時候就看看原句。中文越精簡歧義越多。

在《人類知識原理》的「第一部」(緒論之後)的第二小節末尾,貝克萊說:「因為乙個觀念的存在,正在於其被感知。」第三小節最後一句話也可以看到貝克萊說:

「所謂它們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等。

可以看到原意是「某物其觀念存在是因為它被我們感知到了」。而非題主理解的「存在就一定會被感知」。原句沒錯,感知不到的東西,我們不能確信它存在。

而人造的新事物,也是在「被感知」的舊事物基礎上來的。

在量子力學理論中,粒子只有我們對它進行觀測的時候它才是粒子,沒有觀察者的時候,它就是波。有句名言,不是唯心主義提的,「月亮當你不看她的時候,她就不存在」

發現新大陸例子不恰當,那是西方人口中的「發現」,實際早已被土著和其他生命感知。

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觀察「唯心主義」流派。唯心主義並不認為「人的意志可以肆意改變事物」。

實際上乙個人哪怕僅僅是不贊同「物質決定意識」(決定論),那麼他就會被「科學的唯物主義」扣上「唯心主義」的帽子。故所有承認「自由意志」的人全部是所謂的「唯心主義」。而法律又和自由意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有興趣可以讀一下「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

7樓:半句

第一次提問,問題沒寫明白。

「存在即被感知」是不是理解為,只要存在,就會被每個意志感知到。

可唯心論,精神意志是先於物質而存在的,不應該是先感知,然後物質才存在嗎?

那沒被感知到的,難道就不存在了嗎?

比如發現新大陸,並沒被感知到,但新大陸確實存在,這樣豈不是可以輕而易舉的推翻主觀唯心主義論?

應該不至於如此簡單吧。

那麼下乙個問題,即如果每個意志或者單個意志,都認為某樣物質存在,那麼是不是就會派生出物質的存在?

例如所有意志相信月球有生命,是否就會在月球派生生命存在?

單個意志相信可以存在嗎?

有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有沒有主觀唯物主義和客觀唯物主義

有主觀唯物主義,資本主義這一意識形態就是典型主觀唯物主義,具體可有以下事例,比如資本主義倒流奶事件,主觀唯物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倒流奶是合理的,因為它符合價值規律 唯物 維護了無產階級利益 主觀臆斷,以我替他 還有比如因為意識屬於物質 唯物 所以意識就是 等於 可代替物質。虛構事實 公子世 沒有。簡單來...

如果主觀唯心主義是對的那麼這些問題怎麼回答

彰明 額,主觀唯心的關鍵是我能夠感知到的是有意義的這個世界才是存在的,也就是世界因我的感知而存在,沒有被感知就不存在。而且主觀唯心不反對科學啊,因為科學可以被感知。你說的這些在主觀感知裡獲得不到,當然做不到了。而且,這種更應該是宗教神話體系吧,偏向客觀唯心 部分 張冷 這是意淫,不是主觀唯心。主觀唯...

主觀唯心主義是否一定是可知論,世界已經由我主宰那還有什麼不可知的呢?

雲上雪 唯心主義實際只承認,認知邊界是世界邊界,世界是由認知構成的。但也因此承認認知邊界的有限性,承認邊界的存在。所以認為確實有超出邊界,不可認知的物件存在。 重複帶不來新生命 這種說辭很好整 我無法徹底明白我自己在想什麼 圓了吧?反正解釋權在自己這兒呢!客觀唯心主義,既然還是唯心論,那解釋權也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