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 行為是群體理性的結果嗎?

時間 2021-05-29 23:29:37

1樓:小花

跟理性、感性無關。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利他」是因為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利己」的,包括:

1,有利於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即跟自己的基因有相同部分的人)2,給所屬群體帶來利益——最終會反射到個人3,「利他」行為施予者可能付出了10%的努力,帶來了別人60%的收益。在同樣的情況下,別人也會進行同樣的回饋。

4,更好的社會評價——並因此帶來的一系列收益等等。。。。。。

倒不是說,在「利他」行為前,人真的會如此算計得失,而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已經形成了這種心理機制(就是所謂的道德感吧)。

擁有「利己」特質,且行為表現得很「自私」的人,在進化過程中得到了懲罰,包括:

1,跟其有親緣關係的人得不到幫助,影響基因的存活和傳遞2,所處團體力量薄弱,或在集體中被排斥,影響生存和繁殖機率3,因為沒有「利他」行為,在需要幫助的時候,也得不到回饋4,社會評價低——由此導致更少的社會合作和社會支援,在擇偶時也受影響所以,進化的方向總體是獎賞「利他」行為的,題主不用過分擔心。

《道德動物》一書對此有詳細的闡述。

《自私的基因》 和 《進化心理學》兩本書,也有涉及,有興趣可以看看。

2樓:glaublich Un

我簡單從生科的角度來解釋下利他行為吧。(全憑高中生物競賽的記憶,已經遠離大生科,說的不對還望大神多多指正)

先舉個栗子,有一種叫草原犬鼠(Cynomys)的動物,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土撥鼠( . )。它在發現天敵的時候會大聲發出警報,使同類可以逃跑。

但是不難想象到,它自己會很容易被天敵注意到,極易被天敵獵殺。

科學家們發現了這種行為,覺得這種行為好蠢啊(_)。生物學上認為性狀(在這裡就是報警的行為)都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觀察發現這種行為貌似並不受環境影響,那麼應該就是由基因決定的了。

但是基因都會有使自己傳遞下去的趨勢(或者你也可以理解為沒有能力把自己傳遞下去的基因都消失了),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利己。那麼這麼蠢的基因怎麼活下來的→_→。

之後科學家們分析發現,雖然它自己的死亡率提高了,但是它的老公老婆,兒子女兒乃至七大姑八大姨的生存率都提高了。

下面我簡單計算一下,眾所周知子代的基因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就是說子代有父輩基因的1/2,那麼它的報警只要救到兩個子代這波就不虧了(這種生物群居,不可能只救兩個子代,絕對救一大波)。所以說這種利他基因的基因頻率就會不斷提高,最後演化成整個群體的利他行為。

最後還是往人類身上扯扯吧(均為我自己的理解,未看到過這方面任何的文獻)。我認為人作為群居動物,利他行為應該也是以類似的形式在智人(原始人類)的族群中形成,最後隨著人類社會形態的發展,最終把利他以道德的形式確立下來。

3樓:塔斯馬尼亞雨林

作為利己的溢位,是的。

作為長遠的利己,是的。

作為群體合謀的利己,是的。

作為一種美好的願望,不是。

所以,絕對理性的利他必須以「眾人利己」作為基本假設,並且利己的基本條件預期內可以被滿足的前提下發生。

並且,可以延伸聯想的是,在這種假設下,英中國人(成為發達國家公民後)越自私,越慈善。

因為相對(他國)理性。

在這種假設下,以色列人會拼命互助,甚至看起來大義凌然。

因為相對(他國)對未來有預期。

4樓:

第一,理性人是假設不是真理。

第二,人與人是不同的,不是所有人都按照經濟學的假設生活。

第三,通過構造特殊的效用函式,可以使幾乎任何「利他」行為「理性化」。

第四,理性並不等於最優,它只是方便經濟學家進行研究的假設,並不是經濟學家企圖改造人類社會的終極目標,後者是希特拉。

5樓:阿古斯希恩

在現實中,人既有利己也有利他的表現,這與感性理性沒關係。

不論是生物學角度還是文化意識角度利己利他都會達到乙個利於繼承擴散的穩態。

決策的產生過程很複雜,無法用單純的利己利他來分析決策的產生,但是可以在乙個範圍內觀察決策產生的結果裡利己和利他的比例。

單從基因角度來說,利己利他都增加了基因自我的複製延續機率,基因不僅影響生物形態還影響生物行為。人類的文化已經符合生物基因的特性,可以視為另一種形式的基因。

6樓:李驕勇

動物也有利他行為,很難說是群體「理性」的結果。

記得有個研究發現有種鳥類更願意幫助自己的親屬,這很可能是基因在起作用,畢竟基因是自私的,我們都會死,而基因永生。

婚姻這種利他行為,本質可能還是利己的,為了使自己攜帶的基因傳續得更加順利,我們寧願採用「利他」這種行為來換取繁衍更具競爭力後代的權利。

除了婚姻以外的其他利他行為,本質也可能是利己的,比如面對外敵時的同仇敵愾。這可能依然是為了我們種群延續的必然選擇,還是基因作用。

我們的感性可能都隱藏在基因的「理性」之中。

7樓:Richard Xu

利己不是自私。

連號稱「個人利己主義」的安·蘭德都說,我可以把自己親人的幸福算在我的效用裡面。

對乙個母親來說,兒子過得好比自己過得好更重要,寧可自己挨餓也要讓兒子吃飽。

這是「利他」,也是利己。

利他行為的本質是否仍然是利己性的?

謝正剛 一切行為歸根到底都是利己的。一切非利己行為歸根到底也還是利己的。區別只在於利的是哪個己,哪個層面的己,從利他表象到利己核心當中繞了多少個圈子。 是的,但要稍微修改一下標題才行。利他行為的本質中也包含利己性質 其實這是基於 行為 中包含的辯證性質劃分出來的,利他 和 利己 兩個行為,而這兩個行...

存在「理性的利他」嗎?

右無極 大量存在。比如遵守交通規則,禮讓行人,比法律的存在,比如羅爾斯的 無知之幕 但這些歸根結底都是 利己 你這個提問應該修改一下,改成 是否存在 理性的不利己 稍微想一下還是有的,不但有,有很多 黃繼光,董存瑞,邱少雲 對他們個人而言,他們的行為都是不利己的。還有那些無名英雄。但是不是理性的呢?...

人的行為是由慾望,目的驅動的,還是由理性驅動的?

徐世寒 因人而異,因事制宜。就我個人來說是感性帶戰略,理性做策略。所以可以說是感性驅動。但是也有人是理性帶戰略,感性做策略,或者說是理性和感性並存做策略。畢竟指望感性做策略有些不靠譜。除非乙個人能放飛自我。別人不好說,反正我做不到。就我自己來說,嘗試過去放飛自我 這裡的放飛自我不是指放縱 但是每次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