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到底應該怎麼修,學佛一兩年了,感覺修行沒有落在實處,覺得很多經典都有表達悟後起修的意思。

時間 2021-05-13 00:09:38

1樓:揭假求真

佛教喜歡強調個人內在的覺性或覺醒,卻不想去面對人心所必然的自欺性…人對自我的判斷必然是會失真的,自己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這在邏輯上也是荒謬的。佛教所謂向內求「自性」,其實就恰是採用了這種迷信自己的邏輯,這時候,你所判斷的「覺性」,只能是自欺欺人了…

實際上,個體生命之「小道」乃是處處受制於更強大的「大道」,你的生命既受到時空的限制又須接受諸多自然律和道德律的約束,此乃不爭的事實…人性既有自欺性,在自我的「小道」去追求自我救贖性的修行方法就必然會失敗吧…

人類最大的心靈障蔽乃是驕傲,當人類竭盡全能也只能是知道宇宙人生真相的一小部分,卻自稱徹悟、正遍知、智慧型圓滿等等,就是驕傲的愚昧了…

2樓:心是蓮花開

仁清法師:清淨心是修行的結果,不是修行的手段我以前講過乙個例子。有人說你念佛啊誦經啊,你要用清淨心去念佛,聽說過沒有?

假如你提這個問題的人,要是天天拿著清淨心去念佛的話,要求你拿著清淨心去念佛的話,壞了,我們大家都念不了佛了。因為什麼呢,我們的心下當下不淨。當下不淨還念佛嗎?

懂吧?究竟意義上的清淨心叫「佛性」。當我們證得究竟意義上的清淨心的時候,就是證得佛性了。

當我們證得佛性的時候,就是證得佛果了,明白吧?證得佛果的時候,就圓滿了,圓滿的時候,就不用通過修行的方法再去修行去了。懂這個意思吧?

很多年以前有乙個居士,他是齊魯石化的。頭幾年吧,上班下班,中間念佛,挺好。哎那一年突然間買斷了,單位上補給他很多錢,讓他在家愛幹啥幹啥吧,反正沒你這個人了,給他幾十萬。

一想正好,反正是有了生活保障了,用清淨心精進念佛吧。就在佛堂裡用清淨心精進念佛。哎吆,這個心就更不清淨了。

原來忙活啊他覺不到啊,念一段時間的佛,該上班的上班,該騎車就騎車,該下班就下班,該做飯就做飯。可是沒事了不上班了,坐下來用清淨心念佛的時候,發現這個心是更不清淨了。哎呀他就急呀,急呀。

最後我在普照寺那一年打佛七,他參加了,他就問這個問題。

我的答案是:記住,清淨心是修行的結果,不是修行的手段。能懂嗎?

只要是眾生,只要是凡夫,心都不會清淨。我們念佛的時候,誦經的時候是相對淨一下而已,不是你的心就清淨了再去念佛。是通過念佛通過修行而達到心清淨的這個目的,懂這個意思了吧?

馬上我給他舉了乙個例子。我說你到了飯店裡,要了一桌菜,服務員說了,先生,當然她是個女的,我講的是先生。先生,你的菜齊了。

你說了一句話,且慢,我飽了再吃吧。對不對?假如我們證得究竟意義上的清淨心了,可能就不用修了。

不通過修行,心永遠不清淨。就是這樣。所以說我們不管他,「念頭」愛咋地咋地,經照念不誤,這就是方法,好吧。

時間一長,慢慢的提高了,心就會慢慢清淨了。是吧。

——摘自仁清法師《黃河念佛堂問答》

更多請搜「仁清法師」

3樓:信願持名

印光法師: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文鈔原文: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欲學佛道以脫凡俗,若不注重於此四句,則如無根之木,期其盛茂,無翼之鳥,冀其高飛也。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博地凡夫欲於現生即了生死,若不依此四句,則成無因而欲得果,未種而思收穫,萬無得理。果能將此八句,通身荷擔,決定可以生入聖賢之域,沒登極樂之邦,願汝勉之。

——《印光法師文鈔》復蔡契誠居士書三

白話譯文: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想修學佛道來脫離凡情俗塵,如果不注重在這四句話上,就如同無根的樹木,期望這顆樹長的盛茂;沒有翅膀的鳥兒,希望它高飛啊!「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博地凡夫,想要在現生就了生死,如果不依照這四句來修學,就成為無因而想要得果,沒有種植而想要收穫,絕對沒有得到果實的道理。果真能夠將這八句話,全身荷擔,決定可以在生進入聖賢領域,死後登上極樂蓮邦,願你以此勉勵自己。

——如誠法師譯

4樓:一滴之雨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地藏菩薩

我淨土,老實念佛,誰的也不聽。完全按照《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釋迦牟尼佛所說去做。

遇到困難,自己解決,最真實的經歷才能知道實修到底是什麼。

《地藏菩薩本願經》念誦一年多了,前些日子釋迦牟尼佛顯現加持,隨後不久夢見一位坐著穿著紅袈裟的大和尚(是現實裡的,法號就不說了)跟另乙個站著的也穿著紅色袈裟的出家僧人說了《楞嚴》兩個字,我聽的真切,不知是經是咒,猶豫了幾天,故《楞嚴經》和《楞嚴咒》一起念誦。

《楞嚴經》念起來有些拗口,一捲不到一小時,讀的一頭霧水,可是問誰呢?一人乙個理解,無法契合,只能自己通順,再聽聽大德開示。如此。

《楞嚴咒》之前抄過一部分的讀起來還行,沒抄過的讀起來比較拗口。這個很有意思。

5樓:法生

佛法本清淨,今生若苦行,來生亦是苦,苦行非菩提,若欲修行法,莫著小乘論,應學方等經,小乘大乘法,同是佛所說,應莫生分別,入佛真實義,方為修佛道,一切相是空,本性真實存,若不了自心,盡是外道說,譬如上學堂,小學至大學,都是老師說,學好後可用,若也只口念,終不入實際,若初入學門,老師教口念,背誦一切文,若是有痴人,不知如是語,不思亦不行,但說老師教,不用作其他,口念或心念,用耳仔細聽,念念不相離,亦不用夾雜,用此念字法,功成圓滿時,可得宰相位,直至登王位。如今之學人,盡皆如此人,不思惟佛法,著相而修行,不得真實法,還歸於生死

6樓:火力全開

大乘佛教其實在於普度眾生。

但是,你執著於實處也沒有意義。

佛法不在於執著,不執著於法,方得義理。

別忘了,放下執念。

多關注自己的當下。

多悟自己的真實心性。

超越自我精神世界,你才能明白我的建議所表達的含義。

7樓:韌行

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孝順父母,照顧好妻兒,上對得起國家,下對得起家人,就這麼修行!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比什麼都強。

我勸你放棄那虛空無稽的目標和想法,別等到你拋家舍業地一心向佛,最後發現竹籃打水而醒悟的時候再悔不當初。

8樓:

看看基礎的經書吧,然後學習幾年,按要求做到,《十善業道經》 《阿難問佛事吉凶經》等,現打好基礎,做好五戒十善,做好孝敬父母恭敬師長、、、、,否則後面沒辦法進步

9樓:

借題寫點信學大乘的體會,懇盼學長能來指點。現在不大敢讀大乘佛經了,總不自覺地放空頭腦,還有易陷入迷信,譬如眼皮跳得厲害,覺得是佛菩薩藉此警示自己什麼,學小乘因無他力依靠全靠自力,又不反對多疑不十分強調信,就沒產生上述問題。讀懂大乘佛經太難對於現代忙碌的人來說。

如何修?題主說的"悟"是更難了,因為大乘佛經也難理解點。匆匆

10樓:般若行

真要學好大乘佛法,建議把瑜伽師地論學好,學好了瑜伽師地論,然後再讀其他經典才能看懂。瑜伽師地論是基礎,就好比南傳的阿毗達摩一樣,教理不明白,學起來會很艱難。可以看妙境法師講的瑜伽師地論。

11樓:行雲流水

很多自學者看了一兩本佛教簡介的書,然後自己找佛經開始閱讀,謂之「學佛」。其實這不是學佛,更不是修行,只能說是增加常識、培養興趣。

四諦是佛陀一生說法的綱要,除了說出他證悟的道理之外,也有修行的方法,例如:八正道。學佛應該從這裡開始,把基礎打穩,然後再談其他。

12樓:六道閒人

修行分為性命雙修性心性心性即是所謂的心理命是身體生死之命有了好心性若無一具好體魄載長生之道百年後亦是嗚呼。修性不修命到老一身病修命不修性全是神經病。

法緣未到不得長生之法者先修心性心為神主神為身主我們生活一舉一動皆是由心而起一念此念再調動進行運作可見心性重要那麼如何修好心性什麼是好心性呢?好心性不是所謂的好脾氣一味的埋頭忍讓別人給了你一大耳巴子你明明氣得不行了還安慰自己要好脾氣 「好心性」不計較不計較哈哈哈痴兒別人扇你一巴掌你大可打回去將他打個滿地找牙莫把好脾氣當好心性心性者外擾紛飛依舊天塌不驚地陷不亂清淨自然與心無動亂清淨自在此為好心性。 那麼如何於心無動亂清淨觀自在這就是修行心為何亂皆是有因有果有因才有果。

需與己誠心內觀每一次的起心動念自己是不是心亂了自己是不是咋咋了為何會亂從亂到清淨不行到行即是修行。而不是自欺欺人欺騙自己糊弄過去佯裝清淨可笑可笑。 自己騙自己真個賤人哈哈。

其實每一次的心亂 「自我」都是知道因果緣起的若是不知因即不會有心亂的果是人心不誠喜歡糊弄自己才想不明白為何心亂。就像美女我不是男的我就不會對美女的大燈罩感興趣我更不會勃起抱著大波妹激情一夜快哉快哉亂有因果不是憑空而生就算憑空而生憑空也是因果呵呵呵就像乙個不知道操xx啥意思的人我罵他操xx他不會有啥反應如果知道意思他就想砍死我了~ 這就是著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很有趣就如天塌為啥會害怕因為害怕自己會死為啥會害怕死因為死了或許什麼都沒了為什麼害怕什麼都沒了等等等等沒有這些為啥會害怕的因果你就不會產生出害怕的情緒哈哈很有趣的因果邏輯執行機制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因出現的時候果就已經出現了覺悟自我修繕自我超脫自我。 一腳踢翻五行山返本歸源死人活大道寰宇吾逍遙。

他來了死人活了!他呼吸在天地之間遙望漫天星辰步步天梯踏上璀璨的宙宇昇華與征程讓他光芒萬丈遊走生與死之間揮灑著滾燙的熱血。一二三三二一返本歸源的明悟。

13樓:淨土觀自在

既然不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那就時時勤拂拭吧,把自己的心管理好。能持一戒持一戒,不能說的不說,不能做的不做,修行落到實處,就是把身口意,管理好。

要有對佛法的正確認識,有信心,有願力。

其他的慢慢來吧。

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

不要好高騖遠,不要著急。佛教不是一生兩生的事情,更何況一年兩年了。

我這一點認識,用了五年。

14樓:陳璽謠

止觀了解一下。天台宗有智者大師所傳《童蒙止觀》、《六妙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摩訶止觀》。

念佛了解一下。淨土宗有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有《觀無量壽佛經》的十六勝觀,有印光大師提倡的「十念計數法」,有《文殊般若經》的一行三昧。

還有《華嚴經》啊!

菩薩問明品,有財首菩薩開示的法偈:

「此是樂寂滅,多聞者境界,

我為仁宣說,仁今應諦受。

分別觀內身,此中誰是我?

若能如是解,彼達我有無。

此身假安立,住處無方所,

諦了是身者,於中無所著。

於身善觀察,一切皆明見,

知法皆虛妄,不起心分別。

壽命因誰起?復因誰退滅?

猶如旋火輪,初後不可知。

智者能觀察,一切有無常,

諸法空無我,永離一切相。

眾報隨業生,如夢不真實,

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

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為主,

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

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

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

能緣所緣力,種種法出生,

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

淨行品開示了如何「用心」修行,十行品分別解說十波羅蜜,這都是明著寫出來的修行方法啊。

大乘佛教,能落到實處的地方多得很,隨便拿乙個,都夠你修幾年的。

證初果後再學大乘佛法怎麼樣?

完全可以。學大乘,要想證得初地,那就必須三乘都熟悉,大乘要證得四聖諦平等 初回向到十回向位 證得四聖諦平等當然要證得四聖諦,而第一次完全證得四聖諦的人就是初果。所不同的是阿拉漢在四禪中斷除五上分結,而菩薩在四禪中滅掉相分,得圓照。 華藏淨流 你這種就是不定種姓,我也是這種人。你既貪小乘的果位又貪大乘...

在佛法裡,人際關係應該怎麼修,修什麼?

燕兒在林梢 眾生本是佛,佛看眾生也都是佛,我覺得把佛經裡說的如何布施如何供養用在家人朋友乃至陌生人身上,人緣一定很好。如愛語布施同喜布施無畏布施 對孩子就是財供養和法供養,而法供養第一,所以教給孩子好的三觀比物質供養更好。還有學習普賢菩薩的大願,生生世世禮敬諸佛,就是對每個眾生都禮貌恭敬,據說李嘉誠...

作為乙個什麼都不懂的汽修學徒,我應該先怎麼做?感覺好迷茫

MJL9999 不要迷茫,只要你感興趣,就放手去學!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在的汽車修理技術很不錯的,可以就業也可以自己創業,如果你本身對汽修不感興趣,那可試試轉行,要不然,就請堅持,人最怕是半途而廢,每個行業都有不為人知的艱辛,不論是初入汽修行業的學徒,還是摸爬滾打多年的元老,不要著急放棄,堅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