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佛法降服懶惰之心?

時間 2021-05-13 00:09:38

1樓:南無阿彌陀佛

但是凡夫,自不清淨,懶惰懈怠自是經常。

雖知佛法所說無常迅疾、諸苦來逼,然凡夫並不能完全壓伏,更不能斷伏。你去修聖道自力法門,去六度萬行,觀空修定,你做不了的,沒那個猛利根機了。

很多人嘴上一套一套,說破我執,說說罷了。破我執是誰,阿羅漢也!能破我執,還要來提問怎麼降伏懶惰嗎?阿羅漢是你割肉去骨,都不在意的。一定要自知自明,不要做嘴上功夫的佛油子。

我們都是凡夫,並且是罪惡生死之凡夫,曠劫流浪生死,未能出離。

所以,凡夫就隨緣隨力,盡量不懶惰,就好了。凡夫就行凡夫的法門,要唸南無阿彌陀佛,以無力凡夫之身,乘上阿彌陀佛大願大力,往生西方成佛,不斷煩惱而得涅槃分。雖說這是凡夫的法門,簡單容易,但是也攝受上根、中根,而且還是直取佛果,遠勝聖道門漸次修行。

不是凡夫能修,而是阿彌陀佛力大。這是純靠佛力的安樂易行之法,無能出其右者。

南無阿彌陀佛,念佛成佛!

2樓:雲上雪

懶惰無非是畏難怕苦,皆是我執之體現,故而降伏懶惰之心,首在破除我執,破除貪嗔痴三毒。我執既滅,不為外境轉,隨順自在,懶惰之心自然降伏。

如何用佛法克制自己的七情六慾?

Mitom 大部分人的答案,我覺得都是不需要克制,我也是這麼說。但是,估計跟你要的答案可能還有出入。我願意試答一下。克制慾望,可能就屬於修佛法修偏了。佛學不對生起和壞滅要進行任何控制。因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即,七情六慾就是佛法覺性培養的地方。覺知這些七情六慾的生起,滅去。不斷練習,覺知則會越...

如何用佛法分別理解基於他人成就時的隨喜讚嘆與嫉妒跟慳吝 慳嫉 之間不同的心理特性?

喜悅,嫉妒,慳吝都是基於他人的成就表現出來的不同心理自性。法華經 雲 聞經隨喜,面不狹長。所謂相由心生,隨喜就不會被嫉妒,慳吝心拉長臉,隨喜就不會被pull a long face.唐代 杜甫 望兜率寺 因隨喜而改變之前的不樂。樹密當山徑,江深隔寺門。霏霏雲氣重,閃閃浪花翻。不復知天大,空餘見佛尊。...

如何理解佛法實修中四念住之觀心無常?

護法居士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順心觀心。菩薩摩訶薩觀心生滅住異相。如是觀時作是念。是心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但識緣相故生。無有根本無一定法可得。是心無來無去。無住異可得。是心非過去未來現在。是心識緣故從憶念起。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是心無一生相。是心無性無定。無有生者無使生者。起雜業故說名為心。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