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佛法克制自己的七情六慾?

時間 2021-05-06 07:13:01

1樓:Mitom

大部分人的答案,我覺得都是不需要克制,我也是這麼說。但是,估計跟你要的答案可能還有出入。我願意試答一下。

克制慾望,可能就屬於修佛法修偏了。佛學不對生起和壞滅要進行任何控制。因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即,七情六慾就是佛法覺性培養的地方。覺知這些七情六慾的生起,滅去。不斷練習,覺知則會越來越強,這樣七情六慾的生起會越來越少。

直到不再生起,或者即使生起,也不帶或少帶貪嗔痴。那樣,快樂就來了,智慧型也來了。

這些練習不會難,也不易。不難,是因為覺知本來就人人具有。可能本來自己有這些覺知,但因為沒長期練習,不知道這些的益處。

不易,是因為讓這個覺知長期保持,不容易做到,這個需要耐心去增長。

事實上,覺知的增長,也很容易堅持,一旦體會到覺知的益處,就會慢慢堅持下來,因為堅持這個自己總是會比較開心。很多事情也能在那個時候體悟更深。所以,也還好。

2樓:無念

七情六慾不是靠克制就能停止的。因為克制只是一時半會不會犯,時間長了就不管用了。你應該常常關照自己的內心,從心裡生起斷絕七情六慾的心,自然的就斷了。

3樓:普波居士

七情六慾是眾生本具的功能,這不能去克制,應該克制的是因七情六慾而產生的貪嗔痴心,更造殺盜淫惡業的行為。

這就要修五戒十善,自利利他。以斷惡修善,達到離苦得樂。

4樓:玲瓏心

七情六慾本就有,佛法也沒說要克制,佛法講的那些解脫講戒五毒戒各種的也不是那個意思。

褪去雜念轉變真我就行了,一樣有喜怒哀樂

5樓:如意

提高學佛的願望,進一步肯定學佛的意義,當對學佛有更大的興趣和目標時,其它的七情六慾就會降低,並且你會主動克制,不因其影響你學佛的進步。

6樓:皓程

說克制七情六慾,還是有些著相了,像是禪宗北派神秀說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看到塵埃時時落下,我們就時時的把灰塵搽乾淨。

那對於七情六慾來說,就要時時的反省,意識到自己的執著也就是塵埃,然後刻意的約束自己的心和行為,這樣漸漸的七情六慾越來越少,達到清淨。很多清規戒律就是幫助修行人擦拭塵埃的。

具體的做法嘛,總的來說就是看破這些執著其虛幻不實的本質,比如貪吃的人想想食物是怎麼來的?是吃各種各樣生物的屍體和排洩物生長的,看破了這個對於他放下貪吃的心有幫助,然後行動上約束自己就比較容易。

再比如有的人喜好男色、女色,其實就是皮囊之下包著一堆汙血穢骨,這樣對看破色情有幫助,然後能更好的約束自己的行動。

出家人有清規戒律,哪怕動心了也要強制要求不能去做。在家修行的人沒有清規戒律約束,就比較自由,也不容易約束自己。

不管出家還是在家,多讀誦經書對於約束自己有很大作用,因為真正的佛經有佛菩薩的加持。

7樓:吾明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七情六慾。七情六慾是指哪些內容,七情一般是指內心活動的情緒,佛教的教法不是講情緒的波動、而是講八個識的內涵及心所法,而且這些心所法都是虛妄的,是無常變化沒有乙個實體存在的,是依附在心上的法,前七個心也不是真實的心、是被出生的心、也是虛妄無常的,只有第八識如來藏才是真心(真我),但祂離見聞覺知、恆長不變、從不作主。做主的是意根,意根的特性是時時作主判斷、把前六識和第八識據為己有,意根它無始劫來都是按著習性來決定做主,所以我們有時做事時、事於願違,簡單地說,你先前規化好了的事丶結果差強人意。

平時我們思維邏輯的事都是意識的事,但意識怎麼縝密思維、作主還是意根決定。在佛教裡是不談七情的,只談七個識的心所法:貪、嗔、痴、慢、疑。

這當中的法很深,不是一二句能講得清楚的。

8樓:哈哈

佛法是來對治煩惱的

注意佛教裡的煩惱不是現代語境裡的憂悲苦惱等感受,而是指的造成這些不良感受的原因,煩惱有很多別名,如「惑」(見思二惑) 「系」, 「染」, 「軛」,「節」(五下分節,五上分節), 「無明」 等等.

七情六慾屬於「五欲」的範圍,即沉溺於「色聲香味觸」相關的慾望裡,屬於欲界貪,是煩惱的一種,然而不能簡單說慾望全部是煩惱,向善的慾望是「善法欲」, 雖然是雜染的,但卻是凡夫向善的重要推動力。佛家針對煩惱的方案就是戒定慧

戒-行為上的規範來遠離粗重煩惱

定-止息奔騰的心來制伏微細的煩惱

慧-般若智慧型來徹底斬斷煩惱

9樓:心是蓮花開

仁清法師:欲界眾生有三大最主要的慾望

我們是欲界的眾生,欲界眾生有三大最主要的慾望。第一種是飲食的慾望,人不吃飯不可以;第二種是昏沉的慾望,人不睡覺不可以;第三種是男女的慾望,所以多數人還是需要組織家庭的。昏沉、飲食,包括男女的慾望,對於人來講都是非常強的。

我們修行人怎樣去克服它?善巧的去克服它,當你的功夫提高的話,這種慾望慢慢的會少。假如你的功夫沒有提高,昏沉又很嚴重的話,你可以避開一些犯緣。

比如說盡量地別看床。這是第一點。第二點,當你昏沉的時候可以站著念佛,多念佛提起正念來。

10樓:法界曼達娃

其實克制是克制不了的,就像用石頭(佛法)壓草(煩惱),暫時壓制住,草還是瘋長,其實煩惱和菩提就是一體,煩惱即是菩提,乙個人如果他沒有做壞事的能力,那他能不能做好事啊?當然不能。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你多聽經聞法,入佛知佛見,在煩惱的當下去覺照,然後用智慧型馬上就能轉換,學佛法學的就是這個轉換的過程。

建議學大乘佛法,《大乘妙法蓮花經》,我以前也是煩惱不斷,就是聽了這個之後,在聯絡實際生活,感覺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成就的非常的快,現在有很多事情不像以前那樣煩惱了,會運用自如的處理了。也就是學到了佛的智慧型吧,我們用凡夫的知見來處理問題是處理不明白的,所以聽經聞法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佛的智慧型入佛知佛見,這樣在證量足夠的時候,你就能轉換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迷茫苦惱。

加油哦,都有這個過程,你既然能學佛,就已經是善根福德智慧型都具足了,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找對方法。

如果有學佛法的意向,可以聯絡我,我有乙個群可以把你拉進去,我就是在這個群裡學的。資料都是免費的。

七情六慾是不是想太多?

泰山法勇 1 人間情愛是虛假,世人不悟聖中道,逃離脫離總是假。談情說愛你為啥?七情六慾磨根芽。悲歡離合你為啥?磨你放下悟道芽。爭名奪利你為啥?貪欲橫生自心雜。恩愛情仇你為啥?嗔心不放總是假。2 因為 緣來緣也散 所以 人間情愛是虛假 開始想修道,入了道觀,為了 衣食所安 只有 借神斂財 不能自拔,不...

人的七情六慾是哪些內容?

肝病陳醫生 人的七情六慾指的是一系列自己活動,七情指喜 怒 悲 思 憂 驚 恐。六欲指,眼睛 耳朵 舌頭 身體 意念 慾望。聽欲,見欲,舌欲,味欲,觸欲,意欲。都是心裡和生理活動的總稱。 言希聲 七情 禮記禮運 釋為 喜 怒 哀 懼 愛 惡 欲。中醫釋為 喜 怒 憂 思 悲 恐 驚。佛教說七情是 喜...

和尚真能放下人的七情六慾嗎?。?

湯文潔 和修行的境界有關。剛出家的或各種職業和尚 假和尚自然是放不下的。但對於一些高僧,例如能夠實時處於禪定中的高僧 初禪及以上 則完全可以做到。因為,七情六慾都是人的心靈結構 靈體 靈魂 中離肉體接近的部分的功能。按照佛學理論,只有在欲界的眾生才有七情六慾,色界 無色界眾生以及羅漢菩薩佛都是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