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就真的只是一種心靈寄託嗎?正法在哪兒?

時間 2021-05-06 07:13:01

1樓:

首先,佛不只是一種心靈寄託,相信隨著你學習的深入以及經歷的增長,量變到質變,早晚可以解脫涅槃的。其次,正法是一種不可思,不可議的概念,就像我們很難用聲音去描述顏色一樣,要自己去體會。最後,想學佛的話,先讀《梵網經》或者《優婆夷戒》之類的戒律書,然後推薦你去讀中華書局出版的《佛教十三經》,裡面選取的書目都非常經典!

接著可以去學習《阿含經》,了解佛教最本源的樣子。如果有精力有時間,再去廟裡吃住修行一段時間對於你了解佛學大有裨益。最後,不要害怕挫折,你未曾遭受百二萬千劫,憑什麼涅槃成佛。

2樓:

先了解佛教吧。

3樓:聖道與禪修

當具備善的時候,心會獲得正直、輕安、柔軟等等善美的、令人安寧愉悅的品質。

這種品質帶來的是「不去追求」而是就在此刻的快樂、滿意於所做的、滿足於所擁有的。

這也是當代人們常常談論的,做好當下的、獲得不依賴於物質或種種成就的快樂。

還記得那個無法理解商人的漁夫麼?

商人問了漁夫怎樣工作,漁夫就只是滿意於海邊的勞作,但商人卻想著如何開連鎖店、做經營、獲得富足的有成就的生活。

佛陀教導的善有兩個層面:

一是對於正確的事有自信、有信心地做。由於心沒有動搖、沒有疑惑、具備信心,會獲得平靜的安樂;

另乙個方面是,有正確的精進,有正確的意欲,走向好的、善美的、得定、解脫。

那怎樣是檢驗的標準呢?

當我們觀察自己的心,那樣作意、那樣選擇,能夠帶來心是輕盈的、安樂的、正念牢固的、不放逸飄盪的,能夠帶來未來好的結果——帶來下一生的安樂或解脫——這樣的作意、這樣的心的導向則確定是正確的。

佛陀的教導涵蓋了心的所有可能的狀況,物質現象的本質,有生命的和沒有生命的一切的運作規律。

這些法是如此的清晰、清淨、確定,乙個人一旦擁有了善美的心,在平凡的生活裡,透過出離、持戒、捨斷不善的行為和作意、堅持不懈地禪修,而達到了心的柔軟、清淨,就非常容易領受佛陀教導的真實的、導向善的最高的法——

因為只有具備了善美素質的心,才會在接觸到法的時候感受到清淨、安樂、牢靠、皈依。

如果只是覺得宗教是一種寄託,或者痛苦時可以依賴、渴求時可以祈求的東西。那麼很遺憾,任何的宗教對於這樣的心都只是一種機會——獲得善法、尋找到不同於現在的心的傾向的生活方式的機會。

然而只有正確的佛教,會直接說給心聽。通過那至上的調御者的教導,你也能調伏自己的心。

在聽聞時,就感到清淨、安穩、離欲、捨斷不滿和忿怒、走向徹底地出離。

這就是佛陀教導的真諦:

當心真正願意捨斷不善、斷絕痛苦的根源時,你將明白苦、離苦、苦的結束、導致苦結束的清淨道這永恆的真諦。

正法就在你願意出離,願意捨棄所愛、捨棄愛帶來的苦,獲得勝利者的清涼、寂靜的心裡。

法是這樣一種願意。

一種一勞永逸,能夠完全地斷除痛苦,在這一生的盡頭處,徹底結束的寂靜。

佛教中如果時間只是一種錯覺,那輪迴中的時間線到底是怎樣的?

釋迦摩尼佛 首先肯定齊天大聖的回答 輪迴的本意即是生命迴圈往復以出生死亡的方式不斷重複的狀態這一期的生命之前有上一期上上一期過去的生命時期被稱為過去世這一期的生命結束有下一期下下一期這一期生命之後被稱為未來世每一次投生大致六種生命形式 人天人阿修羅畜牲餓鬼地獄不論當下這一期生命的形式是什麼在臨終時都...

得道高僧真的沒有慾望嗎?還是只是一種逃避方式?

石皮火蘭矢口乎 佛教修行的目的並不是教人變成一塊沒有慾望的石頭。用一句世俗的語句來說,所謂高僧大德們,是一群擺脫了低極趣味的人。並不是沒有慾望,而是有更大更高的慾望。任何宗教都不會以無慾為目標,這種宗教根本不可能有發展前途。 野谷 想解除疑惑,得知道修行中受戒的目的是什麼。想知道受戒的目的,就得知道...

飛機「雲」是真的雲嗎?還是只是尾氣的一種?

天氣家 題主應該問的是那種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機身後邊會出現的一條或數條長長的 白煙 吧。這個叫 航跡雲 是噴氣式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所產生的特有的現象。但是這不是噴氣式飛機噴出來的煙,而是飛機排出來的廢氣與周圍環境空氣混合後,水汽凝結而成的特殊雲系,航空飛行界和航空氣象學上稱之為飛機尾跡,也就是人們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