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機械製造業如此落後,為什麼造出來的火箭卻那麼靠譜?

時間 2021-05-05 20:48:16

1樓:LeoStone

靠譜和落後不見得是矛盾吧,我理解的火箭靠譜是指發射成功率高,機械製造落後是指相同產品效能指標落後?從這點來看,相比於同等的火箭我們貌似也是落後的,不記成本的情況下,也是可以造好車的

2樓:

其實最主要是中國火箭幾十年沒有大的更新。長征系列在初期成功率並不出彩,反而是比較低的,只不過幾十年下來,越玩越溜,隨著發射次數增加,總體發射成功率也隨之增加。

3樓:淡的出奇

因為我們做火箭的是一群掙著賣白菜錢,操著賣白粉心的苦逼。

===分割===

剛剛說笑了,總結了一下,主要有這麼幾個因素,首先,中國火箭的技術成熟度高,驗證充分。中國的運載火箭技術很大一部分是從前蘇聯繼承來的,有很好的成熟度。如果僅從機械角度來講,已有的工藝技術經過老一輩的努力,已經沒有障礙,而新型火箭的研發也是循序漸進的,繼承性很強,雖然國內的工藝技術水平每況愈下,但是火箭的更新速度也不快,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其次,良好的質量管理體系。運載火箭作為乙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每個環節的質量管理都至關重要,具有發展了多年的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為運載火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再次,試驗充分,每件單機產品都經過了充分的試驗和老練,出問題的概率很低。

最後,人員的整體素質和責任心都不錯。這個就不說了。就先想到這些,說實話,現在日子真心不好過,工資太低。。。

4樓:

中國的製造業在某些方面確實是不行。這是不管怎麼樣都得承認的事實。比如,科研儀器,大到真空器件,小到螺絲線纜,在時間和經費允許的情況下大多數實驗室還是優先買國外的,一是很多東西國內做不了,二是不信任國內產品的質量。

不過,國外也並非盡善盡美,我們實驗室被國外的公司坑過也不止一次了。儀器質量不過關,驗收通不過,寄來即返廠的也有過。達不到說明書上的標準,精度低,功率不夠的也有。

真空器件天生漏氣的,也有。給我們的感覺是即使是國外的大公司,和他們打交道也不比國內省心,還遠。

但,即使這樣,還是不敢大量用國內的產品。

5樓:陳琳

不惜成本。火箭製造需求的物件總量不大,你做一千個裡面挑乙個好的,總歸能挑出來的。非特殊行業成本限制做不到這點,所以一般的工業製品精度不高,挑還是能挑出拔尖的。

6樓:

火箭是一次性產品。只要保證發射公升空的幾百秒鐘不出問題,其他的都無所謂。相比起來其他的工業產品,如飛機,汽車等,都是需要耐久性的。

為了達到「靠譜」,需要的研製週期更長。這也就是當初選擇火箭作為研究方向的重要考量。投入週期相對短,回報高,且在工業基礎薄弱的情況下,容易有突破,容易追趕世界先進水平。

7樓:謝康

非理工科的同學一直以為火箭是個了不得的技術,其實並沒有這麼神秘。做個誇張的比喻就是個鐵殼的二踢腳,看著我們的航天員被降落傘送回地面時老想起兒時的二踢腳,一次性的!美國很多民間愛好者都能做,最牛的已經能做到原地返回了!!!

如果你知道中國發射那麼多火箭,但又製造不出一台像樣的航空發動機,就知道這個這玩意並不神秘,牛吹得有多大。

8樓:許亮

產品是否可靠和材料、加工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基礎材料工業和批量的大機械加工能力較差,加工幾件沒問題,大批量的生產就是問題。

航天就是在1000件成品中選幾件合格品沒問題。

另外航天就是把零件在高負荷條件下用一次或幾次,而航空或其它就是要在高負荷條件下成千上萬次的用。

機械製造業是根本 為什麼賺的卻不多?

頎訊智慧型 題主所說的製造業是根本確實不錯,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任何乙個國家製造業都是根本,人們的衣食住行都依賴於製造業,可以這樣說沒有製造業就沒有我們今天富足的生活。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製造業起了這麼大的作用,卻賺錢不多。下面我就舉乙個例子 有兩個人乙個叫張 三 乙個叫王五,他們都要掙錢養家餬口,於...

在機械製造行業的專業人士眼裡,機械製造行業目前的情況如何?

已重置 本人是機電一體化專用畢業的,畢業之後進入了國內排名前幾的工程機械製造公司,也算是機械製造業行業中的一員,對於機械製造行業也有一點自己的理解。首先,機械製造業在這個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依然很傳統,至少在國內是這樣的。大部分人選擇這個行業,是覺得機械製造業也算是乙個技術工種,養家餬口是沒問題...

為什麼我國製造業工人地位遠低於教師醫生律師

火林林 在教員的時代工人階級很光榮,按勞分配,科學家貢獻多甚至工資比教員還高,以前按勞分配現在按資本分配,在教員走後工人階級的身份和說話權力開始一直削弱減少,想想是什麼原因。 南湘 我覺得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根據你在問題描述中的解說,應該是指在相親市場上的地位這裡其實主要競爭的是目前收入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