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障礙者的大腦是否有什麼不同之處?

時間 2021-05-11 15:48:39

1樓:於飛

這要看是心理原因的社交恐懼症,還是生理原因的語言和社交障礙,這裡就說說社交恐懼症吧。

社交恐懼症多見於青少年,主要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但也有一些社交恐懼是後來的家庭和人際關係矛盾、事業不順等造成的。有一位朋友,年輕的時候沒有社交障礙,後來是因為在自己老公手底下工作,她老公的幾個親戚也來工作,她老公處理不好和親戚的關係,就讓她去處理,她就感覺自己裡外不是人,產生了很多負面的情緒,在關係裡感到痛苦,並形成了心理陰影,於是在和人接觸的過程中就感到焦慮和恐懼,就出現了社交恐懼的症狀。

形成她社交障礙的原因主要有三點:處理不好複雜關係、情感壓抑、在關係中感到痛苦和沒有信心。也就說,如果她能夠處理好和老公親戚們的關係,情感舒暢不再壓抑,能夠在人際交往中重新感到輕鬆和快樂,恢復自信心和勇氣,她的社交恐懼症狀就會減退。

而她之所以處理不好這些親戚關係,是因為這本來就不是她的責任,在別人看來她是多管閒事兒,不願意聽她的。再乙個,她作為老公家的媳婦,去管理老公的親戚們,這是很容易得罪人的。

想要處理好這種複雜的家庭和工作關係,最直接的辦法是辭職和換工作,脫離現在的工作和關係環境。或者不再過度承擔責任,迫使自己的老公去負責管理他的親戚們,自己不再做惡人,後續改善和老公親戚們的關係。再就是通過心理諮詢、與朋友的談心等方式疏導自己的情感,減少情感壓抑。

再就是通過一些簡單、融洽的人際關係,重新感受到人際關係的輕鬆和快樂,恢復對於人際交往的信心和勇氣,隨著以上的調整,社交障礙就會逐步減退。

2樓:梓元

寫在前面的話,本人對腦科學與神經科學也只是乙個普通的愛好者,上過Coursera和Mooc的網課,有過一些系統的了解,疏漏之處還請一些大拿指出。

————————正文的分割線

了解社交障礙患者的大腦與常人有何不同,是隨著一項技術的發展開始逐漸深入剖析的。這個技術就是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這項技術,劃分了人的每個腦區都有不同的功能與結構,研究大腦每個區域的功能體系,刺激反應衍生了一門學科:

神經認知科學。而有許多社會科學家(原本讀哲學的)在這個領域展開了研究:社會認知神經科學

認知神經科學家認為:人的大腦共有兩個網路,乙個是預設網路,乙個是映象神經元網路,這兩個網路也可以認為是社交網路與非社交網路。社會智慧型與一般智慧型並不是同乙個腦區管轄的,甚至是矛盾的。

一般智慧型及相關能力(工作記憶推理等)是在大腦的外側,側部。社會智慧型(思考他人及自己的關係)是在大腦的內部,中線位置。

fig1大腦分布

所以大腦的社交網路與非社交網路,是矛盾的,是兩個腦區管轄的,好比乙個蹺蹺板,你社會認知神經網路(預設網路)開啟的頻率越高,你另乙個非社會認知神經網路(映象神經元網路)就會被關閉。當人進行一般社會思考思考時,預設網路(社交網路)開啟。當人進行非社會(社交)思考時,一般神經網路是開啟的。

所以社會認知與非社會認知使用的神經網路不一樣,一些社交障礙症患者與正常人大腦的,腦區習慣使用的部位不同。因為大腦開啟的是預設網路,這個網路是主管社會化思考(思考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而一些社交障礙症患者,他們的預設網路可能進行的是非社會思考。這就是乙個下意識的不同與區別。

社交障礙症患者的第一種型別:類似阿斯伯格症候群(AS)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ASD),這被稱為高功能自閉症,此病沒有明顯的語言和智慧型障礙。這就是天才們的社交障礙,因為他們使用的「預設網路」是一般智慧型網路(主管推理,演繹,工作記憶與學習),這個網路開啟會抑制社會思考腦區的活躍,從而使得他們表現的不那麼社會化。

所以高功能自閉症患者使用的預設網路是工作記憶,推理,認知系統網路,而不是另乙個思考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的社會腦(社會認知預設網路),他們大腦注意力都集中於學習成果上,自然缺乏社交智慧型,從而導致社交障礙。

天才不習慣與人相處,因為他們不使用社會智慧型去思考自己與他人定位性質的問題。他們運用的工作記憶系統與推理神經認知去處理社會關係。

除了高功能自閉症外(ASD),存在一般孤獨症SAD與威廉式症候群。SAD與大腦和杏仁核有關係。威廉式症候群與基因譜系缺乏有關係。

fig2大腦分割槽

(1)社交障礙與母親有關係。因為大腦背側前扣帶皮層遭到損傷,會損害嬰兒形成與依戀關係,傷害嬰兒和母親的依戀過程,損傷安全感,進而會面臨被遺忘的風險,導致社交障礙。

(2)在大腦內部,社會痛苦與物理疼痛共用乙個神經體制。對人類而言疼痛的體驗取決於μ阿片受體基因,這個基因正式名字是「oprmi」,μ阿片受體基因存在三種變異,每個人有兩個等位基因,這是父母遺傳,母親那裡是A,父親這裡是G,所以有三種變性,就是A/A,G/G,A/G,而G/G基因的人對物理疼痛更敏感,也就對社會痛苦更敏感。

映象神經元系統有個機能是模仿與共情能力,打個比方,就是別人在吃香蕉,你看見他吃,你自己也有吃香蕉的感覺,有食慾感。別人站在天台上,要墜樓。你沒有自己做,但僅僅是想象這個行為,也會有心跳加速感,所以映象神經元系統,是對他人行為的共情感知能力。

fig3fmri

本文參考:《社交天性:人類社交的三大驅動力》

3樓:完顏文雄

社交障礙者和普通人大腦在生理上並沒有什麼差別。

他們的差別主要是在心理上。例如社交恐懼症患者總是對自我要求頗高,特別在意別人對自我的評價和看法。所以對社會交往就會感到恐懼,害怕獲得負面的評價。

而普通人呢,相對沒有那麼在乎。所以反倒沒有恐懼,能夠自如的和人交往。

4樓:阿機先生

既然有神經科學和腦科學的tag,那心理學愛好者們就不要私自下定論誤導別人了。

社交障礙其實是乙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像社交恐懼、孤獨症、社會焦慮等等都可以歸類進社交障礙裡面。如果要說腦機制的話,這些不同的類別還是有不同的。憑記憶舉乙個孤獨症(ASD)的例子:

孤獨症的青少年的顱內容量要比正常青少年的的大,小腦體積也是增加的;而在年齡更小的幼兒身上,ASD個體能觀察到明顯的海馬和杏仁核的增大,並且男性女性都是這樣。這個研究應該是比較早的了,發在Neurology上面的,樣本量比較小,可能存在統計功效上的缺陷,但是這個結論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

有社交障礙的大學生怎樣成功?

如果你給某個人藉幾千幾萬塊錢,然後那人欠債不還,而且還玩消失,你就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要回來欠款,當你把錢要了回來,你就發現你已經克服了社交障礙。都是被逼出來的。 狗頭大人 那你應該想想高二發生了什麼讓你開始變成這樣的 高二之前呢?別急著給自己貼標籤,認定自己是社交障礙,心病還需心藥醫,別著急,好好...

不同程度的大腦疲勞有怎樣的表現?

大西洋 我也是這樣。高中時每節課都要睡幾分鐘才行。實在太累。工作後如果不睡午覺,下午就崩潰。依然經常即使晚上睡好了,也很容易腦子疲勞,懵的,腦子轉不動。 兩個小時,開始嘀咕再看下去我就會死,三四個小時,注意力渙散,看不懂,在椅子上扭動,不停的覺得繼續看下去我會死,崩潰,五個小時,注意力幾乎難以集中,...

韭菜的大腦結構和正常人有什麼不同?

Bonjour 我一直在遲疑是否需要以正常人的大腦去思考你這個問題。你的問題發布在凌晨四點,弱弱的問你一下 這個時間點,不睡覺,想著韭菜的大腦結構幹嘛啊?韭菜屬於宿根性草本植物,它的大腦長在哪裡?我也挺好奇 你指給我看 Eliot Alexander 韭菜如果存在,必定是神經經濟學的研究範疇。目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