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道德之間的關係?

時間 2021-05-11 13:40:59

1樓:羅翔說刑法

從人類有刑法以來,刑法的目的是什麼?刑法為了保護什麼而存在?

歷來有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一種認為刑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維護一定的倫理秩序,叫做規範違反說,犯罪違反了倫理規範,行為本身就是錯誤的,所以要對它進行懲罰。

與之爭鋒相對的觀點,認為犯罪是對法律要保護的利益的侵犯,懲罰犯罪只是為了保護結果意義上的一種法律利益,這叫做法益侵犯說。

在絕大多數案件中,兩種觀點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張三把李四捅死了,張三侵犯了李四的生命利益,因此要受到懲罰,此乃法益侵犯說。規範違反說則認為殺人行為本身就違反了倫理規範,是對禁止殺人這個最根本的鐵律的違反,故要受到懲罰。

法律與正義

在哲學上,關於正義一直有道義論和功利論的爭論。道義論關注行為正義,功利論則關注結果正義,上述刑法問題的爭論不過是哲學觀念之爭在法律中的延續。

行為正義最驕傲的表達就是即便天塌下來,正義也必須得到踐行。其代表人物是康德,他的經典語錄是「道德本來就不教導我們如何使自己幸福,而是教導我們如何使自己無愧於幸福」。

1940 年 6 月,德軍兵臨英吉利海峽,英國遭遇了史無前例的至暗時刻。面對強大的德軍,抵抗可能導致英倫三島千年積累的文明成果化為灰燼。但邱吉爾在演講中鼓勵大家戰鬥到底,玉石俱焚,在所不惜。

與納粹德國的戰爭,已經遠非軍事意義上的征服與被征服,而是文明意義上的存亡。屈服法西斯的代價,不是戰敗,而是文明社會的毀滅。如果抵抗導致英國滅亡,那就滅亡吧。

至於結果正義,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英國法理學家邊沁的功利主義,判斷行為對錯的最終標準是看行為能否增進人的幸福快樂,法律的正義一定要體現最大多數的最大利益。

這兩種觀點,人類爭論了幾千年都沒有爭論清楚。任何乙個問題都有正說、反說和折中說。折中說也許是最符合中道的一種觀點。

在決定是否發動刑罰權的時候,既要考慮結果正義,又要考慮行為正義。犯罪侵犯了法益,在結果上不正當。同時,犯罪行為也違反了倫理規範,在行為上也不正當。

入罪與出罪

首先,在入罪層面上必須考慮行為是否侵犯了法益,如果一種行為沒有侵犯法益,那就不構成犯罪。某地曾有樁離奇的偽造貨幣案,崔某夫婦幫馬戲團印製魔術道具貨幣,偽造的人民幣上億元,美元上千萬元,涉嫌偽造的貨幣與真幣有較大差距,紙質粗糙,背面上大多印有「魔術道具」的字樣。

刑法中何謂偽造貨幣?

2樓:myhyh

個人理解

社會的運轉需要規則,否則會混亂。不易改變的,可以書面化和量化的,變成法律。容易改變的,難以書面化和量化的,變成法律。

行為容易書面化和量化,所以法律管理行為。思想難以書面化和量化,所以道德指導心靈。

心靈在內指導行為,法律在外管理行為,這也是為什麼道德綁架和思想監管那麼令人討厭,因為用自己的思想指導他人行為,用法律管理思想,這不是道德和法律該幹的事。

3樓:笑天豕

法律就是道德綁架。有些道德要求比較高,你強求別人遵守太過分了,這種叫道德,只能用於自律,可以輕飄飄地要求別人照著做,但要適度,一旦語氣嚴一點,就是道德綁架,立馬變性為不道德;有些道德要求很低,是人社會活動的基本要求,不遵守危害很大,這種是法律,光靠自覺維護?不可能的,所有人都會幫助你遵守,做不到的開除人籍,人權你也不再需要了。

4樓:一張一元錢

至善主義觀點:國家可運用法律強制力推行道德,哪怕是底線以外的美德也可以。代表人物:

亞里斯多德、托馬斯阿奎奈。結果:殺人違法、見危不救可以違法,不扶老奶奶過馬路也可以違法。

(法律道德主義)

新法律道德主義:非道德行為可以通過法律加以禁止,但並非所有道德都可以法律化。道德利益分為首要的和次級的,前者可以法律化,後者不可以。

代表人物:麥可。結果:

殺人違法,見危不救可以違法,不扶老奶奶過馬路不違法。

《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與法律道德主義對立,認為法律不能使民眾更道德。)

目前主流觀點:新法律道德主義(折衷說總會在最後勝出)

5樓:echo

法治的根本原則是法律至上。法治並不否定政策、道德、習俗的重要作用,但它們不能和法律相牴觸,法律在所有的社會規範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6樓:木人

道德、法律與良心三者的關係

三者都是行為規範,都可以指導和規範人的行為。

道德與法律都是外在的行為規範,所以有人說「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但現實生活中經濟上有交易費用,法律上有執法成本,因為有這執法成本的存在,外在行為規範就分成兩套。

法律也好,道德也好,終歸是外在的行為規範。人的內在還有一顆良心來評價、指導、規範自己的行為。有些人無視道德與法律,惡貫滿盈,還充滿正義感毫無悔罪的心態如希特拉、東條英機。

他對自己「惡貫滿盈」的行為充滿正義感正說明他的「惡貫滿盈」的行為正符合他的「良心/良知」。

法律的邊界和條文是很明確的,比如《刑法》、《合同法》規定的就很詳細、比較完備;道德的邊界和條文就沒有那麼明確了,比如不同行業可以有不同行業道德規範(黑道道德規範/潛規則必然不同於官場道德規範/潛規則);至於良心就是乙個人有乙個人的認知和評判標準、處世正規化,絕無統一的可能。

王陽明曾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人對自己片面的認知(心中賊)是如此的固執,難以改變。

7樓:這人讀書讀傻了

我覺得這個回答很適合這個問題。

8樓:「已登出」

法律比較大塊,但是一般是乙個國家統治階級的意志產物,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一般是現階段所能達到的比較合適的解決辦法。

道德的感覺更像是群體意識,可能比較小範圍,沒有強制力,全靠良知約束。

非專業解答,感謝指正。

9樓:李哲

這個問題的官方答案是:法律守護最低限度的道德。

所以你問為什麼法律不守護道德,這個問法是不對的,可能你理解上有些偏差。

我又仔細看了一遍題主的問題,發現貌似題主比較缺乏社會學的知識,沒有這方面的基本邏輯和常識,要想完全答好你的全部問題,得費一番功夫。

法律與道德之間應該是什麼樣關係?

中印貿易 孫可林 個人認為法律應該是以道德為參考基礎指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強制執行辦法。而道德應該是尊重法律,但可以在法律之外適當緩衝的乙個地帶!該約束就得約束。該放開就得放開!他們兩互為一種約束機制。對待教化民眾,約束民眾。 陳樂山 用乙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來區分這二者的關係吧。就是婚姻期間的出軌行為...

法律與道德的關係是怎樣的?

你是哪塊小餅乾 道德和法律都是約束人們行為的東西,好比道德是一公尺高的平面,法律就是從這個平面往下20公分的警戒平面嚴格限制我們的行為,他們中間20公分高的空間相當於過度空間 中公法考 法律和道德的三大區別!道德是人們關於善與惡 正義與非正義 公正與偏私 光榮與恥辱等觀念以及與這些觀念相適應之行為規...

素質和道德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假如 1 素質的外延比道德寬泛。素質不僅包含道德,還包括人的知識和能力。2 素質更加側重人的外在行為,較為表面 而道德更加側重人的內心,較為深層。乙個把辦公室收拾的乾乾淨淨的人可能在領導面前造謠生事。他素質很高但是道德水平很低。乙個隨地吐痰,滿口髒話的人可能在你困難的時候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他素質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