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當年是怎麼應對「民工潮」(農民工進城)問題的?

時間 2021-06-04 16:14:05

1樓:

如果農民不進城,請問城市誰來建設?

城市就是農民們建設的,不讓他們進城?

另外,國外沒有戶籍制度,自然不存在農民工一說國外人們湧入首都?那就把首都建設得更大,讓更多人享受發展的成果

2樓:赤羽白鴉

不妨去了解巴西怎麼解決類似問題的。

以及,只要破罐子破摔,不要糧食自給率,被糧食卡了脖子就引頸就戮,很多問題都可以暫時不是問題。

3樓:尚誠立人

一句話就是爸爸給錢。

日韓當年解決的辦法就是美帝爸爸需要乾兒子在外說話給扶持建設,然後出現了大發展,能解決大量的外來人員生存問題,然後就是國家經濟火箭騰飛效仿西方制度和意識,搞得國民福利。

我們當時存在「農民工問題」,主要還是經濟問題。日本在北韓戰爭中拿到的紅利就穩了國內經濟,56年已經有了自己的「經濟5年計畫」,60年代已經提出「國民收入翻倍計畫」,本來他們在早期也該有「農民工問題」,但是在他們剛進入發展時的時間節點是戰後,想想東南亞某些戰後的口號「犧牲一代的幸福」,日本也差不多,喊得口號就是「寬容與忍耐」。國內冷嘲熱諷找不到的工會,在日本也是類似問題,就是公會是和管理層合作,在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日本的對抗手段之一就是通過拒絕工人漲薪來做到保護企業利益的。

所以日本有沒有「農民工矛盾激化」這種問題,肯定是存在的,只不過一方面高增速的發展在很短的時間就使得其從經濟崩潰進化到福利社會了,另一方面以國家的意識宣傳,日本農民工覺不覺得自己受沒受到剝削要另說,畢竟這個國家產生過支援前線,性福自己的思維。

日本的醫療保險就是在58年推出的,社保養老金這塊是61年建立的,教育福利要延伸到明治時期呢,而在47年就已經推出9年義務教育了。而且以上都是全民義務,除了教育福利是來自舊時的政策思維延續,其他都是因為人家當時有錢。

我們的經濟改革是80年代,國企改革是90年代,而全民醫保計畫是08年提出來的,而農民工問題長期大規模在熱搜的現象也恰是00-10年之間,一方面城市需要人員建設,另一面又沒有足夠的經濟來保障全員的福利,就導致農民工成了被吸血的物件了。

相比較日本戰前就在工業化,戰後更是拿著爸爸那麼厚的支援,也經過了10多年才提出福利社會,我們自立自強也不過花了20多年而已。

學日韓?學日韓得先認個爹,可我們不認。

4樓:遺臭了

首先,日本沒有一大堆農民工「湧入首都」。

日本自古以來大部分人口就都聚集在關東(東京、京都)和關西(大阪)兩個經濟圈。

其次,南韓沒有「一大堆」農民工

這個國家滿打滿算也沒多少人,也就幾千萬而已。

5樓:Matthew Um

日本不清楚,說說南韓。

窮人進城謀生,拖家帶口的不少,早期會在地價低的地方私搭亂建,形成城中村(),這也是南韓當代文學作品描寫的重要素材。

70年代首爾城東區金湖洞

南韓所有地方都能直接落戶,中小學沒有借讀的概念,基本不會有留守兒童。

2023年南韓小學入學率就達到了95.3%,2023年廢除了小公升初考試,初中階段不是義務教育,但學費很低。70年代初期還能聽到初中輟學的案例,但到70年代末期,多數窮人寧可讓孩子讀職高再找工作,也不讓孩子輟學了。

到2023年南韓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2023年召開奧運會。

醫療嘛,醫院基本都是私立的,大病反正是看不起,醫保是很晚的事了。

社會保障倒是次要問題了,南韓稅負一直很輕,換言之,不是福利國家,養老靠自己。

6樓:

在其他國家,這個問題不叫「農民工進城」,叫「城市化程序」。

我曾經認為「農民工」是單純的歧視性制度的產物,近一年來的情況導致不少專家鼓吹農村的健壯性和城市的脆弱性,聯絡中國戶籍和印度種姓制度的相似性(效果基本相同,可以理解為用制度規範和用文化規範的區別),加上美國撕裂時幾乎與城市化比例對應的利益訴求分界線,使我有了乙個洞察:「農民工進城」之所以阻力重重,就是為了放緩城市化,因為我們文化深處對城市的不信任,僅僅通過文化產品表現(例如好萊塢電影中「女孩子一進場就變壞」、「公司社畜全都沒有靈魂」之類刻板印象)是不夠的,需要落到實處——至少讓大家感到落到了實處。

具體到本問題,那就是「進城本身不是問題,窮有窮的辦法,富有富的辦法;大包大攬有大包大攬的做法,自求多福有自求多福的做法」。認為「人不應該自己決定想去什麼地方」、並通過「你進城會給所有人帶來麻煩,所以zf即使有能力也不會為你負責」的說法制止流動,是我們的特色,是控制城市化增長率的一種手段。

7樓:王長年

這事無非兩個時間節點。

第乙個時間節點。

2023年以來城市工廠大量招工,2023年要比2023年多出3000萬,比2023年要增幾乎一倍,也即此時全國城市人口在1.2億左右。

現實情況是農村勞動力不足,對城市工廠投資無法維持,商品糧過徵但仍不夠滿足城市人口最低需要,並開始消耗庫存糧。

然後由完人,卯金刀,會計主持開會下決心,三年內要減少城市人口即促使入城人員返鄉,2000萬人以上。

配套工作就是強化票證戶口和城市基層管理(解放後幾年內城市基本都完備了),就像沒有這個你吃不上飯自然只有回農村——當然有專門的組織和動員工作。

具體分析不提了,簡單講講不了,就這都未必能過審核。

第二個時間節點。

給農民提供乙個「較自由的機會結構,給地方共同體和個體農民提供自主性和實驗自由,使他們可以靈活自由的尋找多種多樣的經濟發展途徑和就業機會」。

我們知道,資本主義社會結構性的就是要有失業,結構性的就是要有起伏不定的勞動力後備軍,就是要有生產過剩與消費不足。

在壟斷金融具備的晚期資本主義社會,還要有一種機制——社會安全網(社會保障)。

社會安全網從工資中抽取一部分開支,通過在真實工資之中增加一種虛擬工資的辦法:控制工資的提公升,減輕財政開支,緩和社會衝突,並且讓對工資的要求不那麼尖銳,不那麼凸顯。

社會安全網的主體在底層設定乙個經濟下限作為保險機制,來確保構成乙個搖擺於資本主義經濟週期所需要的,永久的流動人口,永久性的勞動力儲備——前面提到的勞動力後備軍。

保險機制可以使作為勞動力儲備的每個人,以某種方式生存下去,隨著資本主義經濟週期變化,等到市場要求他的時候,他再作為,他總是可以作為可能出現的求職者。[1]

與之相對應的是社會結構的徹底改變,鄉鎮企業的興衰,基層財政的困難和稅制改革。

比如農民現金收入和基層財政,包乾和稅制改革,稅制改革和虛構城市資源的集中及其門檻設立——這都是連著的。

也是不展開了,都是中文網際網路上一搜就有的。

8樓:林夕文

想啥呢,中國目前的人口體量和地區差異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參考,印度倒是相似,但是人家還落在後面,還真以為是照抄作業,教條主義的苦還沒吃夠是吧。農民都進城現在城裡的就業崗位真的夠嗎,糧食安全放心交給歐美國家?實際上現在很多進城打工的也不願意轉成城市戶口,至少農村老家還有一套房子幾畝地,好歹有個退路。

如果取消城鄉戶口差異允許土地自由流轉,等著土地兼併吧,農民連那點土地都保不住。現實問題是中國目前人均資源確實低,農村戶口也享受不到和城裡人一樣的公共資源,如果真放開戶口一視同仁你猜知乎的城裡人會不會罵農村人搶了他們資源。

主要矛盾就是地區差異和城鄉發展不均衡,這個客觀存在,而且短期內難以解決,根本問題就是經濟還不夠發達,所以要搞產業公升級,要振興鄉村,搞農村基建。無視客觀條件搞一刀切使不得,tg當年始還想學蘇聯占領大城市,撞得滿頭包,還好有教員出來。目前的戶籍制度不公平,也不完美,但是取消戶籍制度,這些客觀問題就真不存在了?

允許農民自願進城,有能力的轉戶口就是了,沒能力的保留農村戶口好歹有條退路。

9樓:由希

農民工這一概念來自「農村戶口」,有關制度在日韓早已廢除了,甚至越南都在2023年初正式廢止了戶籍制度

如今世界上只有北韓等國仍然堅持保留這一制度

10樓:

你說的是昭和年代了吧,那時裡日本一帶的人們,都是去的新京,在那裡新成立的日產在組裝九七式,需要很多並不聰明,但有力氣的漢子,滿洲的大饅頭喲,紅紅火火。不然,你也可以去牡丹江的拓殖點,那裡有九州的胖妞,可以配給你繁殖後代。關東州和台灣不必去想,乙個是財閥後代的養成所,乙個是鹿兒島藩的專屬地。

高麗人,有一些也跟著去的滿洲,不過他們就是敖包外的狗,丟一塊七八隻搶,很喧鬧。

11樓:甬江林加德

解放前中國也存在大量從鄉村進入城市務工,但是不能與市民享受平等待遇的人口(例如上海的江北籍貧民工人),在當時也有類似問題,但是遠沒有現在的規模。無論是之前還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各地的農村情況尚且不同,農民更不能一概而論,中國農村與日韓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日韓的經驗對於中國的幫助借鑑意義可能非常有限。中國農民工問題的參照組可能要找印度巴西孟加拉這種體量的第三世界巨國比較才合適。

農民工怎麼訂火車票?代售點幫農民工訂票違法嗎?

我周圍親戚打工的很多,大多是技術工,純粹的農民工倒是沒有。所以可能略有差別。說下我身邊的打工群體。1.他們回家的時間真的很自由,反正比學生放寒假是早,這樣的話其實沒有遇到春運最高峰 一般上班族一週年假,過年前1周的票才是最難買的 2.網上購票這麼久了,年輕一點的都會上網 至少手機上網 長輩一點的都有...

農民工,誤工費怎麼付?

我是隔壁老王 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1 誤工時間由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2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 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

農民工工地受傷具體怎麼賠償?

找法網 員工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證明勞動關係的存在,再申請工傷認定,判定為工傷。只要認定為工傷後,員工就可以享受工傷待遇。法律依據 根據 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 第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係成立 一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 法規規定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