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如果需要在全世界擠壓中低端日本車,還需要邁過哪些硬坎?

時間 2021-05-06 10:50:42

1樓:威斯克

時間和資金吧,要達到日本車的質量你得付出比他多很多的成本,說白了就是推廣品牌不賺錢唄。

質量可靠了就得靠時間積累客戶對品牌的信任。

2樓:MouTuIng

做實事…少吹噓

現在看來沒有一家完全做到

中國產車大力發展這些年,有過真正在自創硬體比過對手的嘛?

整天吹毛求疵,包括手機,華為小公尺等等都是乙個樣

3樓:RickYL

其實現在已經在加速搶占日系車市場了,但是與日系車相比差距還不小。主要差距有這兩個,一是燃油車方面技術儲備比較少,二是耐久性方面還是差點。

不過電動化可能是彎道超車的好機會,但是電動車要想取得重大成功還有乙個大前提,就是電池技術要有革命性發展。

4樓:toidle

在國內的話,現在就做的不錯。在全世界擠壓中低端日本車的話,憑藉現在自主品牌的核心技術還做不到。

乙個動力總成分分鐘逼死國內至少一大半自主品牌,至少目前自主品牌裡沒有誰能夠生產和愛信匹敵的變速箱,發動機方面日系三大品牌還是有不少技術專利的。自主品牌在發動機方面現在有了很明顯的進步,至少在發動機效能資料上已經差不多了,耐用性還要經過市場的檢驗,即使真的很好也要硬時間來證明給外國消費者看的。

5樓:原子蛋

第乙個硬坎,是各自主品牌的主力車型的技術路線良性迭代,形成知名度。比如吉利的動力總成搭配讓人眼花繚亂,長安逸動PLUS藍鯨發動機打出名氣但涉及動力虛標和簡配側氣簾…這些都是未來改進的方向。

期待吉利preface和長安下代逸動的表現。

6樓:青松

從題主的話了,我們看到了動力強、空間大、後備箱大。

現在中國產車2.0T確實也很多,空間大,配置高,電子產品多。

但是作為汽車,這遠遠不夠的。

汽車是複雜的工業產品。穩定性是很重要的。比如說你6年以後或者10萬公里以後,這些車再對比一下,不知道怎麼樣?

7樓:

有兩種擠壓的方法,

一種是其他很多答主說的,國內車廠苦練內功,在對方的優勢專案是趕超對方,這些其他答主說的很細了,我不再說啥了

另一種,那就是「技術換代」,避開自己的劣勢及束縛對方的優勢,比如現在國內很多車企主要發力在電動車上,就是為了避開國內車企在變速箱和內燃機方面的差距,同時讓大部分國外車企在這些方面的傳統優勢難以發

正如擠占普通數位相機、以諾基亞為代表的直板/滑蓋手機並全面占領手機的,不是比日本廠家更好的中國產相機和比諾基亞更抗造的中國產手機,而是「技術換代」後的中國產智慧型手機

8樓:

朝陽玲瓏先把佳通韓泰鄧祿普打敗

豹王先把馬勒曼牌打敗

火炬先把冠軍博世NGK電裝打敗

淅川先把蒙諾KYB薩克森打敗

聯電德爾福博世愛信采埃孚海拉佩吉特法雷奧馬瑞利麥格納等等表示:我先叉會腰。

9樓:大施兄

還需要點時間摸清路線,五年之內必定做到!不僅擠壓低端,日本車低端連中端和高階都一起給他吃掉!

現在中國產車的外觀,配置,空間啊各方面都沒問題。但是短板還是在於發動機,變速箱,這個是無法逾越的門檻。如果一直拼燃油車,那可能再過十年還拼不過,但是現在時代變了,電動車或者電驅動馬上就取代燃油機。

但是純電電動車目前還有非常多的缺點,以至於推廣起來效果比較慢。比較看好增程式電動車,尤其是大電池加小發動機的增程式電動車,就像理想one那種。

大電池可以帶來150km左右的續航,可以提供加速的強大動力,響應速度、加速、駕駛等體驗遠超過燃油車。

小發動機是用於長途或者高速,雖然經濟性略微差一點,跑高速油耗高一點,但是呢?80%的市區里程都是用電驅動啊,本身大電池就能跑150km,這樣綜合算下來,一定是比本田的豐田的混動車更節油。

關鍵是這套方案實現難度比較低,這套方案的意義就像當年中國產機,聯發科提供了整套系統一樣,山寨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極大擠壓了外資品牌手機的空間!

根據理想one超過6000輛車的反饋,市區75%里程是電驅動,市區+高速,長途,全部里程約55%是在用電驅動!綜合算下來,能耗比同級別的燃油車地很多。給理想one提供發動機的東安動力,最近已經研發出1.

5公升的帶阿什麼森迴圈的熱效率更高的發動機!

好多中國產車還沒有意識到這套動力多麼方便,多麼具有革命性,而且呢容易實現。我們可以再過一兩年看看理想one這條路到底能能不能走得好!

10樓:

說個好玩的,我在看到不止乙個清華大學汽車系博士大V在知乎發恰爛錢的槍帖,還有乙個露臉提車的,哇哈哈哈~

想擊敗日本,啥時候從業人員不用靠恰爛錢過活再說吧

11樓:gggtxd

中國產車需要的是時間的沉澱,你想想中國開始造私家車才多久,飯要一口口吃,中國產車想要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日系車發展成現在也是經過了多年的積累和把握住了機會,中國產車只需要按照目前的腳步踏踏實實走下去

12樓:Travis L

發達國家人口大概是世界的16%,除去中國和印度,剩下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大概是47%

中國並不需要「賣到」全世界,賣到其他發展中國家就可以了

13樓:阿斯特雷婭

乘用車不太了解,商用車方面日美系在中國產面前都是爸爸,別覺得這話難聽,事實如此。中國產主機廠不是沒有努力過,而是努力研發幾年後才發現了絕望,最後老老實實做低端,中高階找人家合資,拿市場換點技術,過幾年再試著追一追。

14樓:雨路青松

車行不行,不要聽人說,要看人掏錢。

是驢是馬拉出來溜溜,早點殺進國際市場就是第一步坎。

在國內混的再風生水起,那也是沒斷奶的娃。

15樓:

燃油車這塊基本無機會碾壓日本汽車產業,日本汽車在世界各國的口碑、滲透已經非常強了。有機會的地方在新能源汽車。

中國市場目前就是乙個大型的新能源車賽車場,各式選手下場廝殺。而最終勝出的品牌將有機會橫掃世界各國,享受高溢價回報,類似手機行業一樣。

所謂硬坎,除了產品力、品牌力,另外就是國家實力的站台了。華為、titok在前,要邁過去,不可避免的出海衝擊將是一撥又一撥。頂住了,以後就是世界品牌。

16樓:

中國的軍事政治影響力能趕超美國,讓中中國產品在軍政保護傘下不受惡意的關稅等方面屏障影響

以綜合價效比持續與日韓系競爭,並在時間維度上保持優勢並擴大

在援助/支援等方面扶持新興市場繁榮

17樓:馬可

中低端日本車,反而比義大利超跑更難超越。混動COROLLA製造研發難度係數一點不比法拉利簡單。 本田也能造f1發動機,也能造超跑成績也能跟得上,就是講故事講不過義大利人。

反過來法拉利造個五座百公里5公升以下的車試試。與其硬剛日本車,還不如先學講故事,把義大利效能車送回家,義大利低價車菲亞特已經收拾好行李了吧。

18樓:Eric Quan

豪車大車好做,一味的堆料就是。

反而低價走量的小車很難做。

車小空間小,空蕩蕩的發動機艙是不可忍受的。

價低成本高利潤薄,一味的堆料也不行。售價高了又賣不出去。

可靠性要求高。

19樓:

當然是先放開自己的市場了。。。

自己市場不放開,全世界都不太會對你開放的。。。

我覺得擠壓比較難了。。。你這些說的,可能中國產車車主剛拿到車也是這個感覺,但為啥

一買本田,一直本田。。。

中國產車,也就五菱換寶駿,別的回購的很少呢?

最後說一句,成立很多都停地落車庫甚至立體車庫的,逍客是極限了,你說的幾款可能直接保安都不然進了。。。

20樓:

中國產車擠壓日本車?

中低端?

麻煩你看清楚相同級別和配置下日本車比中國產車貴多少,根本不是乙個區間的好嗎!還不說日本車長期以來的技術和品牌優勢。

中國產車在可見的未來超過日本車只有乙個可能,就是新能源車,那些油車就別做黃粱美夢了,根本不是乙個世界的東西!

21樓:Auto汽車工程師

面子、信仰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萬億人心之間。

中國產車,年且二十,面山而居。

每向眾人示其價效比,安全性及技術實力,被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年弱實力,能拾人牙慧,其面子信仰何有?」

中國產車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泱泱大國,何苦不成?」

遂叩石墾壤,寒暑易節,始一反焉,三大件逐一攻克,安全性有過之無不及,奈何面子、信仰依舊堅韌不拔。

只待操蛇之神聞之,告之於帝,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自此,中國產車,無隴斷焉。

22樓:鈕銚

這種耐久性消費品是需要時間來考量的。比如,十年內大家都是正常保養隨性的開,會不會十年後Qashqai連一顆螺絲釘都不用動,連火花塞都不用換,依然還是那麼隨性在開,而其它的呢?因為只是推斷,只能以過往經歷來看,別克的能熬那麼久?

奇瑞長安長城能?

國產車要能走向國際,不能單單靠殼子好看及配置多吧,假如這樣可以,全球早就都是我們的車了。他們也會保護自家品牌,然後,日韓在美國占領市場,那真的就是比你好用比你耐用還比你便宜。。。只要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橫掃全球確實指日可待。

不過內燃機時代機會不多了,只能靠新能源了。

23樓:醉裡挑燈看劍

說跪久了什麼的都是扯淡。中國產車我不知道有沒有達到日本車的水準,如果達到了,那麼現在需要的就是時間,你拿中國產新車去說事是沒有意義的。第一步應該是中國產車開十年八年的,和日本車開十年八年的差不多,大件仍然可靠,小故障不算多,這些年下來沒花多少錢,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傳承。飛度賣幾代了?思域賣幾代了?

還有太多車型,都已經可以稱為明星車型了,已經可以代表一種可靠的品質了,雖然偶有問題,但你得承認整體是可靠的。這是需要時間積累的。現在中國產車仍然魚龍混雜,有些品牌今天推出這個車型明天又砍掉,這顯然難以給人可靠的感覺。

未來中國產車還得繼續洗牌,淘汰一批不行的,好的車型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慢慢積澱。

24樓:帥氣逼人秀蓮君

汽修小知識:

正時皮帶——8萬公里後準備更換/或5年

發電機皮帶——和正時皮帶差不多同期

發動機機油——5000到7500公里一換或2年內。

變速箱油——6到10萬(根據保養手冊)

離合器——6到8萬。

輪胎根據使用情況,和品牌,五六萬到七八萬不等,看年齡和狀況。

25樓:死胖子

中國的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是最重要的。

技術什麼的不用管,長城吉利比亞迪奇瑞四駕馬車直接搞定。紅旗是國企,現在不錯估計起來以後肯定會被空降領導摘桃子然後繼續廢柴。

至於為什麼說國際影響力,想想清朝那些通商口岸條約你就明白了。

26樓:kact

才刷到乙個問題下清一色的汽車行業機器人才足夠了,汽車產業10年前的機器人才都足夠現在搞研發了

還擠壓什麼日本車,火星車也不在話下

27樓:運吉

就四個字,專利壁壘。

我們不是不懂技術,而是用了這些技術得要獲得授權,得要交專利費。如果有朝一日中國產車在全世界擠壓日本車,那也會像今日的華為一樣。被砍斷技術鏈,終止技術授權,天天打專利官司。

還賣個毛啊。

除非能在基礎上有根本性創新,否則很難打破發達國家的專利壁壘。

國產車質量真的不行嗎?開過國產車的人來回答一下吧?

寒夜丶 本人19年領克01車主,里程數是13000左右,跑過七八次高速,最遠一次來回800公里,中間休息三個小時,來說一下真實感受。1.故障 有一次天窗啟動的時候側邊膠條突出來一點,我又按回去,不知道這算不算故障,其他的就沒有了 2.駕駛感受 跟試駕的時候都差不多,只保養了一次,整體感覺還是挺不錯的...

想買個車但朋友說國產車不靠譜?國產車真的那麼差嗎?

石崖 我們是為何黑,我們是為黑而黑。現在大家都不好意思在言之鑿鑿的在黑質量了,這玩意可是客觀的,實打實的資料可以驗證的,會打臉的。我們都開始黑不保值了,黑車標,黑外觀這些偏主觀上的東西了,好不好? 冰山 15萬以下中國產不用考慮其他,全面碾壓合資,長城,奇瑞,長安,吉利,都可以。15萬以上看情況買吧...

國產車是否值得購買?買國產車的是因為情懷還是真的值得?

frank 自己的車還不是中國產。不過現在開中國產的越來越多,其實大部分人對中國產的認知還是停留在十年前的質量表現上。最近中國產的質量其實也可以了,而且大部分雖然是國外品牌,但本質還是合資,說白了就是國人造出來的 ELcs 上個月才陪朋友去看了幾款中國產車,吉利 比亞迪 哈佛都有。綜合來看,目前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