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篡改歷史,編造史實,魔改歷史人物,在今天應該是受人唾棄的網文型別,為什麼現在成為四大名著之一?

時間 2021-06-02 11:20:49

1樓:Hoan

瀉藥重點不是他的內容,而是文筆和作為一部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所具有的里程碑式的意義。

就像現在的亂七八糟的穿越劇,篡改歷史的網文一樣,首先這本書在明代,本身受眾群體的就是普通勞動人民,不是特別有文化(不是說現在網文讀者沒文化,我自己本身也沒文化啦!)。

而這本書的意義本身就在於娛樂性。就像古時候茶樓裡的說書人一樣,我們只是看個綜藝,畢竟你不能要求所有的綜藝都寓教於樂像《國家寶藏》一樣,對吧!(何況《國家寶藏》也是有些小瑕疵的)

我們只要像看待一本文筆比較好的書一樣看待就好啦,畢竟這樣的時代,這件事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不是嗎?

2樓:夜頹星火野壎音

人家標題寫著,演義!就是我說的東西您別當真。三國志從沒失傳過,偏有人拿演義當正史,那也沒轍。

其次三國演義中的描寫手法,大局觀,影響力,詭譎韜略,和其中的詩詞文學,都足以稱之經典。比如貂蟬出場的詩詞,一片行雲到畫堂,哪個網文趕得上,那也是極其高超的網文。

至於影響力,漫說當年,三國演義傳遍中華文明圈,就是現在,日韓至今都對三國演義戒不了癮(三國志在日本是三國演義的名字)權力的遊戲誕生在當下,同樣是有霸主國家加持(明初的中國絕對是東亞最強,剛剛趕走了元朝,甚至後來吞併越南,晚明還能驅逐倭寇)傳播速度如此之方便,還有視覺衝擊,然而它成不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中國人自小耳熟能詳,仍然讀不膩,裡面要忠義有忠義,要殘酷有殘酷,要沉重要悲哀的悲劇感,要陰謀陽謀,要詩詞歌賦,一一滿足你。

哪個網文能這樣,那是網文也沒關係,照樣能得諾貝爾。

3樓:芙蓉翩翩公子

雖然偏離了史實,但是該書三觀極正。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更加突出了諸葛亮的智慧型,使這個本來就在歷史上立功、立德、立言三項都很完美的封建名臣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為百姓所喜聞樂見。

2 劉備的並非歷史上那個真實的漢昭烈帝。而是一派仁君風範,更加突出劉備仁義的一面,(劉備歷史上本應該有多重性格)這樣的形象符合封建時代百姓對仁義君王的渴求與期盼心態

3 武將的忠勇被刻畫的很好,非常喜歡甘寧百騎劫營這個片段,突出了武將的英氣,漢家遊俠的最後輝煌一幕。

3 該書同時滿足統治者心態,每個封建君王都不會希望大臣是鷹視狼顧的司馬懿,軍事聯盟就是再用力洗白,該劇三觀也不正,反而是出師表又火了一回。

4樓:楊洋

「現在的歷史有關文學,只要是有跟史實有出入的地方都會被大眾指出並成為無法彌補的傷痕。」

不覺得是這樣啊。如果是這樣,熊召政還寫什麼《張居正》啊?直接去明史裡扒張居正傳唄。

5樓:大狼

因為羅貫中把故事寫得實在精彩,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懲惡揚善的三觀也沒毛病。因為這本書的存在,短短60年的三國歷史才能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至於歷史真相問題,就算正經的官修史書都不保準,何必去追究一部文學作品的責任?

6樓:nishida js

《三國演義》裡頭本來就鬼話連篇。比如什麼身懷六甲。。。啊,不是,六丁六甲之法,借東風等等。。。

但是,三國演義偉大的地方在於,他讓我們能站在劉備,孔明,姜維的視角上,見證這波瀾壯闊的三國時代。

而我所讀過的網文,很多都有乙個問題,就是開始的時候,其實很巨集大,但是看著看著,變成主角傳。

給我想到以前看過的某部長壽劇,當時以為戲份很重的角色(當時很多描寫),到後來都莫名其妙地跑去美國生猴子。。。不是,是跑去美國然後就再也沒有出場了。

三國演義的不合理與不史實之處

桑蘭 曹操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而不是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這是質的乙個區別。因為曹操對於殺呂伯奢一家沒有辦法挽回才說出這樣一句話。 瀟瀟 不合理之處暫且不談,不史實之處可以說是很多了,有人說 三國演義 是三分假七分真,然鵝在我眼裡,七分假三分真也是說得過去的。就比如 曹...

《三國演義》與三國歷史有多大的區別?

華夏 很大是真的。著重描寫蜀漢。先寫一點。第乙個,周瑜。作為蜀漢粉,我都覺得被黑的有點慘。孫策的智囊 大腦,幫助孫策打下江東六郡,火燒赤壁的主要領導者。只有在周瑜還在的時候,江東才頗有進取心。江東士族心憂家族利益,在曹操南下時大多想要投降,雖然家族勢力強大,私兵很多,但是只想守著自家一畝三分地。周瑜...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內容與真實歷史不符?

狼人 其實有很多的這種情況,空城計是趙雲的,被諸葛搶了。白耳精兵的首領是陳到,被趙雲搶了。正史上的諸葛亮根本沒有那麼厲害,充其量只算是乙個政臣,而不是像演義上那麼全能,所謂的三英戰呂布也純屬是虛構。其他的不一一枚舉 喧囂有夢 同意 李俊傑的說法。為什麼說三國演義是7實3虛,是因為故事走向基本符合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