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朝皇帝的諡號前面都有個孝?

時間 2021-05-05 16:53:20

1樓:不會搭訕

不是漢朝皇帝都有孝字。

這是漢朝開始衍生的觀念,後世朝代的皇帝(非開國皇帝)只要不太出格都可以冠個孝字,君不見我大唐李二還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呢。

宋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2樓:強大而謙遜

因為這是漢朝的乙個傳諡制度,漢朝自漢高祖劉邦誅暴秦滅項羽之後,正式定都長安。劉邦駕崩後以開國功勞最大,諡號為高皇帝。自第二任皇帝劉盈開始,接下來的皇帝駕崩之後諡號都帶有孝字,孝某某帝等,例如:

劉盈,孝惠皇帝,劉恆,孝文皇帝,劉徹,孝武皇帝,劉詢,孝宣皇帝(就是烏龍闖情關裡面的那位劉病已)。劉秀重建漢王朝後,駕崩後諡號光武皇帝,成為劉邦之後唯一一位諡號沒有帶孝字的皇帝。當初漢昭帝駕崩後,輔政大臣霍光擁立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為帝,結果這哥們在位二十七天,幹了一千多件荒唐事,霍光不得已行廢立之事,給出的理由是漢家傳諡用孝,這傢伙如此不孝,何以為皇帝。

從而改立了漢武帝的曾孫,因巫蠱之禍而流落民間的劉病已,而這位劉病已也不負眾望,最終成為一代明君。

3樓:上醫治國

因為漢代以「孝」治國,孝是最重要的乙個品質,皇帝也不能例外。只有兩個皇帝的諡號裡沒有「孝」,乙個是高祖劉邦,「高皇帝」;另乙個是世祖劉秀,「光武皇帝」。

4樓:

臣聞號者功之表,諡者行之跡,據德錄功,各當其實。《孝經》曰:「天地明察,神明章矣。

」《虞書》數堯之德曰:「平章百姓。」言天之常德也。

《詩》曰:「雕琢其章,金玉其相。XX文王,綱紀四方。

」又曰:「倬彼雲雙,為章於天。」喻文王聖德有金玉之質,猶雲漢之在天也。

舉表折義,四方德附矣。《易》曰:「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

」臣愚以為宜上尊號曰章。 —《全後漢文》卷44

後人的研究成果當然很多了,從東漢至唐朝一直有學問大家提出自己的見解。

荀爽對策曰:臣聞火生於木,故其德孝,漢之諡帝稱孝者,其義取此也,故漢制,使天下皆誦孝經,選吏則舉孝廉,以孝為務也。—《藝文類聚》卷40

師古曰:孝子善述父之志,故漢家

之諡,自惠帝巳下皆稱孝也。—《漢書》顏師古注

其實這兩種說法流傳最廣,但都有問題。前者以五行理論為基,以周朝的木德生出漢朝的火德,而火德和孝掛鉤,得出結論,事實上漢朝先以水德,漢武帝改為土德,漢光武帝改為火德,所以這個解釋最多也就解釋東漢的現狀;後者就更不靠譜了,漢武帝改變之前的文景時期的政策,漢元帝背棄漢宣帝王霸道雜之的思路,說他們是孝子,真的不是在諷刺他們?

至於儒家觀念的以忠孝治天下至少要到漢武帝時期才成為官方統治思想,深入到社會要等到東漢了,一直到東漢王充都認為「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自然也無法解釋從漢惠帝開始,「孝」就成為漢朝皇帝的標配待遇。

汪受寬先生等認為認為漢帝諡號的問題還是從原本的歷史環境出發,根據《呂氏春秋》中關於「孝」的闡發,認為應該是當時的社會觀念導致,最終成為漢室的傳統。

凡為天下,治國家,必務本而後末。所謂本者,非耕耘種植之謂,務其人也。務其人,非貧而富之,寡而眾之,務其本也。

務本莫貴於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芸疾,守戰固,不罷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

—《呂氏春秋》卷14

既然「孝」在治國中有這麼大的作用和地位,自然而然會成為皇帝的專屬。

5樓:

漢以孝治天下

這不僅僅針對百姓,也針對皇帝。所以兩漢四百年裡,基本沒有子奪父位的事情。

不過劉邦的諡號高和劉秀的諡號光武是例外,這兩人是開業之君。

古代皇帝諡號都有什麼講究和解釋?

逸周書 諡法解 哀 早孤短折曰哀 恭仁短折曰哀 德之不建曰哀 遭難已甚曰哀 處死非義曰哀 安 好和不爭曰安 兆民寧賴曰安 寬容平和曰安 寬裕和平曰安 所保惟賢曰安 中心宅仁曰安 修己寧民曰安 務德不爭曰安 莊敬盡禮曰安 敬而有禮曰安 貌肅辭定曰安 止於義理曰安 恭德不勞曰安 靜正不遷曰安 懿恭中禮曰...

為何清朝皇帝的諡號都有兩個版本?

清朝制度,皇帝去世後,嗣皇帝上廟號 二十字諡號 廟諡 下一任皇帝在加諡兩個字,所以康熙帝到同治帝都有兩個版本諡號,光緒帝由於沒有加諡的機會所以只有乙個版本的諡號 本文主要介紹清朝皇帝的年號 廟號 諡號和陵名。年號由於朱元璋不封禪 不受尊號 不受祥瑞,開啟了明清皇帝一世一元制度。明清兩朝大多數皇帝都只...

為什麼漢朝皇帝多是同性戀?

劉恆和鄧通,劉欣和董賢算是比較有名的兩對,尤其是後面那二位活崽種。也是最近才知道西漢皇帝個個都是雙性戀,除了年齡尚小的漢平帝,長大之後大概率也是要.繼承傳統藝能 這玩意兒還真就遺傳唄,高祖劉邦就是雙性戀,沒成想劉徹,劉洵他們也都是,我心態崩了呀 尤其是劉欣那個崽種都已經被迷到連江山都要送給董賢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