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後期皇帝為什麼不實行漢朝 推恩」,導致成為後期財政支出過大原因之一?

時間 2021-05-11 14:16:59

1樓:

因為皇明祖訓裡的宗法條款是不能觸動的,嘉靖年間的《宗藩條例》也只是修修補補,無人敢碰底線,張居正那麼牛的大臣在這方面都嘗試失敗了,太后、皇帝、宦官三方都不敢支援他。

2樓:

這是個好法子。

開源是萬萬不可的。

節流才是王道。

藩王之類的不大好搞,但是我們可以從別的地方著手。

減員增效。

李自成!你可以下崗了!

3樓:明上英玄

我大明太祖高皇帝陛下只是為了讓子孫們享享清福,沒想到後來越來越能生 (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清朝說不定就是吸取了大明的教訓,才只有十個鐵帽子王。。

4樓:

哥們,你這個思路不對,

歷朝歷代開創的時候都會以史為鑑,給前朝的作業系統上打補丁。

要解決明朝的問題,你得到清朝的制度裡去找答案。

朱元璋當乞丐噹怕了,生怕自己的後代受窮,所以明代宗室人口的爵位世襲和他們享受的經濟待遇與歷代相比最為豐厚。朱元璋建國之初,分封子孫於各地,「初封親郡王、將軍四十九位」,在政策刺激下,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100萬人之多。

明代皇族子孫享有特權,不受普通法律約束,不歸當地官府管制。諸王的府第、服飾和軍騎,下天子一等,爵位世襲罔替,公侯大臣見了都要「伏而拜謁」,無需交稅,甚至可以在地方收稅、魚課、鹽店。

這裡要划重點,明朝的爵位都是世襲罔替。

明亡以後,滿清充分吸取了明國的教訓,所以把爵位分為兩類,

清代宗室封爵十二等: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奉恩將軍。

輔國公以上稱「爵」,鎮國將軍以下稱「職」。以下還有小世職四等: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小世職並非宗室專用,適用所有建立軍功的人。一般多授予陣亡人的後裔。

「世襲罔替」王爺,俗稱鐵帽子王,即世襲不降等。有清一代,只有開國之際戰功卓著的睿親王多爾袞、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承澤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岳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雍正朝的怡親王允祥,同治光緒朝的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等12位曾得此隆遇。後三位親王,雖獲此待遇,但距清亡不遠,在實際沿襲中,恭王與醇王只延續了一代。

慶王還未等到傳遞,清朝就走到了盡頭。

其餘的王爵皆是世襲遞降的,每傳一代遞降一等。親王遞降至奉恩鎮國公止降,郡王遞降至奉恩輔國公止降。餘者類推,皆按五世而止的原則,到止降的那一等封爵或世職後,就以這一爵職之位傳世。

高階封爵的遞降,不但節省了可觀的俸祿開支,而且增加了府邸流轉的機率。

明朝宗室不斷膨脹的問題就這麼輕鬆解決了。

5樓:淹死的魚

漢朝因為諸王有造反的能力,推恩就是溫水煮青蛙的削弱你實力,然後看情況單獨收拾。

明代諸王基本真的豬王了,本來就沒造反實力,每天就是為了領工資,推恩對朝廷沒有任何好處。本來你給王爺的每年一萬石祿公尺,推恩後變成每年一千石,但是給十個人。搞不好有人覺得每年一千拿不出手,變成一千一。

那就虧大了。

6樓:

首先,推恩指的是把乙個大諸侯分割成n個小諸侯。很明顯,實行推恩的前提是有實土諸侯給你分,然而漢朝之後基本上就不存在宗室能領有實土封地的操作了

其次,乙個大諸侯分成n個諸侯對財政並沒有任何好處,漢武帝不玩酎金案照樣一寸土地都收不回來、一分錢都不能多收

最後,明朝那些王爺在靖難之後基本就被嚴加看管,被加上了五花八門的政治人身自由限制,約等於失去了自力更生的途徑和能力,你不養著,他們是真的會餓死的

7樓:

漢朝的「推恩令」只是為了解除或削弱藩王的權力,增加朝廷的權威,但是並沒有解決財政問題的作用。

所以如果用「推恩」來解決明朝的財政問題,不僅是文不對題,更是火上澆油。

拜漢武帝「推恩令」的實施,連普通的讀書人都知道「推恩令」是幹什麼用的,地方的藩王更沒有理由不知道。

明朝離漢武帝年間,也已經超過一千年來,一千年了,就不能搞點制度創新?非要照抄文不對題的西漢做法?統治者未免太懶惰了吧。

8樓:軒轅十四Rex

咋叫「推恩」?從大的諸侯國裡分出小國封給子孫,久而久之,國越來越小,不足為慮。這招挺高明是吧?但是,前提是得有國啊!

漢朝諸侯王是實封,有封地有稅收,推恩一下,是慷他人之慨,對皇帝來說有百利無一害,皇帝樂得如此。(當然前提也是到了武帝時,諸侯國已經式微,皇帝推恩也得能推得下去。文景之時其實已經有了類似推恩之議,但是實行不下去啊)

但是明朝藩王,尤其是靖難以後,在封地並無實權,就是厚祿厚賜給你養起來。藩王、郡王、各級爵位要給多少俸祿,都是有規定的,嫡子繼承之外,其餘的兒子都是要降等襲封的,要按照漢朝的說法,這已經是「推恩」了。只是這種「推恩」,結果是新封的王爺或者公侯將軍又要吃乙份皇糧,這樣經年累月,朝廷在宗室方面的負擔越來越重,再怎麼降等襲爵,支出也是越來越大,弄到嘉靖皇帝只好減半,減半也不行。

新皇帝又有兒子,又要封親王。這樣下去,財政支出只有增長,沒有削減。除非廢藩,可這樣的情況也並不多。

那還咋整?

9樓:Silverheart

現在是不是知道乙個詞就往外用?

推恩令,核心是「恩」。對藩王世子以外的子嗣施恩,讓他們有權力去分藩王世子的蛋糕,從而達到削弱藩王封國的目的。而明代藩王,因為朱八八這慣孩子的老農民的政策,藩王子嗣,世子從老藩王手裡拿最大的那乙份,其餘子嗣,從國家手裡拿小份,國家還能怎麼推恩?

10樓:

從元朝開始說

元朝的時候,宗王實封2.0系統上線,曰宗王出鎮制。然而此制下的宗王一沒有地方行政權,二沒有轄區內食邑封戶的稅賦權——五戶絲可能離著你的封地幾千里,比如魯王封地在赤峰,五戶絲投下在濟寧。

這樣的宗王你說他是實封那真是抬舉他了,也就是個高配版的總兵官。所以元朝出鎮宗王出了出鎮漠北的(比如泰定帝),除了大朝時期封的早期東西兩道諸王(比如東道的乃顏、西道的陽翟王)還能搞個新聞,其他的也就是在紅巾軍起來之後才有了存在感,比如江淮的鎮南王,比如雲南的梁王,比如六盤山的豫王……很明顯元朝境內的宗王不需要推恩,或者說,需要推恩的是西道諸王也就是金帳、察合台、窩闊台、伊兒這四大兀魯思汗國,他們需要接受推恩令的感化——可你元朝何德何能推恩他們去?

明初也用了這個實封2.0系統,效果嘛……有目共睹。洪武沒必要推恩,建文自認為比皇爺爺聰明,自創了血腥削藩法並成功把自己削沒了,而永樂直接解除安裝這個系統了,還用得著推恩?

再說了,明朝的宗室問題,前後是兩個問題,靖難之前是人太強,靖難之後是人太多。然而這倆都不是推恩令可以解決掉的,他們得的不是咳嗽,甘草片沒用。實際上,明朝靖難之後宗室太多這事的解決方案就是削俸+嚴封+放籍,在朱元璋制定的宗藩制度基礎上,親王郡王俸祿本公尺視公折俸視侯,無子則國除,長子襲封,余子得封,親、郡之外宗室僅予將軍、中尉封號,不領俸祿,不給田產,支出概由其王府自給,允其自謀生路,不限經商做賈、置田為業、科舉為官、從軍報國。

——這一套不是乙個推恩令就能解決掉的,甚至是恰恰相反,漢朝推恩令是一生二二生三,明朝需要的是三減二二削一的收恩令。

11樓:楚去病

推恩主要是把藩王封地和食邑化小化無,明朝藩王沒有封地和食邑(簡單說就是收稅),只有王府和宗祿(簡單說就是固定工資)。所以推不推恩無意義。

問題出在朱元璋,他給他的宗室子弟制定了一套爵位和對應宗祿,到後期只要你是老朱家的男丁至少都有二百石的收入。

明朝中後期為什麼皇帝不上朝?

隨風巽 不上朝的皇帝總共有兩個,乙個是嘉靖乙個是萬曆,天啟不知道是算還是不算。嘉靖是因為搞大禮儀事件,導致和群臣鬧翻,為了躲避與大臣爭吵所以選擇不上朝,當然還有兩個原因,乙個是被宮女勒住了脖子嚇出了陰影,另乙個是他是個道士,特別注重歸隱山林。第二個萬曆皇帝不上朝也有兩個原因,第乙個是他天生腿有疾,不...

明朝中後期的思想與現代有何異同?

何圖 這題太大啦 那個我覺得就是中國這麼大人這麼多 我肯定說不太好 明朝中後期資本思想開始萌發地方門闕開始參與政治活動結黨營私越來越嚴重 律法在當時不是主要恆定標準道德思想才是主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級制度不可逾越 宗族唯大商戶戲子三教九流劃分嚴苛 這個這個世界當代的思想就更不好說了當代人說當代事我是...

宋朝和明朝中後期都有重文輕武的傾向,但相對於明朝,為什麼宋朝這麼孱弱呢?或者說給後人的印象如此孱弱?

jisanmk 搜尋了一下,孱弱的意思有瘦小虛弱,缺乏權威和意志力。我們仔細推敲的話,其中不但有軍事力量羸弱,戰鬥力差的意思,還有意志力薄弱 怯懦 懦弱的含義。如果在宋 明兩個朝代間比較,個人覺得宋代確實要比明代更加適合這個詞語,再確切地說一下,這兩個朝代在孱弱這個方面的差距最起碼也是靖康之恥和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