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為什麼從武皇帝改成高皇帝?

時間 2021-05-29 23:03:00

1樓:宋齊梁陳

我倒是比較贊同「清承明制」的說法。

因為按《清史稿》的敘述,其中有一句話「時太祖諡武皇帝,故廷銓議如是。」,那麼在這乙個點上說明「世祖高皇帝」和「太祖高皇帝」其實都是他的主意,如果說孫廷銓有意在諡號上略做文章以此對抗滿洲派系大臣的話,是沒有必要再把「高」字建議給努爾哈赤的。

那他為什麼會去這麼做呢?因為他在之前就已經說過了,「功業同於開創。宜諡為高皇帝。

」所以他應該是認為需要乙個有開創功業的君主去諡「高皇帝」,所以福臨諡不被同意,自然就建議努爾哈赤了,這就是「清承明制」的直觀體現。

《清史稿·孫廷銓傳》:

世祖崩,二十七日制滿。廷銓發議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上所生母為皇太后,率九卿上請舉大禮疏。及議大行皇帝諡號,廷銓曰:

「大行皇帝龍興中土,混一六合,功業同於開創宜諡為高皇帝。眾皆和之,而輔臣鼇拜持異議,遂定諡章皇帝。

時太祖諡武皇帝,故廷銓議如是。時論頗歸之。

並且還有一點就是,清世祖福臨當時被康熙一朝追諡為「章皇帝」發生在順治十八年三月,而前者清太祖努爾哈赤被改諡為「高皇帝」的事卻發生在康熙元年四月,這裡相差了一年多的時間,並且改諡時還一併發生了太祖太宗增諡事件,而回觀福臨死後上諡號為17字,皇太極剛死時為15字,加諡後努爾哈赤為21字、皇太極為19字三者剛好呈梯度來看,此次改諡的目的主要在增諡上。

《清聖祖實錄·卷二》:

順治十八年。辛丑。三月。庚戌朔。遣官祭歷代帝王

○癸酉。奉冊寶、上大行皇帝尊諡。

乃於今年三月二十四日、祗告天地、宗廟。社稷。奉冊寶、恭上皇考大行皇帝尊諡曰、體天隆運英睿欽文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

《清聖祖實錄·卷六》:

夏四月、甲辰朔、享太廟。

○丙辰。加上太祖武皇帝尊諡曰、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弘文定業高皇帝。孝慈武皇后尊諡曰、孝慈昭憲敬順慶顯承天輔聖高皇后。

太宗文皇帝尊諡曰。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隆道顯功文皇帝。恭奉神牌、入太廟。

上親詣行禮

2樓:狐狸晨曦

更「正本清源」,明確關外盛京的後金汗國和滿清帝國,同樣是「大清王朝神聖不可分割

歷史」的一部分。

這也是對順治帝生前信任之漢官勢力的堅決打壓,不容他們翻身;孫廷銓很快調任秘書院大學士,次年就解職回家,時年不過五十歲出頭。

同時,鰲拜們為了堵住漢臣的嘴,更為預防將來康熙帝玄燁成年親政後,想起孫廷銓的奏疏,推翻這一決定,將其父改諡「高皇帝」的可能,所以抬出努爾哈赤來,以祖壓孫,不惜更改「太宗皇帝」皇太極所定之「武皇帝」諡號,讓努爾哈赤的諡號改成了「高皇帝「。

既然努爾哈赤已經用過「高」這個諡號,那康熙帝也好,後世其他清朝皇帝也好,就誰也沒辦法再將最能代表開國君主、地位最高的「高」字去諡給其他人了。鰲拜此舉,可謂一錘定音

果然康熙帝玄燁成年後,雖然剷除了鰲拜等輔政大臣,雖然繼續其父推行漢化、信用漢臣的舉措,但唯獨順治帝福臨的諡號問題,亦不能做絲毫改動(當然,玄燁對順治帝談不上甚為崇拜,也未必想改動。)

諡號為 文正 的有哪些人?為什麼 文正 這麼牛?

清代有幾個我還是知道點 清代大臣死後,一二品大員翰林出身的 以及大學士不論出身,諡文,死後禮部擬8個字,大學士選4個,然後奏請圈定 其中文正必須出自特恩,非臣下所可擅擬 臣下可擬最尊的為文忠 比如文祥 林則徐 李鴻章,對於滿洲親貴來說諡忠就到頭了。湯斌 理學大家 劉統勳 羅鍋他爹,乾隆喜歡 朱珪 嘉...

龍馬的雅號為什麼沒火?

歐伯 因為漢化不行!一般就算去看的人也只能看到動漫之家那一版傳播的漢化,那個漢化水平質量不行,語句也不通順,而且還沒漢化完,導致很多人雲裡霧裡並且以為沒有完結,之類的。正版的話在新漫畫上看可以看到通順的漢化的 龍馬的雅號真的是宇宙神作我最喜歡的漫畫作品了 飛機鋮 世界觀,多線敘事,對龍馬意志的多層次...

為什麼漢朝皇帝的諡號前面都有個孝?

不會搭訕 不是漢朝皇帝都有孝字。這是漢朝開始衍生的觀念,後世朝代的皇帝 非開國皇帝 只要不太出格都可以冠個孝字,君不見我大唐李二還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呢。宋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強大而謙遜 因為這是漢朝的乙個傳諡制度,漢朝自漢高祖劉邦誅暴秦滅項羽之後,正式定都長安。劉邦駕崩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