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與群臣的立儲之爭的本質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21:14:15

1樓:天天向上的老魏

有什麼本質?

本質就是讓你們知道,你們說了不算,只有朕說了才算。哪怕朕已經下聖旨確定了萬曆二

十、二十一年冊封太子,只要朕不高興,一樣可以不履行!所以,你們可以和朕爭,但立不立是朕的事,你們越爭,朕立的就越晚。

簡單來講就一句話,朕不給,你不能搶,你搶了也沒用,因為朕就是不給。朕要想給了,你不搶也照樣給!

2樓:

總之就是已經僵化的儒家造的孽。萬曆一生生活在三個人物的陰影下,張居正、馮保、李太后,他們對萬曆採取了系統性的壓迫。在這種條件下,萬曆特別討厭王恭妃和泰昌,是有道理的。

因為王恭妃是李太后的領班大宮女,這個人代表的就是李太后的勢力,王恭妃估計在跟萬曆說話的時候這種話沒少說:

湘雲笑道:「還是這個性情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願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後也有個朋友。

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裡攪些什麼?」她也是個可憐人,在這個局中,她代表了李太后在宮中的力量。王恭妃自己想,她在張師傅、大伴、親娘這鐵三角對萬曆的系統壓迫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不寒而慄。看紅樓夢就知道了,真以為賈寶玉是一時看上了襲人啊,也都是運作出來的結果。王恭妃懷孕事件就是個局,作為李太后的領班大宮女,早就是內定姨娘的,真以為萬曆是一時看上了王恭妃嗎?

非也,都是運作!而且這種被算計的具體過程,早就湮滅在歷史長河中了。因為,你絕對解釋不清楚,為啥萬曆對懷自己第乙個兒子的女人那麼痛恨,除非只有一種解釋,就是被算計了。

在爭國本的時候,在正宮皇后還沒兒子的條件下:李太后問為啥常洛不能封太子,萬曆說他是都人的兒子,結果挨罵:你這個兔崽子也是都人的兒子:

光廟誕生,一應恩禮俱從薄,蓋由非神廟心喜也。冊封孝靖為恭妃。越三年,福王生,則進封其母鄭貴妃為皇貴妃,給事中姜應麟上疏,言「恭妃誕元子,僅令居下,非所以重儲貳定眾志也。

乞降旨首冊恭妃,次冊貴妃,又須明詔冊立元嗣為東宮。」奉旨:「姜應麟疑君賣直,妊生無禮!

降邊方雜職。」給事中楊廷相、御史陳登雲等,具疏申救,不聽。應麟既奉旨降謫,慈聖聞之弗善也。

神廟入侍,慈聖故問曰:「外廷諸臣多說該早定長哥,如何打發他?」神廟對曰:

「道他是都人的兒子。」慈聖正色曰:「母以子貴,寧分差等!

你也是都人的兒子!」蓋慈聖亦由宮人進御也。神廟惶恐伏地,無以自容。

自是立長之議始定,實凜慈聖諭耳然而李太后根本沒資格說這話,因為還是那句話,正宮還沒兒子如果正宮有子如何。那麼,既然無法當上正宮,當初王恭妃上位更有可能是運作的結果。

明朝真正的內幕你永遠不知道咋回事,我早就說過,真正篡改歷史,就得是明朝這樣的徹底毀屍滅跡。明代這段宮鬥,種種跡象,非常詭異,其真相,早就被帶入了墳墓。連墳墓裡,都是鬼扯:

妃姓王氏,宣府都司左衛籍。父朝採,原任錦衣衛百戶,贈明威將軍指揮僉事。母葛氏,封太恭人,生妃於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寅時,於萬曆六年二月初二選進內庭。

萬曆十年六月十六日冊封為恭妃。八月十一日誕生皇太子,上大悅,詔告天下,播聞四夷。萬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皇元孫生。

上益大悅,仍詔告天下,播聞四夷。萬曆三十四年四月二十日進封為皇貴妃。萬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酉時薨逝,距所生四十有七歲。

惟妃毓秀德門,早膺國選,貳備柔嘉之德,久端宮壼之儀,首誕元良,克贊內治,聖明眷注卓越等。夷其薨也,上甚哀悼,輟朝,賜溢,諭祭。自慈聖皇太后以下鹹致祭焉。

以四十年七月十七日卜葬於東井左吉之原。夫生死有常,侈短在數,惟淑德芳聲則歷世不朽,所謂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也。妃賢著椒塗,譽流蘭掖,蒙眷於聖主,誕毓乎震英,肇啟多孫,用延繁祉。

懿諡既彰於玉冊,休嘉永庇乎金枝。然則為妃也者,其亦無愧於穹壤矣乎,儒臣奉命作志,納之玄扃,後千萬祀尚亦有徵哉。

於萬曆六年二月初二選進內庭。萬曆十年六月十六日冊封為恭妃。八月十一日誕生皇太子,上大悅,詔告天下,播聞四裔。

萬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皇元孫生。上益大悅,仍詔告天下,播聞四裔。萬曆三十四年四月二十日進封為皇貴妃。

萬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酉時薨逝,距所生四十有七歲。惟妃毓秀德門,早膺國選,貳備柔嘉之德,久端宮壼之儀,首誕元良,克贊內治,聖明眷注卓越等。夷其薨也,上甚哀悼,輟朝,賜溢,諭祭。

奴才文人,果然滿篇鬼扯。

3樓:

萬曆想通過立儲之爭來分化文官集團,把他們分成兩黨互相爭鬥,玩弄平衡之術自己座享「仲裁者」的權力。但狡猾的文官們就是不入套,反過來還串通一氣用儒家道統來對抗皇權,把萬曆壓得死死的。

這樣事歷朝歷代都在重複

那些說「文官集團根本不存在」,或說「文官集團對抗皇權是偽命題」的人非蠢即壞。

4樓:

沒啥本質。

溫首輔回答過這個問題,前年吧,我記得。

萬曆迷信而已,他覺得早立太子容易妨皇帝本人,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拉倒吧,立個屁太子。

於是就扯皮了。

他疼福王不假,但是也沒有很討厭泰昌,倆兒子都是他扯皮的道具。

5樓:李淳罡

看了一些答案,基本上沒說到點子上。

先說結論,本質上是皇權同文官集團權力的鬥爭。

有明一代,因為廢除了皇帝和文官集團的「中間人」宰相,造成的結果就是文官集團和皇帝要在權力鬥爭中正面交鋒。所以內閣的設立,就是為了緩和這種矛盾。

發展到嘉靖,萬曆時期這個現象已經十分嚴重。文官集團千方百計要以道德的名義作為枷鎖去限制御座上的君主,而君主也必然開展相應的反抗。

沒有爭國本,有搶國本,沒有搶國本,有劫國本。

鬥爭是必然的。

到了萬曆一朝,情況又有特殊。如果說類似宰相的人物張居正的去世,使文官集團開始失控,那麼申時行申閣老的離去,標誌著文官集團的矛頭徹底指向皇帝。

而萬曆作為乙個在張居正教導下長大的皇帝,頗有宋神宗的風韻,同樣雄心勃勃的想要建功立業一番。只是當現實與理想相碰撞的時候,面對強大的文官集團,他才發現自己只是龍椅上乙個無力的少年。

所以就有了後來的怠政。以如今的眼光重新審視,這不過是乙個年輕人消極的抵抗罷了。

這就是萬曆十五年之後發生的事情。

6樓:Black Bob

萬曆拖延症發作,從頭到尾都沒明說要立朱常洵,只是在立太子和命福王就藩的問題上一拖再拖,企圖蒙混過關,最後以被親媽李太后斥責、與朝臣陷入長期冷戰而告終。

怎麼看待明朝萬曆皇帝的國本之爭

Palaiologos 不過是萬曆想要從文官手中奪回本就屬於他的權力罷了。如果成功立了次子,皇帝的權威就能得到穩固。但萬曆卻沒想到文官的力量如此強大,於是他選擇了不上朝,選擇了逃避,並在十多年後向文官妥協。從淺的方面來講,由於皇長子身體的確不好,引發了即位以後的一連串事情,那乙個月看著就像是一場鬧劇...

萬曆皇帝的定陵發掘是否合理,皇帝本人的屍骸受到怎樣的處置?

aad 但是這次發掘,我覺得最大意義在於它帶來的警示作用,奠定了以後不再主動發掘皇陵或古代陵墓的基石。當時對定陵的期待是很高的,一來萬曆在位時間很長,有充分時間營造他的寢陵。二來他在明史上是乙個貪婪的皇帝,是個 守財奴 三來是明朝科技相對世界是相對領先,人們也期盼能出一些防盜機關或者有當時科技代表性...

如何看待清亡於乾隆,明亡於萬曆的說法

小考拉啃蘋果 這倆皇帝有乙個共同點,那就是廢變法。張居正變法和雍正改革都讓國家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結果他們一死,變法的措施便被逐漸廢止,國家也開始由盛轉衰。乾隆時期的國庫雖不比雍正時期少,但這是建立在對平民百姓的強烈剝削上。 dihao1983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換句話說,興不興由己,亡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