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戰國時都是氏 名,為什麼史學家習慣叫嬴政和嬴異人呢?嬴政的氏不該是趙嗎?

時間 2021-05-06 13:43:35

1樓:華夏不朽

因為戰國秦漢時期「姓氏合一」以後,人們對姓氏已經沒有劃分的那麼明確了。

太史公的《史記》就已經出現了「姓氏不分」的現象了。

2樓:每天1L水

秦國公族贏姓趙氏,天子無氏,秦統一六國後取代天子地位,即為贏姓正宗,不需要用氏。所以應該是統一前秦王趙政,統一後秦始皇嬴政。推測應該是重新修編史籍時把秦國歷代先君也都把趙替換成贏,滅國焚書時銷毀了許多他國史籍,所以現在史籍上看到的都是贏異人、贏駟、贏渠良。

3樓:予一人

上古先秦,男子稱氏,女子稱姓,這就是所謂的「姓以別婚姻,氏以別貴賤」。

對於秦始皇來說,史籍文獻中多稱其「秦王政」「始皇帝」,即使要直稱其名,也常稱「趙正」(見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或「趙政」(見於《史記索隱》引述《世本》),未見稱「嬴政」者。

「嬴政」之稱最早見於曹植所著《文帝誄》,後世史學家沿襲之,但那是秦漢以後,姓氏合流的產物。司馬遷本人都搞不太清姓氏之別,以至於在《秦始皇本紀》中寫出「姓趙氏」這樣的含混之詞。

4樓:西伯利亞

為什麼史學家習慣叫周天子姬某某呢?

周天子的氏不該是吳嗎?

週是姬姓大宗,吳是姬姓小宗。

同樣,秦國是嬴姓大宗,趙國是嬴姓小宗。

在宗法制的周王朝,大宗一般是不稱氏的,同樣也不稱姓,比如姬滿稱王孫滿,衛鞅稱公孫鞅,嬴異人,叫公子異人,秦王子楚,嬴政叫公子政、秦王政。

5樓:百年樹袋熊

春秋時代是這樣的,姓以別婚姻,氏以別貴賤。國君直系守宗廟,稱姓。但旁支三代以下就要改立宗祠。

以魯國三桓為例,魯桓公的四個兒子,庶長子慶父(共仲)可以稱公子慶父,慶父的兒子叫公孫敖,再到公孫敖的兒子這一代就要改宗祠了,表示要跟國君的老姬家分開祭祀各自祖先,公孫敖的兒子谷就以孟孫為氏,叫孟孫谷,後代以孟孫為氏。嫡長子魯莊公可以稱為公子同,守魯國宗廟,直系為君。庶次子叔牙,可稱公子牙,公子牙的兒子可叫公孫茲,在到公孫茲的兒子改立叔孫氏,叫孫孫得臣。

莊公同母弟弟季友稱公子友,兒子公孫無佚,到公孫無佚的兒子一代就要改立宗祠,祭祀季友,立季孫氏。

再比如鄭穆公的兒子,公子良,公子國,公子遊,公子駟……,這些穆公旁支到穆公的從孫一輩就需改立宗祠和直系的國君一支作區分,分別為良氏,國氏,游氏,駟氏……

現在回到秦那個問題,可能秦國祖先非子一系覺得自己是飛廉的長子一脈,為嬴姓的正朔,不改宗,故稱姓不稱氏(史記裡面稱秦國為嬴姓趙氏,個人覺得不是,趙政是因為出生在趙國所以叫趙政,並不是所有秦國國君均以趙為氏),所以叫嬴異人,嬴政。秦國覺得自己是嫡系正朔而不是嬴姓支系,所以不稱氏,也沒有氏。而趙國是飛廉幼子季勝乙隻,發達之後改以趙為氏另立宗祠以彰地位顯赫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所以為什麼叫嬴政,嬴異人,因為他們是國君正朔,守宗廟。為什麼叫商鞅,屈原,因為他們不是正朔,改立宗祠了

6樓:白露無殤

我不是史學家,也不知道戰國時,是不是氏+名。

但我推測一下,史學家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就會按照當時主流習慣,來把古人歸類。

就像現在咱們大部分用的簡體字,用繁體字的人不多一樣。

所以,我覺得應該是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已經是姓和氏為一體,沒有很明確的界限劃分了,這樣也更好記。

否則,他寫史書的時候,還會寫成姬姓·嬴氏·政(我瞎寫的,不知道對不對),這樣的寫法,我覺得有些麻煩,也不方便記。

日本戰國,武田氏為什麼大多數家臣的名字,都會帶昌 信 虎等其中乙個字?

樊衛星 這個問題需要展開回答。首先是日本武士的乙個重要榮譽 一字拜領 所謂一字拜領,就是家臣獲得主君名諱中的乙個字加入自己的名字中。這在日本戰國時期是相當普遍的情況,能夠獲得主君名諱中的字,對於家臣來說是受信任以及受重視的體現,也是主君籠絡臣下的手段,在封賞中甚至可以媲美加封。然後回到問題,先糾正乙...

如何點評 日本戰國時代最上氏為什麼要致力於與上杉家在南出羽抗衡,而不北進奪取北出羽 北陸奧。

宇智波三票 羽州探題最上氏是高貴的家族,是足利家族的遠親,在室町時代跟隨東北的宗家大崎氏並被其委派到山形地區統治,但所謂 強龍不壓地頭蛇 最上氏長期受到羽州土著小野寺,大寶寺,安藤等實力派的掣肘,而之後的百餘年內,分家楯岡,天童,清水等也對本家最上的命令陽奉陰違,政不出兩郡 最上 村山 永正十四年 ...

為什麼春秋戰國是從三家分晉分割而不是田氏代齊?

五柳先生 現在不是把周元王登基那年當作戰國的開始嗎?這個比較隨意,春秋到戰國本就是乙個過渡的過程,而且左傳截止到商鞅變法前那段歷史都幾乎模糊不清。 春秋基本就是晉國一家稱霸,唯一超級大國。挾天子以令諸侯,替周天子行使王道,享有領導諸侯之權。晉國是天下平衡的主導者,西遏秦國,東阻齊國,南擊楚國,中原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