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時為什麼要分組數?

時間 2021-05-06 13:43:35

1樓:狼圖騰

不需要分組,分組是因為數量多一次做不了那麼多,只能分開完成。例如要做100個俯臥撐,你能一次完成就不用分組做了。但一般一次是做不動這麼多的,只能分開做,合計成100個了。

2樓:CHARLIE

組數是現象,背後的本質是(6-12rm重量範圍內的)容量。

而有的正式組只有一組的極端情況,是高階階段和運動員增力目的的訓練,正常人暫時可不考慮。

新手階段,建議重點考慮大重量,休息間隔長,不力竭,每個動作5-8往復的,五到十組乙個部位的高強度高容量訓練計畫,如果當前強度適應了,每組可以從五六個增加到七八個往復時,要增加重量,以此類推。

關於短休息,低重量計畫,個人不推薦初中級考慮,因為價效比不高。而可以改為正式組完成後,如果有餘力就進行重量遞減,幾乎不休息的力竭金字塔組四五組以上,榨乾肌肉餘力。

當然,個人建議兩次訓練一次金字塔即可,如果每次都做且可以做,說明正式組不夠飽滿,不如增加一組正式組。

僅供參考。

3樓:juniper

都沒回答到點上啊,為什麼分組數?因為atp在做無氧訓練時消耗很快,只有幾秒鐘,消耗完了就需要再生成,如此迴圈,稱之為無氧運動,特點就是乙個動作根據重量不同,從做乙個到做十幾個不等會把atp消耗的差不多,也就是所謂的力竭,做乙個力竭和做十幾個力竭的在訓練中達到的效果也不一樣,至於是什麼效果,其他回答主要都是針對此部分,我就不再多說了……

分組,是因為要每組達到力竭,力竭之後等能量重新凝聚,然後再次讓它力竭

4樓:

好多資料的回覆,懶得看,,

最苦才是出成果的時刻。你的行為決定你要的效果。你想有什麼樣的體型,參考下不同專案的運動員就知道了。

打個比方吧。短跑運動員練的是頻率和速度,所以組數,次數相對多,直到筋疲力盡。舉重運動員,大部分訓練則是一次用完所有力,所以平時基本做一組,力氣用完,要歇很久,才做一次。

健美運動員,在很多部份的肌肉訓練其實跟舉重類似,最大化刺激肌肉細胞。大部分人的審美,力量與速度兼顧會產生較好效果,比如,跑酷選手很多身材就相當好。每個人因人而異,不同階段鍛鍊的方式也需調整。

但運動流汗,會提高運動效率,檢視不怎麼流汗達到好效果,是比較難的吧

5樓:可樂不加冰

上面的回答太深刻了,只有我才能讀懂你的內心。你的意思是比如我練引體向上,我一口氣最多做14個。我如果一口氣做完然後去吃喝拉撒,這樣既累效果又不好。

但如果我分三組做,第一次9個,第二次6個,第三次5個。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鍛鍊肌肉啊。

6樓:521self

書上看來的,增加肌肉,八到十二次的重量,二到六組最佳,————2到3組,是練耐力的。3到六組是增加力量的。。。休息,30秒以內,是耐力,30到90是緯度。。

2到五分鐘是,力量。。。。。但是到底做七組八組,甚至更多,會有什麼不好,書上就沒再說了。。也沒說要選幾個動作才合適,選什麼動作,動作間休息多久為什麼??

這些,本人都沒找到權威的答案————訓練安排,和思路還比較盲目

Pytorch為什麼使用分組卷積時訓練速度變慢了?

Angzz 可以參考ShuffleNet V2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Efficient CNN Architecture Design 裡面對現在depth wise,group conv等op的bottleneck從訪存角度做了很詳細的分析。 準確的說,是group ...

健身時為什麼要先力量訓練再有氧訓練

助力運訓 力量素質訓練在體適能訓練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除了對上肢 下肢以及核心的區域性力量訓練以外,還要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綜合配合的訓練方法。在一般體育類專案中,力量都是由上而下傳遞,以一條完整運動鏈的形式表現出來。研究表明 在力量傳遞過程中,下肢約佔51 上肢約佔46 在傳統訓練觀念中,四肢直接參...

健身時為什麼無氧運動要先於有氧運動?

雪山阿佳 就是你通過有氧熱身,這個時候你的心率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這個時候做完無氧再去做有氧的話,你就可以直接進入燃脂的狀態,能夠更好地充分的利用有氧的燃脂的這樣乙個功能。 崔書源 理論知識咱也不懂,說點個人感覺。之前我六點下班後去鍛鍊,要是啥也不吃,小一點的重量也有可能舉不起來,經常能體會到用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