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是不是個聰明人?

時間 2021-05-06 07:03:42

1樓:破釜沉肉

我認為如果綜合考慮,劉禪是乙個能看清形勢,對現實有比較準確判斷,乙個冷靜且大智若愚的人,能力可能不及東漢末年的那些知名智者,但絕非被傳的那麼傻那麼無用。

如果我們把當時的狀況都考慮進去,比如,劉備死後,整個蜀漢的實權實際不能算掌握在劉禪手中,作為乙個少主,面對他爹的一眾老臣,及無威望也無實權,除了宮廷的御林軍可能會聽令劉禪,其他軍隊即使劉禪走心染指也未必有用,無軍權也就代表他這個所謂的蜀漢皇帝坐的很不穩。也許我們都在標榜諸葛孔明的忠、能力等等功績,但在2000多年前這份功高蓋主的氣勢我覺得會讓劉禪如坐針氈,畢竟有乙個隨時可能取代自己的人在眼前,而這個人還是實權人物,對皇權來說,諸葛亮是乙個巨大的威脅。面對這種情況,裝瘋賣傻明哲保身不失為上上之策。

想想魏國的那幾個少主,都不傻都有一定的能力,然後呢?不最後都死在了司馬家族手裡,命、地盤都丟了。從這方面來說,在乙個平均壽命30多的亂世,劉禪可謂長壽!

從最後結果來看,劉禪的選擇很明智,當然有些人會說,為什麼不勵精圖治,努力一下,最後即使失敗,也會名留青史,這個我也考慮了一下,個人覺得幾個原因。

第一,蜀漢地處貧瘠之地,雖然易守難攻,但不管是相對於曹魏又或者江東都在經濟上處於絕對下風,而諸葛亮的多次北伐實際上讓本就貧困的蜀漢捉襟見肘,蜀漢的國力不可能有吞併另外兩家的可能,自保已經是極限,這還是依託蜀地天然的地形,才勉強維持。

第二,蜀漢朝廷黨派林立,君臣一心根本無從談起,不管是劉禪有心或者無心,這個局面他解不了,因為很多是他爹在位時遺留下的問題,根本不是他能逆轉的,而且大概率如果他有大規模的改革或者收權很容易引火燒身。

所以我覺得很多人實際上是被一心以訛傳訛的東西或者影視劇的劉禪形象印象化了。他不一定能力出眾,但應該絕對談不上昏庸無能。如果他真的那麼傻,那麼被送去魏國以後,多少明槍暗箭怎麼能讓他活到那個歲數,不會真有人覺得那個安樂公就真的能那麼輕鬆的安樂吧。

2樓:陸遜

劉禪要真是個傻子的話,早就被廢了,乙個政治集團怎麼會容下乙個傻子皇帝,劉禪不還是能坐穩皇位嗎,說他傻子說明大多數人站在自己的立場看

3樓:亂世出慫批

我就是看歷史感覺他挺難的,老子東征敗了百萬大軍,丞相北伐七次又弄丟了百萬大軍,到他了一屁股饑荒……

投了就投了唄,自古最不願意打仗的就是老百姓了。

4樓:董休昭

總體來說,劉禪的智商取決於輔佐他的臣子

《三國志後主傳》記載:「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昬暗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意思是:劉禪任用賢相是循理之君,但是後來聽信宦官成了昏庸之徒,左傳上說「絲沒有顏色,染上什麼顏色就表現出什麼顏色。」說的真對啊!

後來蜀漢滅亡,司空張華問李密劉禪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李密回答說:「安樂公可次齊桓,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

(意思:劉禪跟齊桓公差不多,齊桓公早年任用管仲而做了霸主,管仲死後任用奸臣而亡身;劉禪早年用諸葛亮可以與魏國抗衡,諸葛亮死後任用宦官而亡國,他們二人成敗的道路都是一樣的啊)

5樓:史遇春

既然問到劉禪,那麼,我就來簡單說說他的優點。

同時,也想說,有時,人是複雜的,不能簡單化;有時,人又是簡單的,不能複雜化。但無論如何,看人都要全面,不能侷限於一孔而無視天空的廣大。

下文僅作參考而已。

一、諸葛亮

三國蜀·諸葛亮《諸葛亮集》卷一《與杜微書 》:

「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諸葛亮作為蜀漢之臣,其言辭自有尊上、敬上成分,但,也可備一說。

二、陳壽

晉·陳壽編 (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裴松之注》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

「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

三、裴松之

晉·陳壽編 (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裴松之注》 卷四十二《蜀書十二·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第十二》

【張璠以為譙周所陳降魏之策,蓋素料劉禪懦弱,心無害戾,故得行也。如遇忿肆之人,雖無他算,然矜殉鄙恥,或發怒妄誅,以立一時之威,快其斯須之意者,此亦夷滅之禍雲。】

四、孫盛

晉·陳壽編 (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裴松之注》 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

「幸值劉禪暗弱,無猜險之性;諸葛威略,足以檢衛異端,故使異同之心無由自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釁。謂之為權,不亦惑哉!」

五、朱敬則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卷七百五十三《興亡下·陳後主論》:

或問曰:「安樂公劉禪,歸命侯孫皓。溫國公高緯,長城公陳叔寶,並稱域中之大。據天下之尊,或銜璧送降,或逃竄就係,必不得已,何者為先?」

君子曰:「客所問者,具在方冊,請為吾子陳之,任自擇焉。若乃投井求生,橫奔畏死,面縛請罪,膝行待刑,是其謀也。

馬上唱無愁之歌,侍宴索達摩之曲,劉禪不思隴蜀,叔寶絕無心肝,對賈充以不忠之詞,和晉帝以鄰國之詠,是其才也。縱黃皓,嬖岑昏,寵高壤,狎江總,是其任也。剝麵鑿眼,孫皓之刑;棄親即讎,高緯之志。

其餘細故,不可殫論。聽吾子之懸衡,任夫人之明鏡。」

客曰:「入井,下策也。」

六、方苞

清·方苞《蜀漢後主論》:

「亡國之君若劉後主者,其為世詬厲也久矣,而有合於聖人之道一焉,則任賢勿貳是也。其奉先主之遺命也,一以國事推之孔明而己不與,世猶曰以師保受寄託,威望信於中國人,故不敢貳也。然孔明既歿,而奉其遺言以任蔣琬、董允者,一如受命於先主。

及琬與允歿,然後以軍事屬姜維,而維亦孔明所識任也。夫孔明之歿,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司馬氏君臣之瑕釁,雖北定中原可也。

即琬與允不相繼以歿,亦長保蜀漢可也。然則蜀之亡,會漢祚之當終耳,豈後主有必亡之道哉!」

七、周壽昌

清·周壽昌:

「五丈原頭大星夜隕,至千載下猶有餘恫。廖元儉、李正方俱為武侯貶退,侯死皆痛泣而卒。李邈何人敢為此疏,直是全無心肝。

使非後主之明斷,則讒慝生心,乘間構釁,恐唐魏元成僕碑之禍,明張太岳籍沒之慘,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變矣。見疏生怒,立正刑誅,君子謂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這是我的知乎個人主頁:

知乎使用者

6樓:萌新瑟瑟發抖

劉禪只是個普通人,說他傻,他的確傻,因為他沒有能力做一國之君,說他聰明,他也聰明,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做一國之君,所以對諸葛亮也算是言聽計從。

我覺得前期的劉禪無能但不算昏庸,只是後期寵幸黃皓這事兒就太蠢了。

現在洗劉禪聰明,給劉禪翻案的人大多以諸葛死後,劉禪依舊堅持了二三十年…我的天,真當蜀漢四相中的後三個是擺設嗎?

7樓:漢征西大將軍魏延

中人之姿,相對平庸,算不上英明雄主,也算不上昏聵無能,暴君更談不上,品行比較善良,楊儀那麼大放厥詞也就貶為庶人了事,哪怕氣急了要砍人基本上也不株連他人,民間給諸葛亮立廟不合禮法,他也放任默許。

如果生在和平盛世,或許是個風評不錯的主兒,只可惜生在三國亂世。

8樓:錢隊基友尤里醬

我不是針對誰,劉禪吹大多數都是看看網文而已,實際上那歷史知識真的不敢恭維啊——我想正常人都知道知識越廣博越好對吧?

哦劉禪吹別不服啊,比如這位:

漢晉春秋曰:孫休時,珝為五宮中郎將,遣至蜀求馬。及還,休問蜀政得失,對曰:

「主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臣聞燕雀處堂,子母相樂,自以為安也,突決棟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禍之將及,其是之謂乎!」

三國志吳志張嚴程闞薛傳第八薛綜傳附子珝傳諸葛亮,234年去世。

孫休,258年即位稱帝。

唉,這種孩子你叫我說什麼好,劉禪吹說說你們有這種代表光榮嗎?

我從來不喜歡亮吹,但劉禪吹的無知程度更讓人無語。

9樓:開天闢海

挺聰明的,至少達到了曹丕孫權的平均水平,甚至更高。

在三國對峙時期,魏國吳國全都出現過權臣弄事、骨肉相殘的現象,唯獨蜀國沒有。作為外來勢力,蜀漢政權可以穩定住局勢,而不需要大開殺戒,說明平衡做的還不錯。別跟我說這些都是諸葛亮做的,劉禪在位四十年,只有前四分之一的時間有諸葛亮。

劉禪被說無能,主要是三國演義的影響。三國演義為了壯諸葛多智近妖,自然要寫他神功無敵百戰百勝,但是既然百戰百勝,那為啥蜀國沒能收復中原呢?那只好是馬謖無能,劉禪無能,拖了丞相後腿。

劉禪可不是沒見識的富家公子哥,他從小跟著劉備顛沛流離過來的,況且劉備一世梟雄,跟著這樣的爹,是不可能學成乙個傻白甜的。

劉禪在軍事上建樹不多,不過蜀國一向如此。從諸葛亮北伐開始,蜀國的策略就是定期對魏國出兵,在魏國邊境鬧一通然後撤軍,逼著魏國出兵抵擋。諸葛亮死後,姜維幹的還是這些事,並沒有本質區別。

小國攻打大國,大國只要不犯嚴重錯誤,小國是沒有機會的。

如果在魏國滅蜀之前幾年,劉禪就死了的話,劉禪的評價應該會高不少,可惜他活太久了,活成了亡國之君,外加一句沒骨氣的樂不思蜀。

10樓:

評價乙個人,不能從表面現象出發,而是要和當事人的處境聯絡起來。

過去咱們說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表面上來看似乎挺有道理,你看啊:

第一、劉備一死,劉禪當上了蜀國的皇帝,在過去的帝制時代,哪個國家不是皇帝說了算啊。可是蜀國就不一樣,是丞相諸葛亮說了算。作為皇帝,劉禪不但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還樂呵呵的和「相父」諸葛亮和平共處了好多年。

第二呢,諸葛亮死後,過了二十來年,劉禪就投降了魏國,投降的時候,連抵抗也不抵抗一下。

要說沒出息,到了劉禪這份上,也是夠夠的了。

可是,咱們要是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看具體的情況,就肯定不會這麼評價劉禪了。

在正史上,關於劉禪的記載特別少,記載少了,傳說就多了。比如說著名的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就是關於這位後主的傳說。其實劉備摔孩子的說法,是從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來的,他到底摔沒摔,現在已經沒法考證了。

有記載的是,劉禪早年的經歷確實特別坎坷,有一次劉備打了敗仗,劉禪在那次戰爭中走失,被人賣給乙個土豪當書童。不過那個土豪對劉禪相當不錯,看劉禪談吐不凡,就收他當了義子,還給他娶了一房媳婦。雖然說劉禪後來被劉備找了回去,一下子青蛙變王子,可這段經歷,對他還是有不小的影響。

那就是特別會察言觀色和忍讓。

這也是劉禪繼位之後,能和諸葛亮和平共處的原因之一。

其次,咱們要看劉禪繼位的時機,這個王子繼位可不是在和平年代。他繼位的時候,正好是劉備吃了敗仗又一病不起的時候。那時劉禪多大呢,17歲。

三國是個什麼樣的時代啊?那是乙個「天下唯有力者便可取之」的年代,誰厲害,誰當皇帝。所以咱們看,曹家的天下,到了他們家族沒有能力鎮服群臣的時候,就被司馬家給取代了。

蜀國在劉備死後誰的實力最強?是諸葛亮啊。這一點,劉備和劉禪都清楚,所以才有劉備死前託孤,一邊對諸葛亮說,如果劉禪這個孩子不成器,你就取代了他。

一邊有對劉禪說,我死後,你要像伺候我一樣伺候丞相。

劉備說這話,其實怕的就是在他死後諸葛亮把劉禪給廢了,提前說出來把諸葛亮的這條路堵死。

實際上,咱們看,在劉備死後,諸葛亮並沒有牢記自己的臣子身份,往好裡說,是諸葛亮把劉備的重托牢記在心鞠躬盡瘁,往壞裡說,那叫「擁兵自重、功高蓋主」。諸葛亮那些不把皇帝看在眼裡的言語舉動,放在一般的皇帝那裡,絕對是難以容忍的。

作為新皇帝,劉禪當時有幾種選擇:

第一種選擇把諸葛亮拿掉,寧可用庸才也不用優才;

第二種,是雖然不撤換諸葛亮,卻處處給他使絆子,想方設法為難他;

第三種,是處處表現自己,顯示出自己的才能在登上皇帝寶座後有了革命性飛躍,自己是英明領袖;

還有一種選擇,就是知道自己不是什麼,沒有什麼,然後決定自己是什麼,有什麼,找準自己的定位。

只要結合當時的形勢,咱們就知道,劉禪的選擇,其實是最聰明的。也正是他這種選擇,才保證了他平安無事的當了四十多年皇帝。

所以,咱們看,乙個人的選擇,是跟他的處境緊密相關的,在不了解別人的處境下去評價乙個人,就很難得出真實的結論。

統計上看,是不是聰明人更漂亮

顯然不是,且不提審美是會變得,單論人的基因那也太複雜了 這麼說吧,如果聰明愚笨,美醜是某固定基因決定的,那麼但凡是個人,都是同時攜帶美,醜基因,聰明,愚笨基因,只不過攜帶量不同,顯性隱性不同。當然這裡只是乙個例子,實際上根本沒有這種基因 他出生的時候出場配置或許是聰明顯性的,然而由於父母教育能力最終...

如果INTJ真的出聰明人,聰明人能為社會多做貢獻,如果把INTJ邊緣化,是不是對社會的進步起了反作用?

丶歌者 偽命題 intj不一定出聰明人只是說明乙個人的性格傾向聰明人也不一定為社會多做貢獻 並且人類是群居動物團隊合作的更適合生存發展要說優勝劣汰 intj反倒是不合群的 簾動如風 首先,因為S比較多,所以感官至上的他們根本不會像你這樣思考問題,你在思考這有什麼邏輯上的好處,他們在娛樂至死。所以你在...

是不是聰明人的聰明之處在於他會告訴別人「我一直在努力」,而愚笨的人總會給人「他什麼都會」的感覺。?

其實我很不贊同題主所說。甚至,我認為現實情況恰恰相反,應該是 聰明人總讓人感覺他什麼都會,而愚蠢的人總是說 我在努力。就說高中,我以前在班裡總會遇到這種人 天天課堂睡覺,晚上翻牆上網,成績卻依然數一數二。而有些人,一天之中除了吃飯上廁所以外你幾乎不可能看見他離開座位,但是成績永遠中等。於是,給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