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的歷史地位如此之高?

時間 2021-05-06 02:39:31

1樓:命中註定737

中國封建王朝自古以來存在的問題有三個:君相之爭,外戚之爭,將相之爭。到了明朝,逐步取消丞相宰相,君相爭沒了,結果成了官閹之爭。

幾乎沒有乙個朝代能完美的解決君與相的權力糾纏。處理措施無非就是分權,劃尚書。這樣就會無形中又增加幾個權力滔天的官職,也會是君權更加分散,再收回來就必須要乙個天之驕子,如劉秀控制尚書臺,如李世民分立尚書宰相等等。

但是,有乙個割據政權處理的不完美,但近乎範本,那就是諸葛亮和蜀後主。諸葛亮位高權重,是權臣的標準藍本,但是他既沒有成權奸,也沒有成外戚,更沒有發展出將相之爭。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太過謹慎小心,沒有讓劉禪有親政的機會,在他的管控下劉禪親政絕對遠優於在姜維的管控下親政。

這就導致劉禪正式接管蜀國的時機太晚了,所有在休閒的時候養成的毛病已經根深蒂固了,再碰上乙個不懂朝政,只知北伐的大將軍,蜀國不亡才算怪事。如果劉禪在諸葛亮的監督下親政,即使機會極少,起碼蔣琬和費禕在位時,他能夠得到足夠的鍛鍊,也不至於接手後弄出來民有菜色。

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對後世影響大,就因為所有皇帝都希望有乙個可以讓自己吃喝玩樂就坐穩江山的丞相。但是,這樣的丞相後世真的沒有嗎?當然有,所以,這種有能力的丞相除了諸葛亮,能善終的,太少。

皇帝想要諸葛亮,丞相又何嘗不想要劉禪呢?

至於這個問題,問諸葛亮歷史地位為什麼這麼高,倒不如問乙個莽夫關羽歷史地位為什麼這麼高。

2樓:蜜思梅

諸葛亮既會治國,又會治軍,治國治軍的水平遠高於當世,甚至後世之人也有所不及。對比祖宗的話,相當於漢初蕭張韓他乙個人就能兼任,這厲不厲害?

不僅如此,他還有忠貞屬性加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好多水平不如他的,攝政攝著攝著就攝到自己家裡了。(比如同時代的司馬懿。)諸葛亮盡心竭力輔佐後主,可謂人臣的典範了。

還有三顧茅廬,如魚得水的魅力加成。文人士大夫很喜歡得君行道,但是動不動就是個懷才不遇,遇了可能會兔死狗烹。相比之下,劉備諸葛亮這對君臣簡直是一股清流。

劉備將整個蜀漢舉國託付於諸葛亮,劉禪對他也是言聽計從,生前死後都對他極度尊敬。不像萬曆一親政,就清算老師張居正。這種君臣和睦,在歷史上都是非常難得的。

3樓:臨安寧

為什麼?

明朝嘉靖年,嚴嵩憑聖眷,掌握人事、行政、工程,然後家產可出《天水冰山錄》

萬曆年,張居正為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軍權,張居正全有了,結果後來抄家,家產百萬,出入奢靡

清朝,和珅聖眷之隆,抄和珅而肥嘉慶

和這些相似的還有很多

諸葛亮呢?

掌握人事、行政、軍事大權,這樣乙個人,就是顛覆了劉家可能他劉禪都不知道。可是結果呢?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五次北伐,而蜀中民眾與日常無異,最後剩什麼?薄田八百。

有其才者,無其德,有其德者,無其才。僅此而已

4樓:小胖

丞相才能先不提,第一三顧茅廬是多少讀書人想要的禮遇;第二白帝城託孤,是帝王對臣子最大的信任;第三忠心耿耿,只想克復中原,是多少帝王想要的;

5樓:寸君

我是諸葛瞻。

大漢尚書、侍中、駙馬。

我爹是大漢丞相諸葛亮。

我的一生都在學習他,也一直想要弄懂,為什麼他如此受人尊崇。

直到後來,我又見到他寫給我的那封——《誡子書》。

(一)瞻兒,你今年已經八歲了。

三歲時,為父就沒了娘。

像你這麼大時,就已經沒了爹。

為父小時候沒你這麼幸運,能在成都自由自在的生活,想讀書時便有老師來教,想遊戲時,便有其他小孩子來陪。

為父小時候和你三叔一起跟著叔父過活,後來叔父去世了,為父就隱居在隆中。

少年時顛沛流離,早早的就體會到人世間的疾苦和亂世中的險惡。

為父比起那些困於凍餒、戰亂的百姓來,也算是幸運的,至少還有機會活下來,還有機會做一些事情。

大漢立國四百年,不能奢求所有的臣子都克己復禮,匡扶君上。但每每一有亂臣賊子禍國殃民,最先吃苦的便是百姓。蜀地民少,益州凋敝,為父看著那些終生困在生計上的百姓,心裡總是很疼。

總要有人來解救他們,總要有人來幫助他們。為父做的事,就是盡快終結亂世,給百姓一片樂土。無論是曹魏還是孫吳,都沒有把江山拱手相讓的道理。

想要興復漢室,便一定要先動刀兵。不過,在動刀兵之前,先要與民休息。國可以不富,民戶卻要足夠殷實。

為父年輕時很是狂傲,自比管仲、樂毅。那時的人都不把為父看在眼裡,覺得為父是書生意氣,並沒有真才實學,只有三五好友知道為父平生的志願。是啊,為父一生所求,不過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罷了。

漢室傾頹,早早就埋下禍根。光武帝之後,大漢的國土上豪強林立,諸侯並起,朝廷內困於外戚、宦官,外困於四方諸將。皇帝又大多年幼,很多還沒活到你這個年紀,就被毒害。

風雨飄搖這麼多年,終於遇到了黃巾之亂,天下群雄並起,先後有董卓、曹操廢立君王,把持朝政,又有袁紹、袁術並起北方,劉表、劉璋據有南國,馬騰、孫策爭雄天下,舉凡公孫瓚、呂布、張繡等鷹揚之人更是不勝列舉。

先主就是在這種境遇下,與關羽、張飛二君侯桃園結義,立志興復漢室。他屢敗屢戰,輾轉於諸侯之間,身邊聚集了一批忠義遊俠之士。

二十七歲那年,先帝三顧為父於茅廬,知遇之恩,永生難報。初出茅廬,為父給先帝出了三個主意,聯孫抗曹、佔據荊益、待變出兵。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天下應該已經一統了。

可是亂世如飄萍,誰也不能逆料後來的事。赤壁的一把火,燒退了曹操的雄心。但荊州那晚的白衣,也讓咱們大漢,徹底失去了荊州和關君侯。

先帝挾喪弟之痛,舉兵伐吳,為父沒能攔住他,也根本就攔不住。後來先帝在白帝城駕崩,許為父國事,已經十一年了。

(二)瞻兒,這些話,你可能還聽不懂。

但為父一定要說給你聽。

這十一年來,陛下給了為父莫大的相信,大小政事凡是為父說的,陛下從不干預,以人臣而行君事,為父一直如履薄冰。

陛下聰敏,日後定能給大漢百姓以和樂,可是先帝的囑託,為父不能不時刻放在心上。

勸課農桑、平定南中。

一步一步,陛下和為父挺過了先帝駕崩後一兩年的難。現在想想,為父仍是如履薄冰、背脊生寒。那時只要有一步走錯,天下便要崩塌,大漢就要淪喪。

北伐,北伐,北伐。

這十一年來,為父的生命中只有這乙個詞。為父忽略了你大伯、三叔,忽略了夫人,忽略了你母親,也忽略了你。只想用盡自己全部的力氣,打到長安裡去,再打出乙個漢室天下來。

否則,就沒法報答先帝的恩德。

瞻兒,為父有你那年,已經四十六歲了,大漢頃頹,有很多人根本活不到這個年紀。為父平日不會喜形於色,得到你出生的訊息時,還在漢中。軍中諸將都樂開了花,為父也不過就是笑笑。

其實為父心裡當然開心,你的出生,是少有的喜事了。

6樓:

他是一代賢臣,千古明相,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而後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他位列武廟十哲,卻是乙個悲劇英雄,但這樣的英雄,世人獨愛,有後人說他——兩漢以來無雙士,三代而下第一人。

嘆兮!悠悠蒼天,何薄於葛公,北伐夢碎,星落五丈原,抱憾離去。或許靈魂歸處,有清風明月相擁,有猿猴野鶴相伴,他依然是那個風流瀟灑的諸葛村夫......

7樓:萌萌噠的蓋澆飯

縱觀整個中國封建史,割據巴蜀政權,能自始至終保持高昂進取心,不斷出川攪動天下到累死前線,唯丞相一人。蜀漢前後的蜀地政權,全是混吃等死猶如掉進公尺缸的老鼠一般等著「喜迎王師」。我乙個普通人都能感受到這份執著這份堅持這份精神並受到鼓舞。

克復中原

心嚮往之,身踐行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8樓:陳辰

統治階級需要一位忠臣,畢竟哪個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的丞相是曹操(別說曹操了,歷史上的弱勢皇帝強勢大官情況也不少見,再也找不出乙個像諸葛亮這麼這麼這麼忠誠的人);文人士大夫需要一位代表,因為讀書人清高(或者裝清高)都希望自己的君主三請四請自己才出來而歷史上只有這一次三顧茅廬;人民群眾需要一位清官這個不用解釋了。這些都是看易中天品三國看來的,個人認為很有道理。

9樓:博望侯

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有獨一無二的地位。

他是大權獨攬的託孤大臣,這個位置代表什麼?我想到最經典的畫面是,李太后拿霍光傳來教訓萬曆,結果在萬曆心中種下了一輩子對張居正的心理陰影,張居正死後子孫被清算。不管往前看,還是往後看,帝制時代的權臣,要麼準備篡位,要麼難以善終。

而諸葛亮的故事確是絕無僅有的,他在世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去世後繼任者延續自己的政策,家族備受榮寵,劉禪也安安穩穩做了四十年的皇帝。

在蜀漢歷史中諸葛亮是最重要的人物,但整部蜀書,沒有看到諸葛亮笑,也沒有看到諸葛亮怒(僅有兩次諸葛亮疑似流露負面情緒,一次是馬謖敗逃,向朗知情不報,「亮恨之「;一次是從王衝之口說出,孟達叛變時,」明公切齒,欲誅達妻子「)。譙周有乙個詞叫「快情恣欲」,這個詞非常傳神,諸葛亮恰恰是乙個絕不快情恣欲的人,他極度理性,收斂自己的情緒,克制自己的慾望。

當曹操成為洛陽北部尉,造五色棒,那個棒殺豪強的曹孟德會料到自己終結了漢朝嗎?當司馬懿被曹操闢為文學掾時,那個不願屈節曹操的司馬仲達會想到將來自己的子孫替代曹家嗎?如羊祜所說:

「此非始慮所及也「,當時肯定預料不到。但當曹操不能容忍孔融,崔琰,荀彧時;當司馬懿夷曹爽三族,戮屍王凌,夷其三族時,他們就走上了權臣通常走的路,要麼準備篡位,要麼很難善終。曹操的《述志令》說得很直白:

「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

諸葛亮呢?李嚴是託孤的副手,他勸諸葛亮受九錫,諸葛亮回覆很乾脆:如果能滅了曹魏,我們一起受十錫都可以,何況九錫。

李嚴被罷黜之後,諸葛亮寫了一封信給李嚴兒子李豐解釋這件事,並讓他寬慰他的父親。後來李嚴聽到諸葛亮的死訊,他知道沒有再被啟用的希望了,發病而死。諸葛亮幾乎沒有仇人,被諸葛亮貶斥的人如彭羕,劉琰,廖立,李嚴都是被懲處而無怨言,馬謖臨終前給諸葛亮寫的信裡面稱「明公視謖猶子,謖亦視明公猶父」。

諸葛亮所做的不是出於私人恩怨或者個人權欲,沒有私心也就沒有私仇,法正傳裡面有一句非常形象:「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這就是諸葛亮跟曹操和司馬懿的不同。

當然德行不能決定一切,比如諸葛亮也是會運用權術,也會察言觀色,也會因時而動。比如如果託孤給諸葛亮的是孫權而不是劉禪,事情會不會是另外一副模樣呢?

劉禪是庸才,但不是傻瓜,諸葛亮使他不得行其意,他是有怨氣的(諸葛亮逝世時禁止人們奔喪,死後近30年才允許在遠離成都的沔陽立廟祭祀)。蔣琬,費禕,董允都是一時英傑,他們不是復讀機,但他們延續了諸葛亮的政策,甚至繼承了他的品行。無論劉禪還是蔣琬他們應該都從諸葛亮身上學到,能盡量少快情恣欲,對彼此都是風險最小的選擇,所以三國中蜀漢堪稱是最平穩的。

這或許是諸葛亮最大的遺產。

我們可以再讀一遍諸葛亮的《誡子書》和《誡外生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諮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對於我等來說,或許只是掛在客廳裱起來的字,或許只是貼在書桌前的座右銘。然而嘗試去了解諸葛亮,發現這是他一生都在踐行的內在準則。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在歷史上什麼地位?

這得看比哪個方面。論戰績,武廟非十哲裡都很多將領戰績都完勝諸葛亮。春秋戰國太遠的不說,漢朝的衛霍,同時代的周瑜陸遜,哪個戰績不是彪炳史冊的?這還不算帝王身份沒進武廟的曹操還有劉備。蜀國怎麼打下來的地盤自己不清楚嗎?劉備的軍功認一下吧。諸葛亮北伐的戰績跟他們比,別扯什麼對手,人衛霍對手不強,周瑜對手不...

為什麼詹姆斯今年歷史地位下降?

歷史地位當然很難排了,比較公正的辦法是結合榮譽和實力。因為只看榮譽,很多實力都會被忽視。畢竟榮譽也不是實力完美的體現。可是完全看實力,也不是那麼合理,因為籃球是競技體育,有時候結果就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因為運氣還是什麼,不能忽視勝利的重要性。應該給總冠軍足夠的尊重。所以我覺得應該綜合考慮榮譽和實力,一...

大羅的歷史地位為什麼低於齊達內?

趙南淮 倆人俱樂部榮譽上,齊達內領先乙個身位,畢竟02一腳天外飛仙拿下歐冠,而大羅整個職業生涯沒拿過歐冠。不說榮譽說表現的話,齊達內在歐冠表現也是更好的,無論是尤文時期還是皇馬時期,而大羅在歐冠拿的出手的表現也只有乙個對曼聯帽子戲法。國家隊榮譽上倆人半斤八兩,都有世界盃在手,但是齊達內還是領先大羅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