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元末朱元璋和陳友諒不先一起打敗元,再決戰呢?

時間 2021-05-30 05:14:17

1樓:歷史白痴

這個問題不是這麼問的 ,應該問為什麼元朝不在『南方』角逐日盛的情況下將他們一舉殲滅呢(嗯連各個擊破都沒有學到) 還問什麼呢? 別拿日本來比情況完全不一樣 ——元在中國施行的是『殖民型』的統治這一點不假但它已經在這塊土地上『殖民』了幾十年了已完完全全是個(國家型的)大政權 (唉太簡單的問題) ! 我不知道你想怎麼聯合呵呵能聯合當然好 (我想這裡面其實肯定還有元的『離間』『挑唆』『瓦解』等等之類的這個真的應該不需要提主去為他們擔心的哈)——只是有的時候可能恰會『弄巧成拙』 這正是。。。

唉後面的話我說了也是白說乾脆就不說了呵呵

其實,元廷內部也確實有有識之士真的是想要『招降』老朱同志的但最終沒能成功你不會說這個責任也該由朱元璋來擔負吧? (還有更加搞笑的: 又什麼是因為元朝廷內部『內訌』 又 。。。

反正理由一大堆反正就是說:朱元璋是個撿漏的意思是說:人家『內訌』要朱元璋擔責你久攻不下最後被元剿了也要朱元璋擔責可笑吧!

)有一點『客觀』『實事求是』的態度嗎?

2樓:

朱元璋派使臣楊憲向張士誠表達友好之意,張士誠扣押了楊憲,還派兵攻打朱元璋的地盤鎮江,但是打了敗仗,後來就陷入互打狀態

陳友諒和朱元璋之間,其實是陳友諒先攻打朱元璋的,只不過也沒打贏人家

很多人都說朱元璋遊而不擊,只知道內鬥,其實不夠客觀,當是抗元的紅巾軍也內鬥不斷,陳友諒方國珍張士誠朱元璋這些人都是一邊抗元,一邊內鬥,張士誠更是殺了抗元英雄劉福通,比爛的話朱元璋還是這些人裡面最好的乙個了

抗元過程中,紅巾軍功勞極大,但是戰略方面不夠穩,多次孤軍深入,紅巾軍內部內訌也很嚴重,經常前面打下來後面就被鎮壓了,總得來說,紅巾軍消耗了元朝很大一部分勢力,為後來的起義軍做了不少貢獻,但是根據歷史來看,最先起義的那批人往往都是給別人做了嫁衣,推翻乙個朝代的事情也不可能僅憑乙個人的勢力搞定,都是整合半壁江山後,才能與朝廷分庭抗禮

陳朱張等人裡面,張士誠投降過元朝,給元朝送糧食送金銀,朱元璋對於元朝招安處於按兵不動兩邊觀望的狀態,不想斷了自己後路,總得來說這兩人都是權益之計,他們對於抗元事業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特別是朱元璋後來整合南方勢力後多次北伐,徹底瓦解了元朝勢力,一點都不亞於紅巾軍北伐

3樓:矽基生物

安朱元璋的說法,陳友諒是反元的反賊,而我朱元璋是筐復大元。所以,朱元璋不是相當於抗戰的tg,而是相當於最終選擇了做皇帝的曾國藩。

4樓:精靈王子伊沃

就和孫劉在襄樊之戰打的很熱鬧的時候窩裡反一樣,就和抗戰時國共雙方沒事護捅刀子一樣。兩弱齊心共抗一強,永遠只存在於遊戲裡。

兩弱的心思永遠是——先把另乙個弱吃掉,我就能抗強的那個了。

5樓:唯留刺骨寒

因為元廷太弱了,已經不配作為對手,只能作為案板上的肉。所以在我們後人看來他們是不顧強敵在側而內訌,而實際上是人家在爭誰能去吃肉而已。

朱元璋給鐵鍋乙個「順皇帝」的尊號其實沒什麼,但是朱元璋選在11月發起滅元之戰才是真的沒把元廷看在眼裡。

6樓:南客居士

首先,因為他倆本來就不是一夥的。

元末紅巾軍起兵,分兩支。一支是韓山童、劉福通的北方紅巾軍,也叫東系紅巾軍,他們基本上是明教、白蓮教的教徒,因此他們宣傳「明王降世」,這是祆教、明教(也就是波斯拜火教)的教義說法。後來這股勢力由劉福通扶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龍鳳皇帝,國號宋,建立起韓宋政權。

朱元璋原是韓宋政權的屬下,吳國公。

另一支,是彭瑩玉、徐壽輝的南方紅巾軍,也叫西系紅巾軍。這一支宣傳「彌勒降生」,因為他們是彌勒教徒。這幫人後來建立天完政權,尊徐壽輝為皇帝。

陳友諒本來是天完政權的平章政事,後來他殺了天完皇帝徐壽輝,成了大漢大義皇帝。

因此,朱陳二人從來沒什麼交情,不打仗搶地盤幹什麼?

其次,元末現實告訴他們,越守禮義,越講道德的人,死的越快。

不錯,元末事實就是這樣,無論反元還是擁元,誰恪守禮義,誰完的越快,而且都死在「自己人」手上。

比如,韓宋的益都行省平章,毛貴。這個人是韓宋紅巾軍中難得的文武全才,帶幾千人便佔據山東,又響應韓宋朝廷北伐號召,一直打到柳林(今北京市通州區)。他的老上司趙均用丟了地盤,他也是熱情接待,情義相挺。

結果呢?被趙均用反客為主,殺了。

再比如,南方紅巾軍的大將「雙刀趙」趙普勝。對天完國,對陳友諒也算忠心耿耿,把守安慶,遏制朱元璋。結果呢?被陳友諒設計,弄一出「摔杯為號」,在宴會上殺了。

再說擁元的大人物吧:乙個是元順帝「岳飛」式的忠臣,中書右丞相蔑裡乞-脫脫。他本來率百萬元軍南征,先破徐州芝麻李,後攻高郵張士誠,眼看張士誠要投降了,結果元順帝聖旨一到,把他臨陣撤職,他講忠義,於是遵旨。

結果,一杯毒酒賜死。他這一死,讓紅巾軍再度復興。

還有,就是察罕帖木兒,這位「大元定遠宣忠亮節功臣〞也是死的莫名其妙。毛貴死後,山東紅巾軍內訌火併不止,察罕帖木兒便進軍山東,一路攻城略地,招降納叛,打得韓宋紅巾軍最後只剩益都一座孤城。這時候,兩個投降他的原紅巾軍將領,田豐、王士誠忽然準備「摔杯為號」殺掉察罕。

(這兩個貨從來反覆無常,尤其是田豐,他本來就是元朝的萬戶,後來投降毛貴,這回又降察罕,結果又反覆)可「察罕帖木兒推誠待之不疑,數獨入其帳中。及豐既謀變,乃請察罕帖木兒行觀營壘。眾以為不可往,察罕帖木兒曰:

「吾推心待人,安得人人而防之?」左右請以力士從,又不許,乃從輕騎十有一人行。(《元史》)就這麼著,察罕帖木兒就被田豐、王士誠莫名其妙給「摔杯為號」的做了。

元朝末年,無論你是想反元,還是想擁元,誰講「大義」誰死的快。有了這些「前車之鑑」,朱陳二人敢信什麼「承諾」嗎?

7樓:小籠包的小籠包

真的覺得國共兩黨是坦誠合作抗日的嗎?武漢會戰結束後kmt就開始防備ccp,就拿第十戰區來說,39年後基本沒和日本有過交鋒,重兵防著延安

8樓:糊糊糊糊

僅從性格上分析,朱元璋和陳友諒都是梟雄,吃人不吐骨頭的那種。而且倆人及其不對路,他們各自也肯定能認識到對方是梟雄,讓這樣的倆人去搞合作簡直就是虎與虎謀各自的虎皮…

9樓:冉閔天王

陳是很有種的人,他從頭到底都沒有屈服於韃子。朱元璋都差點投降了。不過攘外必先安內,任何一方進攻元朝都要免除後顧之憂,不然成了劉福通就太悲劇了

10樓:somekule

首先,朱元璋當時北方不是直接挨著元朝勢力範圍,有其他的諸侯擋著。而後,陳友諒對於朱元璋,是痛恨,非常厭惡,早就和張士誠聯合了。最後,當時元朝已經支離破碎,基本喪失軍事力量,和抗日時期日本不一樣,試想一下,如果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是清朝皇帝復辟了,而不是日本打進來,是溥儀建立了乙個基本沒有軍事力量的政權,而且離國共主要戰場很遠,那國共在消滅彼此之前,誰會理他?

對於朱元璋,陳友諒是他最大對手,打敗陳友諒之後就能獲得天下,元朝沒有競爭力,陳友諒也是這樣想的,所以他們要先撕逼,再推翻元朝。

為什麼朱元璋選擇先和張陳二人決戰再打元朝,而不是選擇先集體滅了元朝 再爭天下?

流星不滅 元朝建國97載,幾乎每年都會有農民起義爆發,中國是個農業國家,它卻重用回回商人剝削底層,所以元朝在民族壓迫政策下早就風雨飄搖了。元朝末期,各路義軍風起雲湧,朱元璋沒發達的時候有白蓮教,紅巾軍。這兩股北方勢力付出巨大犧牲,把北方打的天翻地覆,其實紅巾軍已經把元朝的心臟挖空了,而朱元璋,陳友諒...

元末明初為什麼不如三國那麼有名?

明史小蝦公尺 我來描述一下元末明初的具體情況,再結合一下三國史,大家自己評判。先說朱元璋,此公手下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借用乙個名詞,戰術體系 形成之後,統一天下已是必然。純文人有兩腳書櫥宋濂,可以寫文書充當 文膽 筆桿子 的角色。謀士有朱公升 九字小令 創始人 陶安 明史 記載朱元璋賜其對聯 國朝謀...

為什麼元末起義時先窩裡鬥了再去幹元朝?而且當時元朝實力貌似也挺強的。

一盞青燈 窩裡鬥。蒙元內部都在鬥的天昏地暗的,加上北方中原群雄,吸引了蒙元大部分兵力,南方群雄鬥的你死我活。北方群雄一邊鬥,一邊對抗蒙元,群雄戰力也很強悍的。不是跟明末義軍一樣流寇作戰,基本上大家都佔據地盤發展根據地。內政軍事天賦都有 元朝自己內鬥更厲害,脫脫就是這樣死的。這是中國歷史上許多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