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景帝要殺晁錯,為什麼晁錯跟袁盎的關係差?

時間 2021-05-06 00:34:24

1樓:南齋孤雲

這就是對自己的政策負責

晁錯的政策,逼反了諸侯王,而晁錯對此還沒有解決辦法,不殺他殺誰……那是封建帝制時代,皇帝的皇位都受到威脅了,任何手段都幹得出來不殺,跟天下諸王和各大臣解釋不清,殺了,天下人看七國就純粹是造反。便於安撫其他王侯,團結朝廷內外,共同對敵。確是高招,無怪後世說景帝此人很腹黑

2樓:南朝

晁錯被殺只有乙個原因,那就是清君側這個問題。

吳楚七國之亂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造反的,

清君側在古代,並不是造反的意思,是比較正義的東西,指清除君主身邊的親信奸臣。《公羊傳·定公十三年》:「此逐君側之惡人。」

《新唐書·仇士良傳》:「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

若變起,足下以一軍敵彼二軍,保護聖主,復大權,清君側,肅宮廷,指揮若定,不世之業也。——梁啟超《戊戌政變記·譚嗣同傳》

這說明,清君側本是正義之舉,但是被人利用,成了造反的遮羞布。

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啊,老百姓會以為,皇帝真的被奸邪蒙蔽了,他們是解救皇帝,

如果殺了晁錯呢?造反還在繼續,那就是告訴天下人,他們是造反,不是清君側。

所以,晁錯被殺,根本原因就是反擊「清君側」這個藉口。

這跟後來的楊國忠、楊貴妃被殺的原因是一樣的。

至於說,晁錯有沒有違法亂紀,該不該殺,這個並不重要,當官的人哪個沒點問題的?想殺誰還找不到一點理由?

3樓:yzong

個人認為根本原因還是晁錯的個性,資治通鑑裡的四個字,「峭直刻深」。

對自己的政治主張,只關注「削亦反,不削亦反」,早削藩,危害小,晚削藩,危害大。至於後果,不考慮;判斷出吳王可能動作,不做絲毫準備。吳楚叛亂後,慌了。

沒有乙個通盤的計畫。和賈誼對文帝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建議相比,高下立判。

對同僚,恃寵而驕,不光是和袁盎私交極差,晁錯可是把丞相申屠嘉活活氣死。殺晁錯,是當時朝堂大多數大臣的意見,過程迅速但程式合法,袁盎只是提了個建議。人緣太差。

對家人,老爸都看不下去了,自殺。

太子家令(後一直公升到御史大夫),學貫儒法,難免恃寵而驕,剛愎自用。而面對困難和危險,先前的莽撞自負變成了慌張無措,不能擔當負責,甚至還夾帶著公報私仇的事。如果不做政治,晁錯可能成為一代文學家,至於政治,表現得太不成熟,滿門被殺太可惜了

4樓:TU5

1.慫恿皇帝御駕親征,2.公報私仇想殺袁盎,3.

劉啟的冷酷,4.袁盎的反擊,5.為了穩定搖擺的諸侯,6.

和同僚關係差,7.自己為人陰刻;這些都是他一步步走向死路的原因;

袁盎是非常正直的人,被劉徹稱為社稷之臣的汲黯是非常崇拜袁盎的;

袁盎和晁錯不對付不是一天兩天的了,正直的人不和小人在一起也很正常。

5樓:貓又川之介

為什麼殺晁錯,因為類似於漢武帝用主父偃,用完了,七國之亂已然爆發,即使不殺待到平叛之後,又是一番口舌是非,基本上沒有其他的用處了,還不如殺了平息政敵與藩王的怨怒,使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行謀反事實的藩王們沒有了藉口。但是腰斬五馬分屍什麼死亡方式皆可,族滅其家太過狠毒!貌似主父偃也是夷滅三族?

歷史證明,變法之類得罪大部分人的活兒不好幹,遠則商鞅、趙綰王臧,近則王安石、張居正、光緒康梁。

6樓:佳而有為

不是景帝智商低,而是他情商太高

說到底還不是玩的皇帝那一套。

他不僅要用晁錯之策,還要用晁錯之命,來保全自己,來爭取其他勢力的擁護。

與此類似的就是商鞅——他比晁錯成就更大,卻也更慘。只能說他們確實真不懂政治。

那些說性格的,晁錯建議御駕親征的,這只是藉口罷了。和晁錯相同的例子這麼多,他們又沒犯晁錯的事。

皇帝用了你的計謀,得罪了人,還需要拿你的命去堵住反對派的嘴,他可以安心享用剩下的勝利果實。君王最大的殘忍莫過於此。

7樓:大明正德皇

朕是讀過書的人,你們看問題找找重點,諸侯打的旗號是,清君側,消滅皇帝身邊壞人,壞人就是那個誰,殺了他,諸侯就是出師無名。皇帝就名正言順了,承諾稱號很重要

8樓:

9樓:石肖

反對一切認為晁錯死於讓景帝將兵這個說法

只說一句,晁錯讓景帝將兵沒錯,此前劉邦滅異姓王就是蕭何留守劉邦親征,晁錯作為前太子家令以蕭何自比完全沒問題,而且考慮到誅呂時呂產派灌嬰為將抗齊兵最終被坑的歷史……拍誰當大將都不如景帝自己將兵來的放心

10樓:

上得了五鼎之食,爭得了錦衣功名,投資的就是自己的腦袋,肉食不鄙,百姓不苦?便宜不能都他娘讓你佔了。「 權海騰欲浪一味馭扁舟 」

11樓:C2H4

很明顯吳王他就是要造反。但是他又不能明著說是造反,不然天下的人就都會說他「大逆不道」.於是找了乙個誅晁錯,清君側的藉口.

削藩之後,政局動盪。普通老百姓都會認為:這晁錯真tm不是個好東西嘿.

(舉個例子:膠西王當時62歲,兒子14歲,在這個年齡間的男子都必須出征,否則斬.你想想都被抓去做壯丁了誰還會對晁錯有好感啊.

)景帝無奈,他也知道晁錯可曾是在忠孝面前毅然選擇了忠,但沒辦法,只得殺了晁錯.倘若不殺?百姓會怎麼想?

你劉啟成心讓我們不好過對吧?那我為什麼還要聽你的?民心則大失。

即便是袁盎不獻策,劉啟最終也是會選擇這麼做的。

至於袁盎和晁錯關係為什麼這麼差,只能說「一代君王,一代臣子」風水輪流轉,皇上更信誰誰更得寵.要看這個臣子的主張是不是對皇上的胃口.爭寵,不論是朝上還是後宮,都是存在的.

今天我說你不好明天我說你那裡差.況且袁盎思想是儒家學說.待人和善,就是個大好人.

而晁錯更偏向於法家,無論什麼東西都要遵守乙個法紀。思想都不同,又要爭寵,不就只能互相懟了。

12樓:龍思

和商鞅被車裂相似。王公貴族權勢威脅到皇權,皇帝需要一把刀來削弱王公貴族;改革後,觸犯大批王公貴族,這時這把刀就成了替死鬼

13樓:馬藍藍

不殺晁錯,如何穩定和拉攏晁錯朝庭上的政敵,以及還沒反的王爺們?七國之亂時立了大功的竇嬰和梁王,他們和晁錯啥關係?你是漢景帝你殺不殺晁錯?

帝王用酷吏往死裡整豪強、貴族和諸侯,事後再借酷吏的腦袋和他們和解,這一套在中國歷史上可不鮮見。無非景帝這一出玩大了,王爺們直接反了而已。

14樓:

景帝是個聰明之人,但缺點很明顯,衝動易怒,殺晁錯是個很沒必要的舉動,事實上還給叛軍背書了,從事後表現看完全是自己在叛亂面前慌了神,聽從了他人的鼓動,殺晁錯和日後廢太子榮的事情也是如出一轍

15樓:秦淮柳

袁盎理念上相信分封那一套,而且肯定是跟藩王有勾搭的。大混混乙個,假公濟私又會搞鬥爭,因此江湖上混得好。

不過晁錯被殺跟袁盎沒太大關係,袁盎多久沒參政了,一上來就跟景帝建言要殺晁錯,你信嗎?純屬景帝拎不清犯慫,然後找袁盎背鍋。

殺人為什麼是錯的?

首先,提的問題就不對,以下說明 人與動物差別在智慧型高一點,產生智慧型是很不容易的事,還有就是殺人減小了人類種群總人口,減少了基因多樣性,對人類協作是一種損害,很多後果對整體人類來說都是損害人類整體利益的事。殺人也可以得到利益,個人財富增加,自己族群利益保衛。例子 你殺死外國間諜,保衛了國家研發的科...

為什麼生物基礎題老是錯?

夢裡花落知多少 說實話,生物真的好學,背書就太沒意思了,要理解,理解呀!理解了什麼都不是事,死記的東西是靠不住的,要聯合多個知識點,不要怕出錯 翰林學庫 同學和我聊天的時候都說,生物的知識點都掌握得很好,但是在做選擇題的時候,往往還是力不從心。社長這是怎麼一回事?其實高中生物選擇題一般都是單選題,因...

為什麼電影爛找導演的錯,電視爛找編劇的錯?

青野健一 電視劇集差怪導演?別吧。大部分的電影劇的分鏡都是公式化的,不帶一點藝術創作成分。考對話推動劇情,70 的鏡頭靠正反打加特寫的,導演還能玩出什麼花?能有個長鏡頭,加點軌道,冷暖對比,玩點排程已經算製片人格外開恩了。一部戲50集,你每集都像電影那麼扣,預算夠嗎?演員檔期對的上嗎?再說權遊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