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曹操招降呂布根本沒有問劉備意見,演義裡為什麼要改成曹操問劉備該不該留下呂布

時間 2021-05-05 14:42:56

1樓:腹黑的朱溫

《後漢書·呂布傳》:乃令緩布縛。劉備曰:「不可。明公不見呂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操頷之。布目備曰:「大耳兒最叵信!」

《三國志》:布與其麾下登白門樓。兵圍急,乃下降。

遂生縛布,布曰:「縛太急,小緩之。」太祖曰:

「縛虎不得不急也。」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

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

「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布因指備曰:

「是兒最叵信者。」於是縊殺布。布與宮、順等皆梟首送許,然後葬之。

《英雄記》:布縛急,謂劉備曰:玄德,卿為坐客,我為執虜,不能一言以相寬乎?

太祖笑曰:何不相語,而訴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寬縛。

主簿王必趨進曰:布,勍虜也。其眾近在外,不可寬也。

太祖曰:本欲相緩,主簿復不聽,如之何?於是縊殺布。

《獻帝春秋》曰:布問太祖: 「明公何瘦?

」太祖曰: 「君何以識孤?」布曰:

「昔在洛,會溫氏園。 」太祖曰: 「然。

孤忘之矣。所以瘦,恨不早相得故也。 」布曰:

「齊桓舍射鉤,使管仲相;今使布竭股肱之力,為公前驅,可乎?」布縛急,謂劉備曰: 「玄德,卿為坐客,我為執虜,不能一言以相寬乎?

」太祖笑曰:「何不相語,而訴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寬縛。

主簿王必趨進曰:「布,勍虜也。其眾近在外,不可寬也。

」太祖曰: 「本欲相緩,主簿復不聽,如之何?」

從《三國志》來看,劉備在曹操遲疑的時候有進言。

從《後漢書》來看曹操要「乃令緩布縛」,劉備進言。但在《三國志》卻是「布曰:「縛太急,小緩之。」太祖曰:「縛虎不得不急也。」

但《英雄記》裡有個特別的記載,「布縛急,謂劉備曰:玄德,卿為坐客,我為執虜,不能一言以相寬乎?」、「太祖笑曰:

何不相語,而訴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寬縛」,呂布有向劉備求救,而進言的人卻是王必?對於原因也記載不同,《三國志》是「布因指備曰:

「是兒最叵信者。」於是縊殺布」、《英雄記》卻是「太祖曰:本欲相緩,主簿復不聽,如之何?

於是縊殺布」。

《獻帝春秋》裡較為完整,結合了前三段史料,但沒有講劉備進言的事,個人覺得《後漢書》是引用《三國志》的說法。具體應該看《英雄記》和《獻帝春秋》,個人覺得應該是呂布想緩縛、投降,但沒成功,於是向劉備求救,劉備還沒說話,結果王必進言,導致呂布直接被殺。畢竟劉備又不是荀彧郭嘉,雖然劉備功勞大,到許都封為左將軍,但並不是曹操親信謀臣。

(個人推測,別當真…)

《三國志:魏書一》: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

《三國志:魏書十四》: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

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

「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宜早為之所。

《三國志卷十四》:太祖令劉備拒袁術,昭曰:「備勇而志大,關羽、張飛為之羽冀,恐備之心未可得論也!」

個人覺得劉備應該也不敢進言,畢竟曹操左右的人都勸曹操早日圖之。但只是個人覺得,我的推測主觀性較強,宜應該以《三國志》為準。我們不應該否認《三國志》,《三國志》難道不是當年寫得最好的一本史書嗎?

當然題主沒說錯,上面四段記載都沒提到曹操主動問劉備。

至於演義方面應該是採用《三國志》的說法為準,改動的原因應該是進一步加強劉備的主角地位,像十八路諸侯(實際沒有十八路)討董的時候,《三國演義》就把發布檄文召布天下的人從橋瑁換到曹操,雖然曹操當時地位已經夠高了,但為了增強主角地位往往需要各種加戲,曹操戰李傕這些虛構戲碼也是如此,還有一種可能這是羅貫中為了汙衊劉備加的。(聽一名好友講的∽)

2樓:寒舟

首先,呂布是完全沒有活命的希望的。哪怕劉備求情,哪怕曹操真的站起身來準備鬆綁。 殺張遼有關羽求情,難道曹操這邊就沒有乙個人能看出來呂布狼子野心?太看不起郭嘉了吧。

在呂布必死的情況下,曹操跟劉備失去了共同的敵人,他們倆的關係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轉變。但是這個時候,劉備只不過是敗軍來投,手下只有關張,他為魚肉,曹操為刀俎。

這個情況劉備是肯定知道,他這句話一出,呂布必死!曹操知不知道,我們不清楚,我個人傾向於曹操暫時沒反應過來,因為他佔據優勢,完全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不像劉備提心吊膽,想得長遠。

曹操問劉備是個很正常的操作,因為畢竟名義上同為漢臣,劉備官職是高於曹操手下的,這個時候自然而然先問劉備。劉備的回答其實無所謂,如果不能讓曹操滿意,他還可以問謀士們。所以說曹操優勢大,可以隨意周旋。

劉備機會可不多,當機立斷。答出了讓曹操無法拒絕甚至後人都看不懂的話:「君不見丁建陽,董仲穎乎?

」為什麼後人看不懂?因為這句話不是全心全意為曹操著想根本答不出來的。但是劉備答出來了!

劉備要的就是延長跟曹操的蜜月期,避免讓曹操過早打心思打到他身上來。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劉備跟隨曹操回了許昌,韜光養晦,青梅煮酒一番表演打消了曹操疑心。在知道袁術的事之後,趁著曹操謀士不在當機立斷,請命出征。

空手套白狼從曹操這騙來了人馬,出征的時候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在許褚來追的時候果斷拒絕。最終龍入大海,再往後三顧茅廬,鹹魚翻身,最終三分天下!

很多人都說曹操這麼青梅煮酒被騙得太容易,但是加上白門樓這一段呢?很多人都說三國演義裡劉備廢物,但是誰還能讓阿滿吃這麼大的虧?進言、種菜、裝傻、請命、拒絕回朝,奪徐州。

如果乙個環節出了錯,劉備就成了曹操籠子裡的金絲雀了!

當然不排除我過度解讀的可能。但這樣我讀這段故事的時候,才覺得劉備是真的了不起。

3樓:小將安國

可見,曹操是看到呂布向劉備要求求情,笑著準備解綁,然後被劉備阻止。

演義裡呂布是在曹操不在時向劉備要求求情,然後劉備點頭可以理解為答應了,曹操回來後呂布向曹操求饒,曹操不知道呂布會不會要求劉備求情,卻故意問劉備該如何,劉備表示不行。

並且加了首詩論劉備的行為,又有詩論玄德曰:「傷人餓虎縛體寬,董卓丁原血未幹。玄德既知能啖父,爭如留取害曹瞞?

可見羅貫中的意圖有一下幾點,1.曹操問劉備的意見,明知劉備被呂布坑過,故意問,主要是為了甩鍋給劉備,順便試探下劉備的忠誠度。詩裡面已經說了,既然劉備知道呂布會害主為什麼不留下他害曹操呢?

事實上曹操問劉備可見曹操的態度就是不留,借刀殺人順便觀察下劉備的態度,如果劉備表示留那麼劉備的忠誠度就需要考量了,這樣突出了曹操的奸詐和劉備的韜晦之計。

2.增加了劉備點頭但最終陰奉陽違,同樣體現出了劉備的韜晦和腹黑。

3.改變了先後性,正史呂布求情於劉備時曹操在場,曹操當時有了放呂布之心,但是被劉備阻止了。

演義裡,呂布求情時曹操並不在場,呂布再請降時曹操直接就問劉備,也可以側面驗證曹操並不想放呂布,所以故意問劉備。

總結:總之是為了突出曹操的奸詐,借刀殺人,而劉備韜晦之策,順理成章的說殺呂布去做這個壞人罷了。

如何點評歷史上的呂布?

歷史環遊記 在史書當中,呂布這人比較勇猛 道德敗壞的基本形象,就已經被定在這了。而且就算在猛將裡,他也是排不上號的,肯定比不過關羽張飛的。呂布這麼厲害的形象,其實是 三國演義 塑造出來的,從乙個評價不高的武將,塑造成了三國第一戰神。三國演義 為什麼要這麼做,又是怎樣做到的?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歷史...

歷史上的呂布究竟有多強?

不能再吃了 唯一乙個把曹操數次逼入絕境,差點殺了曹操的人,軍事不可否定,帶數十騎敢於突入張燕三萬大軍,打的張燕大敗,武力和勇氣不可否定,帶兩千人嚇得紀靈三萬大軍不敢動,轅門射戟逼退紀靈三萬大軍,威懾力不可否認,大破袁術七路大軍,活捉大將,綜合戰鬥力不能否認,唯一的缺點是政治眼光太差,婦人之仁。 原味...

歷史上曹操,劉備你更喜歡誰?

曹操是三曹七子之首,蓬萊文章建安骨,曹操就是建安骨的頭。要不是三國演義可能沒太多人注意到劉備的存在,他在歷代帝王裡太平庸了,文治武功都一般。而曹操是不需要劉備襯托依舊耀眼的存在,僅憑文學水平足以在詩歌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文治武功更是當世魁首,無出其右者。但我還是喜歡劉備。因為這傢伙就是很討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