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火器裝備相比明朝如何?還是像某些書上說的清軍只重騎射,不重火器

時間 2021-05-05 22:13:48

1樓:賈明子

作為乙個明粉,對於這個問題還是得承認清代火器肯定遠遠勝過明朝,畢竟都過了幾百年了,怎麼可能弱於明朝,然而明粉主要痛心的是清朝的防漢政策以及對於先進科技的畏懼和故步自封的姿態,讓我中華民族經受近代的大屈辱。

2樓:TomCat團座

搞清楚,清朝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是「騎射」起家的,任何時候清朝官方也是說自己「祖宗以弓馬開國」。

是「弓馬」聽清楚,跟騎射區別很大很大的。

清朝(滿洲/後金)八旗,是以重步兵為作戰的絕對主力,騎兵—無論是馬刀騎兵還是弓箭騎兵,都是輔助力量,甚至到了皇太極時代,騎兵主要依靠蒙古人提供了,八旗真夷都是能下馬步戰就下馬了,八旗軍實際上從來都是一支騎馬重步兵。

所謂「弓馬開國」指的是八旗軍依靠步兵騎馬來快速機動,戰陣上依靠步弓取勝,這實際上也確實是皇太極時期多次擊敗林丹汗的關鍵戰術優勢。

3樓:非著名人士

小看滿清的能力了,一路收降納叛,明軍最核心的炮兵部隊幾乎都為滿清所有。

清軍憑藉松錦之戰大敗明軍,受降洪承疇等核心要人,開創了三百年基業。

松錦大戰正是東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炮戰。

4樓:錦城的公尺

各種論述都看了一下,我覺得其實很簡單:

當時的裝備水平差別不大,清代的裝備組織更加完善,認識也更深,清太宗就把火炮的重要性放到了國家層面,三個投降的封王。

歐洲的火器裝備進步是因為持續不斷的戰爭,相互取長補短,而那麼長一段時間內,大清沒有撼動它的對手,當然就沒有發展的動力

5樓:劉成昊

重騎射,但更重火器。

這中間火器要分火槍和火炮兩方面。一方面是給綠營大量的火槍裝備,這樣毆打小朋友和欺負造反的農民時很好用。但另一方面嚴令地方不得造炮,這才是問題。

很多人常常混淆火槍和火炮的功能,在相當的時間內,只有八旗才有資格擁有火炮。當然隨著一次烏龍允許了地方鑄炮,但很快也有了限制,地方漢軍的火炮比例少的可憐,而顯然明軍在組建部隊時沒有這些顧慮,車營一次出動野戰炮可以帶近百門是綠營這些二鬼子可望不可即的。八旗試圖通過對火炮的壟斷來建立對全國的高壓軍事統治。

因為騎兵加野戰炮的組合,對只能列陣放放槍的綠營步兵密集佇列是完全的克制。更不用說攻城上火炮的巨大作用。

6樓:山高縣

所謂騎射,跟日軍軍官的劍道是一回事,培養武德而已。

清軍作戰時是極為依賴火器的,幾乎是片面追求投射化。主要戰術是鳥槍兵以大縱深多排隊列進行近乎永不間斷的輪射,直至將對手射崩後才由藤牌兵和馬隊進行衝擊,即所謂九進十連環戰術。比之以淺縱深佇列進行排槍射擊,然後衝鋒拼刺刀的西方軍隊。

輸出基本完全靠火器的清軍,對火器的依賴度反而更高。

顯然,韃清的戰術只能欺負炮兵鶸的敵人,適合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遇見韃英野戰炮,實心彈閉著眼一打一排,簡直就是送人頭。。。

7樓:

這是描繪清康熙時和葛爾丹戰爭的圖

從這火炮對轟,排隊槍斃的場面裡,你能想象這是你以為的兩個「游牧民族」的大戰?

現在人受一堆清宮戲和老野史荼毒太深,真當17世紀還是弓馬大刀的天下?

8樓:晨光之裔

要看你怎麼理解,清朝火器相對於明朝有了很多改進,火器射程在清朝康乾時期做了改進有提高。不過在嘉慶道光年間這種改進又倒退回去了,畢竟滿人重視騎射,防止漢人做大自廢火器武功。但如果是進步那就是瞎扯淡,可以說清朝火器的製造技術和指導思想從來就沒超過明朝。

而且更奇葩的是清朝過了200年還在使用明朝火器,我就只能呵呵了順便一提,很多人貶低明朝火器怎麼怎麼的不行,不過很可惜的是明朝相當一部分火炮過了200年還能用,而且射程還行

到了道光年間,鴉片戰爭的時候明朝戚繼光的造炮之法還能用來對付洋人《清實錄》也有記載

還有很多人說清朝火器裝備率很高,大多數也只是在康乾時期,部分省份也並不能代表整體水平;如果是在之後的嘉慶道光,不好意思,撐死也就50%左右,這個水平已經低於明末。而且有些火器能不能算是火器都要打個疑問,畢竟清朝的兵丁鳥槍射程短,100公尺左右,而且還能超齡服役,能查到的就是166年,至於還有沒有更老的古董我也只能呵呵了

總的來說,清朝火器在康乾時期得益於頻繁的戰爭火槍火炮相對於明朝有很大改進,但其他方面和明朝沒有大的本質差別;而在之後的嘉慶道光清朝火器的技術水平反而在不斷下降,甚至還不如明末;而到了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引進了西方技術,傳統火器向近現代槍炮發展,這種比較也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明朝至始至終都是傳統火器,而清朝火器的發展經歷了傳統火器到近現代槍炮的發展

9樓:漁夫

我去,本來以為某乎是大牛雲集的地方,看到後來變成連乙個標點符號我都不敢相信了,怎麼說到最後大清不是由於科技落後敗的,是因為砍大刀沒砍過人家了

10樓:

我沒有研究過歷史資料,不過我在做近代史作業的時候碰巧做了自鴉片戰爭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間火炮的發展。

首先清朝的火炮發展技術非常緩慢,在2023年的時候,英軍裝配的還是前膛裝彈的火炮,但是到了2023年,二十年不到,已經全部換成了後膛裝藥的火炮,射速大大提高。然而清朝的火炮不過是更加厚重了而已,內壁上還清晰可見有沙眼和氣孔缺陷,沒有技術上的任何進步。

火炮的核心技術是合金鋼的製備和加工,關鍵工藝是炮管的鍛造和鏜制炮管工藝,清朝壓根就沒朝這兩個方向發展,一直用的鑄鐵鑄造方式,為了提高射程只能不斷加厚炮管,所以到了鴉片戰爭的時候已經重到無法調整設計角度了了,但是射程還是比不上英軍幾百公斤的火炮。

11樓:曹節

簡單的說,縱向對比的話,清初火器普及率比明代有所提高。但橫向對比的話,清軍火器應用水平落後於準格爾、越南、緬甸等周邊勢力,西方就不必說了

12樓:

縱向比,清朝火器當然比明朝的強,畢竟繼承明朝且加以發展的,但同時期明朝火器與歐洲的差距要比清朝與歐洲的要小是很明顯的,清朝統治者還是沒有重視火器發展的,不然在雅克薩之戰也不至於用人海戰術了。

13樓:

清朝火器不論從戰鬥效果還是裝備率上都比明要強很多。

這個很多答案資料很清楚了,我就不貼了。

女真人不是游牧民族,是半漁獵半農耕,南邊的建州部和海西部比較偏向農耕,北邊的野人部偏向漁獵採集。早期的軍隊以重步兵為主力,輔以優秀的輕步兵和少量的騎兵。中期收服漠南蒙古後,才由蒙古提供了一支優秀的騎兵。

同時吸納發展明軍的火器,重步兵比例下降,火槍兵和重步兵逐漸持平。

14樓:補天裂

清朝並非不重火器,明朝的火器也並不強。

清朝開國的火器很強,但至鴉片戰爭時期確實是衰弱了,不過衰弱的主因並非不重視。而是封建社會的意識決定的,皇帝最重要的任務是維繫自己的統治,而少數民族建立政權並實行民族隔離政策的各朝代,統治者的目的是維護本族的統治,所以拿下天下之後,削弱火器,削弱漢人力量是必然之舉。

明朝火器水平已經開始落後的了,明朝在火繩槍基礎上搞三眼銃之流的時候,歐洲英法普魯士在搞燧發槍,在搞線膛,在搞後裝,在搞大方陣和排隊槍斃戰術。

這種差距就像一方面還停留在二戰時代,不停給戰艦裝厚甲,大口徑火炮,而別人已經在玩艦載機和飛彈了,那自然時間拖得越久,越不是對手。

這是明清時代中國創造力開始板結遲滯的表現,其實早就開始了,宋朝創造性就開始減弱,甚至漢唐都是不斷衰減的,中國創造力最強的時代是春秋。

漢唐橫向對比強大的原因,一是將春秋創造的許多東西發揮到了極致,而另一方面,當時的歐洲板塊是更黑暗中世紀,而中亞是學習能力很強,創造力基本等於零的阿拉伯……

明清橫向對比弱,因為別人已經走出了千年的黑暗,而中國在理學之下,板結得更厲害。

清朝發展二百年還不如開國和康熙時代的原因,滿族皇帝的第一任務,是維持滿族的統治地位,而非不願意重視火器……其實康熙對近代科學很感興趣,但相對於壓制漢人,這並不重要……因為不管是火器,還是近代科學,這種能大規模普及的東西,首先必然大幅增強主體民族得力量,就像清末,火器大發展的時代,從湘軍開始,滿族統治的毀滅程序就已經開始了。

手機碼字,就不上乾貨了

15樓:

全都在撕逼和夾帶私活的答案。

簡單回答題主問題。私以為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火器是否有進步。

個人看法是有改進沒有進步。從火槍而言,個人認為依次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火門槍,燧發槍,定裝彈藥和膛線。而很明顯明末到一鴉國內始終停留在火門槍時代沒有代差因此只有改進沒有進步。

第二問題關鍵是重騎射還是重火器是乙個比較。滿清國策是國語騎射。你說哪個更受重視。

16樓:蔡博文

17樓:有易

這就好比乙個六年級考59分的說比乙個三年級考100分的強,懂得知識多。

至少我認為那個三年級考100分的學生絕不至於到六年級只考60分。

18樓:

中國歷朝歷代從來不排斥外來先進事物,除了滿清。晚清的洋務運動也主要是漢人官吏在推行。

有種差別叫質的差別。

明朝科技緊跟世界潮流,而到了滿清這裡只有呵呵。上面陰陽怪氣洗地的,洗洗睡吧。

把鍋甩給儒家也是某些人的習慣性動作了,為什麼不想想為什麼到了滿清這裡這個國家就愚昧成這樣了呢?而明朝為啥科技就能緊跟世界潮流。

有句話我覺得說的特別對,很多人對於封建社會的印象主要來自明清。而實際上明清和宋之前明顯不同,而清又與宋明及宋之前在對外先進事物的態度上有本質不同。

19樓:鐵幕重重困青年

大清以騎射立國本身就是是拿來騙騙漢人的,讓漢人以為騎射才是根本,而八旗卻大量持有火器。漢人若是有心反抗,以為清軍以騎射為主,結果一上戰場,馬上就被火槍啪啪啪打臉。誰知這大清是一天不如一天,那些八旗後人還真當努爾哈赤是靠騎射立國的,忽悠忽悠者連自己都信了。

20樓:

中國古代的火器是有專門的研究的,前幾天剛好看了。結論就是,清代火藥技術有明顯進步,但是火器始終發展都逃不過萌而不發的階段。中國的火炮質量確實有問題,跟緬甸打的時候是用人肉堆出來的,因為火器製造不如對方。

從明代到清代,中國自行鑄造的都或多或少容易炸膛,因為鑄造時工藝不過關,容易出現蜂窩,炮身的而且材料問題一直沒有突破。

清代火器,光銃和槍就有幾十種之多,但普通士兵所裝備的非常差。即使是八旗也都是最差的一等裡面好一點的。

明代軍用火藥製造混亂,鑑於此清代火藥有早期的工部製造發往各省,後由工部頒布準則,各地督辦,其火藥配比尤其是康熙雍正以後的基本接近現代的比例。

21樓:亂點科技樹小黃鴨

滿洲的火器水平繼承於明朝,縱觀明末歷史,滿洲入主中原的歷史,其實清軍通過學習加招降前明軍火器無論數量還是使用的效果都是大大好於明朝了。

為什麼認為明朝火器比清朝先進?

歐根宇王 野狗紐基 韃清在鴉片戰爭拿大明的火器去打仗都是事實 不光是明朝的火器,就連元朝的火器都拿出去用了 只要是對韃清不利的遺老遺少們就不考慮了,鍵盤劈里啪啦亂響一通之後就是韃清沒做錯,一切都賴明 發財戰區 在我看來,整個明清時期中國在火器發展方面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成就,僅有虎蹲炮一項而已。由於這是...

清朝火器相對明朝出現倒退這個謠言是何時出現的?

從喊驅除韃虜的口號就開始了,貶低清朝是革命需要,當然在新世紀滿清那種帝國形式也是維持不下去了,遲早是要崩潰的,但不是那麼不堪。十幾年前網上都是宋明粉天下,說的宋明能帶領民族進入現代化一樣。最近幾年史料的傳播網上才開始重新審視清末的歷史。 蹬蹬你個蹬蹬 首先清朝火器相比明朝火器倒退這是很扯淡的乙個論調...

為什麼明朝皇陵都存的都比較好?相比清朝的皇陵卻被大肆盜掘呢?

士說欣語 我來簡單解釋一下吧。明清兩朝三處陵園 明十三陵 清東陵 清西陵 均有開放的皇帝墓,去看看就明白原因了。比較一下明定陵 乾隆帝陵墓 光緒帝陵墓就很容易發現問題所在了。第乙個原因,墓道不正。清朝皇陵的墓道,全是正南正北的,從啞巴院直接往正前方挖就可以進入皇陵。而明皇陵的墓道並不在正南方,怎麼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