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吐蕃打仗為何敗多勝少 其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1-05-09 22:00:02

1樓:deryck

古代打仗,國家戰鬥力一般取決於幾個因素,人口數量,個人體質,糧食保障。

1、唐朝那會兒,青藏地區沒那麼冷,糧食產量還不錯,所以人口數量有一定保障。

2、相對平原地區,青藏的高原草原地區能順利長大的人口都是經過自然篩選的,本身體質就會好一些,加上高原草原地區農牧生活習慣的影響,個人戰鬥力也會強一些。

3、那會兒他們還沒大規模信仰佛教,還不存在大量人口進入宗教寺廟,不從事生產,純粹依靠供養的事情。

後來,環境改變導致人口數量減少,宗教影響進一步導致人口減少。所以,到建國前,那邊人口就剩下那麼點了。

2樓:九方歌

最怕的就是這種半路出家的「歷史學家」提的問題,你說他不懂吧,他能扯上兩句,你說他懂吧,又了解的不深入。

我們那兒有句諺語「半罐水,叮噹響」

3樓:王五

別誤會,敗多勝少還能接著打,這才說明國力強盛,反而外戰勝率極高說明該國實力較差。

這個邏輯是非常簡單的,兩國處於膠著狀態的時候,長期處於進攻態勢的一方勝率肯定較低,因為他們需要不斷攻城掠地,直到被阻擋下來。

而防守方不管丟了多少地,只要擋下來就算贏了一局,同一座城在被打下來之前可以刷出無數個勝場,但最終丟掉這座城的時候僅僅算作輸了一次。

這就是為什麼漢唐外戰勝率都比兩宋低,因為只有挫宋這種東西可以做到被人壓著打幾百年,在反反覆覆的防禦戰中刷了些勝場,於是勝率就顯得高了。

當然了反例也有,比如明朝和後金的戰爭就是後金作為進攻方勝率更高,卻因為國力差距太大,勝利無法立即轉化為摧枯拉朽的態勢,在以戰養戰的狀態下堅持打了幾十年。

唐和吐蕃就是前面的情況,吐蕃僅僅是依靠著地利頑強的活著而已,要論國力盛唐夠打三個吐蕃,但是架不住藏族人民擁有強大的肺活量,打不過就縮回青藏高原,任你國力再強也不能終結比賽。

其實中國所有能跟漢人王朝打拉鋸戰的少數民族都是這種情況。

漢人依靠農耕區的生產力優勢形成了巨大的國力優勢,正面硬剛是沒人能一直壓著漢人打的,反之漢人只要勝利一次就把你徹底溶沒了。

但是蒙古人有無法耕種的草原,滿族人有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區,藏族人有難比登天的青藏高原,正面打不過就回老家苟著發育,幾百年後回來接著皇城PK,說不定就把漢人老家給拔了。

漢人沒辦法完全消滅馬背上的民族,沒能力深入雪地消滅長白山裡的漁獵民族,也登不上青藏高原,這才是「敗多勝少」的大前提。

相比之下南方的少數民族就沒有這個運氣,出生點刷的不好,被漢人依靠大平原農耕區的生產力碾壓了上千年,居住地越來越少、南遷西遷到處跑,要不是西南有片鳥不拉屎的雨林,南方怕是早被刷乾淨了。

話又說回來,中華文明過去的輝煌也離不開北方少數民族的貢獻,中華文明圈相比印度、瑪雅之流的一大優勢就是天生自帶對手,被迫進行了上千年的軍備競賽,進步對於古代王朝來說是求生本能一樣的剛需。

感謝長白山,感謝蒙古高原,感謝青藏高原,正是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所在地的民族每次輸給漢人都能保住本錢,緩口氣回來接著打,所以我們的文化不像印度人那樣吃口飽飯就趴窩混日子。

危機意識是什麼?就是一翻開歷史書,字裡行間都寫著再不努力就要有人南下揍你了

4樓:一點浩然氣

唐朝和吐蕃拉鋸打了上百年,可以劃分多個時期,唐朝佔據上風的時間更多。比如唐玄宗時期,晚唐濰州之戰後。武則天那個時候和高宗朝被吐蕃打的很慘主要是大非川丟掉了地利加上武則天清洗反對勢力。

安史之亂後就不用說了

5樓:

主要是吐谷渾被吐蕃滅了,失去了緩衝國的同時吐蕃勢力大增;還有乙個方面就是回鶻勢力逐漸衰弱。推薦翻一下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這一段寫的挺全面。

6樓:昨夜的雲

因為吐蕃在高原上,古代又沒有氧氣瓶,唐朝精兵到青藏高原就會有高原反應,戰鬥力大大降低,唐朝戰敗大部分都是在高原上。但是吐蕃到平原上是打不過唐朝軍隊,吐蕃就算打到長安也占領不了,草草退了。

如果沒有發生安史之亂,唐朝能征服吐蕃嗎?

似是而非 不能。因為唐朝的軍事政策一直是擴張發現西北,穩固並擴張東北。最主要的原因並不只是吐蕃東征軍和北征軍的戰力有多強,九曲之地有多難攻克,而是因為吐蕃只有牛羊,窮得一匹。不像西域中亞各小國那麼富有,又沒有多少兵力,而且他們各自為戰,逐一擊破很容易,每次都能收穫滿滿。玄宗朝中後期,唐的軍力強到史無...

唐朝時的吐蕃真有網路上說的那麼強大,甚至 吊打 唐朝嗎?

可愛無所畏懼 是的,吐蕃是當時世界第一強國。吐蕃才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東敗大唐,西拒阿拉伯帝國,南讓尼泊爾 南詔稱臣。吐蕃先是發兵吞併了白蘭羌部族和唐朝的屬國吐谷渾,唐朝一點辦法都沒有。663年吐蕃佔黨項白蘭吐谷渾,670年唐軍戰敗,吐蕃佔河隴西部,679年下半年吐蕃連續進攻,多次大勝 先後破...

為什麼稱唐朝為巨唐?

唐代疆土比漢代更大,各方面都是超越前人的,當時的人應該也意識到並感到自豪 注意到巨唐都是中唐以後出現的,基本上也是這以後口語白話就越來越進入文學作品 巨唐在今天看來其實都有點土,巨字已經被濫用,當時反而覺得新鮮 如果按物理的三觀,微觀巨集觀宇觀,應該叫宇唐,既科學又霸氣 灑灑水 將星璀璨,彪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