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的大小軍閥裡面幾乎沒有不戰而逃的?

時間 2021-05-07 21:20:18

1樓:不近女色董太師

丞相驅兵到處,戰必勝,攻必取,卓亦素知。昔日濮陽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繡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割鬚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此皆無敵於天下也!

2樓:

曹操在宛城不戰而逃,跑的慢了點,還帶了傷。

孫權在宣城不戰而逃,幸虧有周泰,不然死了。

孫權在合肥不戰而逃,因為新城遠,看二十多天就跑了。

這不都是不戰而逃。

曹操帶著曹洪去募兵,通過關係募到幾千人,然後連敵人都沒遇到,兵跑的就剩幾百人。

這境界比不戰而逃高多了好吧。

所以不要張嘴就幾乎沒有,要確定到底有沒有。

確定有沒有之後,再看看有沒有更高峰,都了解了再提問能有多難。

3樓:

這個幾乎到底是有幾個啊

然後不戰而逃是要怎麼樣呢?

戰而逃又要怎麼樣呢?

那你對於「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理解下,尤其「敵進我退」這個算是哪乙個?

4樓:皮猴小百合

軍隊組織度問題,當時精銳部隊就那麼幾個,剩下的軍隊戰力也就那意思了。再趕上那種被招安的山大王部隊,部分都是被裹挾的良民,平時最多拿鋤頭,基本沒碰過刀矛槊戟,那戰鬥力組織度就更可想而知。

兩軍對壘,基本上大多先對射幾輪,這時先死第一波人。經歷過打仗的職業軍隊,對這個見怪不怪,畢竟都是腦袋別褲腰帶上整口飯吃的,死人那見得多了。但如果是新兵、良民、暈血的,或者是我這類的意志品質不堅定的人,那怎麼樣?

慌了!在軍陣裡,這種氣氛是會傳染擴散的,一傳伍,伍傳什,什傳隊,這時就出問題了。

上面還說的只是第一波。

兩軍近戰,戈戟互交,手指、胳膊、大腿、腦袋、耳朵、眼珠子亂飛,能對這種情況泰然處之的一般人有幾個?現在的人,十個人見這個場面,得有六七人現場吐了尿了。而軍陣裡,見這種情況,基本上三類:

興奮的;麻木的;慌神的。

近戰焦灼了,騎兵該突擊,且不多說,就一百騎過來,光是一片煙塵加上震地的響動,就能給人以心理衝擊,更不提戰馬與長槊衝將過來,把人擊穿擊飛給活人帶來的心理傷害。

戰場上瞬息萬變,每一分每一秒,人們的情緒都不一樣,情緒不一樣士氣也會不一樣。有戰鬥力的精銳部隊,除了能攻能守,還要有很好的組織度,戰場上處於劣勢時,能有效重整態勢。

當然了,要是主將被敵方一下剁了,或者大火燒了幾十里,有組織度也沒用

5樓:sk8-石頭

劉備在徐州並非所謂「不戰而逃」。

《三國志武帝紀》:(曹操)遂東擊備,破之,生禽其將夏侯博。

《三國志袁紹傳》:太祖至,擊破備;備奔紹。

《三國志先主傳》: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先主敗績

武帝紀、袁紹傳、先主傳都記載劉備是防守失敗才逃跑,為什麼你還要採信《魏書》記載的「不戰而逃」呢?

6樓:老槍

怎麼會沒有?!不說別的,僅舉阿瞞和孫十萬兩人為例就夠了。阿瞞在宛城與張繡的嬸子胡天胡帝時,張繡憤怒之下舉兵反叛。

阿瞞見勢不妙,也不顧愛將典韋在後面死戰,騎上愛子曹昂獻上的寶馬,不顧一切一溜煙跑它娘了,管他愛子愛侄愛將去死!曹阿瞞可真是英雄啊!!

孫十萬在合肥之戰中,以絕對優勢的兵力被張遼八百步卒打得潰不成軍。慌亂之中,孫十萬逃到乙個山頂,被張遼發現後,張遼「叱孫權下戰,權不敢動。」哈哈哈,孫十萬可真是英勇無比啊!

不愧為能夠「親射虎」的孫郎!!

7樓:楚去病

太祖南征,軍淯水,繡等舉眾降。太祖納濟妻,繡恨之。太祖聞其不悅,密有殺繡之計。計漏,繡掩襲太祖。太祖軍敗,二子沒。繡還保穰,太祖比年攻之,不克。

曹公但凡管住下半身,也不至於賠上好大兒和大侄子。

三國裡面誰的功夫最高?

逍遙散人 一般公認最高是呂布,雖然他被譏諷為三姓家奴,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的就是,呂布的武力值在三國裡也是極高的,最起碼也能排名前三,這點無可否認。當然,也有人說三國最高是典韋,這就很難說了,因為典韋死的早,和呂布等人基本也沒怎麼正式交過手,所以真的是很難說,因為沒有正式較量過,所以武力值的評定就有點...

一直沒想明白為什麼三國裡面叫英雄,水滸裡面卻叫好漢咧?

九家 我想從這兩個詞的試用情況來看。英雄更傾向於在乙個巨集大敘事的背景下或者在精神層面對乙個人做出的評價,而好漢則更傾向於基於一些較小的事情對乙個人做出的評判。比如像三國時代,軍閥割據混戰,如果你能在這一片混亂中站穩腳跟,並且形成一定的政治軍事力量,從而在軍閥當中佔據一定的話語權,你就會被人稱為英雄...

東漢三國,涼州軍閥宋建的勢力範圍有多大?

蘇沉船 沒多大,枹罕就金城郡乙個縣。因為位於黃河上游,故稱河首平漢王。因枹罕地理是傾斜盆地,山谷頗多,又有豐富水資源,據守住要口後很難進攻,山高皇帝遠又不愁資源,是造反叛亂的好地方。宋建割據多年基本沒怎麼活動,在軍閥縱橫的雍涼地區裡就只有韓遂和馬騰父子最大。馬騰和韓遂相攻多年,也沒見有宋建什麼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