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記憶和集體記憶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5-31 19:24:32

1樓:林彬懋

這個議題很吊詭,因為世人對「個體記憶」的了解束手無策,卻想從「集體記憶」的解構裡窺知「個體記憶」的奧秘,於是就有了「集體記憶」或「社會記憶」的探索。現在容我以「文字與語言的記憶」來論述這個吊詭。

毋庸置疑,語言與文字是「記憶」的乙個內容,因此「記憶」不異一種在「意識」裡展現「意識」的造作。職是,「記憶的展現」即為一種「意識的流動」,而且意識一旦流動起來,如流水潺潺,不止遷流自如,而且縱跨「過去、現在、未來」,使得「回憶、觀照、臆測」互動公升起,卻又每每被念念變遷的牽扯而遮蔽了內心的本質。

這個念念遷流的記憶呈現是很幽渺的,而且充滿了困惑,因為在「線性時間」概念的愚弄下,「過去的回憶」、「當下的觀照」與「未來的臆測」都只能使得「記憶」失魂落魄;而更奧妙的是,文字既是人類記憶的乙個內容,又是人類左右記憶的乙個重要因子----這個困惑將在未來世的兩岸交流裡衝擊億萬中中國人,這個奧秘,譽滿台灣的公尺蘭昆德拉對中國未來「正體字、簡(異)化字」的融匯做出了貢獻,因為他曾在《緩慢》一書中說:「緩慢的程度和記憶的濃淡成正比;速度的高低與遺忘的快慢成正比。」

麻煩的是,公尺蘭昆德拉這兩種說法都很曖昧,由於我沒讀過原文,更由於公尺蘭昆德拉聲名顯赫,所以我只能歸罪於艱澀的翻譯手筆無法準確地傳達原作者的意思;不論如何,我以為記憶無關濃淡,總得在開始回憶時呈現梯階式的回溯----下梯階的速度越遲緩,則「記憶」越濃稠不化,反之則越稀清不明;同樣地,當思緒必須重新回覆到「記憶」剛現形的思緒狀態時,思維放下「記憶」的速度就有賴於鋸齒割離「記憶」的利鈍----鋸齒轉動得越快,則「遺忘」的速度越快,反之,則越慢了。這段「遺忘與記憶」的詮釋對了解公尺蘭昆德拉這兩句名言的意涵與對破解「線性時間」的概念至關重要,因為任何人想在文字書寫與傳遞形式的「時間遷流」裡,將文字的「空間性存在」釐清出來,都必須了解時間的獨立現起與「數、時、方」的直線遷流所交織成的關係,而一旦了解了這個,中國從「八卦」以降就已經建構起來的「時位」觀念必然現起。

當然由於「文字的邏輯本性」是一種「空間性存在」,不含時間因子,卻又必須在意識活動的「內在時間性」中才能形成,更由於意識活動本身也是一種「空間性存在」,所以人類對文字的記憶必須建築在人類對「外顯時空」的遺忘,以及重新喚醒「內在時空」的記憶。此時,公尺蘭昆德拉的紓發終於有了正確的導引:「回憶(內在時空)不是對遺忘(外顯時空)的否定。

回憶(內在時空)是遺忘(外顯時空)的一種形式。」或者更直截了當一點地說,「回憶(線性時間),不是對遺忘(迴轉時空)的否定。回憶(線性時間)是遺忘(迴轉時空)的一種形式。

」總結一下罷,用中文的「否定語法」來詮釋西方這個「肯定敘述」,即是「意識非意識是意識」。

這裡所無法說清楚的正是文字承載意識的侷限,更因文字本具的「線性時空」意涵使其所推衍出來的「意識時空」充滿了混淆的根源;這個「存在與意義」或「空間與時間」的矛盾之所以存在,乃因人類回溯到「數、時、方」呈現圓圈狀態時,梯階與鋸齒在連線處相結合,那種多次元記憶面貌超乎人類的平面思維所能揣測之故。

「記憶」的確是多次元的,因此「過去的事蹟」將在「未來的時空」裡重複,「未來的經驗」卻在「過去的時空」裡發生過;於是在人類循序漸進、線性推衍的個體場景裡,「記憶」總是閃爍著光芒,任意撥開沉澱於時空裡的水霧,又在灰濛濛的反射光裡,亟力剝除一層層的雜念以及呈現乙個超越時空、多次元的透明世界,企圖清除蔽障,而開展平靜自在的內心以消弭時空的糾纏。

此時只能「遺忘」,不止要遺忘「過去的經驗、未來的記憶」,更要遺忘「既定的成規、未來的或然」,於是原本不具「時間」意義的「當下」在遺忘「過去與未來」裡只能現起,並且在「過去與未來」對我們的心思都不起作用而呈現端凝的情況下,清楚地察照自己被分心的根源,而重新集中注意力於自己的覺知與經驗,茍若能夠做到的話,即臻「修行人」的開悟狀態。

此時「當下」只能覺照到乙個非常微細而清淨的內心,而不會落入記憶的陷阱,而「心意識」才能在主客已然破除的襯映下真正浮現----這麼乙個不受時間與空間蠱惑的記憶場域,即是唯識學中獨立於「心緣心所」與跳脫「有為無為」的一種三昧地定境,如如不動,即禪宗所謂言語道盡、不立文字的「開悟狀態」,也是西方聖者在二分法的限制下籠統地稱之為Epiphany的「靈知狀態」。

「心意識」是一種無礙現象,是非物質的,但也只有在話語轉折的地方,或在乙個很細微層次的「念頭中斷處」,心的本體淨光才會出現,因「斷無空白不能斷」故,但由於這個中斷時刻快如閃電,所以淨光的出現也就於剎那間繽紛變遷,一如水晶球的光芒於剎那間閃爍。其實水晶大多時候都呈現水霧狀,只有當內心已然排除自私的妄見,水晶才能除去表面的色彩而顯露純潔無瑕的澄澈,以光明本性遍照內心。這裡隱涵著「一顯皆顯、因果同時」的關係。

張錫模教授的〈記憶場域的出擊〉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短文,其所引述十九世紀的法國學者魯南藉著「民族主義與集體記憶的關聯性」所推衍出來的「記憶與失憶(遺忘)的辯證共存問題」可能即是公尺蘭昆德拉的紓發原始依據;或者換個角度來說,因為魯南的時代久遠,所以公尺蘭昆德拉的紓發緣起於弗洛伊德的「遮蔽記憶」理論,也不是那麼地不可能。

不論原始出處為何,張教授所歸納出來的「記憶的背後隱含著排除其他的大量訊息……其實是一場關於記憶場域佔有權的競賽」不過只是詮釋了「集體記憶會遮蔽更深層但較模糊的其他記憶」的乙個「集體記憶的現象」,而無能探索「個體記憶的現象」,更無法闡述「個體記憶的本質與存在」──這個失誤不免遺憾,因為「個體記憶的本質與存在」才是了解「記憶與失憶(遺忘)的辯證共存問題」的關鍵所在。

當世人面對這麼乙個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思想家甚至宗教家都無能詮釋「個體記憶的本質與存在」的狀態下,人類「個體記憶」的形成與演變就始終都是個謎,於是科學家旁敲側擊,在「能詮」的一端發現了「人腦之中有四種腦波左右著人類的記憶」,卻在「所詮」的另一端發現了「人類記憶的五大種類----依頭字語簡稱為WIRES模型」。

想來「能詮」了解不易,所以這個左右人類記憶的腦波解釋起來就有所困難;但「所詮」容易掌握,於是這麼乙個「人類記憶模型」似乎真的就將人類的記憶定了形:

一、極短記憶:支配人類的工作、坐息種種功能,類似電腦裡的CATCH傳遞即時工作記憶;

二、長久記憶:隱而不顯的無意識記憶;

三、遙遠記憶:隨著時間經過而逐漸退化;

四、插曲式記憶:記錄個人的特殊經歷;

五、語意記憶:文字元號及其代表之意義。

根據張錫模教授的說法,這「五大記憶種類」與「四種腦波」的結合即是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方興未艾的「人腦工學」的理論依據。

大哉科學。人類在面對「個體記憶的本質與存在」仍舊懵懵懂懂之際,卻能夠從「集體記憶的現象」引申到「個體記憶的現象」,然後從「個體記憶的現象」其中的「能詮」與「所詮」發展出來「人腦工學」,當真是波瀾壯闊;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在人類這場個體記憶的形成與演變的探索裡,個體記憶場域的「現象」經過了「能詮」與「所詮」的抽絲剝繭以後,其空間性本質呼之欲出,而且隱隱然提供了中中國人乙個融匯「正體、簡(異)化文」的契機。

我想假以時日,人類這個「記憶的形式與載體」必將無所遁形,屆時人類發展必臻另一高峰。但是「記憶」的探索就像任何一項人類的發展一般,總是利弊相隨,於是就在「記憶理論」仍舊無法突破之際,政客與商人對人類記憶的困惑卻廣加利用,夜以繼日地在文字上或影像上加深人類對記憶的困惑----此之所以廣告或宣傳能夠不停地以影像與感性文字達到促銷目的或政治宣導最有利的理論根據,也是影視媒體在後現代的「多媒體功能」裡占有絕對優勢的原因,更是以溝通為目的之文字敘述在「網際網路」的文字氾濫裡,不得不低俗短小起來的原因。

這個「記憶」的困惑或許能夠「創造永久記憶的效果」,但絕非人類之福。我想公尺蘭昆德拉在這裡比魯南與弗洛伊德悲觀了許多,所以他對「記憶」發出的既優美又吊詭的紓發就令人「獨悵然而淚下」;或許我過於敏感了,但是每當我面對大陸的「改革開放」,我就不自禁地想起中土這半個世紀以來對「社會主義」理想的堅持,以及左右意識的懸盪對社會所產生的翻天覆地的變革。

這時我總抑制不了哀傷,於是我就將昆德拉的紓發引申過來,權充療傷的藥方了:「回憶(改革開放)不是對遺忘(社會主義)的否定。回憶(改革開放)是遺忘(社會主義)的一種形式。

」當然這個引申仍然吊詭,所以我就再回溯至魯南與弗洛伊德的推論,以「記憶的總體,僅是無法精準確認的時代感覺」來註解昆德拉的紓發;這時「記憶場域」終於有可能替人類文明的變遷與發展做下終極說明:「回憶(宗教大花園)不是對遺忘(無神論)的否定。回憶(宗教大花園)是遺忘(無神論)的一種形式。

」只不過左說右說仍舊混淆,其實以純粹中文敘述,一目了然,即是「宗教非宗教是宗教」而已矣,這是西方拼音體系的「物件語言」所不能描述的意境。

中文敘述的「否定語法」的奧妙即在此。說到這裡,一切的論說或紓發似乎愈發證實了「遺忘與記憶」在初始訊息載體的「記憶場域」裡原本只是一種意識的運作;在這麼乙個「記憶場域」裡去搜尋「記憶」或遺忘「記憶」,就牽涉到乙個在意識主體裡強分客體的「現象」,以方便「能詮」與「所詮」的運作;此時,「心緣心所」所形成的各種抽象概念已然牢不可破,於是記憶這些抽象概念就形成乙個巨大無比的意識空間,而「記憶的展現」則只能為一種「意識的流動」。

----節錄自《遺忘與記憶》,《象學無象》第三輯

2樓:

第一次接觸這個東西是在2023年左右,因為當時得知午馬老師沒有去世,搜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具體還是等高人來解答。

ps:午馬老師2023年去世。

記憶和理解有什麼不同?

tommyveggie 記憶是對過去曾做過的 現在正要做的 未來將要做的事情,不忘失,不遺漏,不錯謬。記憶的作用是讓心不散亂。理解是審察 推求 明了 抉擇,是對事情的共性 特性進行分析,比較,於各種矛盾的道理和解釋中,擇一而從,理解的作用是去除內心的懷疑。 meepo 記憶是純粹的資訊,理解是指建立...

江湖和社會有什麼區別?

唇動唯兮 到了我們這一代,其實很少說江湖了,就像某電影中說到,那個時候,人們不會關心太陽,人們把一種叫錢的東西看得很重要,其實概念如何是要看自己,社會怎麼都沒以前的江湖那樣打打殺殺,但人們也會冷漠也會為了錢,拼命 拼命四郎 從我個人的角度上講,江湖中人,是和朝廷中人相對應的,那麼所以古代的江湖中人,...

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有什麼區別?

小神貓 社會也許沒有這麼可怕,我是去年畢業的,目前工作小半年。中間回過幾次學校,有兩次和老師打交道。一次是檔案裡缺少報到證回學校拿報到證,一次是回學校看看班主任。從社會在回學校有些不適應,這種不適應是老師對待你的方式,我畢業了不再是學生,但是招生就業辦公室的老師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讓我非常不習慣,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