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怎麼解釋宇宙和問題的源頭問題?

時間 2021-05-13 08:15:43

1樓:三步一顛

佛教經典說,在很小的微塵裡有地微塵水微塵火微塵風微塵虛空微塵,這些微塵都是無常法,它們會轉變,它們的相續不會中斷。所以,即便我們所居的世間毀滅之時,這些微塵依然存在於虛空中。根據世親論師的《俱舍論》裡說的,投生於這個地球的眾生,它們的業力會使風微塵受到影響,於是風微塵開始搖動,彼此碰撞,便形成了四大種中的風大種,而後產生溫度形成火大種,有了溫度就會產生水氣而形成水大種,然後,產生雨水,雨水產生堅硬的冰,經過漫長的時間後就形成了地大種。

故,根據佛教經典,這個地球形成最開始的因,就是要投生到這裡的眾生的業力影響了風微塵,使風微塵開始搖動,從而形成地球。

佛教認為,心識與物質之間是有關連的,透過我們內心的想法,我們是有能力去影響外在的物質。故,如果投生在某處的人們,多數人都是前世造過許多殺業的人,那麼這個地方就很容易發生戰爭,這種由心識的力量影響外在環境的結果,屬於業果中的「增上果」。

如果地球的形成非由業形成,那在佛教將如何解釋呢?經論在談到微塵時,有毗婆沙宗的論師認為,最小的微塵之間,彼此並不會直接接觸。毗婆沙宗論師說「這些細小微塵雖然不碰觸彼此,卻可以堆積成為乙個物體,而且不會散掉,因為這些細小微塵有一種力量,可以彼此拉近。

」這種互相吸引的能力,有人說:它是風的能力。有人說:

它是屬於微塵自有的能力。根據論典說「細小微塵間,有種可以拉近彼此的力量」這個拉近彼此的力量佛教認為是可知的。由於微塵本身擁有集聚的能力,當這種力發揮作用時,微塵就會集聚。

在宇宙空間裡,並非從來沒有類似地球的世間存在過,毗婆沙宗以為在這個地球世間尚未形成之前,有另乙個類地球的世間曾經存在,只是後來因為分散的力量發揮了作用,於是就散掉了。當分散的力量用盡時,微塵的集聚能力就發揮了作用,於是微塵又會慢慢集聚,最後形成我們知道的這個世間。這是毗婆沙宗有別於經部宗不從業的角度解釋這個世間的形成。

2樓:若無閒事掛心頭

受邀致謝你感覺到了什麼?還是現在去吃午飯?

評:準備去吃午飯但是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我很久可能是我的我執心太重吧

回:餓了吃飯,困了睡覺……

佛教對於宇宙萬物及人類的起源是如何解釋的?

宇宙有沒有盡頭 成 住 空 壞 周而復始 宇宙和生物 肉身 都是如此。靈魂 通俗的稱呼 被困在其中迴圈,就像困在鍋裡的熱粥無止息地翻滾。所以佛陀更多的是教導如何覺悟,擺脫在其中流轉的束縛,但你若是求現世或往後幾輩子的福報,也是有很多方法的,但終究不是根本的解脫。 肉墩墩 眾生命終皆生光音天。自然化生...

佛教密宗的「即身成佛」怎麼解釋?

大乘的不共觀點 眾生首次成佛,不會在欲界,而是在色究竟天。佛陀在菩提樹下成佛只是一種示現罷了,事實上佛陀在過去早就成佛,而且成佛的時候是法 報 化三身具足的。這個在大乘顯宗認可的經典中都有提及,也是大乘顯宗所許的。爾時佛告大菩薩眾 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

佛教中,如何解釋人存在的意義?以及宇宙萬物存在的意義?

趙家華 就我目前的認知深度來看,人也是一種物質,只不過這種物質經過複雜的組合和配合形成了比較高階的物質,意識。至於宇宙為何存在,及有意識存在之前物質的存在和意識消失之後宇宙萬物的存在問題,都感覺無法回答,宇宙萬物從何而來,又會有什麼結局,這一切的意義是什麼,我也想知道! 張心樹 佛教中,人無所謂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