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託克維爾?

時間 2021-05-12 07:58:27

1樓:拜金女

託克維爾一般給人的印象是乙個思維如「望遠鏡」般的人,乙個始終坐在火藥桶上思考問題的人。

他的書主要講述了民主是不可阻擋的,但是民主也並非是什麼救命仙丹。

他是個不折不扣的秩序黨人,宿命論者,行動至上論者。

同時他又是乙個非常矛盾的人,既害怕人民的暴力過度,又希望人民能夠得到政治自由。

2樓:三輝君

從很多角度來看,託克維爾都是個謎,很難用一篇文章或三兩句話概括。推薦一本可以很好的回答「如何理解託克維爾?」這一問題的書,法國著名政治學家呂西安·若姆所著的《託克維爾:

自由的貴族源泉》。這本書曾獲得2023年法蘭西學院弗朗索瓦·基佐獎,是一部關於託克維爾及其民主思想的當代指南。這本書圍繞「託克維爾為什麼寫作《論美國的民主》」這一問題,深入剖析了託克維爾作為政論家、社會學家、道德家和作家的四個不同身份。

作者通過《對論美國的民主》的細緻解讀,令人信服地呈現出,託克維爾是一位搖擺不定的民主推動者,他試圖適應民主潮流,同時又懷念其植根的貴族世界——他相信為保護民主下的自由,就有必要保持貴族的價值觀。

3樓:

法中國人托克維爾不願深陷2023年革命後的政爭,藉口考察獄政,與朋友跑到美國。其實,此趟美國之旅,託氏是早有預謀。這不僅來自家族有人在美任使節,與美中國人做生意,等等美情了解,更重要的,在我看來,來自託氏的某種直覺。

他出身貴族,受過良好教育,年輕入仕,對法蘭西乃至歐洲政情多有體會,法國革命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一步死棋——舊制度被打碎,看似建立起來的新制度不倫不類,舊制度隨時可能是似而非地死灰復燃,法蘭西歧路彷徨。他直覺年輕的美國,有可能提供救法蘭西於水火的藥方,至少是某種現實的啟發。

託氏與朋友2023年抵達美國,次年提前回國。那時他二十五六歲,年輕、抱負、有責任心,跟當時的美情所差無幾。兩顆年輕的心臟碰到一起,改變了託氏的人生軌跡,也給人類留下一部探視美利堅早年民情、政情無以倫比的記錄。

如果問起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哪一次旅行產生的影響最大,恐怕非託氏美國之旅莫屬。這次旅行,誕生了《論美國的民主》這部經典作品。

託氏把他觀察到的「野」,精到地概括為鄉鎮生活、鄉鎮精神和鄉鎮政治。即使有了託氏的概括,174 年以來,仍鮮見人們從此處出發,著眼研究、分析美國,或有,亦鮮見有人指出,鄉鎮生活、鄉鎮精神和鄉鎮政治,其實就是美國當代生活、精神、政治的原型,換句話說,美國當代生活、精神和政治,就是擴大公升級版的鄉鎮生活、精神和政治。它們內在邏輯之嚴密,遺傳密碼之隱蔽,外表與核心之堅固與脆弱,深入進去,著實讓人嘆為觀止。

原來,政治結構之美,可美輪美奐至此,政治結構效能之用,可無所不用其極。當我們剝開附著在美國當代政治層層盔甲時,我們終於發現了美國力量之所在。尤其需要強調的,「美國力量之所在」,是所有政治共同體所曾有的,包括我們中國。

或我們乾脆把話挑明講,美國力量之所在,正是造物主賦予人類的力量之所在。只要願意,每乙個曾經輝煌過的文明體,都可以尋著美國力量之所在,找回屬於自己之所在的那股力量之源。籠統說美國是或不是包括中國在內政治共同體的發展方向,毫無意義,但內涵於美國政治的鄉鎮生活、精神和政治,它所體現的價值,一定為包括中國在內人類所有共同體所共有,並為包括中國在內人類所有共同體,基於本共同體利益、著眼人類大利益設計未來,提供參照,開闢道路。

所有這一切,都源於如何解讀《論》第

四、五章,尤其是商務版該書第66、67 兩頁所載內容。今天,我們一起重溫託氏的《論美國的民主》,回到託氏美國時代並從那裡出發,回觀今天美國政治的本質。

我們中中國人大多數時間也是這樣的。中國過去講究皇權不下縣,講究所謂的鄉村自治,但是我們這個鄉村自治跟託克維爾看到的美國鄉鎮生活和鄉鎮政治,有乙個重大區別。在中國,鄉村自治有乙個基點,有乙個大家經常提到的「士紳」階層。

士紳在中國是拿著大尺子的人,他們往往因為所接受的政治教育,以及做官的經歷,使得他們始終拿著朝廷和天下這把尺子回到乙個小小的物理空間(鄉村)。他整天拿這個東西給人看,因此才有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說。這確實是一種自治,但這種自治,除了依照村民的想法治理外,它還依靠士紳提供的更加重要的治理標準:

朝廷、天下社稷的意見。而美國鄉村政治,始終只有乙個基於鄉村物理空間的小尺子。美國的政治發育過程,就是拿著這把小尺子先到州,再到華盛頓量你的大問題。

換言之,所有的大問題,不管是州還是聯邦層面的,你化約不成一系列我小尺子可以測量的物件,那對不起,你這件物件是不可能在立法機構獲得支援的。中國的鄉村自治在很大程度上被「士紳」干擾了,士紳是導致中國鄉村自治始終不能生發出政治性的重要原因。就拿梁漱溟鄉村實驗說吧。

在梁的實驗區,他無非是把自己打扮成乙個超級士紳,回到鄉村,他在鄉村搞技術培訓、識字、講衛生,這個很重要,但他訴諸的仍然是國家興亡的標準,實驗區並不是他的家鄉。這不是我們所說的政治哲學意義上的社群自治,很大程度,它依然是乙個國家建設,而不是地方建設。前人少有注意,士紳使得地方事務去地方化,賦予它國家建設的意義,因此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鄉村自治這一實質性現象。

如果說在歐洲地方事務和國家事務是分離,在中國則是國家事務最終不僅遮蔽了地方事務,還解構了地方事務。對,皇權無處不在,只有皇權這一把尺子起作用,別的尺子都不作數。而在歐洲,它是小尺子向上走到一定程度下走不上了,又回去,自己量自己。

在美國小尺子一直向上走,但始終是乙個不變的尺子,它是絕對意義上的尺子——鄉鎮生活。(摘自《1+12:通向常識的道路》)

如何理解託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說的「市民社會轉為文明之日,即政治社會墮入野蠻之時」?

聯絡前後文呀 這句話前文是 我看過14世紀的土地賦稅清冊,它們記載清晰 井井有條 十分確切,堪稱傑作。儘管知識已普遍進步,可是離我們年代越近,土地賦稅清冊反倒變得模糊 雜亂無章 記載不全而且混亂不堪。那本土地賦稅清冊是記載什麼的呢?乙個世紀乙個世紀地標出采邑和徵收年貢土地界限,欠付地租 服勞役以及當...

如何理解康托爾的連續統假設?

Peter 線段是有點組成的嗎?如果有可數的點組成,中間肯定會有 縫 縫 就是無理數,無理數又是不可數的,所以沒法排列,所以你找不出由不可數的無理數的點排成的直線。測度與勢是兩個不同概念,不能互為因果。 Stevezh 題主說的兩個概念不是一回事,通俗的說不在乙個頻道上。康托的理論定義集合的勢,可以...

最近想看一本託克維爾的書,如《舊制度與大革命》或者《論美國的民主》。 出版社很多,有沒有哪個版本推薦?

皆非 論美國的民主 精華在上捲準確的說在上捲的第二部分記得大一上選修課的時候老師帶我們仔細研讀過託克維爾的文筆很好書中很多的比喻讓人拍案叫絕書裡面的很多理論概念時至今日仍讓我受用匪淺 所謂無用 個人感覺 舊制度與大革命 比 論美國民主 好讀,一方面篇幅短很多,另一方面 論 有非常多的細節性的內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