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基本思想是什麼?

時間 2021-05-11 22:58:24

1樓:

《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中的「表象」對應的德文是 「Vorstellung」 ,對應的英文含義是 「idea」 和 「representation」 的混合。這種一語雙關現象反而使漢語讀者從英譯本中比從德文原著更能獲得啟發,而從漢語簡單的「表象」一詞無法引發以下複雜的思考(這就是為什麼要從西方語言而不是漢譯本出發研究西方哲學的理論根據):作為表象,「representation」 的精髓其實是可再現的,這種可重複性(摹本)忽略了重新在場過程中與「原本」之間的差異。

20世紀法國哲學家德勒茲與德希達正是抓住了這個差異,否定任何存在「在場」(présence)的可能性(從而凸顯了研究時間本身對於哲學研究的異常重要性)。但是,傳統西方哲學幾乎忽略了這個差異(遺忘了赫拉克利特的教導),並且將「在場」作為哲學思考的前提或出發點,它最簡明而本質的表達就是「idea」(柏拉圖式的「理念」及其由此構成的理念世界)。在這裡,「idea」和「representation」之間的差異不再重要了,因為無論「現象」還是「理念」(本質、形式等)都不過彙總或者濃聚為「在場」(某些現成的、確定性的東西),它的含義是抽象的、清晰的,這裡不發生理解的障礙。

但是,叔本華早就從另乙個角度注意到上述問題。所謂「『在場』的可能性」叔本華轉化為「『充足理由律』的可能性」,因為「idea」就是一切「根據」(理由、原因)的總稱,無論它變形為概念、範疇、因果關係、形式等,都萬變不離其宗。如果這些「在場」的「充足理由」是站不住腳的,那傳統西方哲學就是從虛幻的不可能性出發的。

換句話說,傳統西方哲學的大方向(不包括赫拉克利特、奧古斯丁、蒙田、帕斯卡爾、盧梭等支流)一直是「錯誤的」。

但是,它是多麼富有智慧型的錯誤啊! 「Vorstellung」對我們的啟發是我們下面的「誤讀」:它正在偏離「在場」的方向,那就是直覺(「看見」)已經含有了理解(抽象),它們是同時發生的,並且由於任何思想總是發生在時間之中的思考,從而偏離、差異、不確定性(無法完全再現「已經」,重合是不可能的)就是更真實的思想情形。

更為真實的思想應該在如此差異中思考(把看似一樣的東西分解為不一樣的,例如「Vorstellung」混雜著感覺、直觀、理解等諸多因素)。

叔本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之更符合他本意的理解,應該是「作為表象的世界」還是「作為意志的世界」?表象的世界符合常識:我看見夜晚的月亮而且相信即使我不看它時,月亮依舊存在著,我若不相信這個事實,我就是瘋子。

但事實果真這樣嗎?如果不憑藉眼睛我是否能看見月亮?如果我沒有手我是否能觸控大地?

傳統西方哲學忽視了人的身體(有精神的身體因此區別於動物身體)這個不透明的因素。於是,「表象」背後的支撐點是不透明的身體—精神的混合物。

貝克萊和笛卡爾分別貢獻了 「感知」 和 「我思」 (自我意識)概念,從「存在就是被感知」到「我思故我在」一脈相承。現在說出來已經是哲學史常識了,但它們卻違反常識(這常識屬於缺乏哲學智慧型的自然思維):月亮並不「存在」,除非我看見它、想到它、思考它(「月亮」只是具有 「意義」 ,而這意義是我們賦予它的)。

康德賦予 「看見」 與 「想到」 以自主性,它們來自自己產生自己的力量,而叔本華更簡潔地說,它們其實不過是與我的身體有關的意志。(我完全不顧客觀條件是否允許、不由自主地同時想要相互衝突的東西。意志是盲目的、無法控制的、難以確定的、不能預判的強大力量,這力量同時是精神的與身體的。

)於是,世界就有了正面與背面,就像月亮一樣。正面的世界是被我們斷言的表象世界,但這個表象的世界就像是賭博用的骰子停止旋轉落地亮相之後才會出現的某個數字,而骰子旋轉的過程,就相當於世界(或者月亮)的背面,它的真相永遠是不確定的。(因為它還沒有落地停止旋轉,還沒被斷言,或者說還沒落地就斷言,該斷言幾乎總是錯的,假設這個骰子由無數的數字所組成。

)叔本華把這個永不確定的真相統稱為 「意志」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哪一種狀態更為真實呢?顯然我們日常生活更像是處於骰子尚未落地狀態,這是難以反駁的,因為我們永遠處於時間之中(博爾赫斯說,時間就像是一條河,而我自己就是那條河),因此,如果讓我預判明天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那只有引用蘇格拉底的箴言最實事求是:

我不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不知道」)。這句箴言同時也揭示了語言難以表達智慧型。(組成該句子前後兩個分句的「知道」的含義是相互衝突的,即前乙個分句中的「知道」的真實意思,是「不知道」。

)或者說,語言越是想接近哲學智慧型,就越得使自己處於悖謬狀態,以至於後來尼采從叔本華的自由意志中發掘出「酒神精神」(痴迷與沉醉,就像黑色的光),而德希達把語言解構了或 「延異」 了,徑直說,就是讓語言進入時間這條河。

叔本華的 「意志」 改造了康德 「自主的主體」 (自己產生自己的先驗主體),但擱置了「充足理由律」的意志不屬於認識論(或者現象世界)而屬於自在之物的世界。這個作為意志的主體,「它有能力知道一切而它自身不可能被我們知道,這個它就是主體。它是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現象得以顯示的前提」。

叔本華認為 「充足理由律」 與確定性、連續性、同一性是一致的,其背離了赫拉克利特的智慧型,背離了真實的世界,以至於整個表象的世界不啻我們做的一場夢,「我們誤把夢境當成真實」。新的啟蒙精神,就是要把人類從這種夢幻中喚醒。

叔本華行文善於比喻,他認為人們習慣於把連續性和井然有序視為真實,但這種「真實觀」是一種偏見,因此不啻另一場夢境:「人生和夢境,都是同一本書的頁碼,按照頁碼的先後順序閱讀被叫作現實生活,但在如此閱讀結束時(也就是白天),我們還經常會拿起這本書隨便翻翻,這兒翻一頁,那兒翻一頁,毫無章法,既無秩序,也不連貫,結果就時常把讀過的內容又讀了一次,有時也遇到曾經漏讀的新鮮部分,但無論如何,它總是同一本書。這隨意孤立的一頁內容,確實脫離了依次閱讀的連貫,但是在效果上未必就比依次閱讀差。

我們思考一下就會醒悟,全篇井然有序的整個讀物,也不過就是臨時拈來的急就章,整本書內在細微的開始與結束部分都是突如其來的,因此全書不過相當於乙個大篇幅的單頁而已。」也就是說,連續性只是表面現象,是臨時想到的一句話再一句話串聯起來的結果。書裡有很多重複的廢話,但也有少量創造新思想的句子,這些有才華的句子可能就是在我們隨意翻閱中發現的,就像靈感突然降臨腦海一樣。

有寫作經驗的人都知道,「急就章」的情形比「按照預先設計好的想法依次寫」的情形更為真實,於是哪種情形更像一場夢就不言而喻了。

訴之於直接性、一下子、瞬間的直覺,自己產生自己,不借助概念媒介,因為任何媒介都是一種間接性,它使我變異或者異化,改變了我的天性。因果性就是這樣的間接性,而身體和直覺一樣是人最原始的力量,濃縮著人與生具來的天性(天賦才華),它不需要理由,是自由自在的。「但是理由絕不會給我們這樣的直接性。

」 「直接性的直觀本身就是瞬間的傑作、一種當下的頓悟,猶如一道閃電,它們都不是某種抽象推理過程的結果。」

叔本華這樣分析「充足理由律」的侷限性:「充足理由律沒有實現其最終的目的,沒有能力給出乙個完全而充分的解釋:因為它與世界最為內在的本性無關,它無法超越表象(idea)。

的確,充足理由律只能告訴我們乙個表象與另乙個表象之間的關係,此外再無別的能力。」

可以把意志或者自在之物形容為乙個「男人」,他是主動的一方,其責任是創造和奉獻生命,我的根據在於叔本華說過:「理性的本質就像乙個女人,她只有先接受才會付出。理性本身只不過是乙個空洞的操作形式,除此之外它什麼都不是。

」換句話說,理性不是自己創造自己(新的精神生命)的力量,沒有「原因」它就會迷失自己。但是,意志的衝勁是不需要原因的,叔本華這裡的思想直接涉及性行為(沒有任何隱喻):「性作為『意志』最為刺眼的表現形式乃是行動之中的『自在之物』,性讓那個可憐的『自我』顏面掃地,並驅趕著它往前走。

」這裡已經涉及無意識與「力比多」(libido)話題,由此看來,弗洛伊德確實曾經從叔本華那裡獲得過靈感。

2樓:

今天看了前面一些,發現很震撼!分享一下想法。

首先,叔本華說客體的存在是以主體為條件的。我在做著這樣的假設,如果現在所有人突然都滅絕了,那也就是沒有人了,那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呢?你直覺會認為,高樓大廈都在,只是沒有燈了,晚上一片黑,白天太陽照著逐漸破敗長草的建築...

變成這樣的世界。但是錯了!如果人滅絕後,人的世界就不存在了,這才是真相!

試想一下,乙隻蒼蠅飛過這些建築,它能看到綠色的草爬滿建築嗎?它看不到,因為它的感官集合和人類的感官集合是不一樣的!所以人類滅絕後,人的世界就不存在了,可能還剩下蒼蠅的世界、狗的世界、貓的世界,但人的世界已經不存在了。

那麼再來,假設每個生物它們感官集合都不一樣,假設現在地球上有百萬種不同型別的生物,那麼理論上來說有百萬種不同型別的世界!如果感官集合可以無限的選取,那麼理論上出現的世界是無限的!比如乙個石頭,可以對應無限的不同感知,即不同的視覺、嗅覺聽覺集合。

那麼如果所有的主體都消失了,那麼就不能用乙個有限的感官集合去框住乙個世界,但是所有主體消失了並不代表這些客體的東西不見了啊,比如石頭還在那裡,但是沒有生物去感知了,那這個石頭又是什麼呢?叔本華好像將其稱為意志,唯讀到這裡了。

怎麼理解《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的 意志和表象 ?

意志就是想法。表象就是行動。當然我也就看了60多頁。這本書很難懂。沒有哲學基礎,基本看不懂。我是看完人生的智慧型,思考了一些事情於是才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人生的智慧型感覺像是智者對孩子的諄諄教導。而叔本華本人是思想和行動很統一的乙個人。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用中國的哲學思想來講可能就是知行合一的意思。...

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寫道 時間和空間本身都可以離開物質而在心理上表現出來。怎麼理解?

田小哈 論空間空間的概念 空間是借助於我們外感官,從而在空間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和相互關係得到規定!用叔本華的話來說,空間就是事物的堆砌!其性質是廣延性!物質直觀的形式有什麼?通俗點說就是物質表現給我們的方法有什麼?無非是顏色,味道,大小!等等 那麼空間是依附在這些方法上嗎?從而依附於我們的外感官...

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讀不懂怎麼辦?

1 2 你可能需要讀一些哲學史 這些名詞其實是叔本華之前的哲學家詳細講過的,所以他不會在書裡重複抄寫。不用擔心,你如果去讀一讀那些之前的哲學家,這些名詞是不難懂的。你在讀叔本華之前那些哲學家的書的時候呢,肯定又會發現好多這樣的 天書一樣的名詞 同理,他們寫東西的時候都預設你讀了他們上學的時候讀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