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理論在被證偽之前,它與真理有什麼差別?

時間 2021-05-10 06:46:10

1樓:本我永恆自我不息

沒有區別。

沒區別,二者均是"真理性尚不可知的」人類理論。

真理是包含一切又自恰的理論。包含一切導致它是普適的,無法被證偽的。

真理是一種理性的論點,其理性可被推廣到一切存在並與事實相符,從而使真理具有指導和預言世間一切之執行的能力。

可見,真理是一種理論,但卻是包含一切的理論。包含一切的理論,名稱可以有多種:真理,道,上帝,但事實上卻仍是乙個。

因包含一切又自洽又與事實相符的「三合"理論,都是相同的,本質上就是乙個。

其餘算不上真理的理論,肯定是在「包含一切」,"自洽","與事實相符"三個真理必備條件上出現了不達標的情況,即常說的「被證偽」了。

人類的證偽,是乙個不斷持續的過程,因當前有限的人類,去包含一切可能的存在,實現統一思考,這是乙個持續的,正在執行的,目前尚未完成的程序。「自洽」,其實就是「包含自己」,由於理論核心的推演過程,有時是全時空的,所以,此種情形下的包含自己,其實也是包含一切,是乙個正在進行且尚未完成的程序。檢驗理論與事實的符合度,當事實關於全時空,這個檢驗又是乙個正在進行且尚未完成的程序。

所以,人類對關於全時空的理論,長期都處於乙個正在進行且尚未完成的狀態中,證偽尚未完成。

對於這類全時空的理論,包含了過去,現在,未來,宇宙之內,和宇宙之外的全時空描述的理論,人類將長期處於證偽的路上,甚至人類滅亡之時,證偽仍無法完成。

對於這類全時空理論,大時空理論,人類證偽傾向於長期化,無法完成化;對於小時空或具體單個事物的理論,人類證偽傾向於短期化,易完成化。

對於人類目前無法完成證偽的理論,包括真理但不限於真理的理論,我們只能說「其真理性人類尚不可知,將來有可能知,也可能不知"。

人類從真理性的判斷上說,未被證偽的真理和非真理的理論,二者均是同樣的「尚不可知」,二者無法區分開來。這就給「假大空"理論的長期存在提供了無法除掉的沃土。

直到人類實現全時空自由,世界理論將僅餘真理,這種沃土才會消失不見。所知即所存,所存即所知,人類理性與自由世界的理性合而為一,知即存,知即行。客觀和知行合一,終於成為事實。

2樓:司洪亮

歪打正著:

理論被證偽之前,假定是不可證偽的,那麼理論是絕對真理,因為絕對是不可證明或證偽的,因為人根本就沒那個能力,因而絕對是人所必須接受的,這個沒什麼道理好講,因為我們是人不是神。

哲學怎麼了,在這個問題上也只能搞搞形上學那一套,結果搞出來的東西也不過就是「四不象」。

有些人,他們總是抱著形上學式的幻想不放,企圖為形上學翻案……。名聲即然臭了,我就不信你們還能把它翻成香的。我們搞的是學問不是烙大餅,不是你想翻就能翻的。

3樓:魯新奎

理論被證偽,自然就是謬誤,雖然仍然含有一定的真理成分,不能全部推翻。那麼在證偽之前,自然是相對真理,仍然是含有一定真理成分,絕不會完全正確。所以,科學的批判性思維和質疑精神,不能須臾缺失。

最缺乏質疑和批判精神的就是數學,人類對非科學的數學過於迷信了,完全無視其邏輯基礎充斥著悖論,完全無視其「不合理的有效性」是通過一系列的詭辯獲得的,完全無視數學的本質是唯理論性質的,完全無視數學的科學化、有理化、量子化重構的強烈要求。滿足於數學的唯理論性質和非科學地位,是人類理性的恥辱!

4樓:劉水清

首先我想說:理論證偽還達不到真理的要求。或者說是缺乏理論的論證要求。

我看了歐幾里德的巜幾何原本》,有些證明是用證偽的方法,其實是缺乏說服力的。為什麼科學認識要有乙個環節:概念的具體性展示?

有些理論並不是一定需要實驗去證明的。但是,馬克思說: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變世界。

所以,理論有乙個實踐問題。要把乙個理論為人人可以學,可以用,必須要有具體性展示。然而,科學認識是概念論認識,重在理論理性邏輯上的自洽。

所以,具體性展示(相當於邏輯上的"存在")必須返回到理論邏輯上的論證工作(相當於邏輯上的理性思辨)。因此,科學認識的三個認識環節在邏輯上有乙個發展過程。

5樓:心靈長亭

我們真的在乎乙個理論是不是真理嘛?我們真的在乎有沒有乙個理論嗎?

我們真的在乎我們是否按理論行事了嗎?我們真的會按真理去行事嗎?

當然沒有,我們絲毫不在乎,理論真理不過是用著好使罷了,真不真的無非是使用範圍的問題,範圍越大越真越絕對

為什麼要證偽呢,因為發現不好使了唄,因為遇到新情況了唄,而且總會遇到新情況,所以因為總有新情況,人們就長了個心眼,就是當發現乙個理論的時候,希望找到它的使用範圍,這樣不至於在證偽的時候總是伴隨著巨大的損失或者危險

簡單的說,就是人類的認知,總是坐井觀天盲人摸象,我們總是把片面的單維度的東西當作真理,這既可以讓我們集中精力孤注一擲的做好具體的事情,也可以讓我們自我囚禁起來

可以說這是人之道,也可以說這就是人類進化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認知結構

不是真理證偽之前離真理有多遠,而是真理被證偽之後才更像個真理,真理像一把鋒利的寶劍,證偽更像是如何舞劍

證偽是對真理的進一步認識,當然,還有更進一步

6樓:一袋貓糧

個人拙見,不值一辯:

在被證偽之前的理論可以近似被認為是真理,但是還有一條微妙但是關鍵的區別:理論應該需要滿足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而真理永遠都不用。

簡單來說:任何乙個理論,都只能在乙個封閉的系統裡面自洽,而這個系統裡面都至少應該有乙個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命題被預設為真命題,作為假設的前提條件。

舉個栗子:勾股定理我們往往認為是經過嚴格證明的,感覺是真理了吧?然而實際上,勾股定理只適用於歐式幾何,而歐式幾何本身就有五條公理:

1.過相異兩點,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線。

2.線段可以任意地延長。

3.以任一點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可作一圓。

4.凡是直角都相等。

5.兩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側兩內角和小於兩個直角, 則兩直線則會在該側相交。

以上五條公理,就是我所說的歐式幾何系統中「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前提條件,我們預設為這五條公理都是真命題,以此為基礎的歐式幾何裡面,勾股定理成立。

這五條公理看起來都是「一眼就能看出來肯定是真啊這不是廢話嗎?」的命題,然而數學上任何證明都不能以「一眼就能看出來」為證據,沒有嚴格的證明過程,他就不是乙個被證實的東西。

這就是理論的侷限性,永遠存在認知的極限,較小的系統被巢狀在較大的系統裡面,你推到最後總會走到一條死胡同,這條死胡同的盡頭是一條「看上去肯定成立」的廢話,然而你就是證明不了他。你只能在「直觀上」「經驗上」「直覺上」假設他是對的,他是一條真命題,並以此為基礎推導出你後續的所有理論。

然而真理永遠不用,真理對的就是對的,不需要證明,不需要前提條件,他就是真的,就放在那裡。然而因為我們是人類,我們沒有上帝視角,所以我們永遠看不到真理,即使他已經擺在那裡了。

人類永遠看不見真理,而只能看見理論。

7樓:皓程

理論是人自己想出來的,對不對需要驗證,當然我說的這個驗證可不是指科學實證。

而真理就在那裡,無論有沒有人類,無論人類認識不認識,真理都在那裡。

8樓:子瘋

是的,如果一套理論在我們的認知中夠用,它確實有理由長久存在。我們人的歸納總結,都是在建立在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之上的。在現實中,常常是認知改變,逼迫我們放棄過時的理論。

為了所謂的真理去改變理論,實在太理想化了。

舉個例子,牛頓經典力學,很好用的一套理論。如果不是我們發現電磁學中有它解釋不了的問題,愛因斯坦可能也想不到相對論。

所以,改變理論的不是對真理的渴望,而是現實。認知前進了,理論也要跟著前進。

所有科學命題都要有可證偽性,不可證偽的理論不能成為科學理論。 這個命題本身可證偽麼?

銀翼 人類的認識都是有侷限性,有階段性的,包括科學,包括對科學的定義。我覺得有一點不好,就是現在把科學的地位拔的太高,彷彿目前地球上的這種定義的科學可以永遠正確,就像特修斯之船一樣,一直修修補補,把認為正確的東西都按到科學頭上。 首先 所有科學命題都要有可證偽性,不可證偽的理論不能成為科學理論 並不...

弦理論是否具備可證偽性?

庄建西 都說超弦理論是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統一起來的理論。就從這一點,我認為超弦理論不可信。人的主觀意識是不能徹底認識整個宇宙的。道可道,非常道。無形態物質是不是存在?這是中國哲學與科學最根本的分歧。生命運動的很多超四維時空屬性科學解釋不來,在針灸和氣功面前無能為力,就是因為科學沒有無形態物質的觀念,...

如何證偽中醫理論和中藥有效?

jinchen 如何 證偽有效?我糊塗了 按題主的題目描述解釋來說是要找到有不科學的地方,這太很簡單。某個理論可能還要有很多相關客觀條件,但中醫肯定會有其錯誤和糟粕的地方,如果沒有才會讓人奇怪。 王寧 不用那麼極端吧?中藥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一部分客觀上是有效果的,當然也存在很多玄學的部分,要在揚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