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董明珠稱 格力開發電飯煲用了 5 噸公尺 ?這是誇大其詞,還是真實的研發投入?

時間 2021-06-15 08:25:52

1樓:特洛諾公尺

按每人份150克計算,一種悶公尺飯做法,獲取1~6人份的資料就要3.15公斤公尺,為了避免誤差,假設每鍋重複5次,就是15.75kg。

假設要對市面上常見的20種公尺做實驗,那就是315公斤。(7個品種*3組存放時間=21種原材料大公尺,資料夠保守了吧?)

5000/315≈15.87

考慮到損耗,算他15。

也就是說,在研發電飯鍋的過程中,假設對市面常見20種大公尺分別按照1~6人份,以不同工藝做試驗,每個試驗重複5次。廠家也就拿出了15種不同的工藝路徑進行測試而已。

(這個工藝包括控制水量、加熱時間、悶飯時間、溫度等變數。)資料量是不是太小了?

2樓:pansz

這是掩蓋了真實的投入。

作為電子產品行業的人,以常理推斷5噸公尺應該不足以完成產品研發。

所以我猜測是最終找董明珠報銷的只有5噸公尺,其他公尺或許可能走其他經費沒統計上?

如果真的只用了5噸公尺,考慮到格力不是做這個的傳統企業,經驗不豐富,其實對這個研發的結果是得懷疑的。除非有什麼替代公尺用來測試的黑科技。

3樓:

不是搞研發的就別天天在外面亂說免得貽笑大方,乙個企業的掌舵人不在公司思考企業發展方向天天跑這跑那當網紅把自己和企業深度繫結我也是醉了!

4樓:勃勃危機

內容沒問題,說法有問題。

因為我們對五噸公尺沒有認識,如果僅僅是聯絡到「工業生產」和5噸公尺相關,那麼在一般人的概念中,5噸公尺並不算什麼;如果以成本算,5噸公尺的市價並不值得在任何電視節目上大書特書。

但是乙個人吃五噸公尺做出來的飯就很誇張了,因此我特別向格力提供更新說法:

「最強乾飯人——格力開發電飯煲時,為了達成更好的做飯效果,讓專家們吃了五噸公尺做出來的十幾噸飯。」

這樣反對者只能拿用公尺飯虐待員工來攻擊了。

5樓:鬆甜焗南瓜

實驗要求取平均值和方差來獲得乙個產品的能力和穩定程度,就算是分析實驗教學,也要求至少3組資料支撐,如果是要商品化的產品,當然要更多資料,考慮到產品的改進過程,5噸公尺不誇張

6樓:

這有什麼奇怪的?難道你們開發乙個電器的時候,不實際測試的?

電飯煲既然是煮飯的,開發的時候必然有實際煮飯這回事,一次煮飯用 300克的話,才試了 16666次而已,一點都不多。

最後,煮完的飯也不一定浪費吧?

7樓:

自從格力董明珠把各式空調廠家,都往虛假宣傳、虛假標定上烤,就知道格力也把自己放在了火上。

如果董明珠是個聰明人,自然會謹小慎微。寧可不說,也別說錯。

否則被乙個「格力造假」的帽子扣過來,恐怕能挽救董明珠的就不多了。

所以,在沒有實錘造假的前提下,我認為格力很有可能用了5噸多大公尺來試驗新的電飯煲。

董明珠為了朗朗上口,說成了5噸。

但是,這是不是就是宣傳新的電飯煲的最佳角度呢?

至少這讓格力+電飯煲變成了熱詞。

如果有更好的,格力應該請去做市場宣傳總監。

8樓:菩提風

我乙個朋友,為了做適合網咖的水吧飲料,就那麼十來種飲料研發花了20多萬。

我甚至會專門從塘廈跑去東城去喝他家的奶蓋

5噸公尺很多麼?她光公尺用了5噸,其他費用估計百倍於此

9樓:優秀的小馬

五噸大公尺才幾個錢,這有什麼值得吹的。

重要的是背後投入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說明我研究這玩意是花了大功夫的,試了很多次才研究出來的,品質有保障,你放心買肯定好使。

10樓:裝逼

開發電飯煲用5噸公尺,

個人感覺就是用了很多公尺來測試煮出來的口味,

至於是用了4.5噸,4.9999噸還是5.000000噸無需扣字眼。

11樓:第歐根尼

主要是精力投入大,

那也是錢。

這種是需要這麼多測試的。

而且公尺基本上是最小支出那部分。

我們做個護膚品,測試周期長的都得小一年。

這種是應該的投入。不誇大。

12樓:楊毛毛

日常在家悶飯,一次大概四兩到半斤左右的量吧。5噸公尺,按這個標準算下來,大該測試2萬來次。

格力研發電飯煲總不會只有乙個技術思路吧?有個三四種問題應該不大。那平均下來乙個技術路線可能5000來次實驗。

這麼一看貌似也不是很多的感覺……

13樓:faryo

我曾經在電路板控制板生產廠做測試的,其中的產品就有美的、飛利浦、九陽等客戶的電飯煲控制板,應該有點資格說一下這個事。

首先,「5噸公尺」用來做電飯煲開發,這個應該只是個大概數,離實際也比較接近,用在宣傳上我覺得毫無問題,比某些「一晚一度電」那種準確得多,也接近實際得多。

跟各位數一下測試新電飯煲需要怎麼測的:

不同的電壓下(至少高中低,具體就不詳述了,下同)

不同的公尺種(絕對不是某些人以為的最便宜的公尺,而是市場上常見的,最少三種,比如絲苗公尺、珍珠公尺、香公尺等)

不同煮飯方式(快煮、標準煮、營養煮……)

不同的公尺量(標準或者說明書規定的最小公尺量、最大公尺量、常用公尺量)

不同的開始水溫(冰水、25度常溫水、60度以上的高溫水、開水)

不同的煮飯環境(高溫、常溫、低溫)

不同的水量(最少水量、標準水量、最大水量)

不同的海拔高度環境(低海拔、2000公尺海拔,主要影響水的沸點溫度)

這些都是基本的,還沒算非正常操作的那些。

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排列組合一下,看有多少種組合方式。

所有的任乙個組合,煮出來的飯,香不香先不說,都應該是熟透的、無夾生的、不焦鍋的,煮飯過程中還不能溢鍋。

這,僅僅是開始。

之後,再進行針對性的優化,一次修改,主要組合又得再來一遍,不行?再修改,再來一遍……

而且,每個組合,通常乙個鍋測是不行的,要兩個一樣的鍋同時測。

優化完成後,要做可靠性測試,也叫耐久測試,嗯,也就是俗稱的壽命測試,這次一般要3個鍋以上。次數嘛,……

以上這些,只要更改了發熱盤功率、內膽材料或者厚度、鍋體結構,至少都得再走一遍。

看到這裡,您還糾結要用了多少「噸」公尺不?

您還覺得,「5噸公尺」,是誇大其詞嗎?

14樓:猿某人

董明珠是個營銷高手,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讓大家知道格力不光有空調,還有電飯煲。

對於理性分析者來說,很容易得出結論,這應該不是假的,甚至可能用了更多的公尺。

說用了多少種公尺,做了多少次實驗,來優化程式,這是工科生的說法。

但這個普通人是聽不懂的,說5噸公尺,就更容易理解。

15樓:

5噸公尺按零售差不多3萬。

5噸公尺也就是5000次測試。

估計電飯煲第一批沒修改過的注塑模具都不止3萬。

知乎的提問水平真的無語了,這都能誇大其詞。

16樓:麥文學

格力太晚了。

廣交會上也沒看到格力有什麼像樣的電飯鍋。

也許正確的方向是收購飛利浦、T-FAL、三洋、松下、象印這些已經成熟但是有點沒落的牌子。

畢竟從頭造輪子是一種浪費。

LENOVO 當年收購 IBM的個人電腦業務就是乙個很好的示範。

17樓:遠方

各位都是上過小學的人,聽話聽音,鑼鼓聽聲,這有什麼好槓的

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王冕是說他們家真培育出黑玫瑰了嗎?是說自己練的勤快而已

18樓:

董小姐哭暈在廁所,明明想表達的是為了研發產品,我們不是只做ppt,不是貼牌,我們是自己實打實的煮飯,然後根據資料來不斷改進完善。結果一大堆人說5噸公尺才花多少錢。

19樓:Huaxia

董小姐保守了,其實改用500噸公尺可能更出位。

要想宣傳這個數字其實容易,假設某片區的格力食堂服務4000個工人,按每個人2.5兩來算,一頓午飯就要500公斤公尺,乙個星期的午飯就是2.5噸,加上晚飯週末吃的人少點,算1噸,乙個星期下來食堂正常消耗3.

5噸公尺。半年下來乙個格力食堂差不多要消耗90噸公尺。

如果做A/B測試,90噸公尺裡面加入10%的樣本進行大範圍評測,這就9噸了。電飯鍋假設1年的測試。那麼乙個4000人食堂一年下來至少18噸的樣品公尺。

格力目前有接近9萬名員工.

20樓:

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例如某大實驗室博士畢業時號稱殺過上萬隻(此處數字做過處理,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老鼠。要誇他,可以說他工作量到位了;要貶他,可以說他實驗設計有問題;最無情的是說他只是實驗室流水線上專負責殺老鼠的。

五噸大公尺的解讀也類似。別被帶歪了。

能把飯做好吃才是評價標準,管你用了多少公尺。而公尺飯好吃的標準我有印象在萬方看過。

目前沒有哪家廠家拿出相應的資料,我傾向於買便宜且功能單一的。

21樓:

想知道這5噸公尺煮出來的飯都吃完了嗎?

之前蛋糕店做壞了的蛋糕扔掉被罰

國家也通過了禁止浪費糧食的法律

這麼多大公尺如果做完實驗就扔掉,想知道應該罰多少錢?還是已經夠格刑拘了?

22樓:doublesmall

關我屁事啊

東西好,憑空來的方案成本0利潤500倍都ok東西差,你花了xx年xx億傾家蕩產我也不要為什麼我乙個消費者要關心商家的賣人設賣慘賣勤奮賣情懷?

23樓:北京死宅

其實董明珠這段話,有兩個關鍵點。

第乙個點,沒有明確資料說明做了多少次測試,而是用了乙個內行很模糊但是外行很直觀的說法:五噸公尺。其實這種何模糊又很直觀的說法大家都常聽到吧?

比如生產的產品能繞地球多少圈什麼的。這種說法對於內行完全沒有價值,你是怎麼繞的?一件一件擺還是一箱一箱擺,這個區別可大了。

但是對於完全不需要了解詳細資料的外行來說,這個說法不明覺厲,這就足夠了,反正和你說生產了多少多少件你也沒有直觀感受。

第二個點,五噸公尺,這個是明確的數字,可能不太夠,可能多一點,不過大差不差也可以了。問題是五噸公尺很多嗎?

五噸公尺,5000公斤,5000000克,看著數量很大,問題是生產電飯鍋要測試,而且還是要測試很重要東西,不同的公尺(東北大公尺,泰國香公尺絕對不一樣),不同的飯(軟一點、硬一點、稀飯),不同的狀態(我家電飯鍋分快速和香甜兩種),不同的量(乙個人,兩個人,一大家子人)等等,按評價每次一百克公尺(二兩)計算,也不過是五萬次而已。再算不同的公尺(就按五種計算),不同的飯(軟硬粥三種),不同的狀態(快速香甜兩種),那麼就要測試三十種情況,那麼每種情況評價只測試一千多次而已,一千多次很多嗎?真不多了。

24樓:神經蛙

我從來都說:講話要看物件,要考慮對方的理解能力。

有人炫耀自己有錢,是說我有乙個億的現金容易理解還是說我有一噸百元大鈔容易理解?

董小姐就是說我有一噸百元大鈔那種。

用5噸大公尺應該是真實的,但是,要把這5噸大公尺換算成電飯鍋的烹飪時間和次數,一般人可不得計算一下。

所以,5噸大公尺是真實的,董小姐也是真實的,她是真沒把普通消費者放在眼裡。

25樓:

額……估計題主學的專業裡沒有實驗課程。

很多資料都是要靠一次次實驗把基礎效能測出來,然後才能確定控制程式該怎麼設定。

比如1g到1000g公尺,分100檔次,然後水再分100個檔次,加熱時間分100個檔次,這就是100萬次實驗,平均每次需要500g公尺,一共需要500噸公尺。

這種實驗肯定不能只一次,好歹要跑3輪。輕輕鬆鬆用掉1500噸公尺,可能成果就類似於你上初中時查的那個數學用表。

格力估計分段沒分那麼細,用5噸公尺做實驗不算啥……

如何看待董明珠稱 有錢人買空調肯定選擇格力?你家的空調是什麼品牌?

生活分享家小瑞 都在聊氟空調嗎,水空調和全系統空調好像沒人提。水空調如約克,全系統如goodman,大都是用在別墅大宅裡面的。這些難道不是有錢人的選擇嗎。 詩與遠方 不在乎窮人或者富人,格力空調因為質量 技術 售後相對非常好,所以大部分都會選擇格力。格力作為一家專注做空調的大型製造商,肯定系列比較多...

如何看待格力員工聚會被董明珠開除?

董小姐這種強勢性格,當她下屬肯定難受,但確實對整體企業發展來說是對的,避免出大事故。畢竟格力這麼大的企業,一旦因為個別人停工,那損失可不可估計,特別格力還是國內製造業的龍頭企業。甚至一些行為對整體製造業環境也是有利的 她去年就特立獨行,敢揭行業黑幕,公開舉報奧克斯產品不合格 能效造假 甚至出現低於國...

如何看待格力首期員工持股計畫,董明珠擬認購股數上限為 3000 萬股,有望浮盈 8 億元?

柏銘007 最後的晚餐吧,她快退休了。在格力剛剛失去空調霸主位置的時候,業績做成這樣也好意思推行員工持股計畫?並且注意負責人居然獲得如此大額度,實在有點不可思議,另外為何大股東不發聲呢?監管機構這個為何不發聲呢?坐等後續吧。 三十年前國有資產怎麼大量流失的,不就是這麼流失的嗎?制定乙個看上去人人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