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更接近 中古漢語語音 ?

時間 2021-05-30 08:23:27

1樓:

80年代,西安人的陝罵還是zui音,就是[朘]字,算是普通話發音,只是尾音會長點音低些。現在都變成zai音了,音調都向高走,而且字都沒人知道怎麼寫了。

那些千年前的音慢慢推演吧。

2樓:gnudeer

南方有很多方言比較接近古代漢語語音。因為古時比較閉塞。

湘中語雙峰話

湘中語(主要分布於湘鄉、雙峰、婁底、漣源、冷新、寧鄉西部、安化南部、衡山北部等地)它大概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完整保留古全濁音:b d g z dz 和;對應的清音是p t k s ts x。

二、沒有 f 和對應的濁音 v,也就是說這兩點說明了湘中語是漢語裡比較存古的(古漢人以不露齒為文明,除此之外只有閩南語具有這一特點);

三、照組聲母(像章母、昌母、書母)和知組聲母(知母、徹母、澄母)讀 t t' d。而閩南語後一組讀 t t',前一組讀 ts ts'。其它方言兩組都讀塞擦音。

又可見湘中語古老的地方。

四、沒有入聲韻尾,也沒有入聲聲調,這一點很可能是古百越或者是荊楚語言殘留的結果(因為溫州話、閩北的建甌話也都沒有入聲韻尾);

五、k k' g x 和與齊齒呼 i 和撮口呼 y 搭配。

六、母音高化,這也是很古老的特點,南吳也有。

以上的特點完全可以說明,湘中語是漢語方言裡面最古老的方言之一

3樓:英語肌肉痠痛

古漢語語音的界限要定義在最早何時才算起點?

那麼就一定要弄明白古人是怎麼開始交流說話的;否則,這個雲那個雲都是瞎猜;

通過對英語語音的學習,我反思漢語語音的源頭,有了感悟:

要想破解古人是怎麼說話的,給實物取名字的,就一定要從四聲開始;

四聲的本質是什麼???

是偷懶,偷懶,偷懶;偷懶造字,造音;

古人沒有那麼聰明,什麼倉頡造字,好像他乙個人就總結了漢字的規律;

古人就是一幫野人,衣不蔽體,頭上無片瓦;生活在不同的部落裡,隔三岔五打群架,生育率高的部落就佔了人和,人多的便宜;

他們說的話基本都是蹦字,像我們今天這樣流利說,形成無隔斷語流,那還是有了虛詞後的事情;

英語的老祖宗是古德語,說話發音也像漢字那樣追求發音清晰;

但是,英語這個德語的私生子走了另一條道路,在改嫁了諸多野漢子後,形成了今天這個說話含混,不求字音清晰的發音特質;美音英語尤甚。

所以,我們學說英語最大的困難,是我們說話發音清晰的習慣,遇上了發音含含糊糊的英語語流;

再說回漢語發音,哪種方言更像古漢語?沒有乙個像;

最像的,是2歲娃娃的蹦字說話方式,才是古漢語的發音本真。

4樓:王保保

非語言學出身吧,說一說我的理解,從歷史的角度去論述(僅限官話)

宋朝官話方言的孑遺是杭州話,疑似是河南話和吳方言的克里奧語,甚至有可能以中原官話的成分為主。明朝的官話方言的孑遺應該是西南官話與江淮官話的克里奧語,應該以西南官話的雲南片保留多點。清朝就很明顯了,現在的普通話和東北官話可以做參考。

宋朝以前缺乏保留下來的方言島和且韻書做參考,一筆爛賬。估計和閩客粵的一些成分類似

5樓:Enterprise

存古與變化一直都是互相存在的,現存各方言,沒有不變化的語言,也沒全完全出位的語言,很難說誰多誰少。

如果單說音系,漢語音節分為聲母、韻頭、韻腹、韻尾,我覺得聲母方面吳語與老湘話保留最好,韻尾方面粵語客家幾家好一點,閩語文讀也很強悍,韻頭大家都在拼命簡化,可能閩語好一點,韻腹除了入聲韻大家也都一樣在拼命高化,吳語更是高化得一塌糊塗,誰都不能說比誰更好。

其實一般人說六南方言比北方方言更加接近中古方言主要還是因為入聲的存在,如果非要考究存古,北方也有很多存古甚至滯古的現象,比如音變的挐匍怖與滯古的拿爬怕其實是同乙個字,當然了,這個與音系無關。

而@中糾所說的窮舉詩韻,我覺得意義不大,官話本來就韻少,入聲消失尾音也合併了很多,押韻概率本來就應該高一點,雖然實際上並不比六南文讀高。。。

亂說一通,摺疊我吧

6樓:Reinhard

這個說法本身就很彆扭。

語言是一天一天在變化的,而現代的各個方言就是中古漢語分化不同的結果。

而「普通話」標準的稱呼叫「現代標準漢語」,等同於「現代漢語」這個詞是不科學的,除非認為各方言都不是漢語。北方官話接近「現代標準漢語」,不是說就離中古漢語更遠;而南方方言不是說就是離中古漢語更近的。它們距離中古漢語的距離,也就是時間,都是相同的。

所謂的「距離」,其實是分化結果的不同。

你所說的「南方方言離現代標準漢語遠,所以離中古漢語進」,邏輯有誤。「標準語」是人為制定的,不能作為判斷從古語分化程度的大小。比如德國的普通話是「高地德語」,而官方的「標準德語」是純粹的書面語,「高地德語」和它的區別較小,西北的「低地德語」和它差距很大(拼寫都不一樣),不能說低地德語離中古德語就更近。

它們都是分化不同的結果。

北方官話的經歷比較複雜,語音的流變也比較複雜,不能更好地體現中古漢語的一些特點,比如入聲消失,但是南方方言入聲大多儲存,所以人們總說「南方方言離中古漢語近」。

但是按此邏輯,中古四個聲調,而南方方言大多平上去入各分陰陽,一般5到9個聲調,這不是離中古又遠了麼。

所以「更接近中古漢語」這個說法很彆扭。

7樓:

中古音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保留下來,但是遺留給我們的間接證據是非常豐富的,就我知道的說幾個方面:

1。韻書和等韻圖。《廣韻》等韻書中明確了某個字在某個韻部以及平上去入,而《韻鏡》則標明了攝,用現代的各種方言來看,很容易可以看出哪種方言的發音方法更接近韻部和攝的分類。

2。反切資料。如《說文》等的字典中以反切注音,即建立了一種A+B=C的數學方法來表示發音,也可以用遺留下來的反切資料來對應看某方言是否符合中古時期的音韻情況

3。韻文的分析。Wendy Want提出了很重要的一點,即魏晉三國兩晉南北朝到隋唐期間,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歌賦等韻文,通過對韻文的分析,也可以了解某方言是否能夠符合中古音韻。

8樓:蘓北電鑽殺人狂

按照歷史比較法,音系存古程度的判定基準是音變規則,即用音變發生與否以及音變發生數量的多少來判斷現代語言與祖語的音系差別。但由於漢字並非表音文字,一切古漢語的音系都是人為構擬出來的,不同擬音者構擬出來的祖語可能有所不同,這樣一來音變規則就有了不確定性,因此,語音史衹好用音類分合的判定來代替音變規則的判定。

一般來講,保持古音的類別越多,方言就越存古。但是這條原則在實際運用中也會出現問題,比如從邪不分是通語裡古老的特色,但是從《玉篇》以後兩類卻又分開了,而且這類方言還佔了大多數。這是因為北方話在《切韻》之後佔了上風。

按照嚴格的歷史層次分析法,兩者不分反而是宋齊梁三代(420-557)的層次,而分的方言反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層次 (就類似樓主提出的悖論)。

改良的辦法就是把歷時音變中出現的所有音類都羅列出來,然後搞清楚每個歷史時期這些類的分合狀況,並且分別計算各個方言裡面音類的分合情況,按照方言裡每個歷史時期「類」的儲存比例為參攷系進行歷史層次劃分。如果乙個方言雖然從邪不分,但是其他類都表現出很晚近的特徵,他的主流層次也不會在420-557的時代。

上古漢語是怎麼過渡成為中古漢語的?

明朝的口音類似於現在南方一些方言,那麼清朝的口音,也就是大致的北京口音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中中國人學英語有中國口音,日本人學英語有日本口音,所以可能北京話就是滿族口音的漢語。普通人自然會學習統治階級的口音,所以整體口音慢慢就發生了變化。所以我覺得南北朝時期,由於北方被少數民族統治,統治階級所說的帶有...

中古漢語的聲調是如何從上古漢語演變成的?

小雲哥哥 我覺得很多梁朝人不知道四聲是什麼其實很正常。現在全國的人,除了知道普通話的四聲是啥,很少人知道自己方言有多少個聲調的吧。所以當時聲調可能已經發展出來,但是很少人總結,所以不知四聲。如同 貢顥 所說,一般認為上古漢語的喉塞音韻尾 變為上聲,而 s韻尾變為去聲。提出韻尾變成聲調的人,是法國語言...

從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聲母和韻母的演變有哪些能讓外行和初學者匪夷所思的地方?

般若波羅蜜多 上古的復子音聲母中的或者 r 應該是有的 我甚至認為存在著 和 r 的對立 相信直至南北朝甚至隋唐時期仍然保留在閩語中。這個 後來在閩南話中變成了 介音,至今仍然保留在南音 南曲 的唱腔中。如 八 雞 街 底 先 間 等。這個 介音在現代閩南話口語中只保留在極少數方言點中,而在漳州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