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歷乙個過程獲得獎勵比直接獲得獎勵更有滿足感?

時間 2021-05-29 22:19:05

1樓:劉紫旺

直接獲得的不叫獎勵,那叫福氣。

而經歷乙個過程然後得到獎勵,這中間有乙個主體性得到發揮的過程。人是乙個追求自我實現的動物,而這個自我實現的過程離不開主體性的發揮。

靠福氣過日子美則美矣,但是不能自我實現,也挺乏味的。

2樓:tindom

似乎題目改過了,已不適合現問題

突然想起知乎985遍地,以下不適用125人群首先說句題外話,世界是圓的,然後再來揭開這個殘忍的事實吧,那是因為:

你能力不足啊,你潛意識給自己限定了極限知道自己能得到最好結果的可能很低,所以退縮了,放緩了,才能說你看我就知道結果是這樣。

一次次的挑戰極限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吉尼斯,奧運,學霸才會讓人追捧,因為他們讓你知道雖然自己不努力,但有那麼些人用自身證明了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普通人和天才之間相差的除了乙個天賦,還有的就是毅力了。天賦可以讓你有乙個好的開頭,但只有毅力才能讓你走的更遠,所以應該慶幸這個世界是圓的那怕你走反了也是在向目標前進。

哦,悶頭做事和朝三暮四一樣不可取

3樓:無敵小軒肉

這個問題太細分了,只能從幾個方面來做些支撐。

1.直接獲得的獎勵比努力獲得的獎勵更容易遺忘

多倫多大學布萊克·理查茲(Blake Richards)教授在《神經元(Neuron)》雜誌的一篇文章中說,好記性不等於記住所有事情,忘記也許更有助於我們駕馭這個從未止步的世界。

理查茲教授認為,人類大腦並不像攝影機那樣機械記錄,而是通過選擇記住更有價值的資訊,協助人們在未來做出最優判斷。即便記住了所有的事情,大腦裡的空間也用不完,但它會強行讓人遺忘,它會「重寫」神經元對舊的記憶進行覆蓋,或者弱化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線。

獎勵都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但是相比於努力獲得獎勵比直接獲得獎勵經歷了更多的時間,經歷,機體產生了更多的協同作用,大腦參與感更多(比如前額皮質),很容易形成一段難忘的記憶。

2.在你不斷努力、經歷痛苦後獲得成功右前額皮質活躍度向左前額皮質轉移。

右前額皮質的積極性使人抑鬱,而左前額皮質活躍使人更加積極。

戴維森提出,右前額區激發後起到「行為抑制器」的作用——在事情不順利時使人容易放棄。這種人還是風險厭惡者,但他們不會靈活規避風險,而是過度警覺。他們積極性很低,通常更加焦慮和恐懼,並且對威脅異常警惕。

戴維森研究發現,只要一想到要實現有意義的目標,左腦就被啟用了。除了單一的目標之外,左前額區的活動水平還與更巨集大的東西存在關聯,比如生活的目標感,也就是賦予人生意義的巨集偉目標。」

3.關於壓力與能力表現關聯性的心理學研究,即耶克斯-多得森定律

耶克斯-多得森定律是研究大腦執行狀態提公升或降低能力表現的一種新方法,能力表現是包括工作、學習和運動競技等在內的任何領域的技能水平。耶克斯-多得森定律描述了三種主要的心理狀態:空閒、湧流和疲憊。

每種狀態對個體能力表現起到重要作用。空閒和疲憊降低表現水平,湧流可提公升表現水平。

耶克斯-多得森定律反映了壓力與表現之間的關係,無聊與空閒的狀態幾乎不能激發 HPA 軸分泌出應激荷爾蒙,表現由此受到影響。如果我們獲得更多激勵和投入感,「良性壓力」促使我們進入最佳表現的狀態。如果任務難度過大,我們承受的壓力太大,就會筋疲力盡,此時應激荷爾蒙水平公升高,最終影響能力表現。

題主說到經歷努力與痛苦,這個時候系統承受的壓力過多,持續性壓力的破壞作用妨礙了能力表現。在這種狀態下,就會出現所謂的「穩態應變負荷」,即應激荷爾蒙以破壞作用為主。應激荷爾蒙水平過高,而且持續時間過長,將會導致神經內分泌功能不正常,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失衡。

這時,人更容易生病,思維能力也會下降,同時生物鐘紊亂,睡眠質量變差,人趨向於失控狀態。

「慢性失控會損害大腦的海馬體。海馬體對學習非常關鍵,是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地方,比如我們剛剛聽到或讀到的東西,通過海馬體能夠在日後回想起來。海馬體是富含皮質醇的感受器,因此我們的學習能力很容易受到壓力的影響。

如果生活中經常承受壓力,高漲的皮質醇會阻礙現存神經網路的聯結,造成失憶現象。這種極端的失憶可見於臨床症狀,比如創傷後應激障礙和重度抑鬱。」

那麼題主從痛苦走向成功,這個時候系統呈現湧流狀態。湧流意味著為了工作或學習最大限度地控制情緒,是自我調節的巔峰狀態,此時,我們可以匯入積極情緒,精力充沛地完成當前任務。我們全神貫注,自然而然地感到喜悅,乃至幸福。

湧流的主要特點包括全神貫注,不受影響,靈活敏捷地面對不斷變化的挑戰,發揮最高技能水平,並且對從事的工作感到快樂——不折不扣的愉悅。最後乙個特點有力說明了,如果對處於湧流的人進行大腦掃瞄,我們會發現左前額區活動非常顯著;如果對大腦化學反應進行分析,我們會發現高漲的情緒和表現水平增強了多巴胺等化合物。

所以,從這三個方面可以對「經歷乙個過程獲得獎勵比直接獲得獎勵更有滿足感」做一些支撐。

最後,以上闡述只是針對本問題進行一些思考,謹代表個人觀點,不可輕信。

4樓:放開我的小哥哥

舉乙個簡單的例子剛開始玩吃雞這個遊戲就吃了雞內心毫無波瀾因為有大腿們帶著我玩

然後呢慢慢技術變好可以殺人救人參與其中最後吃了一次雞我開心的跳起來覺得自己棒棒的

5樓:「已登出」

多嘴說一句,我也發現不少作家明顯在利用這種心理敘事,拿我經常舉的例子來說,比如我想告訴讀者小明在廁所裡,就不會直接寫「小明在廁所裡」,而是寫「小明去廁所了,那邊有三個廁所,前兩個都有人,他應該在第三個」。這樣經歷一段過程,讀者就會因為成就感對「在廁所」這個概念產生信任。如果乙個人沒有創作經歷,其實是挺難察覺作家的這種手段的。

假設乙個班級裡的前a名能獲得獎勵 而剩下的人沒有獎勵,則如何確定a使得此規則能促進班級成績進步?

已登出 不管A多少都無法長期促進班級進步。首先,人和人能力總是有差別的,找不到兩片相同的樹葉,因此名次並列的情況可以不考慮。如果是物質獎勵,那麼就會使考0分從丟臉變為不在乎物質的 高尚 嚴重影響反向激勵,更容易出現考0分現象。因為有物質激勵,那麼經過幾次考試,每個人的成績收斂於個人最大能力,都穩定下...

人生就是乙個過程,為什麼都要那麼拼?

鵝鵝 我也這樣想過,人的一生反正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何必還要那麼拼命呢?那些努力拼命的人,可能是想自己的過程比其他人更豐富多彩一些吧 烟花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可能自己太普通了,想給自己找乙個藉口來逃避責任,可是看著那些舞蹈演員在舞台上釋放自己,軍人在訓練場上揮灑汗水,我總覺得自己碌碌無為,沒有什麼...

如果進化是乙個過程,為什麼要戰勝滅絕?

演化是乙個發散的過程,方向不定且分支無窮多。這個過程因為遺傳的隨機性會永恆存在。決定哪些分支留下來的取決於該分支能否適應當前環境以及和其他分支競爭中能否苟活下來。無限多的進化分支等待篩選,其中適應能力或競爭能力太弱的分支就被淘汰了。比如老鼠類和恐龍。後者毫無疑問是史前時代的霸主。但運氣不好 小行星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