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生產力嗎?

時間 2021-05-05 21:15:03

1樓:新虤嘯林

這很明顯是不清楚定義的問題。

生產力是指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和生產資料相結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即人類創造新財富的能力。

首先是人和生產資料結合起來,去改造自然的能力,道德顯然不是這種能力。那麼道德能提高生產力嘛?題主說道德作用於生產力,比如商業信譽等。不代表它就是生產力啊。

2樓:人類文明演化論

首先,我不喜歡生產力這個詞!這個詞讓人聯想到機器!道德是約束和規範人的行為的,不是規範和約束機器的行為的!人不是機器!人活著也不是為了提高生產力!

其次,道德是人類創造的,用於改造社會環境的工具,其原本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提高生產力!那時候還沒有這個概念!而是為了以更公平更正義的方式闡述社會上個人的行為規範!維護社會和諧!

再次,人類文明是不斷發展的,不斷進化的!特別是近幾百年來!人類創造的這些用來改造社會環境的工具,包括道德,法律,制度等等,如果阻礙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就需要修改!

總之,不能說道德是生產力!只能說,在某個時代某個情況下,當時的道德會對生產力有幫助!

3樓:張熙

道德不是生產力,道德屬於上層建築,屬於意識形態。他是法律的補充,對人類的行為具有約束力。道德與地域、文化、宗教、民族有關。不同的民族、地域、宗教文化,有不同的道德觀念。

4樓:金剛

道德不是生產力,但沒有道德就沒有生產力,有,也是空殼。失去道德,重要的不是失去名聲,而是失去了生命。也許你暫時還活著,但你已沒有了靈魂,只是一具行屍走肉而已。

道德決定了人的行為性質與方向,或正或邪,或走向光明,或步入歧途。順道而行就有道德,自然就有未來;背道而馳就失道德,就沒有未來。

生產力不是標量,而是向量。生產力走偏了方向,越強大對人類危害越大,儘管暫時自我感覺良好,但都不會使人真正強大,反被其所害。如二戰時的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工業在當時都很發達,但都遭到了滅頂之災,就是因為失道而寡助,受到天譴。

所以人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道德底線。

5樓:董會忠

道德是生產力。道德決定了大多數人對乙個企業看法和決策,就是說有沒有人氣。有人氣的企業員工願意為它服務,產品聲譽好購買人氣高。

而生產力包括生產資料和人力資源。人氣就是人力資源的一部分,所以道德也是生產力。

6樓:瓜瓜

道德當然不是生產力,道德也可以是生產,結論在最後一句話,中間都是論述過程。

第一部分:

生產力人們改造自然創造價值的能力,生產力構成的三個要素是「勞動者,勞動物件,生產資料」,而這裡的生產資料的主要就是生產工具,而且縱觀歷史,我們發現推動歷史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就是生產工具的進步,比如從石器,到青銅器,到鐵器,到蒸汽機....就推動了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到奴隸制社會,到封建制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因為生產工具的先進與否,直接關聯著創造價值的多寡。

任何生產力水平下,都會以促進三要素的結合為目的,比如封建社會,就要促進土地和農民的結合,而資本主義社會,就要促進資本與各種生產工具的結合。

在特定的生產力水平下,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社會關係。生產力決定了生產關係,而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生產關係的核心是,「所有制,關係形式,分配制」

為了更容易理解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我通俗的舉個例子,

在鐵器牛耕時代,生產力的狀態如下,

① 勞動者:農民

② 勞動物件:土地

③ 生產資料:各種鐵器,犁杖,耕牛.....

這就是最基本的生產力水平,在這樣的水平下,產生怎樣的生產關係呢?

① 所有制:土地私有制,土地主要歸地主所有,以保證集中化的生產,對抗自然風險,形成組織勞作的形式。

② 社會關係:我就不說農民和地主的關係了,我們說說耕牛和農民的關係。耕牛,在乙個家庭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因為這乙個家庭中,主要勞動力就是這頭牛,這就決定了農民不能把這頭牛殺了做成牛肉擺在桌上享受,

③ 分配制度:還說耕牛,為了保護好耕牛,農民就必須拿出部分糧食來保證耕牛的體力,耕牛的體力好了,意味著耕田的效率就會提高。

好了,現在社會發生變化了,牛耕形式被現代化的種植技術取代了,農民以前的高水平的表現是如何駕馭耕牛,而現在是如何開拖拉機,勞動者的思維轉變了,技能轉變了,而原來看似無法耕作的土地,也可以在機械化的加持下,顯得不那麼難了,勞動物件改變了,而在此生產力水平下的生產關係,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① 所有制:不再需要地主掌握大部分的土地,來維持生產秩序,乙個農場,幾個產業工人就可以解決了,那麼必然擊毀地主階級的土地私有制。

② 社會關係:還拿牛說事兒,牛的地位沒有了,它們不再是耕作的主力,甚至根本用不到,耕牛們失業了,而他們「再就業」的途徑,就只有乙個了,成為餐桌上的「牛肉」

③ 分配制度:原來乙個家裡可能20%的糧食要給耕牛,而現在產量提高了,可能只有0.5%的糧食分給牛,而人類主要以食用牛肉為主了。

為什麼說生產關係不能過於超前,比如大清朝還是鐵器牛耕的時候,就開始學人家西方吃牛排,把牛殺了吃肉,人家西方有蒸汽機,所以可以吃牛肉,不影響生產,甚至還能使勞動者的生活水平改善,進而提高生產效率,而你則直接把生產工具吃了,這不是找死嗎?

第二部分:

接下來說經濟基礎,一定生產力水平下的生產關係的總和,就是經濟基礎,他和生產關係基本是相向的,也是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交換制度等等

而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過來作用於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的概念是「一定經濟基礎上,形成的社會意識形態,與之相適應的各種制度,思想,管理等等「,而道德只是上層建築中的乙個組成部分

還拿上面的耕牛說事兒

既然古時候耕牛那麼重要,那麼維護耕牛的利益,就是維護了生產力,所以古代就有法律制度來保護耕牛,殺害耕牛者,違法,而這個法律就是上層建築,他就是這樣保護著經濟基礎,進而維護了生產力的進步。

道德的本身,也同樣起源於此,即為了維護經濟基礎,維護生產秩序

我拿古代的「儒家」道德舉例,為了讓農民更好的留在土地上,努力的勞作,如果依靠法家的硬性制度,那是很困難的,

一來柔性不足,容易造成勞動者的反抗,比如秦末

二來治理成本過高,你必須要有監察,管理等等。

這就是中國古代為什麼法家不能延續下去的根本原因。

儒家的高明之處,就是他可以利用「道德綁架」,沒有比控制人們思想更為經濟實會的控制手段了,比如古代會告訴你「父母在,不遠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儒家不鼓勵冒險,是因為農業生產,不需要冒險,需要的穩定,所以把這些話上公升到道德的高度,通過控制思想,達到控制人們行為的目的,進而促進農業生產,這就是道德在生產力的發展中起到的作用。

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道德的標準會發生變化,

比如現在的市場經濟形態下,就要鼓勵人們走出去,去冒險,那麼很顯然儒家的道德觀,就靠不住了,必須修正他,比如今年的春節,在特定的情況下,還會提出「在哪都是過年」的說法。

以題主說的三鹿奶粉來說,我覺得那不是典型的「道德」概念,那是一種「法律制度」的概念,三鹿本身是違反了法律,當然法律也是上層建築的部分。

所以,如果較真的說,道德當然不是生產力,他只是一種上層建築,他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的發生變化。但是,當我們日常說起道德的作用的時候,不能成篇大論的這樣描述之間的邏輯關係,那麼我們也可以簡單的說一句「道德就是生產力」,雖然他們之間缺少邏輯關係,但是容易被記住,作為公司的口號,甚至這個社會的口號,也一點沒問題。

7樓:幽州胡馬客

道德是秩序。也就是大局觀意識。就像一條產業鏈。

如果事先做好了規劃布局,留有充足的空間來應對產量的增長導致的混亂。也有一些預案應對突發事件導致的環節減少影響。那麼在時間的巨集觀角度下,這就是穩定的增長。

這實際上就助於生產力的發展。

但是舊道德維持舊生產力的模式。新道德維持新生產力的模式。

這樣來說不如把道德換成上層建築。就理解的通透多了。

當井田制經濟是主流時,宗族就是維持良性發展的模式。

而到了小農經濟,宗族又成了桎梏,家庭取代了它的地位。

8樓:李小龍

道德不是生產力,但是道德可以促進或者影響生產力的發展。

另外每一類人對道德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特權主義者認為效忠才是道德,他們認為下級應該孝忠上級,員工應該孝忠老闆,如果不孝忠就是不道德。

無產主義者應該消滅一切特權,誰堅持特權,誰就是不道德。

9樓:聞道旅法

道德是社會階段性的人們普遍的行為尺度和準則,是人生活慾望與理性分別的統一。它首先預設了人的倫理下限,預留了到社會治理上限的法制之間的活動空間,拓展了簡單是非對錯對人活動的止抑。法制是社會對個體強制性的行為約束,道德是社會普遍認同名譽的自發性行為約束,兩者共同作用人的自由界限。

當然,法律視整個社會(國家)為統一的具有精神核心的人性主體,內涵和交涉範圍要寬泛很多,而道德主要針對具體的人。道德也包括內外兩個層面。道德外層是行事及後果考量,所謂論跡不問心。

道德內層則是問心,也有兩部分,一是自我良心拷問,一是他問追問動機。

人的活動起源於慾望或者說對幸福的追求,慾望是人活著的原力,但慾望是沒有對錯是非分別的。人又是有理性的,理性恰能分別是非與對錯,卻不能促進人採取行動,慾望與理性統一暨道德為人的活動做出了良好的選擇。由於道德產生於社會共識的基礎上,從而幫助人們廣泛的合作成為可能,從這點上來說,道德對生產力是有益的。

但是,生產力的提高人力採取合作只是必要但不充分的條件,決定生產力的主要要素是生產方式,合作態度是道德的,不等於道德必須要人按既定架構來配合,而取決於架構本身用合理人才的合理性,更依賴生產技術,也可以說有什麼樣的技術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生產方式,相應的形成一定的生產關係,人力自然被其馴服。

10樓:懶得回頭

理解您問題的出發點,但個人認為沒有必要泛道德化的去衡量很多問題。不同社會不同人群的道德標準差異巨大甚至對立。一般而言,你怎麼評價三綱五常或者LGBTQ同商業活動無關。

商譽、企業社會責任,這些要素也許更有效吧

11樓:我絕藝豹戈薇狗頭

這個問題很有趣……

私以為按照唯物主義道德屁都不是經濟學本質就是物質的交換……當然也有購買感覺體會體驗這種東西現代科學這麼發達為什麼不轉化成客觀的價值比如通過人工製造的辦法定價「某激素能帶來的感覺這個過程」的價值反而想去定價道德這種虛無縹緲且不好定價的東西呢?

人是生產力的附庸嗎?

生蠔也要結巴 不是,永遠不是。人的主體性永遠不是物體性的附庸。不懂專業理論,但可以這麼說 人的主體性也許在某個時期某個偶在個體的實踐中或有缺失,但它 人的主體性 永恆存在。我話說得不好,具體請參閱馬克思的異化論。 魔王 這更像是個哲學問題。就像生活一樣,人是生活的主角,但人在大多時候看起來就像是生活...

什麼是生產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如何理解?

編星造樹 生產力是指製造對人類有價值產品的能力。大公尺,對人來說可以食用,提供熱量,就有價值。幾乎所有工作都在搞生產,皮包,衣服,娛樂品,服務,這些都是產品。生產力高的體現就是單位時間內產量多,一年產5噸大公尺,就比一年產1噸大公尺生產力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意思是,發展科學技術是提高生產力的最...

是階級鬥爭推動生產力發展,還是生產力推動階級鬥爭發展?

人民水櫃 根據相對剩餘價值理論 當技術革新 生產力發展 資本家可以通過剝削相對剩餘價值來獲利,技術革新之前,資本家只能通過降低工資延長工時來榨取絕對剩餘價值,勞動者對前者的感受明顯弱於後者,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生產力的發展會緩解階級鬥爭 但是相對剩餘價值理論適用於個別生產力提高的情況,適用於技術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