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美國在日本開戰前為什麼不命令各軍事基地做好防禦準備,反令珍珠港損失慘重?

時間 2021-06-02 07:49:56

1樓:

1不能要求美方人員預判「日方一定會不接受赫爾議定書然後直接就發飆」,大部分時候的大多數外交人員真的不會認為某個關係僵硬的他國會直接這樣做;

2當時美方的概念大概是「在不遠的未來美日會有比較嚴重的軍事衝突,菲律賓和太平洋諸島將是衝突的重點地區」,這些想法都是對的,只是具體開啟方式不一樣;

3對珍珠港沒有準備,有一方不宣而戰的原因,也有各種預判的水平太差的原因(如認為日方的魚雷定深過深,是炸不了珍珠港的),預判水平太差可以認為是準備不足的一部分,但是這種事情只有接受教訓後才能改正;

4實際上已經在準備了。珍珠港當天「企業」號航母不在港內,因為其承擔了向威克島運送飛機,加強防禦的任務,回來的路上天氣不好所以晚了。如果沒有這個任務,那也要被炸。

最後威克島依舊被攻陷,因為你短時間內能投送的物資和人員也就那麼多,而且還保密不告訴他們要幹什麼(威克島的海航增援部隊接到的訊息是去演習,有的人隨身行李都沒帶。這些人最後有的陣亡了,有的在戰俘營裡待到了戰爭結束),菲律賓的道理差不多;

6有一些損失慘重的原因是人的問題,那就更只能在實戰中醒悟和糾正了。

菲律賓守軍甚至有人認為偷襲者是德中國人,因為日本人是不會有這麼好的技術的,這樣軍備廢弛能行麼;麥大帥就不說了;

哈爾西在珍珠港後直接帶著航母部隊出去找日方機動部隊,結果方向找反了(日軍走太平洋北線),那要是找到了自己不就死了麼。這種「老子生氣了就想幹什麼幹什麼,至於能幹成什麼之後再說」的毛病,不狠狠失望一次能記住麼(雷伊泰灣好像又有點忘了,但比開戰時好多了);

主管情報的特納知道自己可能背鍋以後上竄下跳瘋狂玩辦公室鬥爭,最後成功甩鍋,同時和一批海軍情報人員結下不共戴天之仇(那位很出名的萊頓少校多年後知道特納病逝,還寫了一大堆興高采烈的議論表示大快人心),不吃這一次虧能記住麼。之後特納上竄下跳那就是真的為了兩棲作戰好了。

有些說法說弗萊徹得知增援威克島的命令取消後直接把自己鎖在司令室裡,都差點掉眼淚了。那你看這大哥珊瑚海,中途島,瓜島,東所羅門還有眼淚麼。這次就算真哭了那也沒什麼,和後來的事蹟對比一下反而真挺感人的。

二戰日本為什麼打美國?

從倒幕到明治維新,再到甲午,再到日俄,再到一戰,哪次日本是佔著優勢贏的?不就是一直賭麼,搏一搏單車變摩托,都賭成列強了,你覺得打美國還要問原因麼?賭徒唯一會問的是我能不能上這個桌,至於輸贏,那不是下了注開了盤才知道麼。 泰倫機槍兵 從918開始,日本養成的下剋上還能成功的毛病就改不了了,你石原莞爾幹...

在二戰時為什麼日本要打美國?

別十八里 日本幾乎全部石油都依賴進口,而美英卻對日本禁運了石油。日本的石油儲備支撐不了多久,在中國又陷入泥潭,以戰養戰的目的完全無法達成。北方蘇聯雖被德國拖住,但只要局勢穩定,很可能對日本出手,日本認為完全無法招架蘇聯 諾門坎戰役 如果日本坐以待斃,石油耗盡後對華作戰更加舉步維艱,蘇聯還有南下的威脅...

二戰前的美國是什麼國際地位?

一劍曾當百萬師 1895年的時候,美國的GDP就是世界第一了。但是到了1945年,美國花了50年才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一戰結束的時候,論經濟實力英法已經不能和美國抗衡了。但是凡爾賽會議上,幾位老大哥還是不帶美國小弟玩。威爾遜帶著他的美國理想,帶著他的國聯,帶著他的十四點原則,帶著參加改變世界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