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場中,為什麼不先攻占日本本土,而要從外圍島嶼逐漸向本島推進?

時間 2021-05-31 01:09:05

1樓:側耳傾聽

美軍各方面的能力,和戰術,也是慢慢積累到最後才給人一種強大的感覺,但這不代表它有能力一開始就從珍珠港的失敗者變成單刀直入東京灣的王者,不慢慢根據實際情況推過去,小心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2樓:餘鵬

在美國海軍自己的方案裡, 是有取道中太平洋佔少數島嶼後直接登陸日本本土的方案, 橙1計畫就是直接殺過去

但這就涉及到陸海矛盾了, 很明顯從中太平洋直接過去的話陸軍只能當配角, 那怎麼行, 所以才有取道南太平洋沿著島鏈殺上去的橙5(或者6)方案

海軍對於直接橫渡大洋在日本本土決戰是做過實驗的, 大白艦隊在穿越太平洋到達菲律賓後經檢查, 艦上的機械狀態完全可以立即投入戰鬥, 比事先估計的結果好得多, 大白艦隊是2023年的事

3樓:前進三

日本本島出來之後一直往西南方向延伸

,所謂的外圍防禦圈也是依託這些島鏈,如今美帝封鎖我們的第一第二島鏈只不過是和當時換了個邊。所以單單依靠其本身的二棲作戰能力正面強攻鬼子本土,不但後勤很難跟上,自己的側翼也直接暴露給了敵人,代價太大。

4樓:

我覺得本質是後勤的壓力。畫個圖就明白了

作為一場滅國之戰,從美國直接進攻日本的後勤線太長了。你能看到諾曼第登陸花費了盟軍多少心力,但是如果沒有英國這個堡壘在,你能想象美國跨越整個大西洋去完成一場這種規模的登陸戰嗎。

日本也是同理的,從美國本土調兵直供日本的代價太大了。所以要使用蛙跳,便於建立後勤基地。

同時,日本本身也要依靠東南亞的橡膠和石油資源。打東南亞是一舉兩得

日本為什麼要發動太平洋戰爭?

氣質東門 日本打中國要美國出口石油 但美國見到日本侵犯了自己在中國的利益後勒令日本從中國退兵,掐斷了日本的石油生命線,想想日本已經在中國取得那麼多利益,無論如何也想賭一把,既然西方不給我石油,我就搶西方的石油,來支付我的中國戰場 於是太平洋戰爭就爆發了 臥龍槽 中國太大了 日本沒辦法一口吞下 那麼多...

1943 年美日太平洋戰場為什麼沒有相對大規模的海戰發生,如何評價 1943 年的太平洋戰場?

吳博文 有打的。只是那一年的仗不出名,被其他幾年掩蓋了42年有珊瑚海,中途島和瓜島這幾個主戰役 44年餃子已經出鍋開始全面碾壓,著名戰役有獵火雞和雷伊泰灣45年硫磺和沖繩戰役,沖繩打完下個月日本就投了43年有個很著名的事就是獵殺山本五十六 聖克奴斯群島 42年10月左右 戰役是日本最後一點有戰鬥力的...

二戰日本坦克基本打不過美國,而且太平洋戰場很多都是小島打游擊偷襲比較合適。那日本為什麼不造火箭筒呢?

已登出 造不出來 日本曾經造過90多公釐的火箭筒,叫四式火箭筒,是仿德國88公釐火箭筒造的,但是因為發射藥不行,後來改成70公釐,然後穿甲又不行了 最後神奇的日本人造了一種神器 四式反坦克刺雷 otto 量產過,就是7cm噴進炮,1944年5月開始生產的,一直生產到45年8月15日,總共生產了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