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軍為何很少裝備大口徑火炮?

時間 2021-05-11 02:18:05

1樓:fw190

島嶼作戰大口徑炮運輸壓力太大,裝在船上不好嗎。中國戰場則是道路不好重炮運輸後勤壓力大,不過41年前國內還是出現了不少。太戰環境下重型海岸炮和迫擊炮組合更重要。

2樓:如水

一是窮,日本當時算得上是窮人資本主義國家代表了。聯邦造吉姆夠用,就肯定不會用高達。

二是,殺雞焉用牛刀。你對付個剛從兩半社會走出來的農業國,用這麼好的東西還是多少有點浪費的。就像你去打睡覺三小強,還讓基拉大和和阿斯蘭,伊扎克三人練手打這就有點浪費了。

有個真飛鳥,或者帶幾個ACE就夠了。但後來打美國這個勞Monza,你還派這個陣容上。那就不行了。

3樓:楓溪川

一是其國力有限,技術有限,他的科技樹水平還不如義大利呢,二是他的主要對手是中國,就當時中國的水平,也不需要使用重炮來對付啊。國民黨很多堅固的工事都沿海沿江地區,完全可以使用艦炮來覆蓋。

4樓:

除了美德以外,各國陸軍師戰前和開戰初期,都是75/76+105/122的配置(蘇軍有76+122+152的計畫,但被巴巴羅薩打斷了),日本師團炮兵算是一般列強水平。日軍本來也有將師團火力加強為105+150的計畫,但根據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等資料記載,戰爭爆發得很突然,從大本營到各師團聯隊措手不及,整軍計畫被迫擱置。戰爭爆發後,中國大陸糟糕的交通狀況也嚴重影響了日軍火炮的選用,很多師團為了攜帶方便,把野炮換成山炮,撤裝105公釐炮。

部分治安師團則乾脆不攜帶山野炮,相應增加步兵炮、基層小隊的擲彈筒和機槍數量。

5樓:antonio

日本陸軍當時作戰目標主要是中國,中國裝備極差,無需用到大口徑火炮。並且,由於中國道路極差,日軍反而是更需要便攜一點的小型火炮。

6樓:NeoSource

二戰日軍別說大口徑火炮,就連新式的75mm火炮90式和95式野炮加起來也不過1000多。更多的日軍還在用老式的38改野炮。相比這些火炮,日軍的91式105榴生產了1200門,96式150榴生產了440門,也算比較多了。

實際上二戰日軍除了92式步兵炮和94式速射炮,幾乎就沒有產量超過3000的陸軍火炮。日軍的火炮產量普遍很少,連容易生產的迫擊炮,後期的主力2式120mm迫擊炮也只有不到800門。

至於加農炮方面,二戰日軍的主力89式150mm加農炮也生產了180門,新式的96式150加生產了30門,數量還是不少的。德軍的170加農炮也不過338門,150加農炮161門。

以日軍的火炮產量之低,單種火炮產量超過1000都算產量很高了。所以日軍的大口徑榴彈炮產量還是很多的。

在那些太平洋的島嶼戰中,日軍的主力岸防炮是大正10年式120mm加農炮,這是2023年的老炮。

日軍炮兵相比美軍,德軍,蘇軍真的算很可憐的。硫磺島的日軍還有不少38式120mm榴彈炮等一戰前的火炮。

7樓:

說起來,鬼子的火炮中,92式70公釐步兵炮、94式75公釐山炮和90式75公釐野炮都是非常優秀的火炮,和英美蘇德同級別的相比都毫不遜色,總產量也還算過得去。重炮有亮點,產能太悲劇,意義真不大。92和94在中國一直用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我軍都是讚不絕口。

很多人大概有乙個刻板的印象:因為日軍有足夠的擲彈筒和步兵炮,所以不怎麼使用迫擊炮。其實這是乙個誤區,日軍的迫擊炮並不少,主要在南洋戰場使用,效能也算中規中矩(屬於二戰平均水平),還行了。

8樓:泛觴

日本的火炮技術還算得上湊合,在列強中也有個二流水準,但日本炮兵整體實力依然是個渣,坑就坑在了弱雞的總體工業生產能力。為啥這麼說呢,前面的答主都說的很多了,大口徑火炮數量上本子就是個悲劇,具體數量考證可能不是很詳細,大概也差不多:

92式70mm步兵炮,3000門

38式75野炮,2000門

90式75野炮,786門或者800門

95式75野炮,261門或者200門

91式105榴彈炮,1200門

4年式150榴彈炮,280門

96式150榴彈炮,440門

14年式105加農炮,64門

92式105加農炮,180門

89式150加農炮,150門

96式150加農炮,30門

45年式240榴彈炮,80門

96式240榴彈炮,2門

90式240列車炮,1門

7年式305榴彈炮,30門

410榴彈炮,1門

97式20戰防炮,400門

94式37戰防炮,3400門。

1式37戰防炮,2300門

1式47戰防炮,2300門

98式20高射炮,2500門

11年式75高射炮,44門

14年式105高射炮,70門

88式75高射炮,2000門

99式88高射炮,1000門

3式120高射炮,120門

4式75高射炮,70門

5式150高射炮,2門

5式40高射炮,2門或者6門

總共,算上明治末期產的,70、75、77口徑的短管子小野炮/步兵炮產量才8000多,105公釐以上重炮統共才2750門,簡直弱雞弱雞弱雞

別的不說,毛子就戰前幾年和戰時,76公釐的ZIS-3榴彈炮4.8+萬門&122公釐M30榴彈炮1.9萬門&152公釐ML20榴彈炮6884門的產量笑而不語。

要說日本炮兵的亮點倒還是有的,比如

九二式105mm野戰加農炮,是當時世界上射程最遠的陸軍4英吋火炮,以3.7噸的重量實現了45倍徑身館和超過了18公里的射程,放到現在也屬於很遠的,產量嘛,180門

再比如96式150加農炮

圖侵刪,發射普通彈丸射程比義大利150mm加農炮與美軍的155mm加農炮都遠,此外彈丸最重,達到50.2kg,射程達26000公尺,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屬於拔尖的效能,可惜啊,產量30門

此外海軍也有出彩的炮,最典型的就是秋月級裝備的98式100公釐高角炮,65倍徑,1000m/s初速,加上高射速,就炮本身指標相當高,關鍵是.......產量依然長期不足,至終戰產量僅169門!!!!!你說這遊戲還能怎麼玩?

割割割想想還是把蘇聯二戰壓制火炮產量發上來,讓你們這些渣渣感受下慈父之錘的力量吧!(光122榴就有26000門,這才是工業大國的風範,本子炮兵還是回家玩泥巴去吧),對了,毛子的高射炮反坦克炮我一概沒貼,不然帖子太長,看花眼

76步兵炮

M1927, 16482

M1943, 5122

76山炮

M1909, 1909

M1938, 1068

76野炮

M1902/30, 4350

M1936(F22), 2932

M1939(F22USV), 9812

M1942(ZIS3), 48016

107加

M1910/30, 828+

M1940(M60), 139

122榴

M1909/37, 900+

M1910/30, 5900+

M1938(M30), 19266

122加

M1931/37, 2982

152步兵炮

M1931NM, 129

152榴

M1909/30, 2550-2611

M1910/37, 99

M1938(M10), 1522

M1943(D1), 2827

152加榴

M1910/30, 152

M1910/34, 275

M1937(ML20), 6884

152加

M1935(BR2), 37+

203榴

M1931(B4), 871

210加

M1939(BR17), 9

280臼

M1939(BR5), 47

305榴

M1939(BR18), 3。

9樓:好味社畜純黑桑

首先,你說的三八式和九O式都是野炮,四一式是山炮。

如果你需要看大口徑火炮的話,建議去看IJA的重炮序列。有對應的野戰重炮兵。

IJA的野戰重炮編制。有野戰重炮兵第1~30連隊+52、53、54連隊

對比歐洲戰場,IJA的重炮編制的確是少的多。但是考慮到國力和作戰地區的問題。裝備很多野戰重炮兵也沒有很大意義(中國戰場對於重炮的需求不高,太平洋戰場對於陸軍重炮的需求也是同樣)

二戰中日軍為何能橫掃東南亞?

金公尺團 日軍的特點,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輕步兵,而東南亞叢林遍布的環境是最適合輕步兵作戰的場所之一,而歐洲的軍隊對日軍的戰略和戰術都不了解,從馬來戰役到緬甸進攻戰日本步兵遠距離迂迴穿插包圍滲透戰術屢試不爽,穿過叢林迂迴到歐軍後方使其亂了陣腳開始潰逃,從而取的勝利。但輕步兵滲透作戰的缺點是持續性不強,...

二戰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強不強?

冰封的荒原 沒有圖沒有證據沒有真相我自己瞎說的 看時間段和具體情況中國抗日戰爭剛開始那會日軍的主力是常年訓練的常備兵作戰能力經過長時間嚴格訓練能力還不錯再加上二戰開戰前日軍投入雖然大但是還不是無底洞作戰人員知識水平還很不錯對技術裝備的使用都很熟練營養也較為充足據說日本的拼刺技術融合了不少他們學習過的...

日軍在二戰中用過人海戰術嗎?

我是誰我在哪 此人海非彼人海 朝戰中美軍對PVA的評價是 總是不斷嘗試用似乎無窮無盡的兵力發動無休止的小隊滲透與接近戰 仗著自己兵多和組織度上限高玩人海 而有組織無紀律的自殺式集團衝鋒雖然也是人海戰術但那個效果嘛 PVA 雖然火力不佔優,但到處都是人,到處都在打,對方心理鴨力很大,士氣掉的很快 I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