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美國為何傾向於盡可能提前開闢第二戰場,而非像英國一樣希望盡量拖延?

時間 2021-06-24 22:33:28

1樓:

這個問題還是有點意思的。

簡要回答,這是因為兩個國家有不同的政治訴求。

實際上地中海對於英國和美國有不同的重要性。對於英帝國,地中海是極其重要的,但是對於美國,重要性實際上遠沒有那麼強。邱吉爾有意拖延不是主要因素的,相反,2023年在地中海,美英就開始了對納粹德國的進攻。

地中海是英帝國的重要血脈,是英國本土和東方的印度等勢力範圍的鏈結點。丟失了地中海,英帝國實際上就可以算"完了"。英國從2023年的克里特戰役(包括希臘的戰鬥),之後的北非沙漠的戰鬥,到42年奪取法屬北非殖民地,43年登陸義大利,都是這個判斷所引發的事件。

同時,邱吉爾的另外乙個考慮點在巴爾幹地區。邱吉爾很不想把巴爾幹地區讓給蘇聯人,這又是個地緣的判斷。蘇聯突破了巴爾幹,那麼接下來地中海的問題就非常麻煩,獲得了地中海出海口的蘇聯會成什麼樣子那真是鬼知道。

同時,均勢外交也將失去意義。

以上是邱吉爾的主要的考量。相關的論述其實並不少。

對於羅斯福,非洲和義大利可就沒這麼重要了。羅斯福是乙個很有意思的人,他不認為和蘇聯並存是乙個很大的問題,對於他,巴爾幹的意義也沒那麼大。從戰略上來說,從法國登陸,是最好的支援蘇聯的方法,但是仔細想想,如果不是美軍先在非洲和義大利刷了經驗,日後的諾曼第打成什麼樣尚未可知。

美軍在非洲一開始打的是很水的,在戰鬥中逐漸成長,才能有後面的諾曼第的勝利。在2023年第二戰場的開闢,姑且不論後勤的困難(即使從後勤來看,42年也不可能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在戰鬥經驗上的不足是很危險的。

而且,43年對義大利本土的進攻,實際上對於庫爾斯克的戰鬥起到了相當的支援作用。古德里安一直抱怨,如果不是希特拉要抽調部隊防守義大利,他能在庫爾斯克擊敗蘇軍,從而使戰爭主動權回到德國手中,雖然我個人認為古德里安能勝利是胡扯,但是這也反映了義大利方向的作用。

順便,邱吉爾對地中海是有情結的。一戰就搞出了達達尼爾戰役,想把土耳其打出戰爭。不厚道的想,這是這個老頑固對地中海情結的再一次發作吧。

如果二戰中美國不加入同盟國且義大利加入同盟國軸心國有沒有勝算?

如果美國保持完全中立的話,也就是維持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的狀態,表面上不直接參與二戰,只對英國等進行有限的支援。而英國與德國又不妥協的話,歐洲戰場勝負難料,但還是傾向於英俄慘勝,德國可以劣勢談和。如果義大利是敵人,德國必須先搞定它,否則不可能安心作戰。美國的二戰中更重要的是太平洋的作戰,這是他自己的事情...

如果 二戰 過程中美國了加入軸心國聯盟,世界歷史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袁泉 我覺得吧,在羅斯福上台之前,在美中國人面前只有兩條路,法西斯和共產主義。直到羅斯福說 計畫經濟不是共產主義的特權,我們資本主義也可以搞一搞嘛。於是國家資本主義誕生了 有問題的人 美國加入法西斯聯盟也只能是瓜分到英國的利益進攻英國的殖民地的反英聯盟,當時的英美關係有點類似現在的中美關係,頂上乙個...

二戰中美國在日本開戰前為什麼不命令各軍事基地做好防禦準備,反令珍珠港損失慘重?

1不能要求美方人員預判 日方一定會不接受赫爾議定書然後直接就發飆 大部分時候的大多數外交人員真的不會認為某個關係僵硬的他國會直接這樣做 2當時美方的概念大概是 在不遠的未來美日會有比較嚴重的軍事衝突,菲律賓和太平洋諸島將是衝突的重點地區 這些想法都是對的,只是具體開啟方式不一樣 3對珍珠港沒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