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哪些不易察覺的行為會慢慢導致孩子面對父母強顏歡笑,卻不再願意袒露心扉?

時間 2021-06-08 05:12:21

1樓:松竹媽媽

最初,每個孩子來到父母身邊都是帶著殷殷期盼而來,他們渴望被接納、理解、愛護、尊重。但是很不幸的,有些父母並不把他們看作乙個「完整的人」,只把他們當做自己「意志的執行者」。

自出生,孩子便全身心依附於養育他的人。他不會說、不會動,只會哇哇啼哭,餓了要哭、困了要哭、拉了尿了要哭,就連想要人陪也得哭。這個時候,有些父母就要說了:

『不能讓這麼個小東西左右我的生活,我得讓他配合我的規律』於是,他們開始給孩子規劃並訓練作息,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玩統統要規律起來,想要什麼東西那得「延遲滿足」,如果養成「任性的毛病」還怎麼得了?小小的孩子開始意識覺醒:『要想看到父母的笑臉就得配合他們』。

孩子長大一點,會用自己的腿腳去到想去的地方了。他們歡欣雀躍,正要奔向邁開雙腿去往迷人的地方,用自己的小手探索眼前的美好。這個時候,又有乙個聲音在耳畔響起:

『別動,危險。回來,別到那兒去』於是,好奇的小手縮回去了,歡快的小腳停下了。小小的孩子懵懵懂懂:

『原來有些東西是不能碰的,有些地方是不能去的』卻沒有人告訴他們為什麼。

孩子又長大一點,能夠用語言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了。他們想把蝸牛帶回家做朋友,趴在地上學毛毛蟲慢慢蠕動,和青蛙一起蹲在地上呱呱亂叫。可是大人們卻說了:

『整天弄得身上髒兮兮的,還不是要我洗』小小的孩子又不明白了:『我做喜歡的事情,難道他們不高興嗎』

孩子又長大一點,變得熱情好動,他想幫媽媽整理衣櫃、幫爸爸修理電腦,他想學著洗衣服、學著做飯,可是沒有人教他怎樣做,只有滿滿的拒絕迴響在耳邊:『去去去,小孩子家別添亂,好好學習就好』

孩子再長大一點,學會了一項新本領——察言觀色。父母問:『寶貝兒,你長大了想幹什麼呀?

』孩子天真地說:『我想當一名清潔工人,把環境治理得乾乾淨淨』孩子見父母眉頭皺了皺,趕忙改口說:『不對不對,我想當一名科學家,為人類作出偉大的貢獻』

孩子還在不停地長大,可是他們變得妥協了、無奈了,懂得「逆來順受」了。面對家人沒了歡笑、面對生活沒有了熱情,面對學習沒有了興趣。還能怎麼辦呢?

他說的話沒有人聽,他的情緒無處表達,他的想法沒有人在意,他的思想沒有人理解。圍繞著他的只有拒絕和反對,自己只能服從。彷彿生活的地方只是乙個名叫「家」的牢籠。

請想想,換做是你生活在這樣的地方,除了「強顏歡笑」,你還有更好地選擇嗎?

2樓:執筆夢一場

我們是第一次做父母,但是孩子更是第一次做孩子,他們也沒有經驗,也沒有自衛的能力,能夠依靠的只有我們父母了,不是嗎?

1、不會傾聽,不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總是強加家長的意願。總是打著為了你好的旗號,雖然孩子小,但是未必沒有想法,不一定對,我們盡量解釋給孩子聽吧。

2、答應孩子的事情總是忘記,或者不在意。只要想想孩子失望的小臉,你還忍心嗎?

3、不在意孩子的自尊,拿孩子不願意提起的事情開玩笑或者到處宣揚。孩子也有自尊啊,尤其在同齡人面前,換位思考一下,給我們的寶貝留一點兒面子吧。

4:、總是有意無意貶低孩子,比如,你真笨啊,這都不會。孩子會在潛意識接受你的批判給,慢慢長成你嘴裡的那個他,愛他就多夸夸他。

5、從來不鼓勵或者表揚孩子,面對孩子總是沒耐心。多多表揚你的孩子吧,在你還有這個能力的時候。

3樓:李慄lily

我爸媽在我小時候經常打罵我,讓我的神經緊繃,他們說什麼,我就立馬下意識帶著恐懼執行。舉幾個記憶深刻的,小時候家裡只有來客人,客人走了我準挨打,不記得自己做了什麼,記得有一次鄰居大媽做客後準備回家,我知道她走了自己要挨打,就對我媽說,阿姨走了不准打我,那個阿姨笑了,說,我給你看著你媽,她不會打你的,好像以後客人走了就沒捱過打了。還有,小時候身體不好,經常生病,晚上睡覺,我媽聽到我一陣陣的咳嗽聲,就威脅我,你再咳嗽試試!

我嚇得趕緊捂住嘴巴,頭埋進被窩,努力憋著不讓自己咳出來。現在,我媽有一次不知道和我說起了啥,就提了一句,你小時候一咳嗽,我說一聲不讓你咳嗽了,為啥你就能不咳嗽了?大概她是不會體會到乙個小姑娘帶著恐懼,努力憋著,不讓自己咳出聲來的辛苦吧。

我現在為人母,實在想象不到自己孩子生病了,不但不心疼,反而責怪孩子的咳嗽聲吵自己睡覺的母親是怎麼想的。現在我有了自己孩子,看著孩子的小臉,我便發誓要用一生來愛護他,疼他,做乙個溫柔的媽媽。

4樓:好學的西

答:當孩子面對家長,終於鼓起勇氣把憋在心裡的真話說了出去,卻被父母嘲笑「就這?」的時候開始,就再也不會說了。

比如爸媽說不過自家孩子時的一句「辛苦把你養大我是為了誰?」;

比如孩子委屈難耐,想傾訴憂愁時,父母的一句「這算啥,等你步入社會就知道什麼才是委屈」;

比如家長吐槽孩子的朋友、嘲笑孩子體重、看不上孩子興趣後的一句「就知道乙個人待著,都不知道陪陪家人嗎?」

在人際互動中,有乙個常用的心理學觀念——「觀點採擇」。它指的是,人們能夠採取他人的觀點來理解對方的思想及情感的一種認知技能。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正是由於父母的觀點採擇能力較弱,意識不到孩子的需求與關注點,難以主動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解決問題,所以常常造成意料之外的結果。

綠蘿心理|為何父母對孩子的傷害總在無意間?以上。

5樓:涉筆成曲

不和孩子溝通:孩子的事慢慢讓他們自己做主,大人更的是全域性把控當孩子面吵架:給孩子乙個安靜的家。

言而無信:說到就做到,別覺得騙小孩兒是正常的事。

不尊重孩子:他們也是有自尊心的別在外人面前責怪他們

6樓:彌斯木槿

有多少父母,根本無視孩子的需求。

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很多家長慣常的做法就是用各種方式告訴孩子,這件事不能做,那件事一定要做;這條路不能走,那條路必須走。也就是習慣於將自己的人生經驗當成唯一的標準答案,並強加給孩子。

可成長中的孩子卻不會這樣認為啊!尤其是現在處在網際網路資訊時代的社會,再也不是過去那樣資訊閉塞和不對稱,孩子很容易獲取各種資訊。面對日新月異變化的世界,父母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人生閱歷了。

7樓:SQ知說

①對孩子的行為,站在大人的認知上去否定孩子。

②站在大人認知的角度去讓孩子做大人認為很合理的事情。

③平時決定事情沒有聽從孩子的想法,沒有給予尊重和平等。

④孩子犯錯了,大人太過於嚴厲,甚至有粗暴的行為。

8樓:成長的天空

跟孩子的相處是一件很需要智慧型的事。作為新生代的孩子他們所經歷,所看到的會和他們的父輩有極大的不同,所以在思想上,世面上也有很大的差別。

作為父母就不能照著上輩人的教育方式教養現在的孩子。如果還是動不動就說孩子這個不懂,那個不對,動不動就講我們那個年代怎樣怎樣,你看看你們現在怎樣怎樣,這種情況持續發生,孩子基本會不願意和父母深度交流,交流也就是流於表面。所以要做到不要打擊孩子,不要否定孩子,不要打罵孩子。

走進他們的內心,傾聽他們的需要,站在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多給孩子試錯機會,讓他們知道父母愛他們,不是因為他們擁有什麼,而是他們是父母的寶貝。

現在的孩子也許在物質上很充裕,但不可否認他們面臨的壓力與挑戰也前所未有,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理解他們,他們將更難,所以,好好愛自己的孩子吧,我們也曾經是孩子呀。

9樓:帥之煞

不願承認錯誤,其實這不僅僅是家長的特點,我經常看到新聞上高鐵佔座的那些人,面對周圍一圈人的質疑,還有乘警的警告,他們就是不願起來,你說他們是不知道自己錯了嗎?不是,他們知道自己錯了,但是就是不願意在那麼多人面前承認自己錯了,是一種既愚蠢又簡單的固執。

說回到家長身上,我記憶裡有太多次我的父母固執得想要在我面前保持全知全能的形象,犯了錯誤就是不願意承認,要麼發脾氣轉移話題,要麼換種說法糊弄過去。我在小時候認知不足的時候,會認為父母沒錯,是自己錯了。

但是隨著我長大,我會逐漸發覺,這件事是父母錯了,我開始會想要跟父母講道理試圖讓父母承認錯誤。但是父母這時候在親子關係中依舊是絕對權威的那一方,他們開始用權威壓制我,我依舊無法說服他們承認錯誤。

這時候我就開始掩蓋自己的想法了,因為我發現真誠的溝通換不來真誠的回答,我說一堆長篇大論只能換來他們的氣急敗壞,還不如一句違心的迎合來的有效,能換來一家的和和睦睦。

這種親子相處模式據我了解過來並不在少數,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家長想要維持自己不會犯錯的高大形象,事實上這只能換來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在孩子變得比父母強大之後,也會成為一部分跟父母逐漸疏遠的原因。

10樓:你們啊

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父母自己的行為很容易影響孩子們的行為,父母就是孩子們的一面鏡子。特別是在小的時候,你怎麼做小孩子就會模仿你的行為,如果你的行為很好,那麼小孩子也漸漸的養成了好的習慣,如果你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工作習慣不好的話,那麼慢慢的孩子們也會慢慢的學到你這些不好的習慣,這對孩子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好的,所以為了避免讓孩子們養成不好的習慣,在孩子面前還是要盡量把自己最好的工作,學習生活習慣養成好這樣的話才能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讓他們更好更快的成長。

舉乙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你經常叫小孩子們不要玩手機,要多閱讀,可是你每次回家第1個事情就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然後邊在玩手機邊說,孩子趕緊去做作業,待會兒來檢查你的作業,那這樣的話孩子怎麼可能會去自覺的做好作業呢,就算在那裡做作業也是為了應付你的。他是在你的打壓下才去做作業的,不是他自己願意去這樣做的。

11樓:毛毛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那同樣父母的行為舉止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有些父母的偏激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不願意張開嘴巴跟父母正常的交流 。

例如:當孩子沒有按照父母的心意走的時候 ,有些父母就會發脾氣 ,認為是孩子不聽話 ,但是父母都沒有追其根源,為什麼孩子會不聽話,不按照父母的意思去走呢, 那父母有沒有真正的去了解過孩子的內心 ,他到底需要什麼, 他為什麼會不聽話 ,他為什麼會反駁你的話 ,甚至於有的孩子還跟父母打架, 長期處於這種不正確的溝通當中,所以孩子就變得不願意跟父母交流了甚至討厭自己的父母 。

有些家長很喜歡強迫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 以此來展現自己作為家長的權利, 如果孩子沒有做,就覺得是孩子不聽自己的話了, 就會責罵孩子, 其實孩子,他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你要細細的去問孩子,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 尊重孩子的愛好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不要去責罵, 要有正確的引導方式去引導孩子 ,只有這樣,孩子才願意跟你說實話 , 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 ,即使你想讓他做 , 我們也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 孩子的隱私我們要尊重, 不要去偷看孩子的日記, 跟孩子像做朋友一樣的處相處,你會發現 ,你跟他之間不會有秘密, 他也願意什麼事都跟你說 。

親子關係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揚鞭策馬桃小妖 與其抱怨孩子不行,不如多多反思自 孩子性格內向,做事畏手畏腳 孩子幹事拖拉,沒有專注力 孩子三心二意,缺乏上進心 孩子叛逆不聽話,總和爸媽對著幹 孩子不愛說話,更不和爸媽溝通 想必為人父母,以上幾點困惑都或多或少地遇到過。面對困惑,我們又做過什麼呢?是束手無策還是順其自然?是一遍遍地...

那些被家庭教育粗暴對待的孩子,長大後有察覺到要和原生家庭割裂開來嗎?

午飯吃啥 是的吧我應該不屬於被家庭粗暴對待的孩子,但是精神上在上高中以後便與原生家庭割裂了。主要原因重男輕女,我知道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的原因,我無法與之抗衡,但是我也沒有辦法順應它,適應它,並且贊同他的存在。所以,我一直對我父母重男輕女懷有抱怨的心情,一直到現在我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沒有放...

如今新生代方言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普遍缺失,是贊同還是反對,又如何使方言和普通話教育有效結合?

勾魂電眼李明博 沒法教方言,我和我老婆都說普通話,我們不是同一方言區,另外我覺得,方言這東西,能保留下來當然也不錯,但消失了其實也沒什麼損失,畢竟從古至今,消失的方言和語言多了去了,歷史的必然。 無塵夏雨 順其自然,如果父母雙方方言一致,平時交流就講方言,那就教小孩講方言。如果父母雙方方言不同,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