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小孩喜歡看書,但問他講什麼總說不知道怎麼辦

時間 2021-06-04 18:38:01

1樓:小希種子

可能是嫌麻煩吧

我就是這樣的,我媽每次都問我你會唱什麼什麼歌不會,我雖然會但是我就說不會,如果要是說會她就會讓我唱兩句。我覺得很麻煩,所以乾脆說不會。看書也是這樣,會問我,我不是很喜歡,而且如果我覺得有什麼內容好的話我會主動和她說,講個笑話啊什麼的。

我現在上大學,所以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我也不很了解。還是多觀察觀察孩子吧,看他平時在學校和朋友們的交流怎麼樣,如果沒問題的話那就不用太擔心。

2樓:Xin

問這問題的父母很需要被理解,作為父母完全可以有許多疑惑,哪怕這疑惑在他人眼裡很不可思議,甚至會招來攻擊,但我仍然覺得提出這問題的勇氣是值得被肯定的。並且這個問題反饋的是許多低年級父母的疑慮。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他們仍處於吸收外界影響的階段,所以這時的孩子對外界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慾。他們的閱讀更多的是在閱讀的過程中享受故事帶來的畫面感與情感衝擊,而很難抽象概括地去高度提煉乙個故事的梗概。因為高度概括的抽象能力需要在9-10歲左右才能慢慢發展出來。

對於不同的孩子,這發展節奏也不一樣。

在與孩子共讀後,或孩子自主閱讀後,換個方式與孩子交流會更容易幫助你確認孩子對故事的理解。比如,可以問問孩子,這本書,你最喜歡的部分/最有趣的部分是哪乙個?能不能跟問分享一下?

而對於科普類的書,可以擴散地帶孩子查閱資料或到實際的場景中去感知與認知。,比如科技館或者博物館,或者生活中的應用。這樣孩子會在影象式思維中慢慢總結發展出抽象思維。

孩子剛認知事物時,我們指著院子裡的樹,告訴他:這是樹。孩子會從樹的整體印象去認知他,而不是從區域性的根、樹幹、樹葉去認知。

下次他再遇到樹,哪怕不是同一種,他也會清晰地說出:這是樹。這就是孩子從影象性思維學習,再抽象出樹的概念。

理解了孩子的認知特點,就不難理解他們的行為特點,也就不那麼焦慮了。

3樓:

你也把這些書看一遍然後把你感興趣的內容和他分享下再交流下意見不就完了,要不你都沒教過他怎麼講讀後感你就指望他能說出個12345?

4樓:

小學一年級,對文字的整體總結能力根本不強。不要這樣問孩子問題。

應該怎麼問?

當然是三個角度——

1,問最後的結果

2,問最喜歡哪個部分內容

3,問印象最深的是哪些細節

其他的總結性闡述能力,留給小學中高年級訓練吧!

5樓:

當場解下皮帶問他知不知道這個。如果他說知道,你就說小兔崽子還挺聰明,那就接受教育吧!然後操起皮帶把他抽的如陀螺般旋轉。

如果他說不知道,你就說老子教你點書本上沒有的東西,然後操起皮帶把他抽得轉圈圈。

6樓:Didi says

他或許就是還沒到可以凝練總結的水平,但又覺得不知道怎麼說出你想要的答案罷了;

不要引導,引導的意思就是你想」操控「他變成你要的模樣,往往反而抹殺了他本來喜歡看書的樂趣

7樓:青壺先生

現在的家長啊,我都挺無奈的。

來,給你看個故事,作為家長你來跟我說說講的是什麼?

哎,故事呢?

對,沒有故事,作為家長,你對我上述的問題真的去回答,那麼你是個有問題的家長。你不願意回答我的問題,心裡罵我千百遍,你也是有問題的家長。

因為提出的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家長,您愛看抖音嘛?您愛上知乎嘛?您愛看電視劇集嘛?你愛看電影嘛?

來你說說,這些東西講的什麼?你是不是看乙個東西都要總結一下,哎,這代古拉K的舞蹈挺有意思,我來總結一下,自己明白了什麼道理。哎,今天看這個笑話挺有意思,我來總結一下什麼道理。

哎,我看完《小丑》了,我來寫個影評……

您要是真這麼幹了,得,我佩服您,我還得贊您——神經病。

您說了,幹這些事情學不會道理,那能得到什麼呢?我不得不告訴您乙個嚴峻的真相——樂趣。

而且,我告訴您這個世界最大的真相,咱們大部分人幹的大部分事兒,都是圍繞著這兩個字——樂趣。樂趣是咱們生命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其他的都是輔助。

您孩子和您一樣,他看書看漫畫看繪本也會得到樂趣,得到無窮無盡的樂趣。沒有樂趣他也不會看這些玩意兒。你打死他,他也不會看。

道理呢?

道理是潛移默化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的成長不是你告訴他他就明白。而是你影響他,他才知道。

有一句話說的好,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為什麼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因為咱們可以從榜樣身上模仿。

或者這句話可以換一種方式去說,模仿的力量是偉大的。

孩子對人生的學習就是模仿,模仿誰?模仿你,模仿他的爸爸媽媽,模仿老師模仿同學。

教育教育,言傳身教。

言傳是理論,身教是實踐。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行合一。

所以在這裡,道理似乎顯得不是那麼重要。所以,只要孩子喜歡看,買,不斷的買,給他看。看完之後你們交流交流就好了,沒必要強求孩子一定知道這裡面講的是什麼。

大人都不一定能知道的事兒,你難為孩子幹嘛?

8樓:luna

根據書的內容,家長來提問。例如書的主角是誰,發生了什麼故事,裡面的人物遇到什麼困難,怎麼解決的,書中對你印象深刻的內容。問題越細緻越好。孩子答錯也沒有關係。鼓勵為主。

9樓:夏天

與您分享: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

–紀伯倫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10樓:Cathy

喜歡閱讀是一件好事,有興趣閱讀說明他看懂了,為什麼一定要講出來呢?

希望對樓主有所借鑑,認可和幫助是陪孩子讀書的乙個方面,同時一起學習也是個方法。

11樓:淳喜·清歡

首先,我們應該關注孩子所處的年齡階段,一年級孩子的心理性格還不成熟。心理活動很多,所以看書的時候很容易分心,走馬觀花,草草了事!至於文章留下了什麼內容,這本書看了談談你有什麼觀後感,結果是一問三不知。

其次,一年級孩子看書具有識字方面的侷限性。孩子遇到的困難字很多,導致閱讀量不多,閱讀質量不高,最終對閱讀的興趣不是表現的十分積極。當然,此時的家長肯定是不滿意的。

再次,一年級是孩子閱讀習慣培養的關鍵期,很多學習習慣也是在這個階段養成的。從幼兒階段過渡到兒童階段,乙個6、7歲孩子的自控力、專注力、學習力的自律能力,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閱讀是學習的基礎。培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12樓:廉常

好不好得看怎麼比。

要是和能完整敘述情節,甚至說出主題創作背景來講,只是單純閱讀可能就稍遜一籌。但是和那些不喜歡閱讀的孩子來講,喜歡閱讀並且讀的進去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13樓:阿遠

小孩可能會小,不太會組織語言。可以從小問題入手。比如,你讀的書叫什麼名字,它什麼時候去幹了什麼事,讓孩子邊回憶邊回答,帶著他總結書中的內容。

讓他知道乙個大概模式。然後再試著讓他自己總結。問問題盡量問一些具體的,小一點的問題

14樓:無法全職的80後老

家長們,不要急於求成!孩子都不願意跟你分享,你不反思自己嗎?

我女兒經常會看完後就迫不及待地要講給我聽,但也不會每次都講啊,有的時候剛想講了,也會因為什麼事情影響了情緒就不講了啊,我們為什麼不允許孩子有情緒呢?

15樓:惠子

喜歡看那就一定有吸收,有得到,是輸入。你非讓他輸出點啥,這是另一回事兒。

看過不同的風景,喜歡,更想到處去走走,走完後不一定非得寫遊記感想啥的,你說是不?

才一年級,嚴重懷疑你在炫孩子。

16樓:老書

很多小孩都這樣。他不是在看書,而是在自己給自己編故事將給自己聽,這是他和內在那個自己的秘密,所以不告訴你。你下次偷偷看看他讀書的時候,是不是有說有笑的,還有動作。

而不是像一般閱讀那樣安靜。所以他事實上不是在閱讀,而是借助書裡的故事或者圖畫給自己講故事。

17樓:韓韓

可能你直接問他

「這本書講了什麼?」

這個問題太大太範了。

問到一些具體的東西更好,比如: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誰?」

「你覺得這個人怎麼樣?」

「印象最深刻裡面哪一件事情?」

「故事的結局怎麼樣了?」

之類的。會讓他有比較多東西說吧,畢竟一年級,讓他歸納一本書還是困難點吧我覺得。

18樓:萌娃小Q

同有一年級萌娃乙隻。

不過關於孩子閱讀後的思考,我還真沒有在讀完每本書後刻意地問孩子。

主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問題:

1)如果孩子在閱讀時帶有太多的任務,會不會影響他對閱讀的興趣?

2)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書中的內容他不一定都能明白

3)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就算能理解書裡的內容也不一定能很好的表達清楚

所以,當孩子讀完書後,請給他咀嚼和吸收的時間吧,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我不太贊同家長帶有任務性質的給孩子布置閱讀作業,要求大量閱讀,或是要求一定要讀完某些書籍,以及強制性的要求寫讀後感。

當興趣變成了任務,那剩下的只能是厭惡。

1)營造乙個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看上去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讀書氛圍真的真的很重要。若家長自己都不愛讀書,不愛和孩子分享書上有趣的內容和觀點,是難以說服、打動孩子的。

2)引導複述主要情節

建議家長把孩子看的書籍粗略的翻一翻了解大概故事內容。從時間、地點、人物等多個因素著手引導孩子複述主要情節。

3)開放性提問

不要問孩子,這本書教會了我們什麼道理之類的問題,這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很懵逼的。

可以和孩子聊聊他喜歡的人物,以及為什麼喜歡?

或者帶孩子做做人物分析,分析人物的觀點以及行為動機的解釋等等。例如繪本吉爾曼的《爺爺一定有辦法》裡的爺爺的性格是什麼樣的?和你的爺爺有什麼不同........

4)發散思維和想象

從前和孩子一起讀繪本時,我經常會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來寫這個故事?如果你是這個人物,你會怎麼做?如果你遇到了這件事會怎麼處理?

即使孩子有時候編的故事天馬行空,但也讓我看到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無窮的。

閱讀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效果也是持續一生的,我們並不能通過閱讀一本書就立馬獲得或者提公升一種能力和技巧,閱讀並沒有那麼多直接的功能。

以上。

小孩一年級,老師反饋小孩經常喜歡發呆,想問問有沒有同樣問題的家長?

某些事使他傷心,又不願和你 和朋友分享。他只好自己慢慢消化。我小學和初中老師也和我父母反應過類似的問題。結果我父母選擇相信老師。真相是我在想父母隔三差五吵架打架。直到我上大學,每逢得知他們在家吵架 冷戰,那幾天我依然會失眠 走神,緊張過度到不想吃飯 不想去洗手間 不想洗澡。 伊甸園的星星 很多醫院的...

為什麼孩子一年級不喜歡讀書?

風之子 如果一年級的孩子不喜歡讀書,那不是一年級的問題,那是一年級之前一年的問題。那一年家長有沒有每天給孩子讀書聽?有沒有帶著孩子每天讀一本書,有沒有休閒的時刻帶孩子看書?有沒有引導孩子看書?那孩子不喜歡看書怎麼辦?越小越好,帶孩子一本一本的看書,一本一本的講書,一本一本的分析總結書裡的劇情。就是....

如何教一年級的小孩數學,求技巧。

雖然是本科畢業,但是,一年級數學已經離我很遙遠了,所以平常在教我們家兒子的時候,沒什麼章法,上來就是野路子,覺得這麼簡單,你怎麼能不會呢?氣得我不行不行的。但其實,我們是用大人的思維去教孩子,他們不會也是正常的啦。所以也是看了各種書,看看別人是怎麼教自家的孩子的。要想教一年級孩子數學,主要還是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