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在我們生活中起到什麼樣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時間 2021-05-07 00:36:08

1樓:穆晨王

前幾天,我朋友和我說了工作上的一件事。

她說她和同事起了爭執,結果新上任的部門小領導引導所有同事對她發表意見,每個部門同事都對她提出了批評。

這個意見最後呈給了部門大領導,她氣慘了,在辦公樓旁邊哭了很久。

我問她:起爭執是因為對方做錯事了嗎?

她說:是的。

我又問她:在你看來,是不是部門小領導想維護對方呢?

她說:是的。

我問她:那麼這些批評意見是不是有很多是不實的?

她說:是的。

我問:部門大領導找你談話了吧?

她說:是的。

我問她:最後是不是部門大領導批評了小領導?

她說:是啊,而且部門大領導要求小領導跟我道歉。

我說:你沒接受,也沒讓他道歉。

她說:是啊,同事一場,別搞得太難看啊。

我最後問:部門小領導想維護你同級的同事,但實際上也沒有維護到對嗎?

她說:是啊!後來乙個小的民主評選會,這個同事得的內部投票數是0,非常尷尬。

我說:部門小領導的上公升通道不太多了,他多半在大領導心裡種下了格局太小的印象。

她問我用什麼辦法推算出來的,是掐指推了一下,還是所謂的善易者不佔?

我哈哈笑,告訴她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啊。

十多歲學唯物辯證法,只能記得和知道這是自然、社會、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

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世界是唯物的、客觀的、辯證發展的。

這些知識是要考試的。

二十多歲學的時候,甚至有點厭煩。

世界為什麼只能是唯物的,為什麼不能是唯心的?

為什麼我必須要承認生活在乙個物質世界中,而不能想象我的一生僅是乙個受著電流刺激的缸中之腦呢?

如今三十多歲,我終於跪倒在了這套理論面前。

這是一套高層邏輯,且極為實用。

如果能理解,世界的變化發展,都是符合客觀性的,任何人都不能改變一件事的演變和推進,人際關係中真的就會如有神助。

第一,為什麼她會和同事起爭執?

1、我朋友對工作認真,也較真,她有十多年的工作經驗,人也很認真。

2、她是溫和的人,但那天她用比較激烈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3、這個激烈不是那一天僅針對這件事的情緒,是一連串針對所有曾經對方做過的所有事的情緒。

4、事情可大可小,可是對方推諉的表現令她很不滿。

5、她自己那段時間也有一些私人矛盾。

這一段分析可以看出來,在辦公室發生矛盾這種激烈的事,從來都不是偶然事件。

會起爭執、有矛盾的人,一定是實力水平相當的人。

所以,她不滿意對方的工作,可能代表公意提出來了意見,但是實際上她和對方在某種情境下是總體相當的。

可以說,起因是對方做錯事情,但是碰到了她自己狀態也不太好的時間,所以她也就是那個時間忍不住發出來了。

第二,為什麼小領導要搞這個意見徵集,且針對她?

1、她是資歷最老的,用她來立威很合適。

2、兩人之前也是同級的同事,競聘的時候也是競爭對手。

3、部門內部也確實有很多情緒需要乙個方式發洩。

4、同級這位同事本身很難纏,風評也不太好,小部門領導不想在這件事上惹她。

5、小部門領導認為她更能顧全大局壓住性子。

是的,小部門領導選擇了欺負她,但是確實也是因為她非常好欺負,因為欺負完了她總能隱忍。

這就是她看來所有事情針對她,非常不公平的根源。

因為人際關係從來都不公平,想要獲得好評的人,永遠得不到好評。

第三,這件事部門大領導會怎麼看呢?

1、維穩是第一任務。

2、要做多方工作。

3、大領導一定會批評小領導。

4、大領導必須讓小領導給員工道歉。

5、大領導會覺得小領導格局不夠。

這一切的原因都在於,大領導就是做溝通和維護工作的。

小領導拳頭往下打了,那就把自己從小領導的位置上拉回了普通員工的位置。

不昏頭的大領導只會批評小領導,隔級批評員工,自己的位置就不好坐了,總的來講就是員工還夠不上被批評。

只有讓小領導給員工道歉,才能讓事情有乙個了結,各方都得到乙個正序的結果。

而這事時隔多月,又被翻過來給我講,那就是我這位朋友沒有接到道歉,她受的傷害沒有抹平,傷害還有,情緒還在,所以才會再提起來。

第四,我這位朋友,後面該怎麼做呢?

1、明白道歉的意義,未來見道歉就收。

2、不要再提這事,如果要提,就戳小領導的格局問題。

3、處理好私事。

應該說,學會客觀辯證看問題,有乙個客觀性視角,你就會發現,不管是誰,面對這個事件,只要身份是固定的,那麼態度就是固定的。

不會有超階級的視角,就是這個原因。

因為你沒法超。

事件是固定的,人就只能依序而行。

一旦不是依序而行,那麼事件就會很容易產生問題,維護好的秩序就會倒。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你,過去鑄就了你的現在,現在鑄就了你的將來。

事物的客觀性告訴你,事物的正序發展是有且僅有一種方式的。

事物的相互聯絡的說明,只要看清自己的位置,人就能完全看明白別人的位置、立場和行動軌跡。

2樓:水上的菠蘿

個人覺得有兩點:

1。凡事要從事實出發,而不是從抽象的定義出發。

2。凡事要研究它的歷史,它的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

對於第一點,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一旦把事物抽象了起來,就常常會導致具體的細節的缺乏,因而,在思維過程中,就可能會不自覺地使用自己某些主觀意識來填充這部分細節。而這個填充的過程不易察覺,就會導致乙個唯心主義的結果。毛選裡面,常稱之為主觀主義。

對於第二點,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由於沒有研究一樣事物的起源,則容易把一件事物,當成從來就存在的東西,作為邏輯的起點。你把它當成了邏輯中的公理來使用,然後才開始推導。但是當你研究了這件事的發展規律之後,就知道這個所謂公理,它的存在也是有著前提條件的。

3樓:尤晨(Savsn)

唯物辯證法,學會了就知道凡事是可以辯證看待的,但是不一定是唯物的。

男人、女人,光看性別特徵可以分辨,但是,內心裡卻不一定真是男的和女的,如思維、習慣。好人壞人,一件或幾件事上是好人或壞人,但不一定件件事上都是好人或壞人。乙個人如此,一件事也是如此,每件事都有好有壞。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禍相依。正確與錯誤、 科學與謬誤……

所以,唯物辯證法是辯證的,但不一定是唯物的。如果是唯物的,事事物物皆有理,按理尋道,論真假,分是非。人人都是聖賢了,可是現實是,人、事、物說得好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好聽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人不是都活在自己心思裡在嗎?

所以,關鍵是學會辯證法。

4樓:

哲學從來不是作用於現實生活中的東西,它的適用範圍只在高度抽象的邏輯概念裡。

一旦將哲學知識直接運用到生活裡,實踐的後果必將是失敗的,哲學的痛苦就是這麼來的。

想讓生活有條理,或者讓自己活的更明白,不需要搞哲學,而是需要生理學,社會學等等具體的科學知識。

5樓:趙見五蘊皆空

宇宙本體是高維度意識能量,等而下之,物質是低階的三維意識,唯物意味著把意識囚禁在低水平。簡言之唯物主義讓人成為low life。

辯證如果意味著消除二元對立,必須要公升維,比如方形和圓形在二維是對立的,但圓柱體在三維可以得到統一。所以唯物辯證是基本的邏輯錯亂。

唯物辯證法都有什麼?

朝聞道 唯物辯證法綜合了費爾巴哈的機械唯物主義和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優點。費爾巴哈在自然觀上是唯物的,認為先有物質,物質構建了人類的精神。但在社會的歷史觀上費爾巴哈是唯心的。費爾巴哈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所以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是不徹底的。另一方面,費爾巴哈時代生物,化學等等沒有發展起來。只有牛...

唯物辯證法如何成立?

靜林 哲學是從本質上思考宇宙的本源,執行的方式。所以,都是一家之言。沒有必要研究是否成立的問題,除非是哲學家。前人集大成的思維能給我們生活指導,就是對我們生活最大的作用了吧。 曙光 辯證法原意是指在辯論中揭露語言上的自相矛盾並克服這些矛盾的方法。古希臘的辯證法實際上屬於語言辯證法,到了亞里斯多德這裡...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什麼?

雲夢澤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這是因為 第一,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絡的根本內容和變化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根本上回答了事物為什麼會發展的問題 第二,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量變質變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唯物辯證法基本範疇的中心線索,也是理解這些規律和範疇的 鑰匙 第三,對立統規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