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版高中歷史教材關於二戰爆發時間的表述

時間 2021-05-31 22:17:10

1樓:Mr.戰術沐笙

首先學生應該以教材為準,以下均為個人觀點。

二戰全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我看來2023年前的抗日戰爭是亞洲的戰爭,沒有上公升到全球。從全球史觀來講,2023年德國閃擊波蘭是歐洲部分爆發戰爭,隨後法西斯德國和日本達成共識,形成柏林—東京軸心,從這個時候開始,二戰進入橫跨大洲的全球階段(這裡的全球是泛指),也就是正式成為世界大戰。

2樓:鍵史查詢臺

郎中令的回覆就很好。如果把二戰定性為對凡爾賽條約體系的暴力破壞,那麼把九一八作為個「序幕」不為不妥。畢竟序幕的概念就是「某些多幕劇第一幕之前的一場戲,多用來介紹劇中主要人物的歷史和劇情發生的背景或預示全劇的主題;也泛指某些敘事性文學作品正文開始前,對作品時代背景、人物歷史及其相互之間關係所作的交代或提示。」

3樓:郎中令

第二次世界大戰有兩種史觀的表達,既戰勝國和戰敗國史觀;當然,戰敗國史觀是不予表達的,但你卻不能抑制人心怎麼想。

雅爾達體系既戰勝國史觀的表達基礎。

頗堪玩味的是,45年戰爭結束後,邱胖在美國國會的「鐵幕演說」,準確的闡述了戰後世界秩序因意識形態的巨大分歧而摻雜了更為複雜的政治因素。

一戰結束時,世界秩序的基礎是凡爾賽體系,二戰的爆發正是凡爾賽體系崩潰而觸發了各國間條約的結果。而蘇聯,恰恰未在凡爾賽體系之中。

蘇聯被排斥出凡爾賽體系是因為背棄了協約國條約而與敵人單方面媾和,這被當時絕大多數國家認為是無恥的背叛。最令這些國家無法接受的是39年8月蘇聯再次與凡爾賽公敵德國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被普遍認為是引發蘇德瓜分波蘭的直接誘因。而根據當時各國條約情況,入侵波蘭就會直接導致世界大戰的爆發。

39年9月入侵波蘭的結果直接觸發了英法條約而不得不與德國宣戰,而且英法殖民地國家也因為憲法義務對德宣戰。再接著,德國因為地域原因(施里芬計畫),與英法作戰必須占領低地國家進入法國,於是又席捲一堆國家,根據當時的參戰國家數量以及分布區域,所以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打到41年6月22號之前,這世界大戰與蘇聯還毫無關係,可就在這一天,德國揮師東進,迅猛的突擊了蘇聯。英法,不,鑑於法國已經投降,確切的說是英國長舒了一口氣。這時整個世界都奇怪的看著這一神奇的事件就這麼發生了,大家也不好說什麼、也敢說什麼。

到42年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之前,德國入侵蘇聯被西方國家看作「蘇德戰爭」;即便之後,這個東方戰場也未出現過其它同盟國的身影。

邱吉爾本來想說「活逼該!作嘛!」但他又不能說,他深知不聯合蘇聯這場戰根本沒法打,所以他才會在下院為魔鬼辯護完又忙不迭的跑去與史達林結拜。

戰後,意識形態將世界撕裂開來,東西方陣營都在為世界秩序作各自不同的解釋,這樣一來就必定涉及對歷史的闡述。於是雙方陣營對於二戰就有了各自不同的表達。當然,這個不同僅限於對自身的描述,對於戰敗國的觀點還是高度保持一致的。

超級大國神仙打架我們就湊個熱鬧而已,畢竟拿人家蘇聯那麼多援助支援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可蘇聯後來沒了,俄羅斯又對繼承蘇聯諱莫如深,這就不好整了。

於是,我們也要有自己的歷史觀。

個人愚見,就同盟國關係的建立才能算世界大戰吧?

如何學高中歷史

星星 不請自來!首先高中的歷史需要的是對課本熟悉,也就是背書。可能你覺得死記硬背沒用,但是熟悉書本內容是其他一切的基礎。書上的內容都不清楚,又何談理解?其次,如果你對課本知識點非常清晰,那麼接下來就是做題的時候要把題目和書上的內容聯絡起來,這樣做題才不會累。學文科的都知道,歷史最要靠理解分析能力,課...

如何評價最新部編本高中歷史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

花了幾天時間熟悉了一下新教材。敘述方面我就不說了,感覺各位都講得很細緻了。我是12年參加的高考,我們當時用的是人教版必修老三套。對比之下,我覺得應該有這樣幾點不同 1.綱要 比老人教版更注重民族關係的闡釋。比如兩晉南北朝 遼 宋 西夏的互動。老人教的敘述視角限於分專題的體制侷限,往往對此語焉不詳或一...

如何評價高中歷史新教材新增知識點?

智慧型 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評價這本書難的,首先,不在於知識點多點兒少點兒,而是高考試題難度決定了高中生的學習難度。高中歷史教材大幅度縮水這是事實,這也是整個包括地理,數學,物理等學科教材在內的共性特點,不要執著於個別知識點增加了,整體就是容易了。當然我也要承認,確實這版的教材是很多大佬和專家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