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建築學專業教學中是否應該淘汰手工製圖?

時間 2021-05-30 15:02:36

1樓:

電腦製圖確實有這樣或那樣的優勢。

但是,這個世界已經很機械很無趣了,所以我們還是應該保留一點點藝術。

相信我,在未來若干年後,你會慶幸你沒有完全變成乙個工具人。

2樓:

個人觀點:手工製圖可以保留,但是形式和評價標準完全不必那麼嚴苛,需要那麼多工作量;手繪表達是重要的表達方式,但是具體怎麼用看個人習慣,萬一有的人就覺得電腦更快更方便自己的表達呢?

首先明確手繪表達和手工製圖的區別

手繪是表達,是你的思維過程,是輔助你進一步思考的方式,畫的線怎麼樣墨有沒擦乾緊並不是主要影響因素,重點是你的表達。所以畫的好不好看,是不是要像電腦那樣精確全憑個人習慣,能看得懂就行。至於你要不要手繪效果圖,要不要畫的有靈魂,要不要畫的像cad一樣精確,全看個人追求。

手工製圖是一種製圖過程,以前沒有電腦的時候肯定要手工畫,而且那是作為實際工程用的,不是教育用的,本身對精度這些要求會比平時練習更高。現在已經不用手工繪畫了,能把製圖的過程,順序,規範這些掌握了就行,體現的也更多應該是一種工程思維而不是藝術思維。有藝術追求可以自己去追求,畫多久都沒事,但是這種追求並不適用於教育,不適合要求每乙個人。

如果要追求畫的有多好多精美完全可以當課外拓展。

如果把手工製圖比作寫字,那麼要求應該是字寫的準確性,記住這個字怎麼用,這個字背後的含義,但是教育的目的並非讓人人成為書法家,作業考試上工整是必要的因為你寫的字是給別人看的,但是你的草稿書上你怎麼寫都不要緊,反正你能看懂就行。

作為乙個本身是個繪畫的業餘愛好者,我的感覺是建築沒必要去和藝術學科比。藝術學科有自己的要求,每個人的表達風格也不一樣,就拿漫畫來說,畫的不好但是會講故事的人照樣有人看,當然畫面好看算事加分項,因為你就是這麼表達的。現在電腦輔助繪畫的工具也多了去了,有的效果可能手繪也不一定能做到,但是無論用什麼工具,都是人來操作,電腦是可以撤銷,但是你畫線條準了效率就高了;鍵鼠操作的cad和手繪並沒有那麼直接的轉化關係,但是精確,專注,明白內在邏輯,製圖順序是不變的。

再說一句,有些時候你手繪畫的再多可能也不如乙個3d模型表達的直觀。而且手繪多是表達某個角度或者很小乙個部分的視覺關係,實際建模和效果圖並不一定能對等。雖然建築是靠圖紙交流的,但本質還是個三維體塊不是嗎,只是成像是二維的。

而且和透視有關的工程圖學本質上還是和數學,計算機這些有關,就製圖上來說學點數學計算機對圖形學的發展幫助更大。

我們大一的時候墨線作業是搞一堆平行的線和圓圈讓你自己畫,但是無論是圓規還是平行尺在操作中都難免有誤差,在挪動的過程中有墨往外擦再正常不過了,但是無論是不小心劃出頭了一點還是墨擦出去一點,老師都會讓你重新畫,所以一張圖很多同學畫了好幾遍,好像還有人通宵了?人的注意力本來就不是無限的,幹重複勞作容易出錯是正常的,而且這麼大的乙個圖板很容易有滑動,總之之後我們都覺得這個作業又沒意義又花時間,對學弟學妹的建議也是淡顯列印描一遍,自己畫太費時間且沒必要。自己喜歡畫,畫滿A1的線條不錯都沒人管。

3樓:

很多大學老師CAD都不怎麼會用,他怎麼讓你電腦製圖,到時候不會操作不是很尷尬?還有什麼AR模型,BIM,根本都不會,跟計算機老師一樣,老師在學校待的本身就已經跟不上時代了,混著唄,別要求那麼多了

4樓:

1.用手工尺規來做最後完成圖,應該徹底淘汰。現在就業市場絲毫沒有這個必要。如果說你要讓學生心靜下來,可以教打坐和冥想,可能更直接一點。

2.用傳統的方法來做設計,用手繪來推敲的層面可以保留。任何線條,色彩,表達,是為了幫助你自己的思維的,不要被任何羈絆束縛住。

譬如「你這樣的線沒有靈氣」,「你的線要一抖一抖的才好看。」別聽這些話,以你自己畫得爽,能幫助做設計為前提。

3.用新的方法來做設計,前期的思維並不是草圖,而是design problem formulation. 軟體會自動幫你排列出最接近的解。

這個這裡就不展開了。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手繪都是可以淘汰的。

我個人曾經思考過做手工模型的意義,

以後我帶學生,你可以做手工模型,

但也可以做AR 模型,

我在手機或者平板裡觀察。

時代一直在進步,要跟得上時代。

5樓:紫陽

不應該。而且在當下這個以圖紙和圖例為載體表現建築設計的科技發展階段,隨著CAD(計算機輔助設計,不是Autodesk CAD)的發展,更需要學生保留至少一次細緻的手工製圖機會,手工製圖越來越不可少,不管是出圖還是抄繪。

現在的CAD技術,從最低端的Autodesk CAD到自帶圖塊的天正到BIM加成的archicad和revit,計算機承辦了越來越多的出圖工作。這的確解放了建築師的勞動,不再為了出圖而精雕細琢。

還記得大二的時候筆記本效能太差,Autodesk CAD 2014裝不上(敢信?我電腦揍是這麼舊),也就沒安天正,默默用Autodesk CAD 2008畫圖,當時畫門可是先畫圓再用直線TR一波才能出半個門的,圖層都要自己主動區分。然後到了天正,軸線生牆,牆上種門,圖層自備,簡直美滋滋。

到了大三用archicad,連圖都不用畫,直接建模一波,設定好圖紙發布器就直接出圖進AI了。

但是建築師不光要設計,他還要會讀圖。如果建築師不需要讀圖,那他可以不用手工製圖。但是現在的科技發展階段,設計是以2D圖紙為載體的,是要借助圖例的。

那建築師和建築學生就必須懂圖例。我不信未經手工製圖就能讀懂圖例,這一點我沒試過,我也沒想過,也許我的思想保守,覺得非得親手畫一遍才知道那引出箭頭是什麼意思、尺寸標註兩端的斜線和機械製圖的箭頭是有區別的等等諸多細節。科技發展到建築師和工人能在VR和AR以及3D列印的幫助之下進行全真設計和施工的時候,那會2D圖紙和手工製圖才會真正淘汰。

假如現在的學生,沒出過手工圖,也沒抄繪過圖紙,那他就只會建模和設計了。建築師職業從產生開始就不斷分身,生成了結構電氣暖通給排水等等工程師,生成了室內景觀環藝等等諸多設計師,難道今天還要分身出乙個讀圖師?

6樓:Lanzy

對前面說什麼可以培養習性啥的,我就問一句,是畫cad就不用耐心了是麼?

很明顯應該被淘汰啊...這麼顯而易見的東西為啥在這個已經垂死的行業還要給自己捅一刀...難道是還想抱著舊日榮光,在時代的拋棄下看著自己那些別人一小時cad你辛苦一天的圖然後哭著喊道:

這是建築精神???

建築不是你們守舊發展的...換舊講情懷出門左轉去敬老院叫往日的故事吧...

7樓:

覺得不應該從乙個極端走到另乙個極端。我也不贊成當前的教育繼續花大量時間普及手繪,畢竟相比我們的前輩們,我們這方面投入的時間有限,只能了解,不能精通,即使數量掌握,也更可能在畢業後就失去使用的機會。

但是,學校的教育應該是啟迪式的,而非填鴨式,需要讓絕大多數學生知道有這樣一種表達手段,讓學生自己去選擇。畢竟,國內的教育,在進大學前,幾乎不會有中學開設製圖課吧。

8樓:

現在建築學,應該學程式設計。

你畫得不好,對工作影響不大。因為有足夠的替代措施。

你畫得好,對工作幫助也不大。因為最終還是得用電腦。

從理解建築的角度,手工繪圖的幫助是不大的。初學者很難把圖紙和建築聯絡起來。用軟體建模還直觀點。

那些說手繪有助於理解建築的,除了極少數有空間想象力天賦的,大部分是工作幾年以後,才清楚,原來我圖紙上這種畫法,建出來是這個樣子。

特別是而今曲面建築多了,以建築系學生那點美術功底,想把徒手曲線拉順了,是完全不可能的,包括畫了多年徒手覺得自己手繪還不錯的,不信自己拉下。包括動感和筆觸線型。如果再變成三維空間裡的曲線……呵呵

還不如去軟體裡一點一點的拉。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清楚的感知啥曲線是好的。

9樓:

應不應該淘汰手工製圖,關鍵在於如何認識在當下甚至未來的建築學。有人認為建築學就是創造乙個美麗的形式,有人認為是處理功能組織,有人認為是架設社會系統,見仁見智。

但是在當下的中國,甚至世界範圍內,可能99%的建築都不是這種型別,也不需要這類作者型的建築師。需要的是能夠很好操作各類科學的設計工具的,具體處理建築設計和建造現實中問題的專業人士——職業建築師。

說了這麼多,回到題主的問題,「當下建築學專業教學中是否應該淘汰手工製圖」,我認為不一定要到淘汰這麼激烈,但是手工製圖的在建築學教育中的重要性應該被大大降級,應該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學習和掌握面對現實和未來的設計和實踐工具,而不是還是囿於前現代的紙筆繪圖上面。明明有演算法工具(GH, processing...)可以使用,有BIM(revit,archicad....

)可以使用,近兩年甚至已經出現了ai工具(像是小庫xkool),不去擁抱未來,借助科技的力量,反而沉湎於個人「天才」的上古模式,絕非是一條有前途的道路。

10樓:邱小力

現在各種建築院校,尤其是西方學校越來越早地講數字建模技術引入到教學中來了。

我們學校也是,大二已經開設了CAD的課程,春季剛剛開學,每個學生案頭也擺了筆記本。

然而我依舊要求,所有的人只有兩種設計手段:手繪草圖和手工模型。

這不僅僅是一種復古的要求或者是傳統的繼承。

我曾經作為研究生助教在美國雪城大學,乙個長期以來保持本科建築教育全美前三的學校,教了兩年書。

他們第乙個學期就開始使用輔助設計軟體了,甚至直接在犀牛裡畫平立剖。

然而與此同時,他們開設了建築表達技法(representation)一學期畫掉整整兩本速寫筆記本,差不多兩百頁左右(15周的學時)。

在設計課(Studio)裡,每週至少12個手工模型,到期中的時候就已經把工作室堆滿了。

我想說的是,並不是我們做老師的拒絕學生使用電腦所以學習辛苦很多,實在是這樣的教法是最輕鬆的能學好的路子了。

建築學入門幾年的教育核心在於,迅速(沒錯,兩年算是迅速了)培養出學生的建築專業習慣、思維方式與工作方式,很快地讓學生從素描「打毛線」晉級到鋼筆畫排線「黑長直」,從畫方塊到每個細部的平立剖做法,通過一比一比容錯率低的方式達到前所未有的專注與效果。

相信我這個是最省力的土辦法了。

西方部分建築教育提前引入了數字技術,但教員教授們仍然時刻警惕技術的依賴,換句話說,你以為你自己學了軟體就可以畫出自己手繪達不到的水平,事實上,你用了軟體你也無法畫出你想象不出的東西。數字製圖工具的大量出現,給了很多人幻覺,以為建築設計就可以憑藉這些輕易達到,事實上這些技術再好,不過是工具而已,對工具那麼依賴的學校,大概應該被稱作職業技術學院吧。藍翔都不會認同這一點。

所以我拒絕學生使用數字軟體(二年級)的理由是,你們在使用這些工具之前,必須確保乙個良好的設計和思考習慣,這些能力訓練出來之前,這些軟體就和遊戲一樣有毒,這樣的人也會是人工智慧第一批淘汰掉的那些。

所以恕我直言,低年級,在常規國內院校的教學體系之下,提早接觸這些軟體,不是什麼好事。焦慮的心態,更不是什麼好事。建築學本身五年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功利心切,不如換個職業。

人多西得獎都91歲了不是嗎?

如何在現有的建築學教學的體系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了素皮兒 工作以後,想進施工圖組的學好天正 掌握到飛快的程度 要進方案組,SketchUp,3D學的紮實。其他的建議就是,找個設計院實習吧 好一點的跟個專案,差一點的抄抄圖,你也會覺得兩腳是佔在地面上的。 人則水州 先占個坑,題主的經歷和我大二的時候很像。我是在國外年的本科。軟體基本靠助教,stud...

建築學專業學生有必要參加專業競賽嗎?應該怎麼準備?

首先,可以參加 專業 競賽,前提一定要夠 專業 要麼是正統的競標專案,在技術標這塊去鍛鍊。要跟對團隊,瞎做中不了的就算了 要麼是能落地的比賽。比如太陽能那個十項全能的,或者一些地方比賽,小到街景菜市場都是可以的嘛 再次就是一些實題,實際地塊,實際需求,這種有一定的騙方案的可能性,但至少會讓你有機會看...

關於是否要在大二放棄建築學轉專業

一半青年 建議堅持,就算你將來不從事本行業,你也能受益匪淺,最明顯的就是學習能力,等你大四你會被迫學很多軟體,從中你會明白學習乙個新東西的邏輯順序,這對於你將來不論做什麼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一種思考方式來自本人親身感受和同學案例 一言 轉專業純屬個人選擇,別人沒什麼好說的。轉之前建議深入了解你要轉入的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