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數學公式在生活 工作中有大用處?

時間 2021-05-13 04:29:29

1樓:

好像也有答案提到薛丁格方程

我來多說兩句它為什麼重要吧:

因為不同邊界條件下薛丁格方程的解,

可以解釋不同層次的物理現象。

球對稱場條件下薛丁格方程的解,

可以解釋原子的能級和元素週期律,

解中的各種量子數對應的能量關係,

還可以解釋過渡元素的由來。

週期性邊界條件下的解,

是固體能帶理論的基礎,

而能帶理論不僅能準確解釋

不同材料導電性的差異,

還是發現和解釋半導體性質的第一性原理。

有限深勢壘邊界條件下的解,

可以得出隧穿效應,

這是掃瞄隧道顯微鏡(STM)的理論基礎,

也是原子核可以穿越庫侖勢壘

實現核聚變的重要理論依據。

所以,薛丁格方程從小處說,

是微觀世界探索的基石,

從大處說,

是建立在半導體材料上的

整個當代物質文明的基石,

從更大處說,

是構成整個物質世界的

豐富多彩的各類元素及其性質的決定者。

先說這些,數學上的細節後面慢慢補充。

2樓:朽牆

條件概率和貝葉斯公式。在某些方面可以讓你驚訝這些公式所得到的結果。

它使用的是生活中最常用的可信度推理,更接近於人的思考邏輯。

例子先挖坑,有空填。

3樓:wyman lei

兩位數以上加起來可以除3,那這個數就可以除三,比如171252

說個本行的

馬力=(扭矩X轉速)/5252

離開轉速談扭矩或者馬力都是耍流氓

4樓:KevinChow

PHEV百公里油耗1.4L侮辱智商?

其實從這個1.4L,通過1個簡單的數學公式即可算出PHEV的真實油耗。

上圖為國標定義的綜合油耗1.4L的計算方法:

綜合油耗C = (純電續航里程De * 條件A油耗c1 + 25km * B條件油耗c2 ) / (25km + 純電續航里程De)

其中,條件A = 電池滿電狀態下跑NEDC;條件B = 電池空電狀態下跑NEDC。由於條件A滿電、全程純電動,所以條件A油耗 = 0;而條件B油耗在空電狀態下測試,所以B條件接近不充電只加油的用車方式,是我們想知道的數值。

將條件A油耗 = 0,因此上述求綜合油耗的公式簡化為:

綜合油耗= 25km * B條件油耗 / (25km + 純電續航里程)

將B條件油耗移到左邊,對上面的公式稍作轉換即可得到計算B條件油耗的數學公式

B條件油耗 = 綜合油耗 * (25km + 純電續航里程De) / 25km

舉個例子,某PHEV車型綜合油耗1.4L/100km,純電續航里程80km,那麼它的B條件油耗:1.4L/100km * (25+80)/ 25 = 5.88L/100km

前面提到B條件接近不充電只加油的用車方式,但實際上不充電只加油開出來的真實油耗可能比B條件油耗還要高一些。主要原因是油耗試驗用的NEDC工況較平緩、穩態工況偏多,而真實駕駛特別是在城郊工況的真實駕駛往往較NEDC擁有更多的瞬態工況。根據經驗,PHEV不充電只加油真實油耗大概為B條件油耗的1.

1倍。所以,PHEV不充電只加油的真實油耗計算公式為

真實油耗 = ( 綜合油耗 * (25km + 純電續航里程De) / 25km ) * 110%

前面例子的PHEV的真實油耗應該是5.88L/100km * 110% = 6.468L/100km。

6.468L/100km與1.4L/100km差距蠻大的。

所以是車企坑消費者?

車企:不不不,請看第一張圖,國標這麼定義,我有什麼辦法?

歐標:所以怪我咯?下次別找哥抄作業!

國標:不抄就不抄!!油耗國V標準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車企:。。。。。。。

5樓:量子

投資者需了解的公式,

這是我總結出來的公式,如果你能理解了,那麼你就離投資成功不遠了。

現在我簡單解釋一下這個公式,

F:現在的本金

F':一定時間後的資金,比如一年後,十年後,等,也可以是乙個月,半年都可以,看你的計算週期

m:平均每次交易盈利與虧損的比值,比如你的盈虧比是2:1,那麼m就等於2,盈虧比是3:1,那麼 m就等於3

r:是每次交易投入的風險,比如你每次交易投入風險為本金的2%,那麼r就等於2%,如果你每次交易投入風險為本金的3%,那麼r就等於3%

p:勝率,如果你交易10次,盈利次數是4,那麼p就等於0.4,失敗率就等於1-0.4=0.6

n:周轉率,一定時間內的交易次數,比如你的計算週期是一年,而一年內你的交易次數是10,那麼n就等於10

這個公式巧妙的把勝率、盈虧比、周轉率,這三個投資中最重要的概念聯絡在了一起,這是乙個關於資金增長的公式,中括號裡面的部分就你的資金增長速度,或者叫做幾何平均收益率,顯然這個收益率一定要大於1你的資金才會增長,否則資金就是在減少,而這個平均收益率就是由你的盈虧比和勝率決定的。當你的平均收益率大於1的時候,周轉率當然越高越好,也就是交易次數越多越好,但是這個周轉率是由你交易系統決定,只有符合你交易系統的交易訊號出現,你才能交易。

勝率、盈虧比、周轉率、這三者都是越高越好,但是這三者是互損的,不可能同時提高,通常情況下,如果勝率很高,那麼盈虧比很低,周轉率可能也很高,就像日內高頻交易;如果盈虧比很高,那麼勝率和周轉率就很低,就像趨勢追蹤交易。

6樓:

正態分佈,對理解複雜性有極大幫助,前兩年大火的長尾理論只是正態分佈的延伸解釋,這個簡單的曲線還有更多挖掘空間,比如產業變化在正態分佈影象上如何實現。

統計學是當代應用學科(包括但不限於心理學,社會學,金融,經濟學,遺傳學)的基礎,把統計學學好再看各種生意就很容易了。

7樓:Jason不跪

我之前的工作,總是與「資金使用價值」分不開。

什麼是「資金使用價值」?

舉個例子。就比如,我今天借了120元,期限1年,利率6%,每個月要還本金和利息,直到1年到期還清。

也就是看起來,我今天借了120元,但實際上到第乙個月我還掉10元本金和利息時候,我所能用到的本金只剩下120-10=110元了。

但是,利率還是按照120元的6%在計算。也就是這個時點上,年利率已經上公升到了6.5%,以此類推。

金融就是玩數字遊戲,有著很多障眼法。

精明的老闆,他就能清楚的意識到,本金隨著時間在遞減,所以資金使用價值如何計算。

以此,我們來開個腦洞。

如果資金有使用價值,時間有使用價值嗎?

如果靜態上來看,你有30000天可以活著,我有30000天可以活著,但我們真的能活足30000天嗎?

這有個可怕的深邃在於,一談到時間,人們很難把它精確化出來。

因為我們無法區別,哪些時間是屬於自己的,哪些時間是不屬於自己的。

於是我有了乙個疑問:在富士康裡面計件工作的人,他們一年有可能80%的時間都在流水線上,賺到了6萬元,和另外一些工種,50%的時間在工作上(因為上班也在偷懶),也賺到了6萬元的人相比起來,差距的30%部分,是可以被劃入沒有時間使用價值的嗎?

也就是在假設的時候,看起來有30000天,但必須要乘以70%,少掉那9000天?

這似乎是乙個殘酷且無奈的對比。

那我們換一種思路。我之前在打工的時候,隨著熟能生巧(金融業和各行各業一樣),我發現完成同樣目標的時間佔比每年都在降低。

所以我發現,如果套用時間使用價值,我是可以把多餘出來的空餘時間再做同樣或相似的事情,這樣我在單位時間上獲得的報酬就會顯著增加。

於是我就這麼做了,而且效果還不賴。

然後我又開始思考乙個問題,在我女兒的童年,我要投入多大的比例參與(時間上),我可以選擇繼續做高單位時間收益,或者我可以選擇放低單位時間價值,而更多的參與到我女兒的世界裡。

所謂參與,就是乙個互相陪伴的過程。我也因此獲得了乙個新的童年。

從經濟學上來說,如果我的心裡對很多事物有價值賬戶的話,那麼無疑,參與我女兒的童年是乙個相當重要的價值賬戶。

如果參與的天數是2000天,那麼這2000天的價值遠遠超出工作的2000天、4000天甚至更多。

嗯,大概就是這樣。

8樓:

每一本貨幣金融學一開始都會講的:現值的估算方法。

我一直用這個公式來大致衡量乙個事情的價值我要不要做、甚至乙個人的價值我要不要交往。

9樓:

一位統計學家經過大量的資料分析,計算出飛機上有乙個炸彈的概率是0.004,但飛機上同時有兩個炸彈的概率幾乎為零,所以

他每次上飛機都自帶乙個炸彈

公式?好像沒有什麼公式

10樓:

就是這個,正態分佈函式

我想變強,但我沒有實力。

每當我在yy自己是天之驕子的時候,每當我驕傲自大的時候,我都會猛然驚醒自己大概率是個平凡人,且這個可能性高達95.4%。從表現是也確實如此。

可是我野心無限大,就想成為那4.6%裡的人。

我苦苦思索想要打破這個現實,要怎麼做呢?

後來我想到了一件事,自己能夠做到的事。

人的努力程度,應該也是呈現正態分佈,包括努力的時間也是。

那是不是只要我付出別人都做不到的努力時間,就有可能成為4.6%裡的人呢?

確實有這個可能性,排除智商因素,我應該能在做到。

而且概率這種東西真的很有趣:我們都知道,A和B同時發生在乙個人身上,需要兩者發生的概率同時相乘。這樣得出的結果會很小。

換言之,乙個人要又有錢,又有才華,又長得好看,身材又好。那概率是特別小的。

那我怎麼做呢?

我努力學習思考,努力鍛鍊身體,努力掙錢,努力保養。這樣的優秀概率相乘,我就很容易向著那4.6%優秀的人靠近了!

即使達不到,那也能比絕大多數普通人強。

11樓:辛雷

有史以來,人類最偉大的發現之一:速度和加速度

物理學認為:物體不受力(或受力平衡),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加速度等於物體受的力和質量的除法:

a=F/M

學習進步,也幾乎遵循此規律:考試排名總是班裡第

二、第三、第四名,則是「勻速運動」(排名第一不好說,因為「班裡排名第一」可能在全省排名越來越後,也可能越來越前);

考試排名總是班裡倒數第

二、第三、第四名,則可看作是「靜止」。

保持靜止和勻速運動,是不受力的狀態:即無需「力」的產生,只要「保持狀態」即可。

s=vt+1/2at^2 ( v是初速度,t是時間)

a=(V-V0)/(t-t0)

考試成績要進步,例如從倒數第三名進步到倒數第10名,則需要多大的加速度?

假若做作業是S,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是V。

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學習差的同學(V也就是「速度」很小)需要比學習好的同學多更多的時間。

由於學習差的同學的在V上無法在短期內超過學習好的同學,只有在「加速度」和時間上來超越學習好的同學了。

那些學習非常好的同學的V太大了,大到什麼程度呢?學習非常好的同學只要每天輕鬆的聽課和做作業。

而學習差的同學即使每天不睡覺、拼了命學習(當然這時絕對不可能的)也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才能趕上學習好的。

更可怕的是,學習非常好的同學,他(她)在控制和調整心態、身體狀態、學習時間、學習狀態等方法,本來就非常強了。

學習差的同學的每天最長學習時間,是絕對不可能超出學習非常好的同學的兩倍的。

中國任何乙個學習好的同學大約都可以保證每天8個小時的「有效學習時間」。

而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任何人可以保持每天學習時間15個小時持續兩個月以上而大腦仍清晰,身體狀態仍非常好的。

注意,「每天有效學習時間」和「每天學習時間」是不一樣的。

上面的公式中,

學習能力、學習基礎等,可以看做是V(速度)。

掌握的新知識的程度和數量,可以看做是S(位移)。

你腦中的與學習無關的想法、不良心態、身體狀態不好等等,可以看做是M(質量)。

「狠勁」、平靜等,可以看做加速度,

而自信心,則是「加速度」的「加速度」。

為什麼只有「時間」才是天下第一?

因為時間是個「二次方」關係,其他的,則是「一次方」關係。

學習好的同學在談戀愛,於是你也覺得自己可以談戀愛(減少M,在同樣的力的作用下,加速度就大多了);

學習好的同學每天不運動,所以你覺得你也不必做高強運動(加大F);

學習好的同學的腦子裡也有很多與學習無關的亂七八糟的想法,所以你也覺得自己不需要剔除無聊想法(減少M,同上)。

所以,學習好的同學,還是學習好。

所以,學習不好的你,還是學習不好。

開發動效會用到哪些數學公式?

陳劍鑫 這個問題太廣了,我分享一些我看完題目後想到的一些點吧 插值函式 基於時間軸的動畫都離不開的函式,本質就是使用各種多項式函式來構造的各種各樣的曲線片段,這些曲線的定義域一般都是 定義域內 只關注 0,1 區間內的曲線 使用插值函式可以讓物體更平滑的動起來,並且這種基於時間的動畫是嚴格服從我們預...

數學中有哪些有趣的數列求和公式

無窮級數求和的話,Basel Problem是個很典型的問題,它以大數學家尤拉和數學家家族伯努利家族的故鄉 巴塞爾命名 定義 這就是著名的Riemann Zeta Function,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黎曼猜想研究的就是它 而有乙個典型的數列無窮和問題是這樣的 這玩意兒證明起來並不很困難,但它的證明方...

工作中有哪些客套話?

持久有力 我喜歡接受挑戰。注釋 這是什麼爛工作!或許你可以去詢問一下別人的看法。注釋 你等著看誰會理你!真的嗎?注釋 胡說八道!也許我可以加班把事情做完。注釋 你要我乾到幾點?還讓不讓活了?眼光長遠 總是一再拖延工作 具有極佳的口才 能瞎扯會推責任 我當然也很關心。注釋 誰有空兒管這事啊! 知不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