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勸學》內在邏輯是否有問題

時間 2021-05-12 02:07:41

1樓:

作家三毛她爸是搞法律的,培養出個兒子也學法,在手下幹活,最後訓練得和爹一樣,算是繼承了家族業務,三毛那個脾氣,按要求活就不是她了,於是寫書跑沙漠跟外中國人結婚,孀居得病自殺。

你說做她弟弟好還是做她好?

乙個骨子裡喜歡接受安排的就做弟弟,肩胛骨刺撓長翅膀想飛的就做三毛,這東西沒有定數,看個人際遇和愛好。

你是金絲楠,注定了要受眾人的爭搶,他長成了就是核桃,只能在老闆手心裡揉搓,你說我有選擇性,我跳槽,那又是換了雙手,創業吧,你是個核桃,沒貴人自己可能亮不起來。

學習,都想學習,學成後幹點啥。那些大公司跳樓的是學得少嗎,富士康跳下來的就一點沒學嗎?感情不順跳樓的他從小學的就是自殺?

未來就是沒來,沒來的都是不確定,你說學習能改變命運,那學會頂球的海豚被圈起來又賴誰呢。

心臟天天跳、時時跳,它不安穩,所以人總想著安穩,了解未知,就是增加安穩,這東西知道了,我就不惦記了。但你不惦記這個,一定惦記那個,火苗子總要找東西來燒,求知慾一點不比求生欲小。

涼鍋冷灶也沒趣,但老想著學成後的事,學就失味了。荀子為了講自己的想法,拿人比材料,那是怎麼順嘴怎麼發揮,陷在這層裡,就不會去想上一層的事。能拔出意識來思考,值得鼓勵,只是這一層仍然不是地方。

木頭是彎是直最後都為個用,一被用,那你就死在用上了。中繩墨,屋頂幾百斤瓦你得扛著,中規矩,幾千里的路你得拿身子骨碌去。那狗尾巴草往道邊兒一歪,風怎麼來它怎麼倒,可這一輩子都沒有連拉帶扛的罪過。

有人說,感覺輕鬆了是因為你走的是下坡——那些被橡膠壩攔住的魚也都這麼想的。就算你上了壩,天上還飛著鳥呢。看清自己,再看清自己走的是什麼路,比努力重要得多。

東西好吃用著人勸嗎?人性本善的話,用著你勸他捐款孝順爸媽嗎?乙個努力已經讓人夠嗆了,再來乙個勸,那勸是什麼,是又加了個力,那你不更努了嗎。

學霸們賣肉的賣肉,出家的出家,當保安的當保安,回鄉下的回鄉下,那是傻嗎,那是認清了本心,找對了自己的路子。

玉不琢不成器,對玉來說那就等於截肢磨皮,如果喜歡人前顯亮就去磨,但同時你還有乙個選擇,就是躺在河底讓學問在你身上緩緩流過,喜歡的就讓它沁進心裡來,把美留給自個兒。至於哪個好哪個不好,怎麼舒服你怎麼來,不必想那麼多。

2樓:尋道

你好,這是乙個好問題,也是乙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勸學篇》是《荀子》一書的首章,有著開宗明義的重要作用,直接點出儒家最核心的精義---學。全文都是在圍繞著「學」來論述,告訴人們什麼是「學」以及怎麼去「學」。所以《荀子·勸學》必然是有乙個脈絡的(你要叫它「邏輯」也行),只不過不是西方那套形式邏輯、思辨邏輯而已。

只有真正修身踐行,才能慢慢理清楚這個脈絡。

《荀子·勸學》真的解起來,氣象萬千。我這裡就用開篇三段試著說明一下吧: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

「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學不可以已」,直接點明本篇的核心觀點:人不僅要學習,而且還要不斷地去學習。後面兩段就開始對「學」進行總論,把「學」的核心要點都給點了出來,之後再一段段地具體論述。

第三段引用的那句詩「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其實就是在對前面的總論做總結,「無恆安息」呼應了「學不可以已」,都是天道健運不息的體現。

接下來再來詳細說說這三段的內容,其實這裡面每一句話都是在闡述「學」的一些要點,只不過很多是以比喻的形式給出的,荀子先生是詩學大家,擅長用《詩經》中用到的賦比興手法來形象地闡述一些重要的內容,如果僅僅只是把「青藍」、「冰水」等內容當成是舉例子來看,那可就虧大發了。

下面以第二段首句為例: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要想真正理解這句話背後的意象,需要較為了解從「藍」草中提取青色染料的具體工藝流程。我們先來看看「青」和「藍」的含義:

青:【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

藍:【周禮·地官·掌染草注】染草藍、蒨,象鬥之屬。【通志】藍三種:

蓼藍染綠,大藍如芥染碧,槐藍如槐染靑。三藍皆可作澱,色成勝母,故曰靑出於藍而靑於藍。(釋義裡面提到的「澱」指的是渣滓,液體裡沉積下來的東西)

「青取之於藍」的過程,就是不斷地提純、祛除雜質、精粹的過程,而這個意象放到人身上,就是不斷地學習自省、修正自己不當言行的過程。為什麼「青」有「生」的意思,因為純淨有序的東西,它的生機更加旺盛,《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華夏文明以生為本,所以我們學的根本目的和方向就是養生護生,不僅要讓己能生,還要讓大家都能生,此為善也。

需要注意的是,「藍」雖然比「青」要雜濁,但是藍為青之母也,沒有藍又何來青可言,所以絕對不可以小覷藍草的存在,故《道德經》有云: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論語·為政》: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所以就這麼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就告訴我們了這麼幾點:

1、學的方向和目的:不斷地精粹自己、這樣才能生機盎然。「青取之於藍」的意象,其實也呼應了《荀子·勸學》後文談到的「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中的「粹」字。

2、重習守根:不斷地學習自省,調整自己的言行;重視「藍」這個基礎和根本。

至於後面的幾個比喻,這裡就略講一下: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繩、輮、規三者其實是在比喻「禮」,「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明確了大方向和要點,但是具體應該怎麼做、怎麼調整自己的言行呢?是不是必須要有乙個標準呀?而這個調整的標準就是「禮」。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槁暴比喻的是惡劣的環境,也就是說,當你守禮踐行到一定的階段,有了根基之後,是可以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影響,毛公戲院讀書正是乙個非常好的例項。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這句的意象其實和前面的是不同了,它其實有種主動地去找賢人老師請教,請求他們幫助來糾正自己的問題。是自己有了根基之後,不斷地細細打磨的過程。《論語·學而》中就有言: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與「就有道而正焉」的含義類似。其實去看看那些工藝品製造的過程就知道,大體的形狀做出來之後,還要用細砂慢慢打磨,這是乙個精益求精的過程。

有了較為精純的根基之後,不斷地向賢人師友請教學習打磨,才有「博學」中的「博」可言。但是學多了之後,還是要落實到自身、要去修身踐行,所以後面一句便是: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當然,這只是簡單地解了一下而已,以供題主參考。只有對華夏文明的世界觀以及古代民眾是如何生活做事有著深入的了解和學習,只有不斷地修身踐行,才能明白這些古文背後的深意;否則也就只能流於表面、泛泛而談。

3樓:山水宜人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這個就不好說了,各從其類,各得所宜,如何能說螾用心一,而蟹用心躁呢?螾與蟹,各有所長,無關用心是否一的問題。好比有的人善於唱歌,有的人善於算數。

一心去唱歌,可把歌唱好。一心去算數,可把數算好。善於算數的人,用心去唱歌,未必能唱得好。

每個人的特長不同,適合於學習的方向也不同,各自發揮自己的特長即可。

用心專一是對的,但論證的時候所舉的例子則是不對的。

4樓:

此文中「輮以為輪」和「受繩則直」之間不存在對比關係,所以沒有好壞之分。邏輯上,兩者同為闡述 「後天作用(即學習)對於改變本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核心論點的例子。

5樓:

兩種都可以。」「輮使之然也」和「故木受繩則直」 是說明人就像木頭一樣,採用不同的方法去學習,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從而發揮自身能力,有用於國家。

《御賜小仵作》是否存在邏輯問題?

小宇 時間和距離。每次男主女主在黔州幹完什麼事,京城的人和昌王馬上就知道,彷彿他們就在現場,沒有時間差,沒有距離問題。而且昌王去黔州,是當天就到還是第二天到的來,就不合理 鋒芒不漏 景閣老讓皇上賜婚景離和冷月的原因。這段只要稍微推一下景老邏輯就有點矛盾。起因是冷配山兵權交接的問題。為了穩固朝局想讓景...

夢是否有邏輯支援?

南城 應該有吧,剛做了一場清醒夢 夢裡我在一棟大樓裡,我覺得是自己在六樓,但是坐電梯時它下降了八層樓,我感覺很奇怪,這時候電梯故障了,在最底層它的門開關很快,我沒法出去,接著它又上公升了兩層樓,然後電梯故障停下來了,在開啟門後,我發現現在才是地面。所以說先前的兩層樓其實是地下室,我的感覺是對的,不知...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邏輯?

波波 論證就是一種沒有數學符號的文字方程式 論證就是通過證據得到結論的過程。首先我們要找到結論是什麼?在再把前提找出來,在問一句,前提是否正確。前提得出結論是充分的麼?結論是唯一的麼?前提有的在段落中,有的是隱含的前提。我們都要把他們依次找出來。如何分辨哪個是前提哪個結論呢?通過這段話,作者讓你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