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設計有存在的必要性嗎?

時間 2021-05-11 07:28:41

1樓:

互動設計是一門富有技術特性的專業,從學術上說是交叉學科,從人機互動專業演化而來,以人機工學、心理學以及設計相關學科的知識為基礎,結合現代計算機領域相關知識,伴隨技術革命和物理產品形態不斷演化更新中。

互動設計不一定要以乙個崗位的形式存在於現代企業,但互動設計的意義和能力必須被科學性地運用到產品設計中。

互動設計旨在規劃使用者與產品接觸後,使用者與系統發生操作——資訊反饋的所有往復過程、方式及內容。就好像設計乙個電影劇本,這個劇本裡寫明了使用者與產品互動發生的所有事件,過程,細節,分鏡,台詞,等等,這個劇本就是互動設計師對於未來即將發生的使用者使用你產品的一切預期。請注意這一切都是在規劃未來發生的事情,真實的故事未必按互動設計的劇本走。

現實中有的是劇本粗糙不走心,使用者啪摔門不玩了,或者劇本不專業,使用者get不到資訊,或被誤導,無法往下推進。這活其實很細緻,專業度要求可高,哪怕乙個點上面資訊引導有誤,哪怕乙個反饋沒到位,使用者就覺得你不禮貌,沒反應,服務差。或者違反可供性可用性易用性…各種原則,使用者都有可能進入平行宇宙,不在你的故事里拉不回來了。

使用者按照你的預設劇本走,真實的使用者互動過程與你的劇本越接近,那麼這個互動設計師越成功,反之,使用者偏離指令碼越多,那麼這位互動設計師能力越有侷限。

當然劇本的設計之前首先得有對產品存在意義,使用者為什麼要來用,用什麼方式吸引使用者來用等等更全面而根本的規劃。

產品經理是現代企業的新興崗位,不同企業對於這一崗位的定位和要求各不相同。一般意義上產品經理是產品的創意發起者、功能主導者、方向把控者、實現推進者。

作為產品經理,建議充分理解互動設計對於產品的意義,並在產品規劃中正確運用互動設計的能力。

當使用者踏入你的產品世界時,故事就開始了,請專業的互動,或者學習和使用互動的專業知識和原理,把握好使用者與產品系統互動的所有細節,讓產品和系統做乙個好的服務者,練好台本,做好最佳的應對,並引導和推動使用者按你想要的劇本完成這個故事。——不論崗位叫什麼,要有人好好做這部分規劃,並規劃得很細。有時需要更出彩的視覺來幫忙,有時遵從基本UI視覺規範即可。

崗位叫什麼不重要,每個企業要求定位都有自己的考量,崗位職能可以專精,可以融合,但必須明白乙個成功的產品需要統籌好那些事情,必須重視使用者進入你的世界之後,故事即開始,你的產品和系統不可以沒有服務使用者的劇本,那樣太草率和怠慢了,得有靠譜的劇本,把對這個故事的預期,細節,寫的明明白白,應對進退合理,知人情,符合多方利益,使用者才有可能考慮一下配合你這個劇本走完,產品才有可能成功。

2樓:Lucia

首先對【互動設計和互動設計師是兩碼事】表示贊同,現在美工可以用AI代替、標註和切圖可以被藍湖這樣的設計協作產品所代替,這些替代產品替代的是互動設計師的部分職能,但是互動設計本身並沒有被代替掉。

其實個人認為互動設計存在的話,互動設計師也一定會存在,雖然人力會逐漸被科技所替代掉,但是互動設計師對於人性化的把握、對於美學的感知是科技替代不掉的。當然互動設計師不能止步不前,歷史程序中,被替代掉的永遠是那些沒有跟時代同步的人。

3樓:金赫皇

互動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取決於這個崗位所輸出的價值,是否能真的被上下游很好地替代。如果真的能,那確實沒必要,但事實證明,非常難。簡單論證一下:

稍微了解過UX的一定對下面這張圖不陌生

這是來自James Garrett的《使用者體驗要素》,可以看出要完成乙個產品方案,從無到有就得經過這麼一連串逐步細化的節點,總量是固定的,就看是分幾部分人,每部分由什麼樣的人來完成了。

我們拋開人力成本的因素。從要素圖中可以看到,任務本身的核心變化是「從抽象到具象」,這就表示前期需要善於邏輯分析的人,而後期逐漸需要有具象表現力的人。再看下三者崗位人的特性:

產品,產品思維,能很好地架構整體框架,但通常不是設計背景,到表達環節時吃力。

互動,同樣具有邏輯思維,同時具有設計背景,能把抽象概念轉化成具象的方案。

視覺,具象思維,設計背景,美術功底深,對美學的把控到位,可潤色最終方案。

可以看出,互動設計師作為設計界的左腦,可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如同陰陽師一樣去轉化兩界的內容,能很好地把方案從虛推向實,起到平衡作用;也因此具有獨特的視角,能發現、推動並解決很多他們才能發覺的問題。

若團隊中只有產品經理和視覺設計師,很可能因屬性差異大,而驢唇不對馬嘴,發生溝通斷層,方案本身也可能會因缺失表現層的邏輯視角而變為「好看能用但不好用」。

因此成熟的網際網路公司,即使知道每多個人會增加溝通成本,但也會「多」設立乙個環節,因為這一環足夠大到消耗乙個人的精力,產品(PD)、互動(UX)、視覺(UI)其實都是參與設計的乙份子,就像下圖的漸變色一樣,三類崗位組成團體後,他們之間的界限可能變模糊了,但也因此變得更順暢,每個崗位也能更深入他們所擅長的工作了。

崗位劃分精細度 vs 漸變過渡

總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精力有限,專人專事,效率最大化。

4樓:

恩,有些公司的確不需要

繼續讓PM身兼多職把互動原型畫清楚了直接給設計師吧繼續讓PM身兼多職把互動文件寫清楚了直接給程式設計師吧繼續讓PM覺得自己先前互動想錯了,要改方式不得不苦口婆心獻上膝蓋拉設計和程式加班吧

繼續讓PM被顯示器砸臉吧

繼續讓PM覺得臥槽我做了那麼多事情還被追著打我好冤枉能夠真正理解互動設計的,都是在專業上不斷往前邁進的,從不想著和PM合體。

5樓:huiter

在好多公司,互動設計師的職位確實應該被斃掉。

資訊架構PM定了。

用研PM做了。

互動細節視覺就弄了。

元件化視覺與前端就搞了。

動效還得看工程師的實現度。

互動這個東西如果專業性很低,在團隊中基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一般都會換個PM或者視覺的職位。

產品、互動、視覺的邊界太不清晰了。

不過互動如果能做高保真原型和動效那就比較有用了,動效設計師的職位現在是有的,不知有沒有原型工程師這種東西。

反正互動設計師在小公司或者專業性不強的大公司團隊中都是乙個可有可無甚至沒有更好的狀態。

6樓:Rockeymen

互動設計有必要,互動設計師這個職位,就看情況而定了。國內大部分網際網路環境就是糙猛快。這個環境下,對互動設計的要求就是好用,而不是精緻。對UI設計的要求是專業,而不是驚豔。

在這個要求下,有互動設計師職位,會減輕產品經理的工作量,但是增加一層溝通成本。權衡之後,一般都不設立這個職位。

英國的互動設計,有哪些學校可以申請?

藏鬼 產品設計轉互動設計在國內還是挺常見的,同學的gpa成績也比較樂觀,在語言和作品集上多下功夫還是很有機會衝刺比較好的院校的,英國總體來講很看重學生的背景,有必要的話參加針對性的實習和活動也對申請有優勢。下面附上英國互動院校推薦 Royal College of Art皇家藝術學院 London ...

手遊《海島奇兵》的互動設計有哪些特點?

原俊 從海島奇兵的體驗來看,互動設計完全圍繞的保證使用者心流進行,主要為以下幾點 1.避免中斷感 浮層化設計 一共只有3個主介面 我的基地 敵方基地 地圖 玩家所有的操作都是在這3個介面中通過浮層進行。最小化了玩家的脫離感和中斷感,遊戲過程更加流暢,玩家能更好的沉浸在遊戲中。2.弱UI 粗糙化 簡單...

傳統耳機還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嗎?

題主沒有說明什麼是傳統耳機,什麼是非傳統耳機。以介面來區分吧。我覺得type c口的有線耳機沒有存在的必要性。無論有沒有dac,type c口的連線穩定性是比不上3.5mm耳機孔的。type c的外接音效卡用在電腦上還是不錯的。trs trrs圓孔耳機將會長期存在,包括2.5mm 3.5mm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