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依賴心理諮詢進行人格重建?

時間 2021-05-05 16:38:57

1樓:gowei

我用一年半的深度冥想由從小到大幾十年的神經質人格轉化成了開放型人格,並且徹底穩定。 只要你有強烈的動機,然後用生命的智慧型和信念,堅持,努力,時刻提醒自己,把呼吸覺知帶到行住坐臥,一天的每時每刻。這樣只要你努力時刻堅持到一定境界,在一年左右,你會漸漸發現人完全可以更積極樂觀的活著,你的潛意識在你的艱苦努力堅持之下一點點潛移默化發生著轉化, 你的舊有的陪你十幾或幾十年從小到大的思維認知模式徹底被顛覆,這是個漫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時時刻刻的堅持保持對呼吸身體情緒的覺知,培養活在當下的能力。

從小到大幾十年的思維認知模式不是幾個月甚至一年能徹底轉化的,但足夠時時刻刻努力的話,在幾個月後會在某些短暫時刻感受到以前從未有過的發自內心的輕鬆自信快樂的感覺。 我個人經常喉嚨發堵的感覺竟然慢慢消失了,這感覺可是陪了我將近二十年,以前情緒不穩定,喉嚨經常發堵,很難受。 現在竟然慢慢消失了。

內心越來越輕鬆,越來越平靜,越來越強大。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跟自己作對,咬牙努力,堅持培養覺知,正念,元認知,活在當下。沒有捷徑,只有耐心。

抱著快速改變性格改變人格的想法,到老都不會有任何進展。[滑稽]

2樓:劉莎莎

首先,人格重建,這個詞語,或者說這個期望,就在傳遞著你的無比巨大的乙個幻想。

十年前我接受心理諮詢的幫助時,也是抱著和題主一樣的想法:要人格重建,脫胎換骨等一系列無比高大上的期望,人格重建後自己的人生就步入康莊大道了,巴拉巴拉一系列。

然後就邁上了在中國大地尋找心理諮詢的幫助的崎嶇小道。結果一尋找就是十年,見遍各種靠譜不靠譜的心理諮詢師,一小時收費5000的,一小時收費100的,都見了遍。最後,也做了6年時間的長程心理諮詢,花費了幾十萬大洋----

現在,你問我:人格重建了嗎?

我會說:好像是的。也好像不是。

說是的,是因為十年後的今天我,的確和十年前的我已經不是同乙個人了。

說不是,是因為,即使我現在人格沒有重建,還是以前的老樣子,我也覺得蠻好的,沒啥,都能過日子。都沒啥大不了的。。。

再說了,十年時間,誰敢說人格重建就是心理諮詢的功勞?!在這中間,時間本身啊,上帝之手的翻雲覆雨,生活本身啊,也是巨大的療效因子呢。。。沒法說誰的功勞最大。

心理諮詢沒那麼神話,但也是作用巨大的。。。它是促進人格重建的乙個安全的方式,但不是必須的唯一的方式。

只是在此時此刻的在中國做心理諮詢,基本就是撞大運。

這就是它的艱難之處。

3樓:紙男

我覺得所有答案裡,一段高質量的關係是最靠譜的。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和正確的人相處,接受到正確的反饋的重要意義比你想象中重要的多。期待有更多細節的高質量回覆

4樓:

我覺得可以,要是能知道這樣的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努力去獲取或者挖掘強壯自己擁有的這些因素,就會慢慢改變了。但是難度較大,一般的變化都是有困難期的。當然還可以等待,說不定明天出個什麼事就讓人改變了。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5樓:樹立陽

我覺得這是緩慢漸進的過程。

同時,也是需要外部環境和自我行為相結合的。

至今,覺得改變的也並不多,只是有那麼些許不同而已。

接受自我吧,如此才能不被反噬力所吞沒。

我們往往沒有自己所以為的那麼差,但也絕沒有自己所以為的那麼好。

6樓:Waker

去閱讀吧!從張德芬老師的《遇見未知的自己》開始,走出「認識你自己」的第一步!然後,帶著好奇心去搜尋張德芬老師的其他書看看,書中提到的好書,好老師,好老師的書...

形成自己不斷探索與閱讀的迴圈,通過閱讀前人的經驗與見解,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你與世界的關係,你會遇見未知的自己的。(PS:個人經驗,可以試著實踐一下,成本也不高,No try, No way.

just do it ! )

7樓:高瑞瑞是一條狗

8樓:月默無聲

哥們,你確實你說的是人格重建,而不是一些認知或行為習慣的習得、情緒管理能力的提高或者社會適應能力的改善?除了精神控制類藥物,我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辦法來進行...重建...

人格是氣質和性格的結合體,除非遇到重大變故或大腦部分腦區病變,認為的改變幾乎不可能。學會認識、接納、改善自己的弊端不是更容易麼?

9樓:郭羽靖

1.你成為自己的心理諮詢師

除了靠別人拯救,還有乙個就是靠自己。通過系統學習心理學知識,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行為實驗事實。這個過程並不容易,畢竟現在各個理論流派很多,自我成長的方式也很多,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學習班中選擇出適合你的,能給到你乾貨的,篩選,也是一種能力。

2.關係,不管是朋友關係,還是戀人關係,也許這些關係並不是高質量的,但是積少成多嘛~一次又一次的關係,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新的可能,你大腦的神經迴路會逐漸加強。PS這個逐漸是相當慢的乙個過程,沒辦法像影視劇一秒鐘扭轉,或者幾分鐘達到乙個高潮。

人生的真實過程是,你在改變的過程有可能會退行,退到比你現在還情況不佳,難受,也有可能好一點,又回到原來的模式。這一切,什麼時候結束?我也沒有標準答案。

現實生活就是這麼有意思,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最後想說,人格重建其實是相當難的,靠自己的力量那就是難上加難,如果你覺得實在不想尋找心理諮詢師的幫助,那就結合以上兩條吧。PS即便尋找心理諮詢師幫助,也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達到的,也是需要時間,只是相對於自學和靠社會上普通人的關係,心理諮詢提公升的時間會稍微短些。

最後,其實更現實的設想可以是,自我人格的加強。也就是提公升你自我的人格力量,不一定要大刀闊斧的改變它,而是在它原來的基礎上修整一部分~

10樓:林淡淡

非專業人士。

就我個人經歷而言的話,接觸積極Sunny(或者題主想擁有的某種正面人格)的人很有用。

另外,如果是環境導致了現在的不滿意人格,並且仍然處於同一環境之中,建議遠離原來的圈子,或者避開環境中的不良因素。

11樓:劉亞合

可以通過冥想訓練嘗試隔離負性情緒,間接改善思維開放性緯度(但冥想也可能無效)。之後進一步通過科學哲學的訓練增加思維開放性,進而改善核心觀念。

但也不是所有人格問題都能通過認知行為訓練就可以改善。並且在人格障礙這類社交不適較嚴重的背景下,也很難僅僅通過自學來進行這些訓練,在幾種人格障礙型別的背景下,更容易對自學內容的理解出現選擇性偏差。

認知與進化心理學的研究顯示,社交需求已經成為個體的內在需求,產生問題與解決問題都是在社交的背景下。

一段高質量的關係相對來說還是最好的方案,不過可遇不可求,包括遇到一位適合自己情況的諮詢師。

從乙個中立的角度觀察的確是這樣。

不過從自身的角度來觀察,自己不斷做出轉換社交關係的努力,從不良關係中抽離自己,建立新的社交關係,是最需要肯定的。

12樓:很好

別想著突然來個較大改變,人格的穩定是心理健康的乙個評估維度。

再者,心理學術語人格跟日常語境中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不知道你說的人格一詞具體指的是什麼。日常用語中大多用這個詞說乙個人的品行如何,帶有道德評判;心理學中指的是乙個人相對穩定的心理行為模式,是中性詞。

如何才能不依賴靈感地做設計?

三時 在我初學設計的時候,也曾有和題主類似的困擾,所以很想回答這道題。設計不同於藝術創作,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優化人的生活。因此設計師並不通過曇花一現的靈感進行設計。設計的過程更像是乙個 發現問題 分析現狀 解決問題 的過程,在此期間,設計師需要對設計物件的已知條件調研分析,邏輯推理,從而給出...

大學生如何兼職 盡量不依賴家人?

小渣渣就是我 現在大學校園裡邊有做校園外賣的,每天利用學生吃飯時間,乙個月可以有將近兩千塊收入,也可以在外邊找乙個合適的週末兼職,每個週末都去的話,乙個月大約1500塊。 阿魯 我在寒暑假外出打工三次,都是和同學一起去的,一起進工廠,但是我覺得日子真的很難熬,我好多同學都說去了一次就再也不想去第二次...

患者依賴心理諮詢師(移情)是否屬於病態?若諮詢師反向移情該如何解決?

催眠師孫豔 做為諮詢師需要不斷的修煉自己,不斷的學習,讓自己更加的強大才能承接住來訪者的各種問題,並且諮詢師要保持非常中正的態度來看待關於來訪者的問題,要知道來訪者本身就有讓自己好起來的能力,諮詢師只是帶領者,讓他看到他有更多的選擇,引導他看到自己的力量,專業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問一下做精神分析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