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濟學來解釋為什麼有了備選方案,我們更容易放棄最初的選擇?

時間 2021-05-06 21:00:53

1樓:OwlLite

這種現象叫做"The Backup Plan Paradox".[1]

[2][3]具體表現為:

在備選方案上主觀投入越多,越可能使用備選方案。注意這裡是主觀感知上認為自己在備選方案上的投入,而非實際在備選方案上花費的時間或者精力。

在備選方案上的投入會削弱目標達成的表現,這一效應不因資源(時間、金錢、精力等等)是否有限而改變。也就是說,無論外部和自身條件是否充足,投入資源在具有可行性的備選方案上時,都會削弱在主方案上的表現。

有否備選方案不是以上效應的決定性因素,備選方案的可行性是關鍵:備選方案越可行,以上效應越顯著。

具體效應模型如下圖所示:

從動機角度來看,一件任務的完成難度跟需要的投入(effort)成正相關關係[4],當投入沒有越過行為主體的動機力時(potential motivation)時,投入超過難度所要求的投入強度,就意味著任務能夠完成。而當我們需要投入到「備選方案」時候,我們在主方案上的投入就被削弱了,這意味著在主方案和備選方案上的總投入可能遠超過只有單一方案時候的投入,而這一總投入還可能超過行為主體的動機力:

也就是說,備選方案以兩種主要效應削弱表現:1)提公升總投入水平,也就是降低在各方案上的投入水平,2)總投入水平可能超越行為主體動機力,這時在各自方案上的投入無論如何多,因為動機不足,也可能不足以超越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投入[5]

這一效應在實際中有很多例子,比如當有補考時,學生在主考上的投入會顯著降低,而主考的通過率也會顯著下降[7]. 當企業的財務狀況越好時(作為備選方案),企業的管理者越可能進行一些高風險(不一定對應高收益)的決策,而這樣的選擇更可能導致企業財務狀況的惡化[8]. 這是很多「有錢任性」的企業的結局。

2樓:衡者無敵

在提問或回答問題之前,請首先認真審視一下:問題是否是偽問題?問題的表述是否清晰?

在我看來,題主的問題至少在表述上非常模糊。什麼叫做放棄?是放棄首選方案嗎?

還是說首選方案和備選方案都放棄?然後,什麼叫做成功?是指不放棄首選方案,還是指首選方案做出來?

3樓:兩口酥餅

因為(你設想裡的)備選方案比單純放棄這種選項更好。

當有備選方案時,只要預計最初方案的收益小於備選方案,就會選擇備選。

當沒有備選時,只要堅持下去的收益大於放棄,就會堅持。

4樓:槍秋片

備選方案帶來的是機會成本但很多東西是我們主觀賦值就好比每個人對難易程度的定義不同當你的planA受挫時根據峽谷相對論 plan B在此時就顯得尤為可愛

5樓:品茶的牛肉丸

曼昆的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就是人容易面臨取捨,於是便有了機會成本,即得到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犧牲其他東西為代價的。所以,但有備選方案時,做決策的人會在兩隻方案中做取捨,當發現備選方案的機會成本較低時,便容易放棄現有方案,而選擇備選方案。如果沒有備選方案(事實上所有事情有有其他選項)但此時備選方案的機會成本特別高,而現有方案機會成本低。

決策人為了實現現有方案而選擇破釜沉舟。

6樓:麻與銅

假設原方案是A0,備選方案是A1,尚未出現的新備選方案是An。

那麼堅持最初的選擇P(A0),和放棄最初的選擇1-P(A0)=P(A1)

如果不斷有新的備選方案出現,那麼放棄最初的選擇1-P(A0)=max.(P(A1),P(A2),……,P(An)),可以推測出這是乙個隨著n不斷增長,綜合越來越趨近於1的數,這就說明P(A0)越來越小,堅持越來越不容易。

但是!這裡還得提到人的分類:有風險偏好者,也有風險厭惡和風險中立,這時可以賦予堅持乙個係數 γP(A0),越是風險厭惡,γ越大,風險偏好,γ越小。

7樓:吃土大王

備選方案和最初的選擇如果是對立的,那可以從成本—收益的角度來理解。理性的經濟人在做決策前會考慮其成本和收益,如果兩個決策都是收益大於成本則需比較放棄其中一種方案的機會成本;如果其中一種方案更有可能盈利,則會放棄另一種。

up主說的會優先考慮備選方案那可能是因為,在做出備選方案時已經衡量過其收益,說明還是能盈利的,不然不可能會成為備選方案。備選方案和最初的選擇可能是在不同的條件下的收益最大化的選擇。

用經濟學的知識解釋為什麼企業的處罰條例比獎勵條例多?

李潤澤 如果把企業看成乙個國家的話,企業合法的壟斷了對其員工進行約束的權利,為了保證企業正常運轉,這種權利演化出了制度,就像國家壟斷了暴力機器,對暴力機器制度化演化出了法律。所以制度天生就具有帶有懲罰色彩的約束力。而公司中的懲罰措施只是制度的表現形式。在某種意義上所謂的懲罰等同於公司制度。制度是企業...

為什麼經濟學知識一定要用數學來表達?

晨遵旨 大部分經濟學思想在最開始的時候都不是用數學表達的,數學是後來的人加上去的。從亞當斯密的 國富論 到李嘉圖的 政經及賦稅原理 到馬克思的 資本論 李斯特的 國民經濟學 凱恩斯的 通論 等等,其實一開始都沒怎麼講到數學,所以不要誤導大家。凱恩斯還批評過計量經濟學的鼻祖 好像不停地在做,而不知道為...

學經濟學有什麼用?經濟學真的是熱門專業嗎?

愛英斯塔 首先不要用有用沒用去衡量乙個學科,這樣會陷入有用即知識的誤區。況且現在有些東西也談不上到底有用或者沒用,有用或者沒用也往往大多數時候是一種主觀的東西。經濟學是乙個熱門學科,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轉移到經濟建設了,需要大多數人解放思想,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乙個經濟對乙個國家太重要了,只...